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鐘會到底多牛,15年的時間從小官升到軍事最高統帥,人稱張良在世

可能鐘會自己都不知道, 有朝一日, 他會成為魏國的最高軍事統帥, 去征討敵國。 然而, 種種跡象表明, 鐘會一定能出人頭地。

01

潁川素有“名士搖籃”之稱, 荀彧、陳群、郭嘉、徐庶等皆出自此地。 曹操能一手創立魏國, 潁川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鐘會的老爹鐘繇就是潁川人。

潁川鐘氏, 起自東漢後期“潁川四長”的鐘皓。 鐘皓的曾孫就是鐘繇, 鐘繇對於魏國的建立和魏國制度的建設, 功勳卓著。 在他的經營下, 鐘氏成為曹魏舉足輕重的世家大族。

鐘繇育有兩子, 長子鐘毓, 次子鐘會。 很少有人知道, 鐘會是庶子,

是鐘繇老來得子的產物。

鐘會的母親張昌蒲, 出身太原名門, 修身正行, 時人皆稱頌。 她教育鐘會極嚴, 四歲時便已教他《孝經》。 五歲時, 鐘繇帶著他去見蔣濟, 蔣濟認為鐘會“非常人也”。

鐘毓和鐘會兩兄弟小時候趁鐘繇午睡, 偷藥酒喝。 鐘繇剛巧醒來, 故意裝睡觀察他們。 鐘毓行禮後才喝酒, 鐘會只喝酒不行禮。

鐘繇就問鐘毓為什麼要行禮, 鐘毓回答:“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 不敢不行禮。 ”

鐘繇又問鐘會為什麼不行禮, 鐘會回答:“偷, 本來就是不尊禮的行為, 所以用不著行禮。 ”鐘會機敏, 而鐘毓重禮。

鐘會自幼不凡

02.

鐘會漸漸長大後, 博學多聞, 且精通玄學, 經常與當時名士、玄學人物論學, 更是和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交好。

249年, 曹魏的四朝元老, 潛邸裝病的司馬懿, 神奇般的康復, 趁曹爽陪曹芳離開洛陽到高平陵掃墓的機會, 發動政變。 時任中書侍郎, 25歲的鐘會就在曹爽營中。

司馬懿兵變成功, 在皇帝身邊的鐘會,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司馬家族掌權後, 因鐘會和司馬師兄弟交好, 得以成為入幕之賓。

毌丘儉、文欽在淮南起兵謀反, 司馬師親征, 鐘會隨行, 從中謀劃。

戰事接近尾聲, 司馬師病故。 魏帝曹髦詔令尚書傅嘏, 以東南剛剛平定為理由, 讓司馬昭留在許昌, 作為朝內和邊防的支援, 命傅嘏率各軍回朝, 想奪回司馬昭的兵權。

鐘會和傅嘏密謀, 使傅嘏上表, 鐘會和司馬昭隨後同出發, 回到洛水南屯兵駐守。 朝廷只得拜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

鐘會因此事常有自誇的面色, 傅嘏警戒他說:“先生志大量小, 而勳業難久持, 不可以不謹慎!”然而鐘會卻並不在意。

鐘會幫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密謀

03.

魏晉名士很多, 鐘會精明有才思, 和王戎、山濤、阮籍、嵇康等都相親近。

鐘會邀約一些賢士訪問嵇康, “乘肥衣輕, 賓從如雲”。 嵇康當時正在樹下打鐵, 向秀幫他拉風箱。 嵇康揮錘敲打不停, 旁若無人, 顧不上不和鐘會等人說話。

鐘會有點不耐煩, 起身離開, 嵇康看見了, 就問他:“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你們聽說了什麼而來?看到了什麼而去?)”

鐘會說:“聞所聞而來, 見所見而去。 (我們聽到了所聽到的而來,

看到了所看到的而離開。 )”因此事鐘會忌恨嵇康。

後來, 嵇康因罪入獄, 司馬昭因為嵇康不滿司馬氏掌權, 想借機除掉他, 但顧及輿論一直猶豫。 鐘會趁機進饞, 司馬昭下決心殺掉嵇康。

諸葛誕謀反, 司馬昭親征, 鐘會隨行, 出謀劃策最多, 時人都把他比作西漢的謀士張良。 司馬昭以其為心腹, 非常寵信。 朝廷大小事, 官吏任免權, 鐘會無不插手。

司馬昭十分信任寵信鐘會

04.

