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裝了ESP的車操控一定要比不裝ESP的高嗎?

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P), 是對旨在提升車輛的操控表現的同時、有效地防止汽車達到其動態極限時失控的系統或程式的通稱。 電子穩定程式能提升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的縮寫, 中文譯成“電子穩定程式”。 它通過對從各感測器傳來的車輛行駛狀態資訊進行分析, 然後向ABS、ASR發出糾偏指令, 來説明車輛維持動態平衡。

ESP可以使車輛在各種狀況下保持最佳的穩定性, 在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顯。

簡單地說, 就是快速轉彎時, ESP可以減少車輛出現的打滑風險, 主動修正轉向過度或者轉向不足的情況,

尤其是在濕滑路面上更為明顯, 是目前汽車防滑裝置的最高形式。

ESP在不同品牌有不同叫法, 如豐田系稱之為VSC, 寶馬和馬自達則稱為DSC, 本田叫VSA, 福特和通用則沿用ESP叫法, 它也成為大部分車型強調自身“安全科技”的一個重要功能, 也是中低配車宣傳自身的賣點之一。

但無論怎麼叫, 都是萬變不離其宗。

大多數車輛的ESP功能鍵在中控台附近, 位置都很明顯, ESP是預設開啟的, 不需要我們額外操作。

ESP系統由控制單元及轉向感測器(監測方向盤的轉向角度)、車輪感測器(監測各個車輪的速度轉動)、側滑感測器(監測車體繞垂直軸線轉動的狀態)、橫向加速度感測器(監測汽車轉彎時的離心力)等組成。

感測器:包括轉向感測器、車輪感測器、側滑感測器、橫向加速度感測器、方向盤油門刹車踏板感測器等。 這些感測器負責採集車身狀態的資料。

ESP電腦:將感測器採集到的資料進行計算, 算出車身狀態然後跟記憶體裡面預先設定的資料進行比對。 當電腦計算資料超出記憶體預存的數值, 即車身臨近失控或者已經失控的時候則命令執行器工作, 以保證車身行駛狀態能夠儘量滿足駕駛員的意圖。

執行裝置:ESP的執行器是4個車輪的刹車系統, 和沒有ESP的車不同的是, 裝備有ESP的車其刹車系統具有蓄壓功能。

溝通裝置:儀錶盤上的ESP燈。

那麼, 裝了ESP的車操控一定要比不裝ESP的高嗎?

實際上這是錯誤的。 ESP在車開到接近極限時才會介入, 比如60km/h是入彎的極限速度, 在此之前, ESP便會降低輸出功率, 甚至進行制動降速來保證你不會把車開到這個極限速度。

換句話說, ESP不僅不會提高極限, 反而會降低極, 因為它設計初衷就是以安全為目的。

但這也不意味著速度越高ESP發揮效用越大。

對於大、小型前輪驅動車和大型後輪驅動車來說, ESP效果是最明顯的。 而且速度越低, ESP效能越明顯, 速度越快, 干預能力就越差。 如果時速超過90km, ESP的效能只有60km/h下的1/3, 速度越快,效能越低。簡單來說,在時速低於70km的前提下,ESP能有效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

另外,一般車輛上都會同時配備一個ESP關閉按鈕。

為什麼廠家還要在車上設置一個可以手動關閉ESP的按鍵呢?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了駕駛樂趣!比如專業的車手想要在冰面駕駛上完成漂亮的“漂移”動作,就必須要讓車輛擺脫ESP的輔助控制。

速度越快,效能越低。簡單來說,在時速低於70km的前提下,ESP能有效降低車輛失控的風險。

另外,一般車輛上都會同時配備一個ESP關閉按鈕。

為什麼廠家還要在車上設置一個可以手動關閉ESP的按鍵呢?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了駕駛樂趣!比如專業的車手想要在冰面駕駛上完成漂亮的“漂移”動作,就必須要讓車輛擺脫ESP的輔助控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