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白下區離開我們已經5年了

潮人說

如果時間能回到那一天……

2013年到2018年

不知不覺已經快要5年了

5年前的白下區, 還記得嗎?

那些年發生的事, 像是在昨天

一切仍然歷歷在目......

那些年, 白下區還沒有併入秦淮

作為南京中心的老區, 也不只僅限白下路這麼點

東到江寧, 西至建鄴

北達漢中路, 南抵秦淮河

甘熙宅第、朝天宮、明故宮等等

“來何處最銷魂, 殘照西風白下門”

明瓦廊、科巷、文昌巷、三條巷、尚書巷

南京百年的滄海桑田, 都屬於白下

那時候, 在家庭位址那欄

大家都會很自然的寫上:南京市白下區XX街道

每每提筆登記自己身份證號

開頭我們都會寫下320103

那些年, 白下區的東西還很便宜

房價沒那麼貴, 一毛錢的小冰棒還有

那時候的生活生活簡單而美好

2013年3月, 白下區正式併入秦淮

從此, 南京再無白下區。

時間過得真快, 一個輪回逝去了

物是人非恍然間, 懷念卻從未消失。

原來, 白下區離開我們已經5年了

從沒想過, 白下區離開我們已經5年了

5年前, 太平南路還是白下的商業中心

2000米太平南路, 藏著全南京最地道的煙火氣

陪伴著一群南京人成長

5年前, 白下人喜歡逛太平商場

洗衣液、沐浴露、面霜生活用品統統都在這裡買

週末的時候商場尤其熱鬧

這裡是白下人最愛逛的地方,沒有之一

離太平商場不遠的綠柳居是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名店

它家的菜包經典又好吃

家裡人聚餐的時候也會去那裡

過年了南京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盤綠柳居的素什錦

以至於白下人後來提到那裡

都能念出那些菜的名字

除了綠柳居

同樣在附近的還有另外一家老字型大小——四川酒家

他們家的小籠包怎麼吃也吃不夠

2016年太平南路修路的時候

差點就以為四川酒家會變成絕版的回憶

還好他後來又回來了

俗話說,住在白下,逛個菜場也能胖三斤

那時候,一半白下人買菜都會去到尚書巷菜場

一到早上或傍晚,街坊們紛紛趕往這裡

為柴米油鹽而穿梭其中,生活的氣息再濃厚不過了

另一半白下人則去了科巷菜市場

早晨的科巷菜場裡,永遠有最水靈新鮮的蔬菜

下班後再去尚書巷菜場也總能挑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關於科巷的記憶絕對不比尚書巷的少

那會還小,娛樂活動的專屬場所

就是月牙湖遊樂園

每天傍晚流連在各種各樣的遊樂設施之中

不管父母怎麼拉,始終不願意回家

那時候,楊公井一帶都是書店

愛學習的孩子週末喜歡去楊公井看看書

一個個週末閒暇時光就這麼慢悠悠過去了

現在人人手裡都拿著手機,你有多久沒有摸過書本?

