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文言文閱讀考試總是錯 那是因為你沒掌握好答題技巧

如果你的文言文考試總是錯, 那你一定要掌握下面的方法。 也許你用5分鐘, 就可以幫你提高10多分。 廈門學研教育編輯力薦這篇技巧文。

1 文言文翻譯方法

“留”, 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 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 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 就是刪除。

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 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 “者也”是語尾助詞, 不譯。

“補”, 就是增補。

(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

(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 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 要加括弧

“換”, 就是替換。

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 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 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

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 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 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 就是變通。

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上,

活譯有關文字。 如“波瀾不驚”, 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 自有順序, 首覽全篇, 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 搜集資訊, 由段到句, 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 連貫一起, 對待難句, 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 聯繫後句, 仔細斟酌, 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 合情合理, 詞句之間, 聯繫緊密。

若有省略, 補出本意, 加上括弧, 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 不必翻譯, 人身稱謂, 依照貫例,

"吾""餘"為我, "爾""汝"為你。 省略倒裝, 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 隨文釋義, 敏化語感, 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 還須仔細, 逐句對照, 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 再行擱筆

2 、文言文歸納要點概括中心

1、整體閱讀, 總體把握, 依據文體特點抓重點。

“歸納內容要點, 概括中心意思”, 閱讀是基礎。 閱讀時要始終帶著如下幾方面的問題思考:

(1)文章寫了一些什麼人的一些什麼事;

(2)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如何;

(3)文章說了一些什麼道理;

(4)是以什麼作為說理依據的。 具體說, 對記敘性文字, 要理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前因後果;一般的傳記文, 要弄清作者記了哪幾件事, 表現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點和精神風貌。 議論性文字要理清論點、論據及論證方法等。 說明性文字要理清說明物件、說明內容和說明方法。 只有整體閱讀, 總體把握, 才能高屋建瓴地駕馭閱讀材料, 才能準確、完整地去分析、評價人物和事件。

2、抓中心句、找關鍵句。

理清文章的層次讀一篇文章時, 應當特別關注中心句、關鍵句, 這樣便於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關鍵句的位置,

常在文章(或段落)的開頭或結尾處, 如《六國論》的中心句“六國破滅, 非兵不利, 戰不善, 弊在賂秦。 ”在文章的開頭;《過秦論》中“仁義不施, 攻守之勢異也”這個中心句在文末。 再則, 文章的層次結構, 是文章的骨架和脈絡, 它具體展現作者記敘、描寫、說明、議論的思路。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過層與層之間、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反映出來的。 分析的方法可按時間順序歸納, 也可按地點的轉移歸納, 可按時空結合歸納, 可按材料性質或類別歸納。 這些方法視具體的文章而定。

3、在把握要點和中心的基礎上, 分析判斷細節。

圍繞文意仔細判斷各選項中的有關細節, 才能明辨各項表述的正確與否。 要注意細節中是否存在著諸如人物的張冠李戴、事件的前後倒置、事件雜糅、層次混亂、強加因果、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常見錯誤。

4、充分利用各種資訊, 加深對文章內容及主旨的理解。

歸納、概括時, 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題目、文中或文後的注釋、文章出處、作者情況等資訊, 結合學過的有關知識作綜合分析, 從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內容。

5、回文查對, 將選項中現代文敘述文字與文言原文對應文字比照判斷。

要堅持把選項中諸如事情的發展、因果, 人物行為的程度、實效等方面內容, 細細從原文詞句中查出核對;努力培養能把題目中用現代漢語敘述的內容, 一一迅速地從原文中找出對應內容的能力。 分析、評價選項敘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3、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

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劌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等表判斷。

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

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

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幾種標記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

(二)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

4.用介詞“被”表被動。

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5.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

例如: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禦之者。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如:“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

“夫戰,勇也氣。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鄭穆公使(人)視客館。

屠懼,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

“賜之(以)彘肩。”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

譯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5.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四)倒裝句

(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1.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餘欺也!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彼且奚適也?《逍遙遊》〈莊子〉

沛公安在?《鴻門宴》〈史記〉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傳》李朝威

(3) 介詞賓語提前

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遊》〈莊子〉

介詞賓語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東鄉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惟命是聽(成語)

惟利是圖(成語)

惟馬首是瞻《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語後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鬥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3.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震)之以威怒《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與君少長?——與君孰少長?《鴻門宴》〈史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荀子〉

4.主語後置: (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美哉,我少年中國。

(五)固定句式

有如下幾種形式:

1. "……孰與……"、"……何如……"。

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捨。

2. 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該不會,

表揣測的疑問詞《促織》蒲松齡

3. 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歟”,語氣詞)——無乃…與?恐怕…吧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麼要…呢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5.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勸學》〈荀子〉

6.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哪裡用得著…呢,表反問 《逍遙遊》〈莊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之謂也,…說的就是…《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8. "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9. 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

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0. 唯……是“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物件的唯一性

11. 豈……哉(乎)、獨……哉意思是難道……嗎

例如: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將相甯有種乎!難道 (《陳涉世家》)

12. 與其……孰若……、與其……寧……

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

與人刃我,寧自刃。(《魯仲連傳》)

與其……寧……相當於“與其……寧可……”

13. "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麼辦呢?)

