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傅二石:我的願望是,八十歲以後會畫得更好

傅二石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畫家, 作為國畫大師傅抱石之子, 傅二石不僅繼承了父親的事業, 還秉承了父親那種自然放達的性情, 他天性直率, 詼諧幽默, 在順境中謙和溫良, 在困境中不怨天, 不尤人, 笑面人生。

傅二石, 1936年生於南昌。 1939年隨家人逃難到重慶。 抗戰結束後隨家人到南京。 1948年至 1950年在家鄉讀完小學並考上中學。 1950年又隨家庭遷回南京。 在二中和十一中讀完初中, 1953年在十中(現稱金陵中學)讀高中。 1956年至 1958年在濟南山東師範學院藝術專修科學習。 1958年至 1962年在山東省臨清二中任教。 1963年調至濟南山東藝校(後稱山東藝專)美術科任教。

1977年離開山東回到南京家中, 並於1979年調至江蘇省國畫院並任山水畫創作室主任。 1985年成立傅抱石紀念館後兼任館長。 1996年退休至今。

黃山朝暉 190×370cm

自序

文/傅二石

我的繪畫技巧來源於古人, 也來源於我的父親, 但更來源於造化。

道法自然, 這四個字包含著許許多多的道理。 一個想成為畫家的人更應該認真地思考這四個字。 我已經八十歲了, 拿筆作畫也有半個多世紀了。 總結我的繪畫經歷, 一切曲折和反復, 一切欣慰和懊喪, 都和這四個字有關。 所以我用它來做我八十歲回顧展的總標題。

邛崍山深處 90×242cm 傅二石

畫畫的人總是在追求作品的“微妙”或“巧妙”。 我也追求了好幾十年, 但成功率總是不高。 當然, 這與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有關。 但是, 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 我終於懂得了:畫山水畫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需要你努力一輩子。 這樣等你到了八十歲的時候, 你才能夠勉強地說:我知道怎麼畫山水畫了。

川西冬季一景 105×233cm 傅二石

協調和統一是對一幅畫的基本要求。 我在繪畫中追求協調和統一, 其最高標準是回歸自然。 觀眾讚美一幅畫的語言是“像真的一樣!”所以我平時欣賞和觀察大自然的時候, 會特別注意發覺大自然中容易被疏忽的美, 而這種美總是在協調和統一的背景下出現的。

黃山甲天下 50×70cm 傅二石

我早先畫畫有逸筆草草、粗心大意的毛病, 以為只要把一張紙塗滿了, 就算一幅畫。 後來發現那是對觀眾的不負責任。 古人有“逸筆草草, 不求形似”的畫法。 可古人的畫中有功夫、有詩意, 而我的畫中卻什麼也沒有。 我努力改變這個缺點。 功夫不夠,

就用細心來彌補。 繪畫是追求完美的, 不管你水準如何, 都必須把追求完美作為終亟目標。

黃山晴雲 50×70cm 傅二石

我父親用他的繪畫實踐告訴我:作畫要有個性。 我的畫從“酷似父親”到“不那麼像父親”其時我已年近六十了。 記得我在南京和北京舉辦七十畫展時, 同行們的評論說:“傅二石的畫不同于他父親的,有了自己的面貌”而我自己尚未覺察到。現在看來,我得承認自己的筆墨是有了些變化,但這“變化”也並非都是好事。我知道,要想得到好的筆墨並非易事,因此往往會滿足於“一般的水準”。

雲山圖 50×70cm 傅二石

我的願望是,八十歲以後會畫得更好。這樣才能不辜負偉大的祖國,不辜負精彩無比的造化,也才能不辜負自己的身份——山水畫家。

北疆雪霽 68cm×68cm 傅二石

臨流撫琴圖 144×111cm 傅二石

奇峰出奇雲 69.5×45cm 傅二石

岷山冬雪 137×68cm 傅二石

徂徠山中軍帳風光 137×68cm 傅二石

同行們的評論說:“傅二石的畫不同于他父親的,有了自己的面貌”而我自己尚未覺察到。現在看來,我得承認自己的筆墨是有了些變化,但這“變化”也並非都是好事。我知道,要想得到好的筆墨並非易事,因此往往會滿足於“一般的水準”。

雲山圖 50×70cm 傅二石

我的願望是,八十歲以後會畫得更好。這樣才能不辜負偉大的祖國,不辜負精彩無比的造化,也才能不辜負自己的身份——山水畫家。

北疆雪霽 68cm×68cm 傅二石

臨流撫琴圖 144×111cm 傅二石

奇峰出奇雲 69.5×45cm 傅二石

岷山冬雪 137×68cm 傅二石

徂徠山中軍帳風光 137×68cm 傅二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