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節脂肪,告別肥胖

我們先看看報導原文。

報導中, 記者寫到, 小琳體內抽出的是“奶白色”的血漿, 而正常的血漿是淡黃色透明狀。

正常的血漿

小琳的血漿

可見, 小琳的血漿確實與正常有異。 那麼, 血漿為何會成為奶白色呢?

其實, 這樣的血漿在醫學上被稱之為“乳糜血”, 一般來說,

人體攝入的脂肪經過在小腸消化吸收後, 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 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 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 醫學上稱為乳糜血, 表示血液中含有高量脂肪。

而小琳做血檢時測出嚴重超標的甘油三酯是血脂肪中的一種, 血脂肪分為兩類, 一是膽固醇、一是甘油三酯。 如果體內的甘油三酯過高, 就容易出現“乳糜血”現象。 甘油三酯過高異常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並會有反復的急性胰臟發炎。

可見, 小琳的血漿變色, 確實與飲食過於油膩、高熱量相關, 依據醫生的建議:

保持健康需——清淡飲食、增加運動。 運動尚可商量, 可飲食要想短期從高油高鹽高糖轉變到清淡, 並非易事。

人們普遍會在察覺到自己血脂較高後, 開始極端地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不再吃肉、不吃油炸食物、斷糖。 然而, 這樣的飲食改變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 卻也帶走了對我們身體有益的脂肪, 降低了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

那麼, 如何做才能正確的調節好血脂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附屬市第六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主任醫師葛聲、曹芸,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何奔、趙非一撰文《調脂, 從選擇脂肪開始》, 教你健康調脂, 遠離肥胖。

如今, “血脂異常”4個字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 不少人年紀輕輕就被血脂異常盯上了。對抗血脂異常,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在飲食調理中,學會選擇脂肪對於調血脂而言其實非常重要。

調脂首選合理飲食和運動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高熱量、高蛋白、 高脂肪的飲食充斥著我們的飯桌,一些與此相關的“富貴病”的發病率也正不斷上升。

脂質代謝紊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與超重、肥胖、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痛風等伴隨。而脂質代謝紊亂的成癮,則與飲食過度和運動減少高度相關,因此,調脂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合理飲食和適宜運動。

別對脂肪“全盤否定”

在說調脂之前,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 “談脂色變”,即在代謝性疾病高發的今天, 人們對於膳食脂肪存在眾多誤解,往往是“一概否定”,殊不知,這其實是相當不科學的。脂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宏量營養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由於組成脂肪的脂肪酸種類不同,其具備的生理功能及對健康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脂肪酸是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分別有不同的食物來源。

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畜、禽肉類(肥肉、畜、禽的皮等)和乳類及製品(如全脂牛奶、乳酪、黃油、奶油等);植物中椰子油、棉籽油、可哥油等也為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堅果及魚類等。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橄欖油、茶油及堅果如開心果、腰果、榛子、杏仁、山核桃、夏威夷果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存在於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及核桃仁、葵花籽、松子、亞麻籽和魚類,特別是深海魚,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必需脂肪酸不可或缺

在脂肪酸家族中,有一類稱為“必需脂肪酸”,它是指人體不可或缺但自身不能合成, 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如亞油酸、α-亞 麻酸)。此外,花生四烯酸、DHA、EPA等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脂肪酸,但機體可通過亞油酸、α-亞麻酸來合成。

必需脂肪酸的功能包括:供給機體能量;是構成磷脂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合成前列腺素前體以及參與膽固醇代謝,等等。另外,海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EPA,其中DHA有維護腦功能和視敏度的作用,對腦細胞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如果老年人的腦組織中DHA水準較高,即使其腦細胞老化或死亡,也會減緩過早發生記憶力減退或出現老年癡呆的症狀。

此外,EPA具有調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防止心肌缺血的作用。 之所以說它們是必需脂肪酸,正是因為它們的不可或缺性。比如,一旦n-3脂肪酸缺乏,會引起學習能力下降、視力異常;n-6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長停滯、皮膚疾病、生育受阻及脂肪肝,等等。

動物內臟攝入要限制

具體來說,在血脂異常的飲食調理中,首先應學會選擇脂肪、瞭解其食物來源。膳食中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攝入過高是引起血漿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羊油、牛乳油,以及植物的椰子 油棕櫚油,因此要加以控制。

膳食建議:

