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保定各村村名的由來,每一處地名都有一個故事!(漕河上篇)

《徐水縣地名資料彙編》 記 載

漕 河

據查, 該村原名曹河鋪。 據《河北通志稿》記載, 漢置北新城縣, 治所在今縣城西南二十裡, 是今漕河附近。 據此分析, 漢朝年間, 漕河一帶已有村落。 北宋年間, 該地又為宋遼爭戰之地, 因戰事頻繁, 村毀人遷。 明永樂年間, 移山西之民充實畿輔, 又成村落後, 因村址靠近漕河, 故名漕河村。

據《保定府志》記載:“漕河發源於今易州西南之五回嶺東南, 流經高家台, 又東南經郎山南轉, 至石門山, 俗謂之龍門, 飛流直下, 聲振崖谷, 是名雷溪河;又南入滿城縣西北, 經大冊村是名大冊河;又東經要莊村是名要莊河;入安肅後經曹河鋪始名曹河。 “後”曹“演變為”漕“。 據此推斷, 漕河之名原引以村名, 而明建村時又引以河名。

據《徐水縣新志》記載, 在宋朝時, 漕河東西走向漕運發達, 漕河上有南北通渠的大道, 是進京官馬大道的必經之處。 宋時漕河一帶有漕幫和鹽幫兩股勢力, 漕幫運糧, 鹽幫運鹽, 雙方矛盾很深, 經常兵戎相見。 漕幫俘獲鹽幫馱貨毛驢, 無法處理就宰掉煮肉吃, 就這樣漕河驢肉加工業興起。 漕河驢肉夾以當地的火燒最具風味。 乾隆下江南曾帶驢肉火燒至宮中, 享譽京城。 驢肉之所以受歡迎,

是因為它具有成色鮮嫩、不膩口、肉質純正、香味濃郁等獨特之處。

北 樓

據查, 該村建於北宋年間(960—1127年)。 傳說此地曾為宋將楊延昭南青宮花園, 內有樓閣四座, 後民戶逐漸屯集在樓北, 漸成村落後, 取名北樓。

東白亭、西白亭

據傳說, 該村建於漢末。 該地曾有東、西白亭一座,

是百姓朝聖之地, 後民戶逐漸屯集於東、西白亭之旁, 漸成村落後, 取名東白亭、西白亭。

小劉莊

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 本縣大劉莊數戶遷此定居, 漸成村落後, 取名小劉莊。

馬官營

北宋年間(960—1127年), 該地一帶為宋遼爭戰之地, 傳說宋兵曾駐紮七十二營,

此為養馬之營地, 並分南北二營, 該村為南營, 故名南馬營。 形成村落後, 仍沿用南馬營之名, 後改為馬官營。

河 西

北宋年間(960—1127年), 該地一帶為宋遼爭戰之地, 傳說因戰亂失火較多, 居住民戶稱此地為”火莊“。 明永樂二年(1404年), 山西小興州移民定居該地, 因村名不吉祥, 又村址位於漕河西岸, 改名河西村。

李梁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遷此定居,租種梁家營田地,又靠近梁家營,俗稱梁家營後莊。清末,因義和團運動兩村發生糾紛,該村李姓較多,又將村名改為李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與崔莊李莊重名,故定名李梁莊。

大劉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劉姓移民定居該地,因民戶發展較快,漸成村落後,取名大劉莊。

北龐村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荊、史二姓移民遷此定居,漸成村落後,因與漕河南岸南旁(今南龐村)相對,該村又處漕河北岸,故取名北旁村,後”旁“演變為”龐“。

南龐村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王、劉、魏三姓移民遷此定居,因村址位於漕河南岸,故取名南旁村,後”旁“演變為”龐“。

曹 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曹、魏二姓移民遷居該地,因曹姓人多,取名曹莊。

梁家營

據查,北宋年間(960—1127年),該地一帶為宋遼爭戰之地,傳說宋兵曾在邊界駐紮七十二營,此乃其中一營。因營中頭目為梁姓,後落居於此,漸成村落後,取名梁家營。

西 漕

該村原名西大村。據傳,村內曾有七條大街,民戶興旺,僅織口袋一項達360戶,其中馬氏之家最大。從京城出發南行,該村為路旁其一大村,因位於大道西,故名西大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胡、馬、李、劉、安五姓民戶遷此定居,因位於漕河西南,定名西漕至今。

西漕店

明末,西漕一安姓戶遷此定居,以通京大道來往車輛飲馬營生,因緊靠大道,西漕村民戶逐漸遷到道旁,以開店謀生,漸成村落後,取名西漕鋪,後改西漕店。

李梁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移民遷此定居,租種梁家營田地,又靠近梁家營,俗稱梁家營後莊。清末,因義和團運動兩村發生糾紛,該村李姓較多,又將村名改為李莊。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與崔莊李莊重名,故定名李梁莊。

大劉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劉姓移民定居該地,因民戶發展較快,漸成村落後,取名大劉莊。

北龐村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荊、史二姓移民遷此定居,漸成村落後,因與漕河南岸南旁(今南龐村)相對,該村又處漕河北岸,故取名北旁村,後”旁“演變為”龐“。

南龐村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王、劉、魏三姓移民遷此定居,因村址位於漕河南岸,故取名南旁村,後”旁“演變為”龐“。

曹 莊

據查,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曹、魏二姓移民遷居該地,因曹姓人多,取名曹莊。

梁家營

據查,北宋年間(960—1127年),該地一帶為宋遼爭戰之地,傳說宋兵曾在邊界駐紮七十二營,此乃其中一營。因營中頭目為梁姓,後落居於此,漸成村落後,取名梁家營。

西 漕

該村原名西大村。據傳,村內曾有七條大街,民戶興旺,僅織口袋一項達360戶,其中馬氏之家最大。從京城出發南行,該村為路旁其一大村,因位於大道西,故名西大村。明永樂二年(1404年),山西小興州胡、馬、李、劉、安五姓民戶遷此定居,因位於漕河西南,定名西漕至今。

西漕店

明末,西漕一安姓戶遷此定居,以通京大道來往車輛飲馬營生,因緊靠大道,西漕村民戶逐漸遷到道旁,以開店謀生,漸成村落後,取名西漕鋪,後改西漕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