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無數次想過自殺,死亡卻降臨於恍惚之間

一周前, 我回老家了, 一次難得的家人團聚, 卻是短暫停留, 匆匆別離。 雖然很期待這次久違地聚首, 但我發現自己真的很難在家裡待下去,

索性就儘早離開了。

我的家鮮有歡聲笑語, 如果爭吵和謾駡不算溝通的話, 那我們之間毫無交流。 從記事起就被這種氛圍籠罩, 越長大越覺得, 家對我來說不過是個冷冰冰的屋子, 從依附到牢籠, 再到無愛無恨, 了無牽掛。

關於家的疑問, 每每被提及時, 我都會說:“沒有誰對誰錯, 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一樣罷了。 ”只此一句, 便是對所有成長軌跡, 包括我自己內心的全部回應。

雛鷹被推下懸崖, 於是學會了翱翔天空。 我很早就學會了獨自成長, 學會了自我療愈, 如今亦能自力更生, 不得不說, 凡事有失必有得, 而隻身行走漫漫人生路, 心中冷暖便只是我自己的事情。

決定離家了, 淩晨5點半的大街, 我一個人拉著箱子行走, 去趕一趟回程的火車。 隆冬的寒風異常凜冽, 像要吞噬掉這天地混沌一般。 抬頭看見兩旁的路燈上掛了喜慶的紅燈籠, 臨近年關, 好像全世界都在籌備歡慶, 而我卻做好了流浪的準備。

“一隻野獸受了傷, 會獨自躲在洞穴裡舔傷口, 可一旦被噓寒問暖,

就忍不住淚流滿面。 ”很多年前, 在一本書上看到這句話, 感觸頗深。 如今早已過了以淒慘模樣去博同情的懦弱年紀。 我是那種前一秒還難過到快死掉, 下一秒就可以看著動畫片笑出聲來的人。 這世上沒有誰會可憐誰, 即使有, 也未必會伸出援助之手, 最可靠的, 大概只有自己。

淩晨的候車室有些空曠, 我隨機找了座位, 坐下來無聊地翻著手機網頁, 一個觸目驚心的熱搜, 讓我頓時木然——“茅侃侃自殺”。 那個80後裡的創業天才, 那個媒體裡紅極一時的“京城IT四少”之一, 那個談笑風生的非主流, 他......自殺了?!一時間, 竟有些難過, 雖然, 我們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陌生人。

當你迷茫的時候, 總喜歡找一些成功者的先河來鼓舞自己。 茅侃侃, 是我在青春年少的日子裡, 為數不多的崇拜者之一, 曾刻意搜尋拜讀過他寫的書。 他說他小時候學習不好, 但也有“牛逼閃閃”的一面;他說工作可以是種生活, 像戀愛一般美好的生活;他說美女和醜女有著不同的世界觀, 因為世人給予她們的經歷不一樣;他說他喜歡穿著休閒裝去上班......

他另類而瀟灑, 喜歡音樂, 紋身和染髮, 年少得志, 創業成就了他, 也毀滅了他。 這樣一個了不起的人, 卻在最好的年紀裡, 走不出最陰暗的低谷, 選擇世長辭, 可惜, 可歎。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起起伏伏, 大多數人都有活不下去的時候, 而之所以活了下來,可能也只是因為一些微乎其微的生活細節。被稱為“中國海倫凱勒”的張海迪,曾經自殺未遂,她自述:被搶救的時候,活下去的念頭,只是一些生活瑣事,比如還沒有織完的茶杯墊......

記得12歲的時候,被我媽暴揍,曾有過跳河的衝動,當時看著河面上泛起的漣漪,想像著自己沉入水底的一幕。突然,一個中學生跑過來,大聲沖我喊:“你往旁邊一點,我們要在這裡拍照。”我想:死在這裡,掃了大家的興,多不好。於是轉身回家去了。

18歲的時候,我覺得人生毫無樂趣,拿著僅有的50塊錢離家出走了,我想死在路上,餓死,累死,或者被壞人打死。到了火車站,花40塊隨機買了一張去往遠方的車票,卻在臨上車的前幾分鐘把票弄丟了。不知道該去哪裡,記得那天傍晚的天氣很陰冷,我漫無目地徒步到附近一家醫院,躺在急診室的長椅上,看著血肉模糊的傷者被推進搶救室,突然覺得死亡是件淒慘的事情。天亮後,我決定花掉僅剩的10塊錢,打車回家。

