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邁入城鎮化新階段 特色小鎮升級融合城鄉發展

我國城鎮化已從資源、要素、產業向城鎮集中的1.0, 城市病顯現的2.0, 進入城市功能疏解的3.0時代, 並將通過鄉村振興、特色小鎮、城市化多政策、多手段實現。

據權威人士透露, 我國城鎮化發展路徑正在轉向城市資源產業要素向外擴散。 “城鎮化1.0是我國城市發展的初始階段, 資源、要素、產業都向城鎮集聚。 隨後, 城市數量增多, 人民生活水準大幅提高, 同時污染、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接踵而至, 城鎮化進入2.0時期。 ”

上述人士表示, 城市病對生活品質的提高起到抵消作用, 這也意味著城鎮化路徑必須改變。 “城鎮化將從過去一味向城市集中, 轉向將城鎮集中的功能向周邊擴散, 向小城鎮、小城市擴散, 這也成為城鎮化3.0的重要表現。 ”

具體來看, 城鎮化不再僅僅是農民上樓、入城這一單一手段, 而是通過鄉村振興戰略、特色小鎮為主要抓手。 其中, 鄉村振興將對我國未來一段時間內“三農”問題影響深遠,

既是農村產業的振興, 又重在農業的振興。 特色小鎮, 則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總思想引導下, 成為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基石。

“特色小鎮是鄉村之頭、城鎮之尾, 處於中間位置, 同時其也處於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的中間。

因此, 特色小鎮將成為城鎮化3.0中承接功能轉移的重要載體。 ”上述人士說。

對此,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徐林也表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 我國的城鎮化需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關係, 而要形成這樣一種關係, 小城鎮和特色小鎮的發展毫無疑問將會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

徐林認為, 小城鎮和特色小鎮作為連接城市和鄉村的紐帶, 是城鄉之間一個很重要的緩衝地帶, 應當吸納更多的城鄉人口。 而特色小鎮建設, 有利於形成創業和創新的平臺, 真正培育構建一個產、城、人、服緊密融合的一個新型城鎮。

事實上, 現階段多省啟動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工作。 目前, 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 有23個地方政府啟動了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工作, 其中發改委牽頭的有19家, 住建廳牽頭的有4家(四川、湖北、吉林、內蒙古), 僅北京、新疆、上海、河南、山西、貴州、青海、西藏8個省市尚未啟動。

“雖然各地湧現不少有特點的特色小鎮, 但也出現‘盲目跟風’。 ”徐林指出, 特色小鎮建設出現了運動化的趨勢, 成了政府的任務工程、政績工程, 容易產生揠苗助長的效果。 熱潮之中必有泥沙, 通過觀察和調研, 政府主導激勵下的特色小鎮建設潮, 存在著幾個明顯的問題:

一是運動化趨勢。 在政府評比納入名單和各類激勵政策的推動下, 一些地區特色小鎮建設已經成為政府的重點工作,

有些地區甚至有專門的特色小鎮數量、投資規模、產值、人口等考核指標。

二是具有功利性。 一些地方政府把特色小鎮作為投資平臺來打造, 希望利用特色小鎮招商引資, 帶動當地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 只要投資商承諾投資就是特色小鎮建設的資源, 缺乏必要的引導、規範和耐心。

三是小鎮建設園區化。 一些地區為了迎合特色小鎮建設的指標考核要求, 簡單把產業園區帶帽為特色小鎮, 內涵和外殼依然是產業園區, 營造的發展環境也是園區發展生態, 有的特色小鎮甚至連一個居民都沒有, 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傳統小鎮概念的理解。

四是追求短平快效果。 出於任期考核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一些地方不顧特色要求,過於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進各類投資商特別是房地產商進行開發,使得房地產商得以利用特色小鎮建設的名頭,獲取建設用地從事其房地產投資和建設。雖然短期內投資可以上去,但導致部分特色小鎮演變為了房地產項目,由於小鎮缺乏特色產業支撐,極容易演變為“空心鎮”和“鬼鎮”。

五是簡單模仿、東施效顰。一些地區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別的地區特色小鎮的成功樣板,全國各地基金小鎮、康養小鎮等名目多樣的特色小鎮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一張規劃圖打遍天下,使得特色小鎮也出現了城市建設面臨的千篇一律、千鎮一面等問題。