動物內臟、魚子、蝦子、蟹黃、黃鱔、魷魚、墨魚、蛋黃是膽固醇的主要來源,對於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應嚴格限制。

每天可攝食低脂或脫脂牛奶300毫升,雞 蛋可以每週進食2~3次全蛋,剩餘4~5天進食雞蛋白,同時配以適量瘦肉、魚、蝦等。

魚特別是海魚其富含DHA和EPA,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準而控制血脂。杏仁、核桃等堅 果類食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LDL-C、 TG(甘油三酯)、TC(膽固醇),但此類食物脂肪含量高,約達30%~70%不等,故應注意量的控制,減少相應高能量食物的攝入。

大核桃每天1~2個;小核桃3~4個;花生、腰 果、開心果等25~30克,瓜子掌心一把。

烹調用植物油,建議每人每天25~30克,採用蒸、 煮、燴、汆、炒等方式,少用油炸、油煎食品。

體力活動適當加強

對抗血脂異常,還建議大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可影響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膽固醇水準。其主要存在於粗雜糧、蔬 菜、水果及海帶、紫菜、木耳、香菇等菌藻類食物中。

膳食建議:

因此,主食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粗糧中可適量增加玉米、蓧面、燕麥等。限制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如點心、糖果和飲料。保證每天攝入新鮮蔬菜達300~500克,其中黃綠色蔬菜達1/2以上。多攝食含硫化物豐富的大蒜、洋蔥及多糖類物質如香菇、木耳。

水果建議每天攝食200克左右,蘋果中不僅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果膠,還含類黃酮,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每人每天25~30克。

血脂異常患者還應注意加強體力活動。體力活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強機體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藥物管控也別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血脂異常中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大危險因素之一。高膽固醇血症是血脂異常的一種表現,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病情,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首要目標是使“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

《2016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中國 目前至少有2億多血脂異常患者。然而,與數以億計的高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中國血脂異常的整體防治現狀令人堪憂。資料顯示,中國大眾和患者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僅為3.2%, 檢測率不足7%。更為嚴峻的是,依據中國 《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的標準,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總達成率為50%,而高危和極高危患者的達成率則更低。 目前,中國血脂異常正呈現出低知曉率、 低檢測率和低達成率的“三低”現狀。其中, 達成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不足,未採用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除 了上述提到的飲食、運動療法,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控制也應同步跟上。

原文刊登於《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年1月刊

想要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家庭醫藥”;還可訂閱《家庭醫藥》雜誌,訂閱方式如下:

1. 前往您所在地的郵局,告知郵發代號:48—170即可訂閱。

2.聯繫本刊發行部:0771—2623193 即可訂閱。

注:本刊為半月刊,每本定價8元。

不少人年紀輕輕就被血脂異常盯上了。對抗血脂異常,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在飲食調理中,學會選擇脂肪對於調血脂而言其實非常重要。

調脂首選合理飲食和運動

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高熱量、高蛋白、 高脂肪的飲食充斥著我們的飯桌,一些與此相關的“富貴病”的發病率也正不斷上升。

脂質代謝紊亂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與超重、肥胖、高血壓病、2型糖尿病、痛風等伴隨。而脂質代謝紊亂的成癮,則與飲食過度和運動減少高度相關,因此,調脂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合理飲食和適宜運動。

別對脂肪“全盤否定”

在說調脂之前,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 “談脂色變”,即在代謝性疾病高發的今天, 人們對於膳食脂肪存在眾多誤解,往往是“一概否定”,殊不知,這其實是相當不科學的。脂肪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宏量營養素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由於組成脂肪的脂肪酸種類不同,其具備的生理功能及對健康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脂肪酸是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一類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它們分別有不同的食物來源。

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畜、禽肉類(肥肉、畜、禽的皮等)和乳類及製品(如全脂牛奶、乳酪、黃油、奶油等);植物中椰子油、棉籽油、可哥油等也為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堅果及魚類等。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橄欖油、茶油及堅果如開心果、腰果、榛子、杏仁、山核桃、夏威夷果等;多不飽和脂肪酸存在於豆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及核桃仁、葵花籽、松子、亞麻籽和魚類,特別是深海魚,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必需脂肪酸不可或缺

在脂肪酸家族中,有一類稱為“必需脂肪酸”,它是指人體不可或缺但自身不能合成, 必須通過食物供給的脂肪酸(如亞油酸、α-亞 麻酸)。此外,花生四烯酸、DHA、EPA等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脂肪酸,但機體可通過亞油酸、α-亞麻酸來合成。

