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18年前的天津南門之戰(一)|聯軍醞釀佔領大沽炮臺

編者按:

天津南開大悅城, 地標性建築, 每天人來人往, 熱鬧非凡。 118年前, 也是在這個地方, 曾經發生過一場改變天津歷史、中國歷史的戰役-----南門之戰。 八國聯軍列強從這裡攻入天津南門, 進城後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一座擁有100萬人口的天津城, 只剩下10萬人。 回顧這場戰役, 我們能做的就是從這段歷史中汲取教訓, 牢記“落後就要挨打”, 努力建設我們的家園。

1900年, 義和團運動爆發, 帝國主義橫加干涉, 並揚言進兵北京。

幾批聯軍利用租界特權先到達天津, 各國公使借此要求清政府允許調兵進京。 為了阻止聯軍進京,

6月8日義和團焚燒楊村車站外的鐵橋, 楊壽辰和楊壽清率安次幾百名義和團員到達天津。

英海軍上將發電報給海軍部:鑒於情勢危急, 並且動用兵艦人員又非所宜, 擬請考慮是否從香港調部隊來天津、北京。 西摩爾海軍中將毛遂自薦, 親自打電報給海軍部:“倘若向北京發動突然進軍, 指揮官一職最好由我擔任, 並以俄軍上校為參謀長。 ”

1900年, 日軍船隻將日軍運到天津

6月9日, 清政府發出上諭, 指責近日動亂是由於教會在訴訟中偏袒教徒造成的, 教會中混入不逞之徒。 對於義和團現已授權剿捕, 仍以分別首從, 解散脅從為要。 但是外國駐天津各領事仍連夜開會, 決定從駐守天津租界的三千名聯軍中抽調兩千人, 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美國海軍上校麥克拉率領, 分批乘火車進入北京。

6月10日, 西摩爾在租界集合各國軍隊1600人率先出發, 後續部隊陸續抵達楊村, 人數增至兩千多人。 西摩爾在廊坊附近鐵道線上發現大批義和團, 他派兵邊修鐵路邊進攻, 最後被義和團堵在落垡。

此時大沽口外雲集各國軍艦38艘。 俄軍1700人在大沽口登陸, 正在陸續向天津進發, 他們還帶來四門四英寸大炮, 租界各國兵達兩千餘人。

6月14日, 天津義和團燒教堂、砸洋行、進攻租界, 還攻擊老龍頭火車站房, 拆毀車站及附近鐵軌。 天津城槍聲徹夜不絕, 喊殺聲如鼎沸。

天津英總領事賈禮士電報英國當局, 他們與西摩爾聯繫完全中斷, 天津形勢比外界知道的還要嚴重。 而且還發現清政府正在通往天津的要道及大沽周圍集結軍隊。

八國聯軍侵華插畫:天津雙方激烈交火

鑒於天津這種情況, 大沽口外各國艦隊司令舉行會議決定佔領大沽炮臺, 並派三百日軍佔領塘沽車站。 6月16日再次召開作戰會議, 由俄海軍副司令海爾布德朗出面, 代表各國艦隊司令給天津鎮總兵羅榮光發出最後通牒, 限令中國守軍淩晨二時交出大沽炮臺, 否則用武力奪取。

羅榮光嚴詞拒絕聯軍最後通牒, 並立即傳令各炮臺準備戰鬥。

長按掃碼關注瞭解更多天津衛老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