4 、實詞的判斷方法

1、課文求義法

利用課內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即遇到某一實詞可以聯想到課內曾經學過的這一實詞的解釋,看用它作為當前句中的解釋是否合適。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的四個選項:

A.諷帝大征西方奇技。諷:勸告(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B.鹹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出自讀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C.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待(出自《屈原列傳》出則接遇諸侯,遇,接待。從而推出此項錯誤。)

D.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務:致力(出自《過秦論》)

除B選項是在語文讀本中出現外,另三項皆根據課文。文言文知識考查一直是“題在課外,功在課內”。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課本中學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課內文言文要充分重視,步步夯實。

2、成語印證法

即借助成語來推斷實詞詞義。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成語的含義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為我們推斷實詞詞義提供了方便。

解析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聞名遐邇”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邇”對應“遠”。把“近”的意思套進原句去,語意很通順。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邇”也是“近”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很多,如:

①設五寸之的,引十步之遠。(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約,其辭微。(微言大義微:深奧、微妙)

成語求義可以和成語的運用結合起來,反推也可,互相印證,相互促進,可謂雙贏。

3、結構求義法

古漢語相對於現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上更具對稱美,上下文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依據這一特點,可有效幫助我們理解詞義。

解析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亡矢”與“遺鏃”的結構是一樣的,詞的配搭是一致的。“亡”與“遺”相應,“矢”與“鏃”相應。從而知道“亡”、“遺”都是失,就不會把“遺”理解為遺留或饋贈了。同樣,可從“矢”是箭推知“鏃”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與“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與“亡”相應,則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敗北”之義。)

③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利用上下文的對稱結構,可據易推難。“擇”易於理解,可推出“簡”也作“選擇或選拔”講。)

有時借助整齊的句式,還可以先推斷出一個詞的詞性,進而推斷出這個詞的正確意思。

①“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斷“固”應當是名詞,進而解釋為“堅固的地方”。

②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借助“良”可以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硬的”、“強有力的”。

③變姓名,詭蹤跡。借助“變”可以推斷“詭”應為動詞,就可以避免將“詭”解為“詭秘”的錯誤,而較為順利地將“詭”解為“隱蔽”。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詞性可以更準確地推出詞義。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可以先確定它在文中做什麼成分,然後確定詞性,進而確定詞義。

解析

①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

③故久立與其客語。

④徒立故琅琊王澤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漁樵”作句子的謂語,而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故“漁樵”應釋為動詞“捕魚砍柴”。

②句中“取樵”為動賓短語,“樵”作“取”的賓語,而賓語多由名詞充當,故“樵”應釋為名詞“柴”,而不能釋為動詞“打柴”。

③句中“故”作動詞“立”的狀語,而狀語一般由副詞或形容詞充當,據此可推“故”作副詞“故意”講。

④句中“故”作名詞“琅琊王”的定語,而定語相當部分由形容詞充當,因此可釋為“舊有的、原來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傳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詞性短語,作賓語,而“函”帶這個賓語,由此可推知“函”此時應由名詞(“匣子”)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用匣子裝”。

⑥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使”是動詞,很顯然這個動作是由“人”而不是“隸”發出的。這樣“隸”只能作狀語來修飾“使”,是“像奴隸那樣”的意思。

5、形訓求義法

運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的剖析釋義。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有助於我們瞭解詞的本義,也有利於我們去推斷詞的引申義或其他義項。許慎的《說文解字 》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的。漢字中的形聲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解析

“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的意義。“造”的義符為“之”,聯繫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義“製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①高考題文言文中有一句“啟聽淮北取糴”,句中的“糴”就是一個會意字,聯繫“糶”字,“糶”的意思是賣出糧食,“糴”與“糶”相對,意思是買進糧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覲,義符為“見”,聯繫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③“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饣”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西,即“軍餉”。

6、音訓求義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著找通假關係,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解析

語言裡的“詞”是音義結合物,古人在記錄語言裡的某一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有時寫成這個樣子,有時寫成那個樣子。後人便稱之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寫成“蚤”。“蚤”的本義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寫成“蚤”,只是因為二者聲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義。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亡”通“無”,“胡”通“何”。

③韻母相同(疊韻通假)。如“信”通“伸”。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這裡,再略舉幾例說明這種現象。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受”通“授”,義為“給予”。

②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孰”通“熟”,義為“仔細”。

③(陳涉)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對“趣”字按其字面無法解釋,如聯繫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後參照,可推知“趣”通“促”,意為“催促”。

以上幾種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在擁有扎實的課內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上下語境,綜合考慮,靈活運用。

5 、虛詞的推斷方法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將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將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別是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

瞭解了這些用法,下面的三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無爪牙之利。

②夫晉,何厭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繫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

語境是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於此”。“伏焉”即“伏在那裡”。

3、“刪”“換” “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別虛詞意義,首先將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一般來說,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只起連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態或語氣。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確定“之”介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卑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鄙賤之人”中,“人”是中心詞,“鄙賤”是定語,所以“之”應是助詞,相當於“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於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于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於”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於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於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

第二部分:文言文閱讀滿分大題秘訣

1 、 預備知識

預備知識一:如何讀懂選文

(1)先讀最後一道題目,瞭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後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預備知識二:官位變遷及官吏行為詞

1.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

預備知識三:其他高頻詞彙

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餘吾予);第二人稱(爾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稱(之其彼渠厥)

2.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

3.謙敬詞語:請謹竊忝辱敢幸

4.修辭詞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詞:諸焉盍旃叵

2 、如何答好每一道題

1.文言實詞釋義題

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

【答題技巧】

記住: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

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

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相關知識】

一詞多義的產生:

①詞的本義。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開弓)。

②詞的引申義。如“我君景公引領西望”(伸長),成語有“引吭高歌”。

③詞的比喻義。如“金城湯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詞的借代義。如“徒以口舌為勞”(代言辭)。

⑤詞的假借義。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20常見文言實詞

1.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誠除辭從殆當道得

3.度非複負蓋故顧固歸國

4.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

6.憐彌莫乃內期奇遷請窮

7.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

8.使是適書孰屬數率說私

9.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

10.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

11.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

12.致質治諸賊族卒走左坐

先(祖先、已經死去的長輩)

課(督促勸說)

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

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對(回答或對話)

如(到、往)

掾(古代屬官的統稱)

工(工匠、精巧、擅長)

僭(超越本分、虛假不真實)

容(寬容、或許、許可)

