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父母沒有教會我們怎樣生活,因為他們那一代,自己就沒有生活

文:古岸雲沙

我們的父母沒有教會我們怎樣生活。 因為他們自己就沒有生活。 在漫長的農耕歲月中, 他們只是在求生存。

勞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填飽一家人的肚皮。

假如說父母還有精神追求的話, 他們的追求就是兒女的吃喝不愁。 物資的極度貧困一度讓他們失去了作為人的個體特性, 他們沒有自己。

我大娘以前常說沒有吃不了的苦, 沒有享不了的福。 而實際上, 很多人能吃苦, 卻不會享福。 父母只教會了我們如何在苦難中求生存, 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在滿足溫飽之後過生活。

總有人感歎中國無貴族, 卻多的是暴發戶。 那是因為我們用於精神建設的能力太弱了或者說基本沒有。 不是我們沒有信仰, 而是我們習慣了隨大流, 個人信仰泯滅於社會信仰中罷了。

當我們獨自面對自己時, 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與自己相處。 苦難經歷的太多時,

人是沒辦法掌控太多物質的。 因為苦難很容易把人的心壓扁, 變型。 我們父母已經老了, 正在慢慢學會與年老的自己獨自相處。 人老孤獨這是每個生命必然要經歷的最後一個階段。

我們還沒有學會與自己相處。

狄更斯《雙城記》中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 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 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之春, 這是失望之冬; 人們面前應有盡有, 人們面前一無所有; 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 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 包括我們的父輩, 在求溫飽的路上掙扎了幾十年, 終於我們不在為溫飽發愁, 我們擁有了漂亮的衣服, 舒服的出行工具, 豐富的物資供給,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 經濟的高速發展一下子填滿了我們幾十年的匱乏, 毫無疑問, 這是個最好的時代。 然而這也是個浮躁的時代。 這是個喧囂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寂寞的時代。

我常常一個人在大街上穿行。 沒有人認識我。 我覺得很安全。

我買了一隻咖啡壺, 招待了幾回同學, 我還沒有一個人獨自煮過咖啡。

生活是這般寂寞而安靜。

除了生活我還要考慮生存。 我不可能象梭羅一樣, 只需要最簡單的支出就能滿足生存的需要。 他在瓦爾登湖畔生活兩年, 除了對物質極簡的需求之外, 更多的是與自然的相處,

與自己的相處。 他的精神世界足夠強大。 於他而言是另外一種生活的嘗試, 就象我們的一次遠足或旅行。

然而終究還是要回到社會中去。 一個多世紀過去了, 他的體驗式生活無人超越。 他是一個人生活, 怎麼樣都好。 這需要勇氣, 還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我沒有勇氣。 我還有很多責任。 我還要先謀生再謀生活。

我的內心也不夠強大。 我還有很多外求的情緒, 需要身邊人的支援與認可。

我已經在學著適應自己。

孤單而寂寞的時侯聽一首歌, 讓陽光照進心裡。

到現在為止,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生活。 幾乎我所有對於生活的認識都緣于書本, 而非生活本身。

距離生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距離生活,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