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龍江

經濟視野網1月25日電(本網記者 趙洪軍)“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連續八年來, 黑龍江底氣十足, 舍我其誰之霸氣, 進京擺下擂臺, 趕年貨大集。 政府組織, 設定極為苛刻的准入門檻, 將天地間優質農產品之精華“搬進”北京。 每年年根, 老北京, 小北京、新北京……都有一種舌尖上的期盼, 舌尖上的“龍江綠”總是攪熱京城大街小巷。 拉大鋸, 扯大鋸, 龍江綠農展館“唱大戲”, 上至國家農業部領導、下至社區百姓都對地地道道地“龍江米”、“龍江肉”、“龍江山珍”、“龍江油”……情有獨鍾, 味蕾大開, 紛紛熱購、採購, 20多個外國駐華使館也特來趕集,

紛紛簽訂綠色食品供應協議。 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優質、安全和營養, 已牢牢占穩北京市場, “生態黑龍江, 綠色大糧倉”形成金字招牌, 成為黃城根已不可或缺的大年饕餮盛宴。

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25日在京開幕

2012年12月, 黑龍江省在北京成功舉辦“首屆黑龍江綠色食品展銷周”活動後, 為回應北京市民旺盛的消費需求, 按照黑龍江省領導的要求, 從2013年1月起, 黑龍江省每年春節前都在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一次年貨大集, 到2017年已成功舉辦五屆。 其中從2015年起, 更名為“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

撫今追昔, 年貨大集採取黑龍江省政府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兩省(市)農業部門共同承辦的組織形式, 合力搭建貿易和交流合作平臺, 把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品質和數量的優勢與北京市場需求大、認知度高的優勢深度結合, 較好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取得了打品牌、擴銷售、促合作、強產業、增收入的良好效果。 五年來, 年貨大集銷售越來越好、人氣越來越旺,

“龍”字型大小農產品已成為北京市民節日和日常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要想吃健康, 首選黑龍江”的消費理念逐漸融入北京市民的年味中。

刻畫了黑龍江綠色食品整體形象。 年貨大集以“生態黑龍江, 綠色大糧倉”為主題, 主打“生態、綠色、健康”概念, 通過產品展示、現場銷售和貿易洽談, 整體宣傳推介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產業, 提升了“龍”字型大小農產品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一些區域性品牌的影響力逐漸擴大。 首屆中國大米品牌大會評選的全國十大大米區域性公共品牌黑龍江省占3個, 全國十大好吃大米黑龍江省占5個。 黑龍江省的五常大米、延壽大米、肇源大米佔據初級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區域品牌榜單前列。

濃濃年味的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

站穩了黑龍江省農產品的北京市場。 通過五屆年貨大集, 黑龍江省與北京方面累計達成經貿專案249個, 協議金額30.7億元, 現場銷售3759萬元, 並建立了以農展館黑龍江綠色食品精品館為龍頭,

遍佈北京各大城區的龍江綠色食品銷售網路, 完成了“龍”字型大小農產品在北京市場的佈局。

轉變了參展單位的經營理念。 參展單位的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顯著增強, 切實增強了主動對接市場的信心, 參展積極性越來越高, 展位由最初硬性分配發展到展位難求, 甚至幾家單位共用1個展位元的情況。 參展單位主動研究市場、對接市場需求, 紛紛注冊商標、打造品牌、改進包裝, 參展產品也由最初的散裝、大包裝、簡包裝, 發展到小包裝、精包裝, 由初級產品發展到精深加工產品。

搭建了產銷對接平臺。 年貨大集的辦展宗旨, 已由最初的“以銷為主, 展銷結合”, 發展為“展場銷售和管道建設並舉”;從賣產品轉為打品牌、拓管道, 成為產銷銜接的重要平臺。 每次年貨大集,都舉辦產品推介會、洽談會等對接活動,落地一批合作專案。去年的年貨大集上,共簽訂各類合同、協定139個,總金額27.5億元,其中現場銷售810.3萬元。同時,電商採購成為熱點,500多家電子商務公司(微商)到展會洽談,形成合作意向300多個。通過年貨大集平臺,黑龍江省農產品的生產者與市場端的代理商和電商的有效對接、深入合作,為破解黑龍江省農業“種強銷弱”的難題提供了路徑。

參展商對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信心滿滿

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在年貨大集上,綠色有機食品是核心賣點,參展單位特別是農民看到了綠色有機食品的旺盛市場需求和喜人價格,以及結構調整後致富增收的強大潛力,堅定了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市場調結構的決心,主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優選種植品種、改進種植方式,在減少低端無效供給、增加多元有效供給中實現轉型增收。五年來,全省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增加近1000萬畝,已達到760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3。綠色有機食品實物總量達到4000多萬噸。

新時代新作為新征程,黑龍江與北京年貨大集的大門已經打開,舞臺越來越寬廣,畫出的同心圓越來越大,生命力旺盛。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作為年貨大集的承辦方,將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將找出黑龍江與北京雙方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加大供給側改革,與市場精淮對接,辦好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讓首都人民對黑龍江綠色食品有更多更好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每次年貨大集,都舉辦產品推介會、洽談會等對接活動,落地一批合作專案。去年的年貨大集上,共簽訂各類合同、協定139個,總金額27.5億元,其中現場銷售810.3萬元。同時,電商採購成為熱點,500多家電子商務公司(微商)到展會洽談,形成合作意向300多個。通過年貨大集平臺,黑龍江省農產品的生產者與市場端的代理商和電商的有效對接、深入合作,為破解黑龍江省農業“種強銷弱”的難題提供了路徑。

參展商對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信心滿滿

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在年貨大集上,綠色有機食品是核心賣點,參展單位特別是農民看到了綠色有機食品的旺盛市場需求和喜人價格,以及結構調整後致富增收的強大潛力,堅定了適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面向市場調結構的決心,主動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優選種植品種、改進種植方式,在減少低端無效供給、增加多元有效供給中實現轉型增收。五年來,全省認證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增加近1000萬畝,已達到7600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3。綠色有機食品實物總量達到4000多萬噸。

新時代新作為新征程,黑龍江與北京年貨大集的大門已經打開,舞臺越來越寬廣,畫出的同心圓越來越大,生命力旺盛。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作為年貨大集的承辦方,將不忘初心、履職盡責,將找出黑龍江與北京雙方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加大供給側改革,與市場精淮對接,辦好2018黑龍江(北京)年貨大集,讓首都人民對黑龍江綠色食品有更多更好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