5年前的白下區還很小

白下區很小

28平方公里,騎著共用單車

一天的時間也能走完啦

這裡的每一條街道

似乎都有一個專屬於老白下人的集體回憶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

白下區人民政府

還記得聽到要撤白下區的時候

拿著相機第一個就往那裡跑

似乎每個人都想記錄下一些什麼東西

現在這裡變成了秦淮區人民政府

聖保羅堂是南京最文藝、最有味道、最不起眼、最難進去的教堂

每個週二至週四下午兩點有禱告會

《金陵十三釵》故事發生所在教堂的原型就是這裡

那時候在附近路過都會覺得喧囂的心得到救贖

仁壽裡的故事小時候老一輩的人總會和我們提起

很多達官貴人都曾在那裡住過

雖然半信半疑,但是每當走過都想進去看看

那時候,每到冬天就有一種信仰

叫海福巷的總參涮羊肉

一幼、五老村小學,三中、一中,南航

很多在白下長大的孩子

從幼稚園晃悠到大學畢業

十幾年的活動範圍可能都不需要離家三公里

5年前,白下區也是個會吃的地方

關於白下吃的專屬回憶

我們從來就沒有忘記

白下有很多老字型大小

從那時候吃到了現在

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網紅店

好吃又經常能吃得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曾經的科巷就給我們帶來這種幸福

一路上的板鴨、豬頭肉、冰糖藕……

吃了10幾年了都不覺得膩

白下元宵鋪,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現在還在吃

小時候,覺得這裡的元宵最經典,最好吃

團子大家族,別說在白下

放到南京也是最早的甜甜圈店

這裡的甜甜圈不僅口味眾多,而且顏值爆表!

那個曾經陪你一起買甜甜圈的人,現在在哪裡?

瑞香酒樓的雞湯是白下人心中的第一

每逢冬至前後,常有不少人遠道而來喝雞湯

總是要吃上才甘心

後來搬走了,有人說光華路上的金陵瑞香就是當年的瑞香酒樓

南航的食堂曾經是附近居民的第二食堂

每個不想燒飯的晚上都會拖家帶口的往南航食堂領

那裡飯菜便宜,味道又好

每個吃完飯的人都一臉的幸福

慢慢“老去”的白下

歲月蹉跎而過,白下區歷經波濤風雲變化

一些東西正在慢慢的消失....

現在提到白下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些什麼?

小時候常常去的工人文化宮

現今已經不存在了

這裡曾今是南京最時髦的休閒地

如今的它早已沒了當年的模樣

80、90年代的太平商場,那時候超級的火

現在已經不那麼熱鬧了

曾經的大牌型商場,現在也只能算是小型

還有多少人逛百貨會去它那裡呢?

曾經的大華大戲院

是學校組織去看電影的地方

現在基本都沒落了

金潤發一度傳出搬遷的消息

那也白下人很喜歡逛的地方

那裡的東西又多又便宜

鄭和公園很早以前還叫太平公園

從收費到免費,後來拆了圍牆

這裡就變成了老白下的開放小綠肺

也成了學生們週末聚餐的集合地

在紫峰大廈還沒有崛起的年代

民航大廈在白下人心中的地位和金陵飯店是一樣高的

時代的變遷,很多東西出現了

很多喜歡的東西也跟隨著慢慢消失了

說不出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再見,白下時代

白下區是一個時代

我們從它的身邊打馬而過

我們無法阻止城市的迅速變遷

就像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淌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

白下區這個名詞會被徹底忘記

但在這個逐漸追究商業化和經濟的時代裡

感恩白下,它依然保持著它的古樸和純真

帶給我們最獨特的安詳和回憶

#今日話題#

你心中的白下

是什麼樣子的?

往期回顧

這裡是白下人最愛逛的地方,沒有之一

離太平商場不遠的綠柳居是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名店

它家的菜包經典又好吃

家裡人聚餐的時候也會去那裡

過年了南京人的餐桌上總少不了一盤綠柳居的素什錦

以至於白下人後來提到那裡

都能念出那些菜的名字

除了綠柳居

同樣在附近的還有另外一家老字型大小——四川酒家

他們家的小籠包怎麼吃也吃不夠

2016年太平南路修路的時候

差點就以為四川酒家會變成絕版的回憶

還好他後來又回來了

俗話說,住在白下,逛個菜場也能胖三斤

那時候,一半白下人買菜都會去到尚書巷菜場

一到早上或傍晚,街坊們紛紛趕往這裡

為柴米油鹽而穿梭其中,生活的氣息再濃厚不過了

另一半白下人則去了科巷菜市場

早晨的科巷菜場裡,永遠有最水靈新鮮的蔬菜

下班後再去尚書巷菜場也總能挑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關於科巷的記憶絕對不比尚書巷的少

那會還小,娛樂活動的專屬場所

就是月牙湖遊樂園

每天傍晚流連在各種各樣的遊樂設施之中

不管父母怎麼拉,始終不願意回家

那時候,楊公井一帶都是書店

愛學習的孩子週末喜歡去楊公井看看書

一個個週末閒暇時光就這麼慢悠悠過去了

現在人人手裡都拿著手機,你有多久沒有摸過書本?

