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麥市場1月第三周監測報告

  預計春節前小麥價格將繼續下跌

  1月17日, 河北石家莊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為2600元/噸, 山東德州地區為2590元/噸, 菏澤地區為2590元/噸, 河南新鄉地區為2600元/噸, 鄭州地區為2580元/噸, 安徽宿州地區普通小麥進廠價為2560元/噸, 各地普麥價格較上周同期下跌10~40元/噸。 隨著政策性小麥拍賣底價的下凋, 各地麵粉企業紛紛下調小麥收購價格。 預計春節前普通小麥價格將繼續下跌, 跌幅在20~30元/噸。 河南地區由於麵粉企業庫存水準高於往年同期, 跌幅將在30~40元/噸。 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當前小麥市場供應量增加, 糧源緊張的情況得到有效緩解。

本週二所舉行的政策性小麥拍賣是拍賣底價下調後的首次拍賣, 監測顯示, 1月16日最低收購價小麥和臨儲小麥拍賣成交量為43.97萬噸, 由於上周的拍賣在拍賣底價調整資訊公佈後舉行, 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因此成交情況不具備參考意義。 現來回顧兩周前即1月2日的政策性拍賣, 當期成交21.66萬噸, 本期成交量約為該期的兩倍。 政策性小麥的大量成交將有效補充市場糧源。 同時部分地區國儲地儲小麥提前輪換出庫, 並且貿易商出庫意願也較強, 均使得小麥市場供應情況得到改善。

  二是市場普遍看跌後市價格。 預期是影響市場行為的重要因素。 由於當前拍賣底價2450元/噸加上出庫費、水雜、運輸成本等費用,

到廠成本約為2550元/噸, 仍普遍低於小麥市場價格。 普麥價格仍有下跌空間。 因此而粉企業下調小麥收購價格的意願較強。 而貿易商普遍有“賣跌不賣漲”的心態, 售糧意願有所提升均將推動小麥價格繼續下跌。

麥價走低導致麵粉價格穩中有跌

  1月17日, 江蘇徐州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160元/噸, 較上周同期持平。 河北石家莊地區特一粉出廠價為3200元/噸, 河南鄭州地區出廠價為3160元/噸, 山東濟南的地區出廠價為3150元/噸, 均較上周同期下跌20~30元/噸。 監測顯示, 春節前的麵粉銷售用“旺季不旺”已不足以形容, 屬於“旺季偏淡”, 麵粉銷售情況不佳。 並且當前小麥價格呈現下跌態勢, 制粉成本下降, 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 麵粉企業為促進麵粉銷售,

小幅下調麵粉價格。 然而小麥價格依舊處於高位, 生產麵粉的利潤空間有限, 監測顯示, 當前華北地區大中型麵粉企業理論加工利潤為14元/噸, 仍比去年中秋國慶麵粉銷售旺季時低28元/噸。 制粉利潤較低使得麵粉企業挺價麵粉的意願較強, 對麵粉價格形成支撐。 同時臨近春節, 麵粉需求略有好轉, 制約麵粉價格跌幅。 預計春節前, 麵粉價格受需求好轉影響將止跌企穩。

飼企節前備貨 推動麩皮價格上漲

  監測顯示, 1月17日, 河北石家莊地區麩皮出廠價為1520元/噸, 山東濟南地區為1530元/噸, 河南鄭州地區為1620元/噸, 江蘇徐州地區為1600元/噸, 安徽宿州地區為1600元/噸, 較上周上漲10-40元/噸。 由於春節期間麵粉企業將會停工, 麩皮的市場供應量將會減少,

飼料企業多在春節前積極備貨麩皮, 麩皮需求情況好轉是麩皮價格小幅上漲的主要原因。 然而當前麩皮價格較往年同期偏高, 以河北石家莊地區為例, 當前麩皮價格較去年同期高100元/噸左右, 飼料企業往往會根據麩皮、大豆皮、米糠粕等飼料原料的價格比例靈活調整飼料配方, 因此近期部分飼料企業已經減少麩皮用量占比, 制約麩皮價格漲幅。 同時, 臨近春節, 麵粉企業開工率有小幅回升, 監測顯示, 華北地區麵粉企業平均開工率為55%, 較上周增加2個百分點。 開工率回升使得麩皮市場供應量較前期有所增加也利空麩皮價格。 預計1月下旬, 隨著飼料企業備貨的結束, 麩皮需求情況將會減少, 同時開工率進一步回升後,
麩皮的市場供應量也會增加, 預計麩皮價格將停止上漲勢頭, 呈現穩中偏弱運行態勢。