貸(借出借入,寬容)

獄(官司、案件、監牢)

白(告訴)與(讚揚)

多(讚揚)

遽(急速、就、恐懼)

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

給(食用豐足)

按(追究、考察、調查)

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

典(主持)

令(美好)

差(病好了)

執(捉拿)

延(延請)

省(減免)

謝(道歉、推辭、告訴)

第(次第、官僚和貴族的住宅、科舉考試的等級)

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

赧(因羞愧而臉紅)

竟(結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為)

甫(才)

尋(不久)

造(造訪)

過(拜訪、責備)

弑(子殺父、臣殺君)

用(財用、因為)

2.文言虛詞題

【答題技巧】

1.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

2.具體辨析時,可在瞭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

⑴虛實意識:

例:第一組:1、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二組:1、問其與飲食者,則盡富貴者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⑵結構意識:

例:第一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麥鹽而已3少時衣食無所

第二組:1、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擇師而問焉4、鹹私哂其矯飾焉

第三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賓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來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組:1、吾將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第五組:1、因謂其友曰2、所謂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識:

例:第一組:1、其待君王乎?2、爾其勿忘乃父之志3、爾其戒之

第二組: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2、唐臨,長安人,周內史謹孫也3、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第三組:1、頃之,拜受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組:1、若素激義,能為我籌此2、顯者慚,杜門若不聞者

(4)呼應意識:

例:第一組:1、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2、果為馬所顛僕

第二組:1、視其沼,則淺混而汙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3、此則國人之最也

第三組:1、若一人有疾,即闔家避之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舞劍

第四組:1、其所言不實2、山巒為晴雪所洗

(5)語氣意識:

例:第一組:1、其待君王乎?2、其一人大叫

第二組:1、其李將軍之謂也?2、能設而不能動也3、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第三組:1、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考綱所列18個文言虛詞

⑴ 而

①連詞:表並列,表遞進,表承接,表轉折,表修飾,表假設,表因果,表目的(“用來”)。

②代詞:通“爾“,人稱代詞(“你,你的”)③構成複音虛詞(而已,既而,俄而)

⑵ 何

①疑問代詞:“什麼”、“哪裡”;“為什麼”、“怎麼”

②副詞:“多麼”。

⑶ 乎

①助詞:表疑問語氣,“嗎”,“呢”;表測度,“吧”;表感歎,“啊”、“呀”;作詞尾。

②介詞:“於”、“在”、“從”。

⑷ 乃

①副詞:表承接,“就”、“才”、“於是”;表轉折,“卻”、“竟”;表判斷,“就是”。

②代詞:“你”、“你的”。

⑸ 其

①副詞,表測度,“大概”;表疑問,不譯;表反詰,“難道”;表婉商,“還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連詞,表選擇,“是……還是”;表假設,“如果”

③代詞:僅不代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那”“其中

⑹ 且

①副詞,“將要”、“將”、“暫且”;表程度,“已經”、“很”

②連詞,表並列,“又”;表遞進,“並且”、“而且”、“況且”;表選擇,“還是”;表假設,“如果”;表讓步,“即使”、“尚且”;表轉折,“可是”、“卻”。

③助詞,用於句首。

⑺ 若

①代詞,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這

②連詞,表假設;表選擇,“或”、“或者”

③構成複音虛詞

⑻ 所

助詞①構成“所”字結構,“……的人(事)”②和“為”呼應,表被動;③和“以”連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連用,表手段,憑藉,……的方法(憑藉)。

⑼ 為

介詞:①表對象,“向、對”;表替代,“替”;表目的,“為著、為了”;表原因,“由於、因為”;表被動,“被”②疑問語氣助詞,呢。

(10) 焉

①代詞:三人稱疑問代詞,表疑代詞,哪兒,哪裡,怎麼

②語氣助詞:陳述感歎疑問語氣

③兼詞“於之”

④作形容詞詞尾

(11) 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語氣

②表疑問語氣

③用在句中,表語氣的舒緩或停頓

④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

(12) 以

①介詞:表憑藉,“憑”、“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於”;表對象,“跟”、“和”;表時間、處所,“於”。

②連詞:類似”而”的用法(表並列,表遞進,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飾。)

(13) 因

①介詞“憑藉”;“按照”;“趁著”、“就著”;因為;“從”、“由”

②連詞,“因此”、“於是,就”。

(14) 於

介詞①表時間、處所、範圍、對象等,“在”、“向”、“到”、“從”、“對”、“對於”、“由於”;

②表比較,“比”;

③被動,“被”。

(15) 與

①介詞,“跟”,“同”;介詞,“給”、“替”;介詞,“和……相比”②連詞,“和”、“及”③通“歟”,語氣詞,表疑問或感歎,④動詞(給予,結交,參加)。

(16) 則

①副詞:表判斷,“就是”

②連詞:表承接,“就”、“便”、“原來是”;表假設,“如果”、“假設”;表並列,“就”;表轉折,“卻”、“但是”、“倒是”。

(17) 者

①助詞:附在動詞後構成“者”字結構,“……的人(事、東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頓”。

③附在時間詞後,無實在意義

④放在數詞後,翻譯為“個,樣”

(18) 之

①助詞:襯助音節;取消句子獨立;結構助詞(“的”);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代詞: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詞(這,這樣)。

3.評價題,古今異義題

【答題技巧】

對六個句子進行三點審查:

一審是直接還是間接;二審物件,看是不是題幹中說的人物;三審性質,看是不是題幹所說的性質特點。最後用排除法選擇。

【注意】

分析概括評價文言文的觀點態度,必須堅持:

(1)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既要注意評價者觀點態度的積極意義,又要注意評價者的時代局限性;

(2)必須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貶低。

(3)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看評價者對人民的態度;看評價者對統治者的態度;看作品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看作品在今天有無現實意義。

