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罪名各異 死法各異 在漢武帝手下當丞相太危險了(漢書拾遺11)

李大嘴 大嘴讀史

《漢書·武帝紀》是一篇真的《武帝紀》, 也算是班固在《漢書》中真正自己寫的第一篇文章, 前面的文章多少有些抄襲司馬遷《史記》的嫌疑。

《史記》中的《孝武本紀》則是一篇不倫不類的東西, 司馬遷寫的《今上本紀》沒有通過當事人漢武帝的審核, 被“槍斃”了, 後人只好把《封禪書》的一部分文字拿來湊數, 文章中完全看不出漢武帝有什麼英明神武的地方, 整一個想長生不老想瘋了的昏君。

漢武帝劉徹在位五十四年, 光年號就用了11個, 在漢武帝時期, 一共產生了13位丞相, 分別是: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

除了田千秋是漢武帝留給兒子的老臣子之外, 其他12位丞相都沒什麼好下場, 7個被免職, 5個死在獄中或者畏罪自殺, 被免職的也有兩個是非正常死亡。

大嘴從《漢書·武帝紀》中摘錄了幾段文字:

——(元光)四年冬,

魏其侯竇嬰有罪, 棄市。 春三月乙卯, 丞相蚡薨。

——(元狩)五年春三月甲午, 丞相李蔡有罪, 自殺。

——(元鼎)二年冬十二月, 丞相青翟下獄死。

——(元鼎)五年九月, 丞相趙周下獄死。

——(征和)二年春正月, 丞相賀下獄死。

——(征和)三年六月, 丞相屈氂下獄要斬, 妻梟首。

在漢武帝手下, “一人之下, 萬人之上”的丞相居然成了高危職業。

讓我們從頭到尾捋一遍。

第一任丞相衛綰, 曾經是漢武帝劉徹當太子時的老師, 挺有學問的一個人, 他當丞相有些近水樓臺的意思, 但老頭歲數大了, 精力不濟, 再加上又是漢景帝時期無為而治的那一套, 和一心想建功立業的漢武帝南轅北轍。

漢武帝不好意思對付自己的老師, 知道衛綰生病, 立馬順水推舟, 撤去丞相職務, 回家歇著吧。

第二任丞相竇嬰是漢武帝的奶奶竇漪房的表侄子, 算是外戚的身份。 竇嬰崇尚儒學, 和漢武帝很合拍, 君臣攜手, 合作愉快。 但漢武帝的奶奶對冉冉升起的儒學嗤之以鼻, 看著竇嬰和漢武帝“同流合污”, 很不高興, 找了個茬, 把竇嬰免職了,

“由此以侯家居”, 成了個不管事的空頭侯爺。

漢武帝那時候還是一個小弱雞, 很多事情還是奶奶說了算, 愛莫能助。

第三任丞相許昌, 是十足的“奶奶党”, 凡事都聽“老佛爺”的。 等到竇漪房去世, 早就看許昌不順眼的漢武帝找了個藉口, 把許昌給撤職了。

許昌的罪名是“坐喪事不辦”。 沒把喪事辦好, 這藉口找的, 你要是大操大辦, 可以說你鋪張浪費, 你要是諸事從簡, 可以說你心裡根本沒有“老佛爺”, 反正結果就是一個——滾蛋。

第四任丞相田蚡, 是漢武帝的舅舅, 同樣是個外戚。 田蚡這個舅舅丞相狂得沒邊, 根本不把漢武帝放在眼裡, 大包大攬, 隨心隨欲, 搞得漢武帝都急眼了, “你任命幹部任命完了嗎?我也要任命幹部啦。 ”(“君除吏盡未?吾亦欲除吏”)

漢武帝拿這個舅舅沒辦法, 稍微想動動他, 老媽就尋死覓活。

但一起偶然的事件, 讓漢武帝終於“解脫”, 這起事件就是有名的“灌夫罵座”。

灌夫也是一個空頭侯爺, 和竇嬰是好朋友, 在田蚡的婚禮上(也不知道是第幾次婚禮), 向田蚡敬酒, 田蚡愛搭不理, 灌夫借酒裝瘋,大鬧婚宴。

田蚡的喜事被攪了局,很生氣,就利用權勢迫害灌夫,還把竇嬰扯了進來。

在口水戰的時候,竇嬰情急之下,拿出漢景帝的遺詔,但皇宮內的記載沒有這份遺詔的存在,竇嬰被認定偽造詔書,“矯先帝詔”,殺頭。

田蚡在迫害灌夫、竇嬰成功之後,老是覺得灌夫、竇嬰陰魂不散,要追殺他,結果得了精神分裂,在竇嬰死後三個月之後就一命嗚呼了,一對冤家同歸於盡。

第五任丞相薛澤是這些個宰相中最幸運的一個。

田蚡暴斃之後,丞相由韓安國代理,但就當要被扶正的時候,悲催的韓安國出了起交通事故,腿骨折了。丞相總不能一瘸一拐啊,於是一塊大餡餅就砸中了薛澤。

薛澤在丞相的位置上七、八年,碌碌無為,無功無過,最後也是免職了事,倒也太太平平,沒有什麼風波。沒事就是好事。

第六任丞相公孫弘估計是歷史上歲數最大的丞相之一,他當上丞相的時候已經76歲了,丞相加封侯爵,就是從他開始的。

公孫弘是個正統的儒家學者,學問是有,但人品不太好,睚眥必報,好在沒幾年可以讓他折騰,歲數大了,折騰不動了,最後老死在任上。

公孫弘之後,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相繼出任第七至第十二任丞相,這六個人都是庸才,“娖娖廉謹,為丞相備員而已”(司馬遷語)。

