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艾灸治療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

較為常見的關節炎有3種:退行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1、退行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關節韌帶附著處骨質增生後形成骨贅,

從崦引起關節疼痛、僵硬、畸形和功能障礙。

2、風濕性關節炎是風濕熱病的關節部病理改變, 其特徵是急性、遊走性、不對稱性多關節炎表現。 關節呈紅、腫、熱及觸痛, 或有運動受取, 常累及大關節, 特別是膝、肘、腕及踝關節等, 一般2~4周內症狀消退, 不留後遺症, 但常反復發病。

3、尖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寒病, 多見於青壯年女性, 表現為以關節腔滑膜的慢性炎症為特點的對稱性、多發性反復發作型關節炎。 受累關節常為手足小關節及脊柱, 晚期多數導致關節破壞, 強直和畸型。 此外還伴有低熱、貧血、體重減輕及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

(一)治 法

(1)均按高血壓常規灸法灸治(見高血壓欄)。

(2)四肢關節炎較重者, 增加以下3日穴作迴圈灸。

9日

腎俞(雙穴)

太溪(雙穴)

各灸30分鐘

各灸25分鐘

10日

大杼(雙穴)

飛揚(雙穴)

各灸25分鐘

各灸30分鐘

11日

膽俞(雙穴)

陽輔(雙穴)

各灸25分鐘

各灸25分鐘

(3)四肢關節腫大, 疼痛明顯的, 可先灸患處, 每處灸25分鐘, 每日擇灸4~6處;灸1~2次, 腫痛好轉後再按常規灸治, 也可按常規灸治的同時, 酌灸患處。

(4)類風濕脊性強直的患者, 可由脊柱高位至低位元用兩個灸筒並在一起施灸。 比如, 今日灸第1~4椎, 明日則灸第5~8椎, 灸至尾骨, 再從頭迴圈灸。 灸脊柱的同時, 應配灸下肢穴, 可每日隨意配灸高血壓常規灸法中的兩個下肢穴。

(二)關節炎病例

例1 李××, 女性, 60歲, 住天津市和平區拉薩道, 1960年9月29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4年前因受風而引起全身關節痛並逐漸出現右手四指及左手食指關節腫, 不能伸直, 手腕及足踝關節均腫痛, 右肩上舉受限, 腰痛, 行走困難, 並伴頭暈、心悸、目斜視、下肢發涼, 小腿易抽搐, 每逢陰天及氣節炎替時關節痛甚。

(2)治療:囑自灸:1日, 中脘、足三裡各30分鐘;2日, 膽俞20分鐘,

飛揚25分鐘;3日, 風池20分鐘, 懸鐘25分鐘;4日, 腎俞30分鐘, 關元60分鐘。 以上4日穴迴圈灸, 每日灸臍30分鐘及關節最痛處30分鐘。 灸2周後, 右足踝疼痛顯輕, 陰天未感覺關節痛加劇;灸至1個月時, 下肢已返熱, 未再出現小腿抽搐, 腰痛止, 諸關節父親痛減, 活動時已略顯鬆快;灸至5個月時, 足踝部腫痛已消失, 右臂已能上舉及做梳頭的動作, 頭暈止, 目斜視竟也完全糾正(許多貌似不相干的病症, 往往可用相同的灸法治癒。 可見, 症狀雖多異, 而病的機制則有大同之處)。 灸至7個多月, 諸關節腫均消退, 行走便利, 痊癒。

兩年後隨訪, 她仍堅持做保健灸, 關節痛一直未犯, 身體健壯。

例2 崔××, 男性, 28歲, 住天津市南開區。 1964年4月25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8年前患兩胯關節疼痛,

行走不便, 病情時輕時重:6年前開始伴腰關節痛, 活動受限及張口困難, 咀嚼無力;一年前病情加重, 在天津第一中心醫院經X光照像發現胸7~9椎、腰骶椎關節骨化, 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脊椎強直。 現症:全身多數關節痛, 項強不能轉動, 脊柱不能彎曲, 張口困難, 兩臂上舉受限, 連起床、穿鞋襪均需別人幫助才行;納差, 頭暈, 失眠, 大便乾燥, 每3~4天解1次, 平素皮表總是乾燥無汗, 畏寒。

