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曾在天津居住過的日本人竟然也愛吃這個

編者按:

如果您一看“大餅夾餜子”這五個字得琢磨一秒鐘的話, 那您肯定不是地道的天津人。 天津人吃早點, 講究用大餅夾著餜子, 來碗老豆腐、豆漿、鍋巴菜之類的, 這一天才算有了著落。 天津人吃大餅夾果子那可有歷史, 連曾經在天津日租界裡生活過的日本人在回憶文章中, 也經常提起:大餅夾餜子是最美的記憶。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 為南北通衢之要衝, 各類飲食文化薈萃, 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美食文化。 近代天津開埠以後, 伴隨著日租界的設立, 很多日僑開始移居津門, 從1900年前後的幾十人, 發展到1945年前的七萬餘人,

可以說日僑在近代天津的外僑當中一直佔據著重要位置。 他們的天津生活, 不只是固守日本本土的生活, 也對天津的飲食文化頗有興趣, 甚至還經常品嘗天津美食。 尤其是童年在津度過的日僑, 在他們的回憶錄中曾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在他們筆下, 天津的飲食具有另一番景色。

日僑豐田勢子在回憶錄曾談到天津的食物, 她說早點吃的是素麵包和大餅。 素麵包一般都是自己做, 而大餅則是要出去買。 一般都是豐田和她姐姐去。 她們會高興地看如何製作大餅。 她寫道:“麵粉抹上芝麻油, 攤得薄薄的, 來回攤幾十次, 變成直徑四十釐米的面餅, 在鐵板上烤。 ”然後把大餅切成三角形, 卷上餜子吃, 味道非常美。

她回憶說:“將大餅切成放射狀, 卷上餜子吃。 餜子是在麵粉中加入砂糖和油作料, 做成長度為三十釐米, 表面泛著芝麻油的油炸東西。 稍微帶有鹹味的大餅和甜味的餜子簡直是完美結合, 不知道是否還有什麼比這好吃的。 第二天, 還可以將變硬的大餅切成寬條,

與剩下的果子、肉及野菜一起煮, 也非常好吃。 ”

豐田勢子姐妹與母親在橘街家裡的合影

日僑近藤久義同樣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他在回憶錄也寫道:“和這個肉店並排, 還有賣饅頭、包子、鍋貼、大餅、餜子和燒餅等的商店。 早飯經常吃大餅餜子。

包子根據季節和食材, 加之密傳手法的不同, 其配料也有細微變化。 包子只有趁熱才好吃, 還能從裡面流出汁。 那種令人懷念的味道, 至今還無法忘記。 ”甚至還記得烤餅的情況, 他寫道:“烤大餅的時候, 要用半圓形屋頂形狀的素陶器做成的東西, 上面有直徑五毫米的小洞, 每個小洞間隔三四釐米。 小洞發熱, 大餅上面就會形成針灸一樣燒焦的痕跡。 ”

久村千惠子對於天津的飲食, 也有滿滿的回憶。 她寫道:“我們在中國生活時, 廚師給我們做一日三餐。 早晨, 母親是咖啡和麵包;我們則是麵包餐, 有西式的麵包、火腿、雞蛋;父親買來豆漿, 撕碎新炸的“餜子”, 放入有鹹味的豆漿裡, 每天都是如此。 我們也偶爾吃, 也覺得非常好吃。

”並說我們的小吃就是大餅加餜子, 非常好吃。 而且大餅還有厚薄兩種, 薄的卷起來更好吃。 ”

宮島街(今鞍山道)是天津日租界的主街

從這些日僑的回憶錄中, 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筆下的天津美食, 更多的還是日常飯菜, 尤其是對於天津的早點大餅加餜子的記載, 都具有濃濃的天津風味。

長按掃碼關注瞭解更多天津衛老故事

都具有濃濃的天津風味。

長按掃碼關注瞭解更多天津衛老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