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量大幅增加

  本期政策性小麥拍賣為拍賣底價下調後的首場拍賣, 用糧企業的參與熱情較高, 積極競拍以補充庫存。 1月16日, 國家最低收購價和國家臨時存儲小麥計畫交易量為207.98萬噸, 實際成交量為43.97萬噸, 大幅高於上周的成交量2.31萬噸, 也遠高於去年同期的25.37萬噸, 成交率為21.14%。 本周的政策性小麥拍賣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 用糧主體積極參與, 由於當前拍賣糧到廠成本低於小麥市場價格, 因此麵粉企業為降低成本積極參與競拍。 其次, 江蘇、河南兩省首次投放2016年產政策性小麥, 河南省和江蘇省分別投放5000噸和8988噸均全部成交。 據瞭解,當前華北地區部分企業在庫存較為充裕的情況下仍對政策性小麥拍賣持觀望態度,採購態度較為謹慎,在後期綜合考慮運費成本、出庫速度以及小麥品質等情況後有望參與競拍,因此預計1月下旬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量將繼續增加。

USDA供需報告資料利空美麥期價

  1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佈1月份市場供需報告。報告顯示,2017/18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57億噸,較2017年12月份報告上調180萬噸;全球小麥消費量為7.42億噸,較上月下調42萬噸;由於期初庫存下調了261萬噸,約為2.53億噸,全球小麥期末庫存較上月下調40萬噸,為2.68億噸,仍為歷史最高紀錄。總體上來看,美國農業部1月份供需報告對國際小麥市場的影響偏向利空。1月16日,CBOT軟紅冬3月期價報收416.5美分/蒲式耳,較上周同期下跌15美分/蒲式耳,收盤價創近一個月以來的最低值,美國小麥期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美國農業部1月份供需月報上調2017/18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全球小麥供應充裕使得小麥期價承壓下跌。二是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小麥飼料用量資料下調至1億蒲式耳左右,是7年來的最低。小麥需求低迷也推動美國小麥期價下跌。三是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年美國冬小麥播種面積為3260.8萬英畝,比上年減少8.8萬英畝,是1909年以來的最低,但高於分析師預測的3010~3200萬英畝。小麥的種植面積多於預期利空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四是美國農業部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12月1日,美國小麥庫存為18.7億蒲式耳,比預期高出2400萬蒲式耳,說明前三個月的小麥需求量低於預期也導致美國小麥期貨價格下跌。後期美麥期價走勢受天氣影響較大,主產區溫度能否大幅回升緩解凍害影響將影響小麥期價走勢。

據瞭解,當前華北地區部分企業在庫存較為充裕的情況下仍對政策性小麥拍賣持觀望態度,採購態度較為謹慎,在後期綜合考慮運費成本、出庫速度以及小麥品質等情況後有望參與競拍,因此預計1月下旬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量將繼續增加。

USDA供需報告資料利空美麥期價

  1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佈1月份市場供需報告。報告顯示,2017/18年度全球小麥產量為7.57億噸,較2017年12月份報告上調180萬噸;全球小麥消費量為7.42億噸,較上月下調42萬噸;由於期初庫存下調了261萬噸,約為2.53億噸,全球小麥期末庫存較上月下調40萬噸,為2.68億噸,仍為歷史最高紀錄。總體上來看,美國農業部1月份供需報告對國際小麥市場的影響偏向利空。1月16日,CBOT軟紅冬3月期價報收416.5美分/蒲式耳,較上周同期下跌15美分/蒲式耳,收盤價創近一個月以來的最低值,美國小麥期價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美國農業部1月份供需月報上調2017/18年度全球小麥產量,全球小麥供應充裕使得小麥期價承壓下跌。二是美國農業部將2017/18年度小麥飼料用量資料下調至1億蒲式耳左右,是7年來的最低。小麥需求低迷也推動美國小麥期價下跌。三是美國農業部預計2018年美國冬小麥播種面積為3260.8萬英畝,比上年減少8.8萬英畝,是1909年以來的最低,但高於分析師預測的3010~3200萬英畝。小麥的種植面積多於預期利空美國小麥期貨價格。四是美國農業部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12月1日,美國小麥庫存為18.7億蒲式耳,比預期高出2400萬蒲式耳,說明前三個月的小麥需求量低於預期也導致美國小麥期貨價格下跌。後期美麥期價走勢受天氣影響較大,主產區溫度能否大幅回升緩解凍害影響將影響小麥期價走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