古今異義幾種情況:

①詞義的縮小。如“五穀”中的“穀”指“穀類”,今專指稻穀。

②詞義擴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長江,今泛指江河。

③詞義的轉移。如“犧牲玉帛”中的“犧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義指獻身。

④詞義的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義指品質惡劣。

⑤古今同形異義。如“請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指”(指出)和“示”(示意給人看)

常見古今異義

親戚;妻子;中國;所以

無論;更衣;殷勤;卑鄙

其實;春秋;結束;約束

中原;烈士;犧牲;雖然

不好;根本;學者;地方

山東;縣官;致意;從容

便宜;故事;南面;可憐

以為;從而;至於;祖父

不必;因而;智力;前進

即使;向來;因為;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單音詞較多特點,對雙音詞進行切分)

4.內容歸納題

【答題技巧】

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

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

⑵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

⑶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

⑷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

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

⑹強加因果關係。

5.文言文斷句與翻譯題

(1)在通讀全文,瞭解大意的基礎上,利用以下方法:

a.虛詞標誌法:句首常有“蓋、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於、至若”等虛詞;句尾標誌詞有“也、乎、焉、矣、耳、哉、與(歟)”等虛詞。

b.實詞標誌法: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言”為標誌,一般情況下碰到它們都要停頓;文言文謂語,可利用此特點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後找賓語。

c.修辭標誌法:為使文章達到句式整齊,語氣連貫的效果,古人寫文章經常運用對偶、排偶、頂真、層遞、反復等修辭技巧,如果以此特點為依據,其準確性更高。

d.名物標誌法:名詞和代詞常作主語(句首)和賓語(句尾)來斷句。還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識,諸如年齡、稱謂、紀年紀日、職官等方面的知識。

e.結構標誌法:利用固定結構的成對搭配性(見後面常見固定結構)及位置的相對固定性,如有些關聯詞常常能承前啟後,它們前面一般可斷句,如“是故、於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譯題:

【方法】

做好“換、留、刪、補、調“。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

【賦分點】

a.譯准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

b.譯准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

c.譯准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歎祈使語氣)和句間關係(並列轉折因果等複句關係)

3 、備查知識

【備查知識一】

常見文言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

(2)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當作---”的意思,如:“稍稍賓客其父”、“糞土當年萬戶侯”

(4)名詞活用做狀語:A.表特徵狀態,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態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D.表處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趨向,如“操軍破,必北還”。F.表頻率,如“歲賦其二”。

2.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如“斫其正,養其旁條”、“四美具,二難並”。

(2)形容詞活用做動詞: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認為……怎麼樣。)

(4)形容詞使動用法:“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使……明顯);

3.動詞的活用:

(1)動詞的使動用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

(2)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則其至又加少焉”、“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備查知識二】

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為”、“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2.被動句

(1)單獨用“於”“受”“見”或組合成“見……於……”,“受……於……”表判斷。如:“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徒見欺于王”

(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3)“被”(後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誌):兵挫地削

3.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4.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5.定語後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6.介詞結構做狀語後置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

【備查知識三】

常見固定句式

1.表示疑問

①何以……?(憑什麼 ……?)

②何所……?(所……是什麼?)

③奈何……?(……怎麼辦?為什麼……?)

④如……何;奈……何?(把……怎樣呢?)

⑤孰與……?(與……比,哪個更…?)

⑥獨……耶?(難道……嗎?)

2.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麼能……呢?)

②何……為?(……幹什麼呢?)

③何……之有?(有什麼……呢?)

④如之何……?(怎麼能……呢)

⑤豈(其)……哉(乎,耶)(哪裡……呢?……哪裡呢?)

⑥安……哉(乎)?(哪裡……呢?)

⑦不亦……乎?(不是……嗎?)

⑧……非……歟?(……不是……嗎?)

⑨寧……耶?(哪裡……呢?)

(10)顧……哉?(難道……嗎?)

(11)獨……哉?(難道……嗎?)

3.表示感歎

①何其……也!(怎麼那麼……啊!)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③惟…耳!(只……罷了!)

④一何……(多麼……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4.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恐怕……吧?);

②得無(微)……乎?(該不……吧?))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④庶幾……歟?(或許……吧?)

5.表示選擇

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③其……?其……?(是……呢?還是……呢?)

6.其它

否則:如果不……就……。

何乃:豈只是;為什麼竟。

既而:隨後,不久。既……且……:又……又…

乃爾:竟然如此,這樣。

然而:這樣卻;但是。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如果這樣。

雖然:雖然如此;即使如此,但

所謂:所說的,所認為。

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

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辦法。

無庸:不用,無須。

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

相率:竟相,一起。

向使:假使,如果。

之謂:說的就是。

之於:對……的態度,同……相比

分析、評價選項敘述與文中用詞造句的細微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3、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一)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

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例如:

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夫戰,勇氣也。(《左傳?曹劌論戰》)

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

2.用副詞“乃”“則”“即”“皆”等表判斷。

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

例如:

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司馬遷《陳涉世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

即今之全然在墓者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蘇洵《六國論》)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

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張溥《五人墓碑記》)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蘇軾《石鐘山記》)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4.用否定副詞“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斷。

例如: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

例如:

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

劉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其句式有如下幾種標記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

(二)被動句

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

4.用介詞“被”表被動。

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5.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

例如: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三)省略句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禦之者。

(2)承後省。

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自述省。

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對話省。

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2.省略謂語謂語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

如:“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

“夫戰,勇也氣。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

如:“以相如功大,拜(之)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鄭穆公使(人)視客館。

屠懼,投(之)以骨。(《狼》)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

“賜之(以)彘肩。”

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

譯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5.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

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四)倒裝句

(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1.賓語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

“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餘欺也!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 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良問曰:‘大王來何操?’”

