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比孩子更應該富養的是媽媽!

01

之前看趙薇飾演的《虎媽貓爸》, 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 趙薇飾演的畢勝男, 不允許女兒輸在起跑線上, 她逼迫女兒吃昂貴的有機蔬菜。

佟大為飾演的貓爸一旁打掩護說, “她不想吃就別吃了, 一個蔬菜能有多少錢。 ”一句話引發了畢勝男的大聲咆哮:

“你知道這些菜多少錢一斤嗎?你知道這個菜比平時的蔬菜要貴三倍嗎?”

“我們平時賺錢不容易, 現在好吃好喝都用在她身上了, 她怎麼這麼不知道好歹。 ”

這個情景之所以讓我印象深刻,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02

前幾天老同學梅子找我, 一開口就說:“我也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 現在孩子開始討厭我了。 ”

接著她開始大倒苦水。

她說孩子現在越來越嫌棄她, 嫌她衣服破, 也不知道打扮打扮。 上次去給孩子開家長會, 孩子竟然直接說:“媽媽, 你以後不要來幫我開家長會了, 讓爸爸來吧。 ”

梅子聽了這話, 差點哭了出來。

自己辛辛苦苦不捨得吃不捨得喝是為了誰, 還不是為了孩子, 為了這個家。

可現在竟然遭到孩子的嫌棄。

“真是養了個白眼狼。 ”說著話, 梅子吧嗒吧嗒掉淚。

梅子姐很傷心、也很無奈, 難道之前付出的所有都錯了嗎?

記得上學的時候,

梅子面容姣好, 不能說是校花吧, 卻也是從不缺乏追求者的。

可現在, 面容憔悴, 衣服皺皺巴巴的, 還充滿一身油煙味。

跟家長會上光鮮亮麗的媽媽們相比, 結果不言而喻。

03

豆豆媽說最近豆豆不如以前乖了。

以前吃飯的時候遇見好吃的都會說:“媽媽吃。

看著小人純真的模樣媽媽覺得欣慰極了。

可現在孩子遇見好吃的, 直接開吃, 沒有媽媽的份, 更不要說爸爸、爺爺奶奶了。

“是不是豆豆太自私了。 ”

我問她“你講講平時怎麼和孩子吃飯的。 ”

豆豆媽:“做好飯, 在廚房放一會, 怕燙著孩子;然後端上飯桌。 吃魚的話, 會把魚刺給孩子專門挑出來, 反復確認, 怕卡著孩子。 之前豆豆也說“媽媽吃”, 但做媽的內心就想著孩子多吃點。 慢慢的, 豆豆吃飯大快朵頤了, 根本顧不上爸爸媽媽了。 ”

聽完之後:“問題不在孩子身上, 你的教育引導有問題。 豆豆這樣都是你自己教出來, 你培養的就是孩子自己最重要, 孩子都不知道怎麼分享, 更別說愛你們孝順你們了。 ”

大家都知道最經典的心靈雞湯:孩子、媽媽、魚,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 媽媽每次把魚身留給孩子, 自己只吃魚頭、魚尾;孩子問起, 媽媽解釋說不喜歡吃魚。 故事很感人, 久而久之, 孩子不會分享愛了, 而覺得自己吃魚身是理所應當的。

04

我發現身邊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 越聰明的媽媽, 越懂得富養自己。 就好比越瘦的女人減肥越勤奮,越有錢的女人越努力賺錢。

很少見一個女人因為投資自己而傾家蕩產,但卻有很多女人因為節儉而人財兩空。

而當我們開始富養自己,擴大自己的格局時,我們的生活品質才會提升。

我們總說教育孩子,言傳不如身教,但卻又很容易忽視: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媽媽首先要去成為那樣的人。

一個家庭中媽媽情緒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和孩子的情緒表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個拼媽的時代,拼的不僅是媽媽的百般武藝,更是媽媽富養自己的能力。

因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其核心是平衡。而一個家庭平衡的核心,就在於有一個情緒平和、懂得富養自己的媽媽。

懂得富養的媽媽,她就像是一顆果樹,春華秋實,年年繁茂。

05

孩子對父母傳遞的感覺非常敏感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的親子關係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通俗點講,父母好比程式師,假如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潛意識中輸入的是匱乏與沉重,孩子將來又怎能豐盛流動呢?

當媽後,全世界都在告訴我們要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如何教育好孩子,但事實是我們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好媽媽。而很多時候生活中的那些困頓,不是因為孩子,也不是因為生活的瑣碎,而是因為不夠愛自己的那顆心。

媽媽不貧瘠,孩子才有愛。想讓世界對我們溫柔相待,我們要先學會自己善待自己。

只有當我們給自己物質上的款待和精神上的滋養時,才能真正做一個有底氣、有魅力的媽媽,才能真正富養孩子。

就好比越瘦的女人減肥越勤奮,越有錢的女人越努力賺錢。

很少見一個女人因為投資自己而傾家蕩產,但卻有很多女人因為節儉而人財兩空。

而當我們開始富養自己,擴大自己的格局時,我們的生活品質才會提升。

我們總說教育孩子,言傳不如身教,但卻又很容易忽視:如果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媽媽首先要去成為那樣的人。

一個家庭中媽媽情緒狀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幸福指數和孩子的情緒表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個拼媽的時代,拼的不僅是媽媽的百般武藝,更是媽媽富養自己的能力。

因為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其核心是平衡。而一個家庭平衡的核心,就在於有一個情緒平和、懂得富養自己的媽媽。

懂得富養的媽媽,她就像是一顆果樹,春華秋實,年年繁茂。

05

孩子對父母傳遞的感覺非常敏感

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童年的親子關係會內化成孩子的內在關係模式,從而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運,通俗點講,父母好比程式師,假如父母在孩子童年的潛意識中輸入的是匱乏與沉重,孩子將來又怎能豐盛流動呢?

當媽後,全世界都在告訴我們要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如何教育好孩子,但事實是我們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好媽媽。而很多時候生活中的那些困頓,不是因為孩子,也不是因為生活的瑣碎,而是因為不夠愛自己的那顆心。

媽媽不貧瘠,孩子才有愛。想讓世界對我們溫柔相待,我們要先學會自己善待自己。

只有當我們給自己物質上的款待和精神上的滋養時,才能真正做一個有底氣、有魅力的媽媽,才能真正富養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