有時候,生命是種瞬息可變的抉擇。想活,有千萬種理由,想死也只在一念之間。我一個朋友,說他生意不景氣的時候,幾度打算自殺,可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是斷了輕生的念頭,努力挺了過去;混的還算不錯的一個小學同學,在北京有房有車還有個漂亮老婆,卻受不了周圍朋友開豪車住別墅的差距對比,選擇吃安眠藥赴死,索性自殺未遂;就連公司裡那個笑聲最大的樂天派小姐都說,她曾有活不下去,一死了之的想法。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過自殺的念頭,甚至不止一次地有過。理由或大或小,或真切或荒唐,而結局多是令人扼腕歎息的。是與非,對與錯,只在一念之間,生死也便是左右抉擇的事。其實,生命有時候真的很脆弱,可能無數次想過自殺,而死亡卻降臨於恍惚之間。

世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在世,五味雜陳都要嘗個遍,沒有哪條路是絕對一帆風順的,意外和驚喜,誰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也許你覺得前路坎坷,舉步維艱;也許你覺得未來迷茫,沒有方向;也許你覺得世界冰冷,難尋溫暖。可只要活著,就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死了,憂傷和沉痛就永久定格了。

生命,是我們最本質的擁有。金錢失去了,還可以再賺,感情失去了,還可以另覓知音,而生命的失去,是唯一不可逆轉,無法彌補地缺失。一切灰暗的日子,都是要勇敢面對的考驗,熬過了,才有光明降臨的時刻。珍愛生命,是恒久不變的真理。

而之所以活了下來,可能也只是因為一些微乎其微的生活細節。被稱為“中國海倫凱勒”的張海迪,曾經自殺未遂,她自述:被搶救的時候,活下去的念頭,只是一些生活瑣事,比如還沒有織完的茶杯墊......

記得12歲的時候,被我媽暴揍,曾有過跳河的衝動,當時看著河面上泛起的漣漪,想像著自己沉入水底的一幕。突然,一個中學生跑過來,大聲沖我喊:“你往旁邊一點,我們要在這裡拍照。”我想:死在這裡,掃了大家的興,多不好。於是轉身回家去了。

18歲的時候,我覺得人生毫無樂趣,拿著僅有的50塊錢離家出走了,我想死在路上,餓死,累死,或者被壞人打死。到了火車站,花40塊隨機買了一張去往遠方的車票,卻在臨上車的前幾分鐘把票弄丟了。不知道該去哪裡,記得那天傍晚的天氣很陰冷,我漫無目地徒步到附近一家醫院,躺在急診室的長椅上,看著血肉模糊的傷者被推進搶救室,突然覺得死亡是件淒慘的事情。天亮後,我決定花掉僅剩的10塊錢,打車回家。

有時候,生命是種瞬息可變的抉擇。想活,有千萬種理由,想死也只在一念之間。我一個朋友,說他生意不景氣的時候,幾度打算自殺,可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是斷了輕生的念頭,努力挺了過去;混的還算不錯的一個小學同學,在北京有房有車還有個漂亮老婆,卻受不了周圍朋友開豪車住別墅的差距對比,選擇吃安眠藥赴死,索性自殺未遂;就連公司裡那個笑聲最大的樂天派小姐都說,她曾有活不下去,一死了之的想法。

幾乎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過自殺的念頭,甚至不止一次地有過。理由或大或小,或真切或荒唐,而結局多是令人扼腕歎息的。是與非,對與錯,只在一念之間,生死也便是左右抉擇的事。其實,生命有時候真的很脆弱,可能無數次想過自殺,而死亡卻降臨於恍惚之間。

世間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生在世,五味雜陳都要嘗個遍,沒有哪條路是絕對一帆風順的,意外和驚喜,誰都不知道哪個會先來。也許你覺得前路坎坷,舉步維艱;也許你覺得未來迷茫,沒有方向;也許你覺得世界冰冷,難尋溫暖。可只要活著,就有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死了,憂傷和沉痛就永久定格了。

生命,是我們最本質的擁有。金錢失去了,還可以再賺,感情失去了,還可以另覓知音,而生命的失去,是唯一不可逆轉,無法彌補地缺失。一切灰暗的日子,都是要勇敢面對的考驗,熬過了,才有光明降臨的時刻。珍愛生命,是恒久不變的真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