必需脂肪酸的功能包括:供給機體能量;是構成磷脂的重要組成成分;參與合成前列腺素前體以及參與膽固醇代謝,等等。另外,海魚中含有豐富的DHA和EPA,其中DHA有維護腦功能和視敏度的作用,對腦細胞的發育有重要作用。如果老年人的腦組織中DHA水準較高,即使其腦細胞老化或死亡,也會減緩過早發生記憶力減退或出現老年癡呆的症狀。

此外,EPA具有調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防止心肌缺血的作用。 之所以說它們是必需脂肪酸,正是因為它們的不可或缺性。比如,一旦n-3脂肪酸缺乏,會引起學習能力下降、視力異常;n-6脂肪酸缺乏可引起生長停滯、皮膚疾病、生育受阻及脂肪肝,等等。

動物內臟攝入要限制

具體來說,在血脂異常的飲食調理中,首先應學會選擇脂肪、瞭解其食物來源。膳食中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攝入過高是引起血漿膽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動物脂肪如豬油、牛油、羊油、牛乳油,以及植物的椰子 油棕櫚油,因此要加以控制。

膳食建議:

動物內臟、魚子、蝦子、蟹黃、黃鱔、魷魚、墨魚、蛋黃是膽固醇的主要來源,對於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應嚴格限制。

每天可攝食低脂或脫脂牛奶300毫升,雞 蛋可以每週進食2~3次全蛋,剩餘4~5天進食雞蛋白,同時配以適量瘦肉、魚、蝦等。

魚特別是海魚其富含DHA和EPA,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準而控制血脂。杏仁、核桃等堅 果類食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LDL-C、 TG(甘油三酯)、TC(膽固醇),但此類食物脂肪含量高,約達30%~70%不等,故應注意量的控制,減少相應高能量食物的攝入。

大核桃每天1~2個;小核桃3~4個;花生、腰 果、開心果等25~30克,瓜子掌心一把。

烹調用植物油,建議每人每天25~30克,採用蒸、 煮、燴、汆、炒等方式,少用油炸、油煎食品。

體力活動適當加強

對抗血脂異常,還建議大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可影響機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膽固醇水準。其主要存在於粗雜糧、蔬 菜、水果及海帶、紫菜、木耳、香菇等菌藻類食物中。

膳食建議:

因此,主食以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粗糧中可適量增加玉米、蓧面、燕麥等。限制精製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如點心、糖果和飲料。保證每天攝入新鮮蔬菜達300~500克,其中黃綠色蔬菜達1/2以上。多攝食含硫化物豐富的大蒜、洋蔥及多糖類物質如香菇、木耳。

水果建議每天攝食200克左右,蘋果中不僅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果膠,還含類黃酮,有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每人每天25~30克。

血脂異常患者還應注意加強體力活動。體力活動不僅能增加熱能的消耗,而且可以增強機體代謝,提高體內某些酶,尤其是脂蛋白酯酶的活性,有利於甘油三酯的運輸和分解,從而降低血中的脂質。

藥物管控也別忽視

值得注意的是,血脂異常中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大危險因素之一。高膽固醇血症是血脂異常的一種表現,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重病情,引發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首要目標是使“壞”膽固醇,也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達標。

《2016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顯示,中國 目前至少有2億多血脂異常患者。然而,與數以億計的高發病率形成對比的是,中國血脂異常的整體防治現狀令人堪憂。資料顯示,中國大眾和患者對血脂異常的知曉率僅為3.2%, 檢測率不足7%。更為嚴峻的是,依據中國 《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規定的標準,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總達成率為50%,而高危和極高危患者的達成率則更低。 目前,中國血脂異常正呈現出低知曉率、 低檢測率和低達成率的“三低”現狀。其中, 達成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程度不足,未採用積極、合理的藥物治療。除 了上述提到的飲食、運動療法,積極配合醫生進行藥物控制也應同步跟上。

原文刊登於《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年1月刊

想要瞭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家庭醫藥”;還可訂閱《家庭醫藥》雜誌,訂閱方式如下:

1. 前往您所在地的郵局,告知郵發代號:48—170即可訂閱。

2.聯繫本刊發行部:0771—2623193 即可訂閱。

注:本刊為半月刊,每本定價8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