(2)治療:予加一組穴:頰車灸25分鐘, 飛揚灸30分鐘, 與高血壓常規灸法中的穴做迴圈灸;同時灸脊柱, 其具體方法是:自上而下灸, 使用一個灸筒, 每次灸30分鐘, 日灸2次, 灸至尾骨再從頭迴圈灸;因大便幹, 每日加灸承山及左大橫各30分鐘。 灸20天后患者感覺脊柱較前舒適, 張口咀嚼進步。囑:①加炙大杼、陽輔各25分鐘,與前穴迴圈灸;②灸頰車時加灸下關25分鐘;③灸脊柱時並排使用兩個灸器(這樣可將督脈及膀胱經脈同時灸到);灸至1個月餘,大便已不幹,並瀉下白膿樣物,脊柱部施灸時即不痛並刺癢,灸後活動度可有輕度改善,但止灸2個小時後又會複有疼痛、強直(病症緩慢,呈浸透樣的改善是治療有效的初步表現,治頑固久疾,不可企圖速愈,用灸者不可不知)。囑加灸期門30分鐘,太沖25分鐘以舒肝和胃;灸至1個半月,張口及咀嚼繼有好轉,進食增多,于天氣陰冷時仍感覺全身關節痛加重;灸到2個月時,頸項已能隨意活動,脊柱關節粗、強直改善,自覺體力增長,已能自行外出活動;灸至3個月,兩肩已能平舉,畏寒症狀消失,任脈觸痛顯著好轉,全身間斷有汗出,灸至7個月,因天氣轉冷,全身關節疼痛加重,活動受限,但較往年此時節症狀為輕,囑多灸痛處及湧泉穴;灸至1年餘,北部能前後俯仰,咀嚼時能張大口,可以自己坐臥、穿鞋襪、行步、騎自行車已如常人。

例3 李××,男性,44歲,住天津市紅橋區西沾。1959年11月21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5年前右膝受傷,當時經治療痊癒。以後右膝仍疼痛,漸漸右膝腫脹,經天津第二醫院檢查,診為關節炎,並2次在右膝關節腔抽出黃色積液。現症:右膝腫脹、疼痛,按之有波動感,腿發沉,頭暈,血壓25.3/14.7kPa(190/110mmHg)。

(2)治療:右膝腫處灸30分鐘,每天1次,灸1周後,感覺右膝舒適;灸1個月,頭暈止,血壓恢復正常,囑除灸患處外,加灸:1日,大杼、風市各25分鐘;2日,腰陽關、委中各30分鐘;3日,肝俞、太沖各25分鐘。以上3日穴迴圈灸,灸至40天時,蹲下,起立已無膝痛,右膝腫大見消;灸至2個月而愈。

(三)臨床體會

關節炎,無論僅有關節痛症狀或已伴有關節變形及關節腔積液,溫灸均有良好治療作用;關節炎、高血壓、半身不遂,雖為不同的疾患,但使用的灸穴灸法相同並均可取效。

四十六、腰椎後突(病例)

張××,男性,23歲,住天津市紅橋區邵公莊,1960年4月24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3年前患腰及左側腿痛,病症於1年前加重,去天津第二醫院手術治療,但未找到病灶,手術未成功,仍診斷不明,以後腰痛漸加重,腰椎漸呈後突。現症:腰部後突,不能直立,腰及下肢至小腳趾部均疼痛,已不能行走及仰臥,每天只能拱腰趴在床上。檢查:第8椎及第2、3、4腰椎均有壓痛,第2、3、4腰椎腫粗(動手術處)。

(2)治療:囑其自灸:1日,第2、3、4腰椎處各30分鐘;2日,中脘、足三裡各30分鐘;3日,腎俞30分鐘,照海20分鐘;4日,大腸俞、昆侖各25分鐘;5日,承扶、委中各25分鐘;6日,膽俞25分鐘,承山30分鐘;7日,環跳、陽陵泉各25分鐘;8日,風市、申脈各25分鐘;9日,風池、懸鐘各25分鐘。以上9日穴迴圈灸,每日加灸臍及關節緊痛處各30分鐘。灸至1個月,腰腿疼痛始減輕,囑1天灸2次;灸至40餘天,腰痛大為減輕,腰椎腫粗好轉,腰已能挺直並可下地行走,灸至4個月,諸病癒,行走15km,抬煤75kg也未再出現腰痛。