六個人中,除了第九任丞相石慶老實巴交,老死在工作崗位上,其他五個都死於非命。

第七任丞相李蔡,是飛將軍李廣的從弟,當了四年丞相,因為侵佔了漢景帝陵園前大道旁的空地來埋葬家裡人而獲罪,“坐侵陵堧地”,李蔡不願意接受審判,自殺身亡。

第八任丞相莊青翟和御史大夫張湯政治鬥爭,展開“撕逼”大戰,結果張湯自殺,莊青翟被下了大獄,在牢中自殺,兩敗俱傷。

第十任丞相趙周捲入了著名的“酎金案”,在這起案件中,106位侯爺因為進獻黃金分量不足被剝奪了爵位,趙周也因為“知情不報”被捕下獄,自殺身亡。

第十一任丞相公孫賀,原本是個武將,跟著衛青混上了侯爺。公孫賀有個坑爹的兒子,這個兒子不僅和公主搞七撚三,還作法詛咒漢武帝,結果整個家族都被拖入滅族的深淵。

第十二任丞相劉屈氂,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也算是劉備的祖先。

劉屈氂和親家李廣利捲入爭嫡,他們希望李廣利的外甥昌邑王劉髆將來能接任帝位,於是,各種串聯拉攏,各種祈禱詛咒。

事發之後,劉屈氂被腰斬。

第十三任丞相田千秋在“巫蠱之禍”後大膽上書為太子鳴冤,被正在悔恨之中的漢武帝火箭式提拔,算是漢武帝給兒子留下的托孤老臣。

當初,漢武帝打算任命公孫賀當丞相的時候,公孫賀死活不肯當,前任都一個個這樣了,誰願意當誰當。漢武帝固執己見,公孫賀實在沒辦法,出宮門的時候感歎道:“從是殆矣。”再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誰都不容易啊!

灌夫借酒裝瘋,大鬧婚宴。

田蚡的喜事被攪了局,很生氣,就利用權勢迫害灌夫,還把竇嬰扯了進來。

在口水戰的時候,竇嬰情急之下,拿出漢景帝的遺詔,但皇宮內的記載沒有這份遺詔的存在,竇嬰被認定偽造詔書,“矯先帝詔”,殺頭。

田蚡在迫害灌夫、竇嬰成功之後,老是覺得灌夫、竇嬰陰魂不散,要追殺他,結果得了精神分裂,在竇嬰死後三個月之後就一命嗚呼了,一對冤家同歸於盡。

第五任丞相薛澤是這些個宰相中最幸運的一個。

田蚡暴斃之後,丞相由韓安國代理,但就當要被扶正的時候,悲催的韓安國出了起交通事故,腿骨折了。丞相總不能一瘸一拐啊,於是一塊大餡餅就砸中了薛澤。

薛澤在丞相的位置上七、八年,碌碌無為,無功無過,最後也是免職了事,倒也太太平平,沒有什麼風波。沒事就是好事。

第六任丞相公孫弘估計是歷史上歲數最大的丞相之一,他當上丞相的時候已經76歲了,丞相加封侯爵,就是從他開始的。

公孫弘是個正統的儒家學者,學問是有,但人品不太好,睚眥必報,好在沒幾年可以讓他折騰,歲數大了,折騰不動了,最後老死在任上。

公孫弘之後,李蔡、莊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相繼出任第七至第十二任丞相,這六個人都是庸才,“娖娖廉謹,為丞相備員而已”(司馬遷語)。

六個人中,除了第九任丞相石慶老實巴交,老死在工作崗位上,其他五個都死於非命。

第七任丞相李蔡,是飛將軍李廣的從弟,當了四年丞相,因為侵佔了漢景帝陵園前大道旁的空地來埋葬家裡人而獲罪,“坐侵陵堧地”,李蔡不願意接受審判,自殺身亡。

第八任丞相莊青翟和御史大夫張湯政治鬥爭,展開“撕逼”大戰,結果張湯自殺,莊青翟被下了大獄,在牢中自殺,兩敗俱傷。

第十任丞相趙周捲入了著名的“酎金案”,在這起案件中,106位侯爺因為進獻黃金分量不足被剝奪了爵位,趙周也因為“知情不報”被捕下獄,自殺身亡。

第十一任丞相公孫賀,原本是個武將,跟著衛青混上了侯爺。公孫賀有個坑爹的兒子,這個兒子不僅和公主搞七撚三,還作法詛咒漢武帝,結果整個家族都被拖入滅族的深淵。

第十二任丞相劉屈氂,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也算是劉備的祖先。

劉屈氂和親家李廣利捲入爭嫡,他們希望李廣利的外甥昌邑王劉髆將來能接任帝位,於是,各種串聯拉攏,各種祈禱詛咒。

事發之後,劉屈氂被腰斬。

第十三任丞相田千秋在“巫蠱之禍”後大膽上書為太子鳴冤,被正在悔恨之中的漢武帝火箭式提拔,算是漢武帝給兒子留下的托孤老臣。

當初,漢武帝打算任命公孫賀當丞相的時候,公孫賀死活不肯當,前任都一個個這樣了,誰願意當誰當。漢武帝固執己見,公孫賀實在沒辦法,出宮門的時候感歎道:“從是殆矣。”再也沒有好日子過了。

誰都不容易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