司馬師苦於薑維屢屢騷擾邊疆,決計派大軍伐蜀。群臣都說不可行,只有鐘會說蜀漢可以攻取,並和司馬昭共同策劃謀略,勘察地形,縱論形勢。

265年,鐘會被封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作為伐蜀三路大軍的最高統帥,率十多萬大軍攻漢中,滅蜀。

可能鐘會自己都不知道,有朝一日,他會成為魏國的最高軍事統帥,去征討敵國。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鐘會一定能出人頭地。有的人卻並不認為這是好事。

作為鐘會的親哥哥,鐘毓十分瞭解鐘會的為人。他曾私下告誡司馬昭:“我弟弟才智過人,但好玩弄權術,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

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如果將來真這樣,我就只治鐘會得罪,不會累及鐘氏一門。”

司馬昭的夫人王氏也向司馬昭進言:“鐘會見利忘義,喜歡製造事端,你過分寵溺他,他必然會作亂,這個人不能授予重任。”

鐘會出發前,司馬昭的心腹邵悌也向司馬昭進言:“現在鐘會領十多萬軍隊伐蜀,他單身一人(鐘會一生未娶,父母已亡),又沒有子弟做人質,不如派其他的人出征。”

司馬昭笑著說:“難道我不知道這些嗎。只是滅蜀之計,只有鐘會和我心意相通,現在派鐘會伐蜀,定能成功。如果他真作亂,我自然有計策對付他。”

滅蜀三人組:司馬昭,鐘會,鄧艾

鐘會在成長路上一帆風順,加之身處名門,自以為機敏,且深諳權術。鄧艾率先攻入成都,鐘會設計陷害將其檻車押往長安,掌握了蜀地及全部滅蜀的兵馬。

鐘會野心暴漲,薑維和他暗通曲款,他想聯合薑維,率領全部步、騎兵,水、陸齊發,借蜀吞魏。薑維也想借他的手複國,勸他殺盡北方的魏軍。

按照史學家呂思勉的說法,鐘繇受魏國的恩典很深,是忠於魏國的。其子鐘會和毌丘儉、諸葛誕一樣也是忠於魏的。鐘會是為了魏國造反,和薑維一樣是封建道德下的兩個烈士。

當然,最終鐘會的陰謀敗在了司馬昭的手裡,兵尚未出,自己先死於兵變,死在了自己軍隊的手裡,年40歲。

司馬昭念及鐘繇、鐘毓的功勞,及鐘毓事先言明,只處死了鐘會的兩個養子,赦免了鐘毓的兒子,他們一直在西晉任職。

鐘會從小小的中書郎到國家最高軍師長官,只用了15年。然而,鐘會精明過了頭,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

司馬昭十分信任寵信鐘會

04.

司馬師苦於薑維屢屢騷擾邊疆,決計派大軍伐蜀。群臣都說不可行,只有鐘會說蜀漢可以攻取,並和司馬昭共同策劃謀略,勘察地形,縱論形勢。

265年,鐘會被封為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軍事,作為伐蜀三路大軍的最高統帥,率十多萬大軍攻漢中,滅蜀。

可能鐘會自己都不知道,有朝一日,他會成為魏國的最高軍事統帥,去征討敵國。然而,種種跡象表明,鐘會一定能出人頭地。有的人卻並不認為這是好事。

作為鐘會的親哥哥,鐘毓十分瞭解鐘會的為人。他曾私下告誡司馬昭:“我弟弟才智過人,但好玩弄權術,野心不小,不可不提防。”

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如果將來真這樣,我就只治鐘會得罪,不會累及鐘氏一門。”

司馬昭的夫人王氏也向司馬昭進言:“鐘會見利忘義,喜歡製造事端,你過分寵溺他,他必然會作亂,這個人不能授予重任。”

鐘會出發前,司馬昭的心腹邵悌也向司馬昭進言:“現在鐘會領十多萬軍隊伐蜀,他單身一人(鐘會一生未娶,父母已亡),又沒有子弟做人質,不如派其他的人出征。”

司馬昭笑著說:“難道我不知道這些嗎。只是滅蜀之計,只有鐘會和我心意相通,現在派鐘會伐蜀,定能成功。如果他真作亂,我自然有計策對付他。”

滅蜀三人組:司馬昭,鐘會,鄧艾

鐘會在成長路上一帆風順,加之身處名門,自以為機敏,且深諳權術。鄧艾率先攻入成都,鐘會設計陷害將其檻車押往長安,掌握了蜀地及全部滅蜀的兵馬。

鐘會野心暴漲,薑維和他暗通曲款,他想聯合薑維,率領全部步、騎兵,水、陸齊發,借蜀吞魏。薑維也想借他的手複國,勸他殺盡北方的魏軍。

按照史學家呂思勉的說法,鐘繇受魏國的恩典很深,是忠於魏國的。其子鐘會和毌丘儉、諸葛誕一樣也是忠於魏的。鐘會是為了魏國造反,和薑維一樣是封建道德下的兩個烈士。

當然,最終鐘會的陰謀敗在了司馬昭的手裡,兵尚未出,自己先死於兵變,死在了自己軍隊的手裡,年40歲。

司馬昭念及鐘繇、鐘毓的功勞,及鐘毓事先言明,只處死了鐘會的兩個養子,赦免了鐘毓的兒子,他們一直在西晉任職。

鐘會從小小的中書郎到國家最高軍師長官,只用了15年。然而,鐘會精明過了頭,終究聰明反被聰明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