恰恰是因為觀察到存在的上述問題,為合理引導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的發展,國家發改委、住房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佈了專門的檔,進一步規範各地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的建設,引導特色小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徐林提出,從小鎮發展的一般規律看,一個好的小鎮一般需要具備以下特徵:一是要有可持續的產業支撐。產業的空間聚集導致就業和人口聚集,是一個城鎮能夠形成的基礎條件;二是必須以人為核心。城鎮是人就業、居住、生活的空間載體,城鎮要具有對人和各類生產、創新要素有吸引力,就必須具有舒適便利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三是科學合理規劃。特色小鎮空間規模不大,但需要科學合理地對城鎮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四是堅持走市場化道路。

此前四部委發文對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統一的規範,避免盲目建設,防止千鎮一面。要防止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新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也要防止政府的大包大攬和加劇債務風險。

對此,前述權威人士也表示,特色小鎮需避免規模的不合理擴張,並符合一定的條件標準。“目前很多特色小鎮只有一家企業,這是不可以的,打造特色支柱產業是特色小鎮的命脈所在。”

未來對特色小鎮的認定或將標準化。該人士指出,特色小鎮面積應把握在3平方公里左右,打造20個左右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每個企業平均可帶來4億元左右財政收入,特色小鎮就業的員工年收入應該達到6萬元左右,小鎮吸引人口5萬人左右。“這樣的特色小鎮一定是可持續,一定是有競爭力的,也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個建設特色小鎮的浙江省,日前出臺全國首個地方版《特色小鎮評定規範》。規範明確特色小鎮,相對獨立於城市和鄉鎮建成區中心,原則上佈局在城鄉結合部。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本文綜合自財新網、經濟參考報及公開信息。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一些地方不顧特色要求,過於追求短平快效果,盲目引進各類投資商特別是房地產商進行開發,使得房地產商得以利用特色小鎮建設的名頭,獲取建設用地從事其房地產投資和建設。雖然短期內投資可以上去,但導致部分特色小鎮演變為了房地產項目,由於小鎮缺乏特色產業支撐,極容易演變為“空心鎮”和“鬼鎮”。

五是簡單模仿、東施效顰。一些地區不顧自身條件盲目模仿別的地區特色小鎮的成功樣板,全國各地基金小鎮、康養小鎮等名目多樣的特色小鎮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一張規劃圖打遍天下,使得特色小鎮也出現了城市建設面臨的千篇一律、千鎮一面等問題。

恰恰是因為觀察到存在的上述問題,為合理引導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的發展,國家發改委、住房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佈了專門的檔,進一步規範各地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的建設,引導特色小鎮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徐林提出,從小鎮發展的一般規律看,一個好的小鎮一般需要具備以下特徵:一是要有可持續的產業支撐。產業的空間聚集導致就業和人口聚集,是一個城鎮能夠形成的基礎條件;二是必須以人為核心。城鎮是人就業、居住、生活的空間載體,城鎮要具有對人和各類生產、創新要素有吸引力,就必須具有舒適便利的公共設施和服務;三是科學合理規劃。特色小鎮空間規模不大,但需要科學合理地對城鎮空間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四是堅持走市場化道路。

此前四部委發文對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統一的規範,避免盲目建設,防止千鎮一面。要防止在這個過程中出現新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也要防止政府的大包大攬和加劇債務風險。

對此,前述權威人士也表示,特色小鎮需避免規模的不合理擴張,並符合一定的條件標準。“目前很多特色小鎮只有一家企業,這是不可以的,打造特色支柱產業是特色小鎮的命脈所在。”

未來對特色小鎮的認定或將標準化。該人士指出,特色小鎮面積應把握在3平方公里左右,打造20個左右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每個企業平均可帶來4億元左右財政收入,特色小鎮就業的員工年收入應該達到6萬元左右,小鎮吸引人口5萬人左右。“這樣的特色小鎮一定是可持續,一定是有競爭力的,也一定是有生命力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首個建設特色小鎮的浙江省,日前出臺全國首個地方版《特色小鎮評定規範》。規範明確特色小鎮,相對獨立於城市和鄉鎮建成區中心,原則上佈局在城鄉結合部。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設面積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本文綜合自財新網、經濟參考報及公開信息。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復處理。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資訊、分享知識為已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