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場均能送出21次助攻,但替補場均卻僅為24分,如此反差也就雷霆了

不知不覺賽季半程過後, 雷霆已經逐漸回歸正軌。 前天雷霆在主場大勝湖人後, 球隊的戰績已經來到了25勝20負, 穩居西部第五位。 但如果想在常規賽後半段更進一步取得一個不錯排名的話, 很顯然球隊目前還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筆者之前已經介紹過不少次關於雷霆三巨頭之間該如何適當調整打法與出手權的問題, 今天筆者再來為大家談談雷霆的角色球員們該為三巨頭提供哪些幫助呢?

依照慣例, 咱們首先還是要直接列一份資料出來。 截止到目前:雷霆的替補球員場均只能得到24.3分, 這份資料只能排在聯盟倒數第3位, 僅好于雄鹿和鵜鶘兩支球隊。 換句話說, 雷霆的第二陣容在輪換首發陣容時的這段期間在進攻端的貢獻十分有限。 縱觀雷霆的板凳席, 能獲得穩定輪換時間的球員只有格蘭特、費爾頓、阿夫裡內斯、派特森以及休斯蒂斯與弗格森六人了。

雖然看起來能夠打上球的人並不少, 可仔細一瞧, 球隊板凳席上也面臨著無一人能夠場均得分上雙的尷尬。

不過除開三巨頭之外, 筆者覺得雷霆的這群角色球員們表現最為出色的三人便是亞當斯, 費爾頓與羅伯森三人了。

首先亞當斯作為雷霆的內線防守支柱, 他的護框能力遠非資料能夠完全體現, 本賽季他以場均5.1記前場籃板高居聯盟榜首。 羅伯森雖然在進攻端存在巨大的缺陷, 但他在防守端的作用對於雷霆來講是剛需品, 他的防守效率目前高居聯盟第4。 而費爾頓則是目前最適合威少的替補, 他對於雷霆來講同樣很重要。

除了上述三位球員之外, 筆者覺得格蘭特是球隊第二陣容的X因素。 這個賽季格蘭特在進攻端進步明顯, 他在籃下的背身勾手, 籃下強打等技術都有所提升。 作為一位身體素質相當不錯的鋒線球員, 格蘭特以後可以發展成為一位優秀的鋒線搖擺人。 如果能將三分球練出來, 格林特能在小陣容中發揮大作用。

客觀來說, 雷霆現在的分享與傳導球相較于賽季初時進步了不少。 但球隊每場比賽中場均仍只能送出21次助攻, 位列聯盟倒數第5位。 換句話說, 雷霆的進攻體系本質上還是建立在巨星籃球基礎之上的。 當雷霆三巨頭都不在場上時, 我們可以發現角色球員們對於球的傳導並不流暢, 會出現單打增多的局面。 如果想要在季後賽中走的更遠, 甚至沖出西部的話, 雷霆可不僅僅只能靠三巨頭之間的相互磨合, 多諾萬得讓更多的角色球員們積極參與到球隊的進攻體系中去才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