張口咀嚼進步。囑:①加炙大杼、陽輔各25分鐘,與前穴迴圈灸;②灸頰車時加灸下關25分鐘;③灸脊柱時並排使用兩個灸器(這樣可將督脈及膀胱經脈同時灸到);灸至1個月餘,大便已不幹,並瀉下白膿樣物,脊柱部施灸時即不痛並刺癢,灸後活動度可有輕度改善,但止灸2個小時後又會複有疼痛、強直(病症緩慢,呈浸透樣的改善是治療有效的初步表現,治頑固久疾,不可企圖速愈,用灸者不可不知)。囑加灸期門30分鐘,太沖25分鐘以舒肝和胃;灸至1個半月,張口及咀嚼繼有好轉,進食增多,于天氣陰冷時仍感覺全身關節痛加重;灸到2個月時,頸項已能隨意活動,脊柱關節粗、強直改善,自覺體力增長,已能自行外出活動;灸至3個月,兩肩已能平舉,畏寒症狀消失,任脈觸痛顯著好轉,全身間斷有汗出,灸至7個月,因天氣轉冷,全身關節疼痛加重,活動受限,但較往年此時節症狀為輕,囑多灸痛處及湧泉穴;灸至1年餘,北部能前後俯仰,咀嚼時能張大口,可以自己坐臥、穿鞋襪、行步、騎自行車已如常人。

例3 李××,男性,44歲,住天津市紅橋區西沾。1959年11月21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5年前右膝受傷,當時經治療痊癒。以後右膝仍疼痛,漸漸右膝腫脹,經天津第二醫院檢查,診為關節炎,並2次在右膝關節腔抽出黃色積液。現症:右膝腫脹、疼痛,按之有波動感,腿發沉,頭暈,血壓25.3/14.7kPa(190/110mmHg)。

(2)治療:右膝腫處灸30分鐘,每天1次,灸1周後,感覺右膝舒適;灸1個月,頭暈止,血壓恢復正常,囑除灸患處外,加灸:1日,大杼、風市各25分鐘;2日,腰陽關、委中各30分鐘;3日,肝俞、太沖各25分鐘。以上3日穴迴圈灸,灸至40天時,蹲下,起立已無膝痛,右膝腫大見消;灸至2個月而愈。

(三)臨床體會

關節炎,無論僅有關節痛症狀或已伴有關節變形及關節腔積液,溫灸均有良好治療作用;關節炎、高血壓、半身不遂,雖為不同的疾患,但使用的灸穴灸法相同並均可取效。

四十六、腰椎後突(病例)

張××,男性,23歲,住天津市紅橋區邵公莊,1960年4月24日初診。

(1)病史及症狀:於3年前患腰及左側腿痛,病症於1年前加重,去天津第二醫院手術治療,但未找到病灶,手術未成功,仍診斷不明,以後腰痛漸加重,腰椎漸呈後突。現症:腰部後突,不能直立,腰及下肢至小腳趾部均疼痛,已不能行走及仰臥,每天只能拱腰趴在床上。檢查:第8椎及第2、3、4腰椎均有壓痛,第2、3、4腰椎腫粗(動手術處)。

(2)治療:囑其自灸:1日,第2、3、4腰椎處各30分鐘;2日,中脘、足三裡各30分鐘;3日,腎俞30分鐘,照海20分鐘;4日,大腸俞、昆侖各25分鐘;5日,承扶、委中各25分鐘;6日,膽俞25分鐘,承山30分鐘;7日,環跳、陽陵泉各25分鐘;8日,風市、申脈各25分鐘;9日,風池、懸鐘各25分鐘。以上9日穴迴圈灸,每日加灸臍及關節緊痛處各30分鐘。灸至1個月,腰腿疼痛始減輕,囑1天灸2次;灸至40餘天,腰痛大為減輕,腰椎腫粗好轉,腰已能挺直並可下地行走,灸至4個月,諸病癒,行走15km,抬煤75kg也未再出現腰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