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性、私有制和道德的關係

自私是人的一種本性, 是人的一種屬性, 所以說是一種人性。 如何調理這種人性, 讓這種人性成為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動力, 是人類社會制度最重要的功能。 放任這種人性, 或泯滅這種人性, 都會導致人性惡化, 導致人種退化。 就好比人的食欲一樣, 放任暴飲暴食, 或壓制食欲, 都會糟蹋壞了身體;也好比人的性欲一樣, 放縱情欲, 閹滅情欲, 都會敗壞了人性。

正是因為人性的自私, 所以只有把財產的所有權厘定清楚了, 才能促使人類去創造財富, 去累積財富。 私有制就是因應人類自私的本性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制度,

把人類自私的本性轉化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從道德哲理的邏輯來說, 道德觀念實質上是一種信念, 所有的道德信念最終都歸結于一個根本的信念: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個根本的信念是所有道德信念的邏輯依歸, 這個根本的信念在你的心裡有幾多份量, 道德在你的心裡便有幾多份量。 也就是說, 你相信這個根本的信念, 你就會自覺地依從道德;你不相信這個根本的信念, 你就不一定會自覺地依從道德。 人之所以會自覺行善事, 那是相信會有善報;之所以不敢作惡, 那是怕遭到惡報。 即使是你不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但你要是有良心有自律能力, 你會為了避免內心不安而拒絕作惡的。

從這一點意義來講, 道德的最終目的也是自私的。

人類追求宗教信仰, 依從道德生活, 無非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安然面對不可避免的肉體死亡。 終極目的都是自私的。 德蘭修女的一生奉獻給了世界上的窮人。 她之所以有那麼偉大的品格, 那是她的信仰讓她相信自己的行為會得到上帝的讚賞。 所以她說:你去做好事, 不要理別人怎麼說, 那是你與上帝之間的事, 你是向上帝交待你的人生。 李贄自小不喜歡佛道, 他成年後看了同事給的佛經, 開始對佛教產生興趣, 使他走上遠離權力追求真理和永恆的道路。

宗教信仰的偉大意義, 就在於引導人類超越今生肉欲的自私, 而換來靈魂的永生;道德的偉大意義,

就在於引導人類超越自身肉欲的自私, 而換來精神上的慰藉, 幫助了別人, 愉悅了自己。 也就是說, 道德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自己, 讓自己活得更加心安理得, 活得更有意義。 如果宗教信仰被統治階級扭曲成為麻醉人民的工具, 一味讓人嚮往天堂來世卻不關注改善自己處境, 這樣的宗教信仰就應該改革, 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就是例子。

人類自身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念, 唯有順應人性, 人類才會自動自覺地傳承下來。 任何悖逆於人性的東西, 終將被人類所拋棄, 因為沒有人會自動自覺地把違逆人性的東西強加在自己的身上, 糟粕傳得再久終究要被批判被揚棄, 所以李贄敢於以生命為賭注, 批判方孝孺的愚忠。

正因為傳統的真道德順應了人類自私的本性,

所以人類會自動自覺地依從並傳承真道德, 一代傳一代把真道德傳承了幾千年, 成為天經地義的事。 私有制是傳統道德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私有制與傳統道德共生共存幾千年, 相互依存, 相輔相成, 維持維護人類社會正常運行。

私有制與傳道德共生共存的關係可以概括為三個層面。

其一. 私有制界定了道德的界線.人類社會只有把財產所有權厘定清楚了, 才能體現出道德。 或者說, 只有把財產所有權厘定清楚了, 談道德才有意義。 假如財產所有權沒有厘定清楚, 大家都有份, 我拿了你的, 不見得沒有道德;你拿出來給別人, 也不見得道德高尚。 本來大家都有份, 高尚從何說起?我們平時說,

太平盛世, 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那意思就是對財產所有權的尊重, 別人的東西始終是別人的, 任何人都沒有理由無償佔有。 公有制下, 財產所有權模糊了, 不拿白不拿, 不貪白不貪, 道德的界線就會慢慢變模糊了。

其二. 私有制促進了個人品格的完善.人類社會只有厘定了財產所有權, 才能培育出人類勤勞儉樸的品格。 這種個人的品格也是一種道德, 屬於私德, 私德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 我們平時講的道德主要是指公德, 公德是指一個人對別人的態度。 私有制培養出人類勤勞儉樸的美德, 這一點很容易理解。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儉樸的民族, 這種勤勞儉樸的品性, 也是由私有制培養出來的。 古語有道:天道酬勤。 這是一條自然法則,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是依從這一條法則而生存。俗話說:笨鳥先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類更是依從這一條自然法則而生存發展,並把這一條自然法則發揮到極致。私有制就是依從這一條自然法則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制度,讓勤勞的人得到更多的報酬,讓勤勞儉樸的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唯有如此,才能促進人類養成勤勞儉樸的品性,才能促使人類社會的財富得到累積。

其三. 私有制促進了人類道德的完善.人類社會只有厘定了財產所有權,才能促進人類去創造財富,累積財富。自私是人的一種本性, 私有制正是應順了人類自私的本性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制度,把人類自私的本性轉化為追求文明進步的動力。私有制不僅促進了人類財富的累積,也促進了人類道德觀念的完善。人類社會只有厘定了財產所有權,才能促進人的善的意願。人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別人,才會給自己帶來自豪感,人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人,受助的人才會心懷感激,這種互動促進了人類行道德的志願。人只有當自己有富餘了,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彰顯出道德。假如連自己都養不活,天天處於饑寒交迫的狀態,又如何去説明別人?私有制培養出了人類勤勞儉樸的美德,讓勤勞儉樸的人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富裕,於是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把道德彰顯出來。

