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CCC&CISC2018|丁風華:對吻擴張與近端優化,優勢互補還是互相替代?

編者按:分叉病變是介入治療的難點之一, 1月20日在第九屆臨床心血管病大會(CCC)暨第十五屆冠心病介入沙龍(CISC)上,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的丁風華教授針對分叉病變優化介入治療中對吻擴張(KBI)與近端優化技術(POT)的相互關係發表專題講座。 他強調, 分叉病變優化治療並非複雜化也不是無條件簡化。 雙支架術中POT-KBI-rePOT是標準流程, 不能相互取代, 而在Provisional策略中則可適時和正確使用KBI和POT, 達到有效地優勢互補和合理替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丁風華教授

分叉病變——介入治療的難點

分叉病變是介入治療的難點, 臨床實踐中伴有明顯側支的分叉病變比例可達15%~20%。 分叉病變介入治療的難點在於造影很難清晰顯示分叉解剖形態, 需個體化治療, 考慮分支長度和直徑(供血範圍)、斑塊負荷(狹窄程度)及分佈(分叉分型)、分支與主支的角度和介入治療時解剖結構的變化(血管角度變化和脊移位元),

需結合患者情況(症狀、合併症和心功能等)選擇適當的策略, 使患者預後最佳。

分叉病變優化介入治療需注意的細節

分叉病變優化介入治療時需考慮到底選擇應用藥物塗層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還是藥物塗層球囊, 需考慮到底應用雙支架還是單支架策略, 還需考慮不同策略時各種具體技術的選擇問題。

分叉病變介入治療中KBI與POT的關係

KBI對於雙支架術是必需的, 但在單支架術中的應用地位仍有爭議。 KBI有利有弊, 其優勢在於能保證邊支通暢, 避免置入主支支架後邊支閉塞;有助於改善分支局部結構(改善分支開口支架結構、減輕分支口部狹窄);有助於改善主支局部結構(促進對側主支支架貼壁,

擴張近端支架, 改善即刻支架內面積和對稱性)。 其局限性或劣勢, 可能導致主支支架近端貼壁不良、橢圓變形、過度擴張, 可增加分支開口夾層風險, 近端rewire可能造成支架擠壓變形, 增加操作的複雜性和支出。 目前, KBI在單支架術中的應用地位仍存爭議。 鑒於邊支單純球囊擴張導致主支支架變形, 故不推薦。

理論上, KBI可保持分叉形態、擴張主支、改善支架鋼樑和擴大分支開口直徑, 但實際常規KBI使操作更複雜, 增加分支夾層撕裂風險, 導絲重置失誤還導致支架損毀。 這些均會抵消其臨床獲益。 因此, 僅建議在分支血流受限(TIMI<3級)時考慮KBI。 鑒於KBI可導致主支支架變形, 帶來臨床害處, 故最佳方法是KBI後行POT。 POT對重置導絲具有協助作用, 有利於主支支架貼壁、避免導絲從支架外進入分支, 利於導絲從遠端網孔進入分支, 可增大支架網孔、便於重置導絲。 COBIS II多中心分叉病變註冊研究表明, 關於行單支架術的分叉病變患者, POT可明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靶病變失敗的發生風險,

並改善生存率。 因此, 對於行單支架術的分叉病變患者, POT是KBI的補充。

POT的重要性在於其能促使主支支架貼壁良好, 改善主支支架及血管變形、降低橢圓率指數, 提高分支Rewire成功率。 臨床實踐中, 無論分叉病變患者選擇何種治療策略, POT均應作為其介入治療的標準步驟之一。

結語

分叉病變優化治療不是複雜化也不是無條件簡化。分叉病變行雙支架術時,POT-KBI-rePOT是標準流程,POT與KBI不能相互取代;但選擇Provisional策略時則可適時和正確使用KBI和POT從而達到有效的優勢互補和合理替代。

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國際迴圈》”

POT均應作為其介入治療的標準步驟之一。

結語

分叉病變優化治療不是複雜化也不是無條件簡化。分叉病變行雙支架術時,POT-KBI-rePOT是標準流程,POT與KBI不能相互取代;但選擇Provisional策略時則可適時和正確使用KBI和POT從而達到有效的優勢互補和合理替代。

版權屬《國際迴圈》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注明“轉自《國際迴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