彼且奚適也?《逍遙遊》〈莊子〉

沛公安在?《鴻門宴》〈史記〉

洞庭君安在哉?《柳毅傳》李朝威

(3) 介詞賓語提前

微斯人吾誰與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齊桓晉文之事》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陳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遠庖廚也。《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逍遙遊》〈莊子〉

介詞賓語前置,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東鄉坐。”

(4)、特殊結構:用"之"、"是"將賓語提前。

宋何罪之有?(宋國有什麼罪過?)

惟命是聽(成語)

惟利是圖(成語)

惟馬首是瞻《馮婉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韓愈

惟你是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定語後置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1)、中心詞+定語+者中心詞+之+定語+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2)、中心詞+之+形容詞(定語)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鬥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3.狀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如:

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覆之以掌。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震)之以威怒《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與君少長?——與君孰少長?《鴻門宴》〈史記〉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荀子〉

4.主語後置: (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列子〉

快哉此風!(宋玉《風賦》)

“美哉,我少年中國。

(五)固定句式

有如下幾種形式:

1. "……孰與……"、"……何如……"。

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吾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誰更美?)

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捨。

2. 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該不會,

表揣測的疑問詞《促織》蒲松齡

3. 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歟”,語氣詞)——無乃…與?恐怕…吧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4.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麼要…呢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5.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勸學》〈荀子〉

6.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哪裡用得著…呢,表反問 《逍遙遊》〈莊子〉

7.“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之謂也,…說的就是…《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8. "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雖亡,不亦可乎?

9. 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

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10. 唯……是“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物件的唯一性

11. 豈……哉(乎)、獨……哉意思是難道……嗎

例如:

趙豈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將相甯有種乎!難道 (《陳涉世家》)

12. 與其……孰若……、與其……寧……

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

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鴻門宴》)

與人刃我,寧自刃。(《魯仲連傳》)

與其……寧……相當於“與其……寧可……”

13. "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麼辦呢?)

4 、實詞的判斷方法

1、課文求義法

利用課內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即遇到某一實詞可以聯想到課內曾經學過的這一實詞的解釋,看用它作為當前句中的解釋是否合適。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的四個選項:

A.諷帝大征西方奇技。諷:勸告(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B.鹹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出自讀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C.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待(出自《屈原列傳》出則接遇諸侯,遇,接待。從而推出此項錯誤。)

D.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務:致力(出自《過秦論》)

除B選項是在語文讀本中出現外,另三項皆根據課文。文言文知識考查一直是“題在課外,功在課內”。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課本中學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課內文言文要充分重視,步步夯實。

2、成語印證法

即借助成語來推斷實詞詞義。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慣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成語的含義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為我們推斷實詞詞義提供了方便。

解析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聞名遐邇”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邇”對應“遠”。把“近”的意思套進原句去,語意很通順。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邇”也是“近”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很多,如:

①設五寸之的,引十步之遠。(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約,其辭微。(微言大義微:深奧、微妙)

成語求義可以和成語的運用結合起來,反推也可,互相印證,相互促進,可謂雙贏。

3、結構求義法

古漢語相對於現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上更具對稱美,上下文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依據這一特點,可有效幫助我們理解詞義。

解析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亡矢”與“遺鏃”的結構是一樣的,詞的配搭是一致的。“亡”與“遺”相應,“矢”與“鏃”相應。從而知道“亡”、“遺”都是失,就不會把“遺”理解為遺留或饋贈了。同樣,可從“矢”是箭推知“鏃”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與“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與“亡”相應,則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敗北”之義。)

③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利用上下文的對稱結構,可據易推難。“擇”易於理解,可推出“簡”也作“選擇或選拔”講。)

有時借助整齊的句式,還可以先推斷出一個詞的詞性,進而推斷出這個詞的正確意思。

①“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斷“固”應當是名詞,進而解釋為“堅固的地方”。

②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借助“良”可以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硬的”、“強有力的”。

③變姓名,詭蹤跡。借助“變”可以推斷“詭”應為動詞,就可以避免將“詭”解為“詭秘”的錯誤,而較為順利地將“詭”解為“隱蔽”。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詞性可以更準確地推出詞義。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可以先確定它在文中做什麼成分,然後確定詞性,進而確定詞義。

解析

①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

③故久立與其客語。

④徒立故琅琊王澤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漁樵”作句子的謂語,而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故“漁樵”應釋為動詞“捕魚砍柴”。

②句中“取樵”為動賓短語,“樵”作“取”的賓語,而賓語多由名詞充當,故“樵”應釋為名詞“柴”,而不能釋為動詞“打柴”。

③句中“故”作動詞“立”的狀語,而狀語一般由副詞或形容詞充當,據此可推“故”作副詞“故意”講。

④句中“故”作名詞“琅琊王”的定語,而定語相當部分由形容詞充當,因此可釋為“舊有的、原來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傳序》)句中“梁君臣之首”是名詞性短語,作賓語,而“函”帶這個賓語,由此可推知“函”此時應由名詞(“匣子”)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用匣子裝”。

⑥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使”是動詞,很顯然這個動作是由“人”而不是“隸”發出的。這樣“隸”只能作狀語來修飾“使”,是“像奴隸那樣”的意思。

5、形訓求義法

運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的剖析釋義。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有助於我們瞭解詞的本義,也有利於我們去推斷詞的引申義或其他義項。許慎的《說文解字 》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的。漢字中的形聲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解析

“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的意義。“造”的義符為“之”,聯繫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義“製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①高考題文言文中有一句“啟聽淮北取糴”,句中的“糴”就是一個會意字,聯繫“糶”字,“糶”的意思是賣出糧食,“糴”與“糶”相對,意思是買進糧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覲,義符為“見”,聯繫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③“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饣”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西,即“軍餉”。

6、音訓求義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著找通假關係,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解析

