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太元路可能是全西安最奇葩的地方,沒有之一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但我心裡, 太元路可能是全西安最亂最奇葩的地方, 沒有之一。

彼時我還是個快畢業的學生娃, 因為一次資格考試的筆試地點在西安職業技術學院來到了太元路, 那天驕陽似火, 我坐著瘋狂的703穿過火車站、太華路立交、太華路, 還有一個顛顛簸簸的鐵道閘口, 感覺過了很久很久, 才到了目的地。

△ 法國插畫師美珊繪製的道北(圖/華商報)

那天的太元路一片荒涼, 只有華遠地產奠基的紅色條幅和氣球分外耀眼, 口乾舌燥的我默念, 腦子進了多少水, 才會在這麼偏遠的地方買房子。

沒過幾年, 畢業後現世的殘忍, 就讓我成了那個腦子進水的人。

從工作地點的距離和買房的預算資金, 還有未來收入的種種因素考慮(重點還是沒錢), 我居然在幾年以後選擇了當年最不屑一顧的道北。 當時最聊以安慰的是大明宮遺址公園,

已經在欣欣向榮的建設了。

1

太元路的管理

我見識淺薄, 不知道這樣N管(也N不管)的地方是不是全國都少有(尷尬臉)。

這地方的屬地是屬於未央區的大明宮街道(我家附近的社區屬於大明宮), 工商是曲江管委會在管(家門口不讓傳銷的橫幅落款上是曲江工商), 治安屬於滻灞(家門口十字路口的崗亭寫著滻灞治安), 交通卻屬於新城(貼條的落款是新城區的交警)。

就是這樣一個管理混亂的地方, 住著十幾二十萬的居民。

華商報曾在2014年11月做過題為《西安“兩不管”地帶社區一天內11個被認領》的報導, 其中太元路的長安易居社區問題描述中說, 該社區無社區, 住戶給剛出生的兒子辦醫保, 跑了十幾趟都辦不了, 而大明宮街辦的答覆是, 該社區物業和開發商無法提供成立社區所需辦公用房, 無法成立社區, 並未提出解決意見。

我能感受到, 這個轄區上級主管心中的os:問題是我認領了沒錯, 但是這問題我解決不了, 至於怎麼解決, 你去問那個誰誰誰吧(那個誰誰誰才不會給你解決呢)……後來這附近只有華遠君城(應該是在2014年)成立了社區,

但是太元路上四五六七八個社區幾十萬居民的問題遠遠沒有得到解決。

△ 媒體報導開元壹號社區業主遭遇

太元路的管理混亂不是一天兩天, 有過新聞報導也有居民發帖抱怨, 但都並未得到解決。

就道路停車的管理這一條, 我們附近的鄰居給新城交警、未央城管、滻灞公安、西安市機動車停放服務管理中心、甚至《每日聚焦》都投訴過, 最後這些投訴以“不歸我管”而蒙圈結束。

這還僅僅是這個大型街區混亂的一小個方面。

2

太元路的街景

有時候聚會沒開車, 朋友要送我回家, 我往往是拒絕的。 因為我家住的這條路, 街景太難看, 非常影響形象。

從太華路拐進太元路,

首先是路南長長的一排亂七八糟做木料建材的門面, 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那些木料店裡的粉塵隨著風吹向整條路面, 天氣好的時候能看到那些在風中飛舞的小精靈, 只想離它們遠一點。

而路北, 是滿頭的“蜘蛛網”電線和坑窪的路面, 甚至垃圾箱都很少。 路口的爛尾樓臭出了天際, 2016年末2017年初, 才在“神秘的力量關注中”悄然拆除, 留下了坑窪的路面, 和亂糟糟的街景。

從西往東走兩百米,就是啤酒廠的廠區,門口常年停著要裝貨卸貨的重型卡車,每天早晨他們的一個轉彎,就是我全勤獎的一次水飄。窄窄的一條路只能聽到重型卡車的轟鳴、酒瓶玻璃的碰撞、還有著急的汽車司機的鳴笛。

再往東走一百余米,就是八十年代即視感的鐵道,和鐵道旁邊亂七八糟的小房子。

自此向東一百多米,就是佈滿白條幅的某社區業主的伸冤貼。大致寫著“請求政府為民做主”、“維權多少次,就是踢皮球”諸如此類。

誰能想到西安這麼這麼這麼好的一個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只向東走一丟丟,居然是這樣一番景象,誰又能想到主城區街景繁華的西安,未到背街小巷就已亂、已醜,別人家門口都在為新年而點亮彩燈,我家門口亂七八糟的景象卻依舊。真擔心外地人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時經過這兒,跌份兒。

