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張紘為孫策提出“江都對”,拔高其為父報仇目標,奠定江東基業

初平二年(西元191年)孫堅戰死于襄陽, 侄子孫賁率殘部投奔袁術。 孫策時年十七歲, 與孫賁一起葬父曲阿, 但並沒有跟隨孫賁到袁術那裡, 而是與母親一起渡過長江, 遷居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

江都屬徐州廣陵郡, 與揚州吳郡富春的孫氏家族並沒有什麼聯繫, 也找不到孫氏家族在江都有親戚的記載。 在父親戰死, 部屬被袁術收編, 孫氏家業眼看就要消亡的危急時期, 孫策不到袁術處討要兵馬, 保住父親遺留下來的武裝力量, 反而北上江都去幹什麼呢?

(孫策)

這就是孫策優於其父的地方。 原來孫策是去拜見徐州名士張紘,

懇請其為自己今後事業出謀劃策。

張紘, 字子綱, 徐州廣陵人, (今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曾入太學師從博士韓宗, 學習《京氏易》、《歐陽尚書》, 又于外黃(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境內)從濮陽闓受《韓詩》及《禮記》、《左氏春秋》, 是個滿腹經綸的優秀人才。 大將軍何進、太尉朱儁、司空荀爽等三公都征辟過他, 希望能得到他這位人才。 跟隨孫策後, 還有呂布、曹操來搶奪他, 可見其名聲之盛。

孫策到江都, 是因為當時張紘正在江都為母守喪。 孫策多次前往求見, 請張紘指點迷津。 這可比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早了六、七年, 更勝過劉備的是, 劉備請諸葛亮時已人到中年還困惑茫然, 完全是就怎麼才能“欲信大義於天下”(說好聽點是興複漢室,

不好聽點就是自己怎樣才能稱王稱霸)向比自己小得多的諸葛亮討教。

孫策則不然, 是自己已經制定出了今後怎麼發展壯大的全盤戰略規劃, 去向長輩討教。

孫策的方略是:

第一步, 從袁術處討回父親的部屬;第二步, 立即轉移到舅舅丹陽太守吳景那裡, 繼續收攏流散的部卒, 招兵買馬, 擴大勢力;第三步, 向東擴張, 佔領吳郡和會稽郡;三, 近期戰略目標, 攻打荊州, 為父親報仇雪恨;四, 遠期戰略目的, 成為朝廷外藩。

所謂外藩, 其實就是割據一方的獨立政權, 只在禮儀上承認朝廷的統治地位, 向朝廷稱臣納貢。

張紘最初並不想為孫策出謀劃策, 以母喪為由婉拒了孫策的請求。 孫策涕泣橫流, 再三請求。

張紘被孫策發自內心的誠懇之情和胸懷的遠大志向所感動, 對孫策的戰略規劃進行了修改和完善,提出著名的“江都對”。

鑒於此對策的重要性, 全文錄於下, 供各位看官品鑒:

昔周道陵遲, 齊、晉並興;王室已甯, 諸侯貢職。 今君紹先侯之軌, 有驍武之名, 若投丹陽, 收兵吳會, 則荊、揚可一, 仇敵可報。 據長江, 奮威德, 誅除群穢, 匡輔漢室, 功業侔于桓、文, 豈徒外藩而已哉?

(張紘)

經張紘修改完善後的戰略規劃明顯高於孫策的構想。 孫策只是想向東佔據吳、會, 攻打荊州為父報仇, 還不敢想消滅袁術、劉表, 張紘則是要徹底佔領揚州和荊州。 然後佔據長江, 掃除各路大小軍閥。

“匡輔漢室”說得有些冠冕堂皇, 實際上掩人耳目。 後面一句“功業侔于桓、文,

豈徒外藩而已哉?”卻露出了馬腳, 原來最終目的是一統天下, 稱帝自立。 功業已經超過了齊桓公、晉文公, 朝廷已是無以賞功, 只好拱手相讓了。 不做朝廷外藩, 就是不承認這個朝廷。

張紘同時表示如果孫策功成事立, 自己還會帶一批志同道合者一起投奔孫策。

“江都對”, 與“隆中對”相比毫不遜色, 對孫策確定長遠戰略規劃的指導意義也絲毫不亞於“隆中對”對劉備的意義。 “隆中對”在執行過程中還一波三折, 理論上受到法正、龐統的質疑, 現實中受到關羽的破壞, 荊州、益州兩線進軍北伐的規劃不能實現。

“江都對”則一直是東吳的戰略綱領, 孫權時雖然有魯肅的“榻上對”, 但其中並無新意, 除了明言“漢室不可復興”, 將張紘意味深長的“豈徒外藩而已哉”疑問句說得更加直白為“建號帝王以圖天下”外, 總體戰略思路仍然沒能超越“江都對”。

孫策對張紘的構想完全贊同, 認為“與君同符合契”, 然後就將“老母弱弟委付于”張紘, 表示自己已無後顧之憂, 將立即按計劃執行。

一個未及弱冠的青年, 在危急之時能臨危不亂,冷靜制定自己的長遠戰略規劃,並不辭辛苦,爬山涉水遠赴鄰州去請求智者的指點完善,謀定而後動,實在讓人欽佩。

陸機在《辨亡論》中讚頌道:“長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髮,招攬遺老,與之述業。”也認為孫策請教張紘之舉是其事業成就的關鍵。

在危急之時能臨危不亂,冷靜制定自己的長遠戰略規劃,並不辭辛苦,爬山涉水遠赴鄰州去請求智者的指點完善,謀定而後動,實在讓人欽佩。

陸機在《辨亡論》中讚頌道:“長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髮,招攬遺老,與之述業。”也認為孫策請教張紘之舉是其事業成就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