語言裡的“詞”是音義結合物,古人在記錄語言裡的某一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有時寫成這個樣子,有時寫成那個樣子。後人便稱之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寫成“蚤”。“蚤”的本義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寫成“蚤”,只是因為二者聲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義。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亡”通“無”,“胡”通“何”。

③韻母相同(疊韻通假)。如“信”通“伸”。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這裡,再略舉幾例說明這種現象。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受”通“授”,義為“給予”。

②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孰”通“熟”,義為“仔細”。

③(陳涉)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對“趣”字按其字面無法解釋,如聯繫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後參照,可推知“趣”通“促”,意為“催促”。

以上幾種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應該在擁有扎實的課內知識的基礎上,結合上下語境,綜合考慮,靈活運用。

5 、虛詞的推斷方法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將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將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別是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

瞭解了這些用法,下面的三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無爪牙之利。

②夫晉,何厭之有。

③侵之愈急。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繫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

語境是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於此”。“伏焉”即“伏在那裡”。

3、“刪”“換” “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別虛詞意義,首先將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一般來說,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只起連接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態或語氣。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確定“之”介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卑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鄙賤之人”中,“人”是中心詞,“鄙賤”是定語,所以“之”應是助詞,相當於“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於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于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於”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於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於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

第二部分:文言文閱讀滿分大題秘訣

1 、 預備知識

預備知識一:如何讀懂選文

(1)先讀最後一道題目,瞭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此題如果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則除外)

(2)然後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麼?”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實在不懂的字詞,不必著急,同時必須用?或其他記號來提示自己放放先讀下文,也許過後聯繫上下文進行推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題目中去找答案。

預備知識二:官位變遷及官吏行為詞

1.表被任以官職的:征、辟、察、舉、召、薦、進、稱、補、作、表、為、就

2.表官職變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遷。

(3)表調動的:調、徙、轉、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職的:左遷、遷謫、謫、逐、貶、詘(黜)

預備知識三:其他高頻詞彙

1.人稱代詞:第一人稱(餘吾予);第二人稱(爾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稱(之其彼渠厥)

2.疑問代詞:誰孰何曷胡焉安奚惡

3.謙敬詞語:請謹竊忝辱敢幸

4.修辭詞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詞:諸焉盍旃叵

2 、如何答好每一道題

1.文言實詞釋義題

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

【答題技巧】

記住:實詞理解題不完全在於考你是否記得實詞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會利用上下文進行推測。

掌握常見的理解和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

第一種:從語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詞性

第二種:從語義搭配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三種:從語境暗示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四種:從字形構成的角度推測詞義

第五種: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用法的角度判斷詞義

第六種:從句子結構對稱的角度推斷詞義

第七種:從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斷詞義

【相關知識】

一詞多義的產生:

①詞的本義。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開弓)。

②詞的引申義。如“我君景公引領西望”(伸長),成語有“引吭高歌”。

③詞的比喻義。如“金城湯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詞的借代義。如“徒以口舌為勞”(代言辭)。

⑤詞的假借義。如“將軍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20常見文言實詞

1.愛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

2.曾乘誠除辭從殆當道得

3.度非複負蓋故顧固歸國

4.過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5.假間見解就舉絕堪克類

6.憐彌莫乃內期奇遷請窮

7.去勸卻如若善少涉勝識

8.使是適書孰屬數率說私

9.素湯涕徒亡王望惡微悉

10.相謝信興行幸修徐許陽

11.要宜遺貽易陰右再造知

12.致質治諸賊族卒走左坐

先(祖先、已經死去的長輩)

課(督促勸說)

秩(官吏的俸祿、十年為一秩)

逸(馬脫了韁繩、放縱)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對(回答或對話)

如(到、往)

掾(古代屬官的統稱)

工(工匠、精巧、擅長)

僭(超越本分、虛假不真實)

容(寬容、或許、許可)

貸(借出借入,寬容)

獄(官司、案件、監牢)

白(告訴)與(讚揚)

多(讚揚)

遽(急速、就、恐懼)

尤(罪過過錯、指責歸罪)

給(食用豐足)

按(追究、考察、調查)

贍(富足充足、供給供養)

典(主持)

令(美好)

差(病好了)

執(捉拿)

延(延請)

省(減免)

謝(道歉、推辭、告訴)

第(次第、官僚和貴族的住宅、科舉考試的等級)

折(駁斥、指責使對方屈服)

赧(因羞愧而臉紅)

竟(結束、完)

坐(因……而犯罪、因為)

甫(才)

尋(不久)

造(造訪)

過(拜訪、責備)

弑(子殺父、臣殺君)

用(財用、因為)

2.文言虛詞題

【答題技巧】

1.先翻譯每組學過句子中的虛詞,再將這個意思套到另一句中來推斷虛詞用法是否相同。

2.具體辨析時,可在瞭解18個虛詞基本用法的基礎上,運用五點意識法:

⑴虛實意識:

例:第一組:1、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二組:1、問其與飲食者,則盡富貴者2、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⑵結構意識:

例:第一組:1、所居屋第,不免霜露2、所食唯蘇麥鹽而已3少時衣食無所

第二組:1、何如東就妻子,徐擇木焉2、朝野服焉3、尤且擇師而問焉4、鹹私哂其矯飾焉

第三組:1、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賓2、欲勿予,即患兵秦之來3、幸先以我名告之

第四組:1、吾將以身死白之2、夫夷以近,則遊者眾

第五組:1、因謂其友曰2、所謂因人成事也

⑶句位意識:

例:第一組:1、其待君王乎?2、爾其勿忘乃父之志3、爾其戒之

第二組: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2、唐臨,長安人,周內史謹孫也3、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第三組:1、頃之,拜受為少傅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第四組:1、若素激義,能為我籌此2、顯者慚,杜門若不聞者

(4)呼應意識:

例:第一組:1、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2、果為馬所顛僕

第二組:1、視其沼,則淺混而汙2、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3、此則國人之最也

第三組:1、若一人有疾,即闔家避之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舞劍

第四組:1、其所言不實2、山巒為晴雪所洗

(5)語氣意識:

例:第一組:1、其待君王乎?2、其一人大叫

第二組:1、其李將軍之謂也?2、能設而不能動也3、此馬氏所以不對也

第三組:1、豈有禁人在獄而心自安乎?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考綱所列18個文言虛詞

⑴ 而

①連詞:表並列,表遞進,表承接,表轉折,表修飾,表假設,表因果,表目的(“用來”)。

②代詞:通“爾“,人稱代詞(“你,你的”)③構成複音虛詞(而已,既而,俄而)

⑵ 何

①疑問代詞:“什麼”、“哪裡”;“為什麼”、“怎麼”

②副詞:“多麼”。

⑶ 乎

①助詞:表疑問語氣,“嗎”,“呢”;表測度,“吧”;表感歎,“啊”、“呀”;作詞尾。

②介詞:“於”、“在”、“從”。

⑷ 乃

①副詞:表承接,“就”、“才”、“於是”;表轉折,“卻”、“竟”;表判斷,“就是”。

②代詞:“你”、“你的”。

⑸ 其

①副詞,表測度,“大概”;表疑問,不譯;表反詰,“難道”;表婉商,“還是”;表期盼,“可要”、“要”

②連詞,表選擇,“是……還是”;表假設,“如果”

③代詞:僅不代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那”“其中

⑹ 且

①副詞,“將要”、“將”、“暫且”;表程度,“已經”、“很”

②連詞,表並列,“又”;表遞進,“並且”、“而且”、“況且”;表選擇,“還是”;表假設,“如果”;表讓步,“即使”、“尚且”;表轉折,“可是”、“卻”。

③助詞,用於句首。

⑺ 若

①代詞,第二人稱;指示代詞,這

②連詞,表假設;表選擇,“或”、“或者”

③構成複音虛詞

⑻ 所

助詞①構成“所”字結構,“……的人(事)”②和“為”呼應,表被動;③和“以”連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連用,表手段,憑藉,……的方法(憑藉)。

⑼ 為

介詞:①表對象,“向、對”;表替代,“替”;表目的,“為著、為了”;表原因,“由於、因為”;表被動,“被”②疑問語氣助詞,呢。

(10) 焉

①代詞:三人稱疑問代詞,表疑代詞,哪兒,哪裡,怎麼

②語氣助詞:陳述感歎疑問語氣

③兼詞“於之”

④作形容詞詞尾

(11) 也

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語氣

②表疑問語氣

③用在句中,表語氣的舒緩或停頓

④用在句末,表判斷語氣。

(12) 以

①介詞:表憑藉,“憑”、“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於”;表對象,“跟”、“和”;表時間、處所,“於”。

②連詞:類似”而”的用法(表並列,表遞進,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飾。)

(13) 因

①介詞“憑藉”;“按照”;“趁著”、“就著”;因為;“從”、“由”

②連詞,“因此”、“於是,就”。

(14) 於

介詞①表時間、處所、範圍、對象等,“在”、“向”、“到”、“從”、“對”、“對於”、“由於”;

②表比較,“比”;

③被動,“被”。

(15) 與

①介詞,“跟”,“同”;介詞,“給”、“替”;介詞,“和……相比”②連詞,“和”、“及”③通“歟”,語氣詞,表疑問或感歎,④動詞(給予,結交,參加)。

(16) 則

①副詞:表判斷,“就是”

②連詞:表承接,“就”、“便”、“原來是”;表假設,“如果”、“假設”;表並列,“就”;表轉折,“卻”、“但是”、“倒是”。

(17) 者

①助詞:附在動詞後構成“者”字結構,“……的人(事、東西)

②用在句中,表提頓”。

③附在時間詞後,無實在意義

④放在數詞後,翻譯為“個,樣”

(18) 之

①助詞:襯助音節;取消句子獨立;結構助詞(“的”);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

②代詞:代人代事代物;指示代詞(這,這樣)。

3.評價題,古今異義題

【答題技巧】

對六個句子進行三點審查:

一審是直接還是間接;二審物件,看是不是題幹中說的人物;三審性質,看是不是題幹所說的性質特點。最後用排除法選擇。

【注意】

分析概括評價文言文的觀點態度,必須堅持:

(1)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既要注意評價者觀點態度的積極意義,又要注意評價者的時代局限性;

(2)必須持實事求是的態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評價,不能無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貶低。

(3)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看評價者對人民的態度;看評價者對統治者的態度;看作品在歷史上有無進步意義;看作品在今天有無現實意義。

古今異義幾種情況:

①詞義的縮小。如“五穀”中的“穀”指“穀類”,今專指稻穀。

②詞義擴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長江,今泛指江河。

③詞義的轉移。如“犧牲玉帛”中的“犧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義指獻身。

④詞義的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義指品質惡劣。

⑤古今同形異義。如“請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兩個單音節詞:“指”(指出)和“示”(示意給人看)

常見古今異義

親戚;妻子;中國;所以

無論;更衣;殷勤;卑鄙

其實;春秋;結束;約束

中原;烈士;犧牲;雖然

不好;根本;學者;地方

山東;縣官;致意;從容

便宜;故事;南面;可憐

以為;從而;至於;祖父

不必;因而;智力;前進

即使;向來;因為;老大(抓住文言文中單音詞較多特點,對雙音詞進行切分)

4.內容歸納題

【答題技巧】

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

⑴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

⑵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

⑶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

⑷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

⑸憑空添加,無中生有;