3

太元路的交通

我幾乎沒有見過不堵的太元路。

先從周邊大交通說起。北二環太華路立交2016年開建,如果沒有記錯,從2016年初開始,太華路從北向東不能左拐,從南向西不能左拐等等,反正像個爛尾的大工地,鄰居的孩子兩歲半就知道爛尾一詞,就是因為自打他記事兒起,每次經過這個要繞無數路,要堵很久車的立交,他爸媽都要念叨一遍,政府怎麼也有爛尾工程。

△ 太華路與北二環立交2016年9月開建(圖/三秦網)

這個立交開建的時候,旁邊的某某國際社區還是一個大坑,兩年過去了,某某國際已經開始封頂,可是這個立交的圍擋依舊在那裡屹立不倒。他只要在那裡圍擋,北二環經過這個立交橋向南走的所有公車,就都要從窄成一條縫兒的太元路走。

如果您喜歡聽廣播,報路況但凡說到太元路、太和路,那形容詞必須都是飽和、車流量大、需要等待多個燈時,還有鐵道時??!!當然廣播上沒這麼說過,這個是我臆想的詞彙。

對哦,車流量這麼大的地方,有個鐵道。

△早上碰到過火車(圖/林今)

有鐵道就會有關閘的時間,我經常在早上八點聽到要關閘的鐺~鐺~鐺~聲,帶著沖也沖不過去的無限遺憾,在車上發呆。每次只要“運氣好”遇到過火車,我就能在快到單位的時候聽到FM1011“劉翔來了”那個片頭“所有八點半要上班的朋友們,當你們聽到這個片頭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你們遲到啦”。

這火車道口關閘口的時間也特別隨意,有時候默默早出門的那幾分鐘也會被“鐺~鐺鐺”的聲音,吞噬在開關閘口的噪音裡。

當然這個閘口影響交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天然的減速帶,每輛車過去的時候必然要自動減速,尤其是太元路上青島啤酒廠運啤酒的車。

嗯,重型卡車,滿載著啤酒瓶的重型卡車,帶著啤酒瓶會飛到車外的危險係數,他是絕對不敢超過15邁的速度,還有前面提到的北二環經過爛尾立交繞道過來的公車,為了車上的乘客也在這個閘口慢慢的,緩緩地,小心的通過,每次開車跟在這樣的車後,那種急躁的心,那種想超車的心,那種想罵人的心,不提了。

加上兩條沒打通的斷頭路。一條是太和南路向東華遠君城門前的斷頭路,一條是馬玄路向東開元壹號社區旁邊的斷頭路,這兩條路與太元路呈平行線,因為沒有打通,更加造成了太元路的擁堵。

再說說太元路的小交通。

好像是2016年底開始,太元路原本禁停的路邊劃了一排綠色的車位。從那時候開始,擁堵就不再只發生在早晚高峰,而是“每時每刻”。

在第一部分我提到過,這個神奇的停車位我的鄰居反復投訴過,他最終都沒搞清楚到底是誰劃的車位,所有的投訴都以“不歸我管”而草草收場。

閒聊時聽鄰居說,2018年新年伊始,他還給“12345”市民熱線打過電話,接電話的姑娘態度很好,登記了他的問題,3日後122回給他說轉到當地交警大隊,當地交警大隊給了他一個“873713**”的秩序科電話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周而復始,每天就只能看到自行車、電動車、三輪摩托和機動車搶道,而內車道的機動車經常因為外車道機動車的避讓而發生剮蹭、急停、猛打方向、鳴笛、罵架、打架……

交通這部分最後當然要說一下公共交通。太元路社區多、居民多、學校多,但是像樣的公交沒幾輛,只有703、245、164三輛公交。

703路,從大西郊到大東郊,路線倒是不短,但這是私人營運車輛,車少,車況差,投幣刷卡兩元,寫的七點半收車,基本上七點多一點就沒有車了。

245路,從西安出口加工區到金花路,算是北去的一趟公交,但這車車況奇差,冬天狂漏風,夏天易中暑,關鍵車太少了,基本上半小時多才來一輛,經常擠不上去,寫的八點半收車,基本上八點左右,也就沒車了。

還有一輛微型公交164,是連接三號線辛家廟站和二號線大明宮西站的短途公交,車況好,新能源車,發車間隔短,司機素質高,感覺太元路的居民全指著這車出行了,但他的收車時間也很早,八點半,也是基本上八點多一點就空車來回跑,不停靠了。

△ 2015年的164路(圖/西安公交網天罡)