5年前的白下區還很小

白下區很小

28平方公里,騎著共用單車

一天的時間也能走完啦

這裡的每一條街道

似乎都有一個專屬於老白下人的集體回憶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

白下區人民政府

還記得聽到要撤白下區的時候

拿著相機第一個就往那裡跑

似乎每個人都想記錄下一些什麼東西

現在這裡變成了秦淮區人民政府

聖保羅堂是南京最文藝、最有味道、最不起眼、最難進去的教堂

每個週二至週四下午兩點有禱告會

《金陵十三釵》故事發生所在教堂的原型就是這裡

那時候在附近路過都會覺得喧囂的心得到救贖

仁壽裡的故事小時候老一輩的人總會和我們提起

很多達官貴人都曾在那裡住過

雖然半信半疑,但是每當走過都想進去看看

那時候,每到冬天就有一種信仰

叫海福巷的總參涮羊肉

一幼、五老村小學,三中、一中,南航

很多在白下長大的孩子

從幼稚園晃悠到大學畢業

十幾年的活動範圍可能都不需要離家三公里

5年前,白下區也是個會吃的地方

關於白下吃的專屬回憶

我們從來就沒有忘記

白下有很多老字型大小

從那時候吃到了現在

那時候,沒有那麼多網紅店

好吃又經常能吃得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曾經的科巷就給我們帶來這種幸福

一路上的板鴨、豬頭肉、冰糖藕……

吃了10幾年了都不覺得膩

白下元宵鋪,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現在還在吃

小時候,覺得這裡的元宵最經典,最好吃

團子大家族,別說在白下

放到南京也是最早的甜甜圈店

這裡的甜甜圈不僅口味眾多,而且顏值爆表!

那個曾經陪你一起買甜甜圈的人,現在在哪裡?

瑞香酒樓的雞湯是白下人心中的第一

每逢冬至前後,常有不少人遠道而來喝雞湯

總是要吃上才甘心

後來搬走了,有人說光華路上的金陵瑞香就是當年的瑞香酒樓

南航的食堂曾經是附近居民的第二食堂

每個不想燒飯的晚上都會拖家帶口的往南航食堂領

那裡飯菜便宜,味道又好

每個吃完飯的人都一臉的幸福

慢慢“老去”的白下

歲月蹉跎而過,白下區歷經波濤風雲變化

一些東西正在慢慢的消失....

現在提到白下

不知道你們還記得些什麼?

小時候常常去的工人文化宮

現今已經不存在了

這裡曾今是南京最時髦的休閒地

如今的它早已沒了當年的模樣

80、90年代的太平商場,那時候超級的火

現在已經不那麼熱鬧了

曾經的大牌型商場,現在也只能算是小型

還有多少人逛百貨會去它那裡呢?

曾經的大華大戲院

是學校組織去看電影的地方

現在基本都沒落了

金潤發一度傳出搬遷的消息

那也白下人很喜歡逛的地方

那裡的東西又多又便宜

鄭和公園很早以前還叫太平公園

從收費到免費,後來拆了圍牆

這裡就變成了老白下的開放小綠肺

也成了學生們週末聚餐的集合地

在紫峰大廈還沒有崛起的年代

民航大廈在白下人心中的地位和金陵飯店是一樣高的

時代的變遷,很多東西出現了

很多喜歡的東西也跟隨著慢慢消失了

說不出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再見,白下時代

白下區是一個時代

我們從它的身邊打馬而過

我們無法阻止城市的迅速變遷

就像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淌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

白下區這個名詞會被徹底忘記

但在這個逐漸追究商業化和經濟的時代裡

感恩白下,它依然保持著它的古樸和純真

帶給我們最獨特的安詳和回憶

#今日話題#

你心中的白下

是什麼樣子的?

往期回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