⑹強加因果關係。

5.文言文斷句與翻譯題

(1)在通讀全文,瞭解大意的基礎上,利用以下方法:

a.虛詞標誌法:句首常有“蓋、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於、至若”等虛詞;句尾標誌詞有“也、乎、焉、矣、耳、哉、與(歟)”等虛詞。

b.實詞標誌法: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言”為標誌,一般情況下碰到它們都要停頓;文言文謂語,可利用此特點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後找賓語。

c.修辭標誌法:為使文章達到句式整齊,語氣連貫的效果,古人寫文章經常運用對偶、排偶、頂真、層遞、反復等修辭技巧,如果以此特點為依據,其準確性更高。

d.名物標誌法:名詞和代詞常作主語(句首)和賓語(句尾)來斷句。還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識,諸如年齡、稱謂、紀年紀日、職官等方面的知識。

e.結構標誌法:利用固定結構的成對搭配性(見後面常見固定結構)及位置的相對固定性,如有些關聯詞常常能承前啟後,它們前面一般可斷句,如“是故、於是、是以、向使”等。

(2)文言文翻譯題:

【方法】

做好“換、留、刪、補、調“。一定要直譯,不要意譯,要字字落實,忠實于原文。

【賦分點】

a.譯准詞義:實詞(含詞類活用、通假、偏義詞,修辭語句)及虛詞和固定結構。

b.譯准句式(被動句,判斷句,省略句,倒裝句)。

c.譯准句子語氣(陳述疑問感歎祈使語氣)和句間關係(並列轉折因果等複句關係)

3 、備查知識

【備查知識一】

常見文言詞類活用

1.名詞的活用:

(1)名詞活用為動詞:如“左右欲刃相如”(刃:殺)。

(2)名詞活用為使動:有“使……成為……”的意思,如:“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

(3)名詞活用為意動:有“把----當作---”的意思,如:“稍稍賓客其父”、“糞土當年萬戶侯”

(4)名詞活用做狀語:A.表特徵狀態,如“一狼犬坐于前”、“常以身翼蔽沛公”。B.表態度、方式,如“吾得兄事之”。C.表工具,如“有好事者船載以入”。D.表處所,如“相如廷斥之”。E.表趨向,如“操軍破,必北還”。F.表頻率,如“歲賦其二”。

2.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活用做名詞:如“斫其正,養其旁條”、“四美具,二難並”。

(2)形容詞活用做動詞: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敵人遠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3)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認為……怎麼樣。)

(4)形容詞使動用法:“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使……明顯);

3.動詞的活用:

(1)動詞的使動用法:“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使……來)

(2)動詞活用為名詞,如“則其至又加少焉”、“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

【備查知識二】

常見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者,……也”、“……者也”、“……也”、“……者……”;

(2)“為”、“乃”、“即”、“則”或否定詞“非,未,弗”等表判斷。

(3)名詞做所謂語直接表判斷(劉備,天下梟雄。)

2.被動句

(1)單獨用“於”“受”“見”或組合成“見……於……”,“受……於……”表判斷。如:“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徒見欺于王”

(2)“為”、“為……所……”、“……為所……”表判斷;如:“臣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3)“被”(後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

(4)意念被動(無詞語標誌):兵挫地削

3.省略句

(1)省略主語:如:“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2)省略賓語:“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

(3)省略介詞:“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注意】“以,與,從,為,因”五介詞常省略賓語。

4.賓語前置

(1)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疑問代詞(如:誰、何、奚、曷、胡、惡、安)

(2)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賓語前置。如:“時人莫之許也。”

(3)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圖”等。

(4)方位詞、時間詞做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5.定語後置

(1)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之……者:“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6.介詞結構做狀語後置

(1)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2)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翻譯時前置做狀語。如:“具告以事。”(《鴻門宴》)。

【備查知識三】

常見固定句式

1.表示疑問

①何以……?(憑什麼 ……?)

②何所……?(所……是什麼?)

③奈何……?(……怎麼辦?為什麼……?)

④如……何;奈……何?(把……怎樣呢?)

⑤孰與……?(與……比,哪個更…?)

⑥獨……耶?(難道……嗎?)

2.表示反問

①何……哉(也)?(怎麼能……呢?)

②何……為?(……幹什麼呢?)

③何……之有?(有什麼……呢?)

④如之何……?(怎麼能……呢)

⑤豈(其)……哉(乎,耶)(哪裡……呢?……哪裡呢?)

⑥安……哉(乎)?(哪裡……呢?)

⑦不亦……乎?(不是……嗎?)

⑧……非……歟?(……不是……嗎?)

⑨寧……耶?(哪裡……呢?)

(10)顧……哉?(難道……嗎?)

(11)獨……哉?(難道……嗎?)

3.表示感歎

①何其……也!(怎麼那麼……啊!)

②直……耳!(只不過……罷了!)

③惟…耳!(只……罷了!)

④一何……(多麼……啊!)

⑤亦……哉!(也真是……啊!)

⑥……何如哉!(……該是怎樣的呢!)

4.表揣度

①無乃……乎(歟)(恐怕……吧?);

②得無(微)……乎?(該不……吧?))

③其……歟?(不是……嗎?)(兼表反問)

④庶幾……歟?(或許……吧?)

5.表示選擇

①與其……孰若……?(與其……,哪如……?)

②……歟(耶),抑……歟(耶)?(是……,還是……呢?)

③其……?其……?(是……呢?還是……呢?)

6.其它

否則:如果不……就……。

何乃:豈只是;為什麼竟。

既而:隨後,不久。既……且……:又……又…

乃爾:竟然如此,這樣。

然而:這樣卻;但是。

然則:既然這樣,那麼;如果這樣。

雖然:雖然如此;即使如此,但

所謂:所說的,所認為。

謂之:稱他是,說他是;稱為,叫做。

無(有)以:沒有(有)用來……的東西、辦法。

無庸:不用,無須。

無由:不可能,無法,無從。

相率:竟相,一起。

向使:假使,如果。

之謂:說的就是。

之於:對……的態度,同……相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