一個窮人把他身上僅有的一塊錢捐出來,他的道德當然不比那些捐出一半身家的億萬富豪差,可他捐出的錢對社會的效用畢竟是有限的。我們之所以認為他捐出了僅有的一塊錢,道德高尚,那是認同了那一塊錢是他的,他有權不捐出來,那就是說,我們要先確認了私有權的前提下談道德才有意義。同樣道理,一個富豪拒絕向綁架親人的綁匪妥協,也是因為錢是富豪的,富豪交錢為救人,不交是道理,這與方孝孺式的愚忠有本質的區別。只要富豪能理智應對綁架配合員警工作,誰也不能譴責富豪冷血,只能譴責綁匪兇殘員警無能。

私有制促進了人類社會財富的累積,讓更多的人走向富餘了, 所以會有更多的人拿出更多的錢辦慈善事業, 慈善事業彰顯出人類整體的道德力量。如果人人都陷了赤貧,自顧不暇,連自己的肚子都難以填飽,也就沒有多少能力去幫助別人了。如果一個國家,每年都要從國際慈善機構接受人道援助,它要援助外國也有心無力,如果要打腫臉充胖子,被罵也是註定的。

有人說,孔子不讓弟子救災民,怕被有權勢的人以為他要爭民心。如果孔子和他弟子都窮,當然想和官家爭民心而不得。如果官家為了壟斷民心不讓平民做慈善,必然傷害了民眾的心,加上官家慈善可能出現的腐敗,民眾善良的心慢慢就變麻木了。所以有的官員最後會開竅,怕賑災不力出問題影響前途,選擇和民間合作做慈善,如果不明白可以看《那年花開月正圓》。

從上述私有制與傳統道德的內在關係來看,人類應該是先有了私有權觀念,而後才有道德觀念,是私有制界定了道德的界線,是私有制促進了道德的完善,沒有私有制,便沒有道德。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動物世界裡看到,動物世界裡沒有私有制,所以也沒有道德觀念,動物的行為意識是由動物的遺傳基因所控制的。所以說,私有制是傳統道德的精華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這是一條自然法則,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是依從這一條法則而生存。俗話說:笨鳥先飛。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人類更是依從這一條自然法則而生存發展,並把這一條自然法則發揮到極致。私有制就是依從這一條自然法則建立起來的一種社會制度,讓勤勞的人得到更多的報酬,讓勤勞儉樸的人擁有更多的財富。唯有如此,才能促進人類養成勤勞儉樸的品性,才能促使人類社會的財富得到累積。

其三. 私有制促進了人類道德的完善.人類社會只有厘定了財產所有權,才能促進人類去創造財富,累積財富。自私是人的一種本性, 私有制正是應順了人類自私的本性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制度,把人類自私的本性轉化為追求文明進步的動力。私有制不僅促進了人類財富的累積,也促進了人類道德觀念的完善。人類社會只有厘定了財產所有權,才能促進人的善的意願。人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別人,才會給自己帶來自豪感,人拿出自己的東西幫助人,受助的人才會心懷感激,這種互動促進了人類行道德的志願。人只有當自己有富餘了,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彰顯出道德。假如連自己都養不活,天天處於饑寒交迫的狀態,又如何去説明別人?私有制培養出了人類勤勞儉樸的美德,讓勤勞儉樸的人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富裕,於是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把道德彰顯出來。

一個窮人把他身上僅有的一塊錢捐出來,他的道德當然不比那些捐出一半身家的億萬富豪差,可他捐出的錢對社會的效用畢竟是有限的。我們之所以認為他捐出了僅有的一塊錢,道德高尚,那是認同了那一塊錢是他的,他有權不捐出來,那就是說,我們要先確認了私有權的前提下談道德才有意義。同樣道理,一個富豪拒絕向綁架親人的綁匪妥協,也是因為錢是富豪的,富豪交錢為救人,不交是道理,這與方孝孺式的愚忠有本質的區別。只要富豪能理智應對綁架配合員警工作,誰也不能譴責富豪冷血,只能譴責綁匪兇殘員警無能。

私有制促進了人類社會財富的累積,讓更多的人走向富餘了, 所以會有更多的人拿出更多的錢辦慈善事業, 慈善事業彰顯出人類整體的道德力量。如果人人都陷了赤貧,自顧不暇,連自己的肚子都難以填飽,也就沒有多少能力去幫助別人了。如果一個國家,每年都要從國際慈善機構接受人道援助,它要援助外國也有心無力,如果要打腫臉充胖子,被罵也是註定的。

有人說,孔子不讓弟子救災民,怕被有權勢的人以為他要爭民心。如果孔子和他弟子都窮,當然想和官家爭民心而不得。如果官家為了壟斷民心不讓平民做慈善,必然傷害了民眾的心,加上官家慈善可能出現的腐敗,民眾善良的心慢慢就變麻木了。所以有的官員最後會開竅,怕賑災不力出問題影響前途,選擇和民間合作做慈善,如果不明白可以看《那年花開月正圓》。

從上述私有制與傳統道德的內在關係來看,人類應該是先有了私有權觀念,而後才有道德觀念,是私有制界定了道德的界線,是私有制促進了道德的完善,沒有私有制,便沒有道德。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動物世界裡看到,動物世界裡沒有私有制,所以也沒有道德觀念,動物的行為意識是由動物的遺傳基因所控制的。所以說,私有制是傳統道德的精華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