其實算下來,南去的車一輛也沒有,而且這些車收車時間都普遍偏早,或加班晚歸或補課晚回,就只能打車回,要是坐地鐵晚歸,很有可能連共用單車都被騎完,地鐵口的小三輪一過八點多就十塊起步,看表現才拉你回家。

2016年,還有一件神奇的事兒,爛尾立交開建以後,216和46路公車就不再經過爛尾立交停靠太華路某家居城的廣場了,改線後經過太元路到礦山路口停靠,本來站牌紮好、地圖改好,這裡居民南去的問題眼看要解決了,但卻出了么蛾子。

西部網2016年7月以《216路46路改線卻不停靠 太元路近萬居民出行難(圖)》報導了這件事,當時的新聞報導裡寫,

“聽說703路怕我們在那設站,搶乘客,所以703車隊的司機去交通部門提意見,我們怕繼續在那跑會發生正面衝突,所以我們現在也不在太元路上跑了。起終點就在太元路口,車再從北二環繞行到礦山路口停放,中間那些路就空跑著呢。”

△ 公交公司回復稱取消太元路站(圖/華商論壇)

對於703路反對216路和46路走太元路的事情,703路所屬的陝西萬通客運有限公司張經理表示確實存在,張經理表示,目前太元路上除了703路,還有245路等,做為民營公交線路,經營起來已經很難,如果再有大公交通行經營就更加困難,703車隊的司機才出此下策。

所以和很多每天嚴重感覺出行不便的鄰居一樣,我們只能選擇私家車出行,用實際行動加劇了太元路的擁堵……

看著這幾天的霧霾,我給孩子說等天氣好了,晚上爸爸媽媽下班帶你去中軸線上看街景。在那裡,燈火明亮,街飾漂亮,你可以看到你的西安的樣子。

不知道孩子明不明白,自己的家門口也是西安,卻不知道何時才能變成“國際化大都市”的樣子。

作者:林今|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從西往東走兩百米,就是啤酒廠的廠區,門口常年停著要裝貨卸貨的重型卡車,每天早晨他們的一個轉彎,就是我全勤獎的一次水飄。窄窄的一條路只能聽到重型卡車的轟鳴、酒瓶玻璃的碰撞、還有著急的汽車司機的鳴笛。

再往東走一百余米,就是八十年代即視感的鐵道,和鐵道旁邊亂七八糟的小房子。

自此向東一百多米,就是佈滿白條幅的某社區業主的伸冤貼。大致寫著“請求政府為民做主”、“維權多少次,就是踢皮球”諸如此類。

誰能想到西安這麼這麼這麼好的一個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只向東走一丟丟,居然是這樣一番景象,誰又能想到主城區街景繁華的西安,未到背街小巷就已亂、已醜,別人家門口都在為新年而點亮彩燈,我家門口亂七八糟的景象卻依舊。真擔心外地人去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時經過這兒,跌份兒。

3

太元路的交通

我幾乎沒有見過不堵的太元路。

先從周邊大交通說起。北二環太華路立交2016年開建,如果沒有記錯,從2016年初開始,太華路從北向東不能左拐,從南向西不能左拐等等,反正像個爛尾的大工地,鄰居的孩子兩歲半就知道爛尾一詞,就是因為自打他記事兒起,每次經過這個要繞無數路,要堵很久車的立交,他爸媽都要念叨一遍,政府怎麼也有爛尾工程。

△ 太華路與北二環立交2016年9月開建(圖/三秦網)

這個立交開建的時候,旁邊的某某國際社區還是一個大坑,兩年過去了,某某國際已經開始封頂,可是這個立交的圍擋依舊在那裡屹立不倒。他只要在那裡圍擋,北二環經過這個立交橋向南走的所有公車,就都要從窄成一條縫兒的太元路走。

如果您喜歡聽廣播,報路況但凡說到太元路、太和路,那形容詞必須都是飽和、車流量大、需要等待多個燈時,還有鐵道時??!!當然廣播上沒這麼說過,這個是我臆想的詞彙。

對哦,車流量這麼大的地方,有個鐵道。

△早上碰到過火車(圖/林今)

有鐵道就會有關閘的時間,我經常在早上八點聽到要關閘的鐺~鐺~鐺~聲,帶著沖也沖不過去的無限遺憾,在車上發呆。每次只要“運氣好”遇到過火車,我就能在快到單位的時候聽到FM1011“劉翔來了”那個片頭“所有八點半要上班的朋友們,當你們聽到這個片頭的時候,那就意味著,你們遲到啦”。

這火車道口關閘口的時間也特別隨意,有時候默默早出門的那幾分鐘也會被“鐺~鐺鐺”的聲音,吞噬在開關閘口的噪音裡。

當然這個閘口影響交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是一個天然的減速帶,每輛車過去的時候必然要自動減速,尤其是太元路上青島啤酒廠運啤酒的車。

嗯,重型卡車,滿載著啤酒瓶的重型卡車,帶著啤酒瓶會飛到車外的危險係數,他是絕對不敢超過15邁的速度,還有前面提到的北二環經過爛尾立交繞道過來的公車,為了車上的乘客也在這個閘口慢慢的,緩緩地,小心的通過,每次開車跟在這樣的車後,那種急躁的心,那種想超車的心,那種想罵人的心,不提了。

加上兩條沒打通的斷頭路。一條是太和南路向東華遠君城門前的斷頭路,一條是馬玄路向東開元壹號社區旁邊的斷頭路,這兩條路與太元路呈平行線,因為沒有打通,更加造成了太元路的擁堵。

再說說太元路的小交通。

好像是2016年底開始,太元路原本禁停的路邊劃了一排綠色的車位。從那時候開始,擁堵就不再只發生在早晚高峰,而是“每時每刻”。

在第一部分我提到過,這個神奇的停車位我的鄰居反復投訴過,他最終都沒搞清楚到底是誰劃的車位,所有的投訴都以“不歸我管”而草草收場。

閒聊時聽鄰居說,2018年新年伊始,他還給“12345”市民熱線打過電話,接電話的姑娘態度很好,登記了他的問題,3日後122回給他說轉到當地交警大隊,當地交警大隊給了他一個“873713**”的秩序科電話就沒有然後了……

所以周而復始,每天就只能看到自行車、電動車、三輪摩托和機動車搶道,而內車道的機動車經常因為外車道機動車的避讓而發生剮蹭、急停、猛打方向、鳴笛、罵架、打架……

交通這部分最後當然要說一下公共交通。太元路社區多、居民多、學校多,但是像樣的公交沒幾輛,只有703、245、164三輛公交。

703路,從大西郊到大東郊,路線倒是不短,但這是私人營運車輛,車少,車況差,投幣刷卡兩元,寫的七點半收車,基本上七點多一點就沒有車了。

245路,從西安出口加工區到金花路,算是北去的一趟公交,但這車車況奇差,冬天狂漏風,夏天易中暑,關鍵車太少了,基本上半小時多才來一輛,經常擠不上去,寫的八點半收車,基本上八點左右,也就沒車了。

還有一輛微型公交164,是連接三號線辛家廟站和二號線大明宮西站的短途公交,車況好,新能源車,發車間隔短,司機素質高,感覺太元路的居民全指著這車出行了,但他的收車時間也很早,八點半,也是基本上八點多一點就空車來回跑,不停靠了。

△ 2015年的164路(圖/西安公交網天罡)

其實算下來,南去的車一輛也沒有,而且這些車收車時間都普遍偏早,或加班晚歸或補課晚回,就只能打車回,要是坐地鐵晚歸,很有可能連共用單車都被騎完,地鐵口的小三輪一過八點多就十塊起步,看表現才拉你回家。

2016年,還有一件神奇的事兒,爛尾立交開建以後,216和46路公車就不再經過爛尾立交停靠太華路某家居城的廣場了,改線後經過太元路到礦山路口停靠,本來站牌紮好、地圖改好,這裡居民南去的問題眼看要解決了,但卻出了么蛾子。

西部網2016年7月以《216路46路改線卻不停靠 太元路近萬居民出行難(圖)》報導了這件事,當時的新聞報導裡寫,

“聽說703路怕我們在那設站,搶乘客,所以703車隊的司機去交通部門提意見,我們怕繼續在那跑會發生正面衝突,所以我們現在也不在太元路上跑了。起終點就在太元路口,車再從北二環繞行到礦山路口停放,中間那些路就空跑著呢。”

△ 公交公司回復稱取消太元路站(圖/華商論壇)

對於703路反對216路和46路走太元路的事情,703路所屬的陝西萬通客運有限公司張經理表示確實存在,張經理表示,目前太元路上除了703路,還有245路等,做為民營公交線路,經營起來已經很難,如果再有大公交通行經營就更加困難,703車隊的司機才出此下策。

所以和很多每天嚴重感覺出行不便的鄰居一樣,我們只能選擇私家車出行,用實際行動加劇了太元路的擁堵……

看著這幾天的霧霾,我給孩子說等天氣好了,晚上爸爸媽媽下班帶你去中軸線上看街景。在那裡,燈火明亮,街飾漂亮,你可以看到你的西安的樣子。

不知道孩子明不明白,自己的家門口也是西安,卻不知道何時才能變成“國際化大都市”的樣子。

作者:林今|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陝光燈(shaanlight)出品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