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管自殺、博士自殺、茅侃侃自殺,為何高智商沒有生命的高品質?

1.自殺是個體在複雜心理活動作用下, 蓄意或自願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

2.作為一種複雜的人類行為, 自殺讓人永遠研究不透。

3.對每一個自殺者來說, 都會給這個世界留下難以破解的謎團, 這也許是他們解脫之後最值得快慰的事情。

1.你可能永遠不會相信, 這個微笑的生命已經離開人世, 而結束這個生命的正是這個微笑著的人。 你可能永遠不會理解, 這個微笑的面容後面是一顆怎樣的內心, 而這顆心又經歷了怎樣的煎熬與較量。

2018年1月25日, 年輕的80後創業名星茅侃侃開煤氣自殺, 享年35歲。

“嗯, 我愛你不後悔, 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這是茅侃侃的最後一條微信朋友圈內容。

死了的人瞬間解脫於這個讓他毫無留戀的世界, 而讓活著的人所去追溯和復原自殺者的所想所聞, 似乎永遠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輿論的普遍猜測是創業壓力太大導致了茅侃侃的自殺。

各種各樣的壓力, 也許是對自殺最好的解釋。

2.這個城市是夢想的起點, 也是生命的終點。 奮鬥與才華的結合, 讓他具有完美的逆襲人生, 可是最後也給他致命一擊, 從這個成就夢想的地方重重摔下, 那一刻, 大地為之顫抖。

2017年12月10日, 在中興公司通訊樓跳樓身亡, 一位叫歐陽新的42歲高管跳樓自殺。 他出生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 成績優異, 北航本科, 南開碩士, 華為八年, 中興六年, 20年奮鬥在深圳買房立業, 妻子全職, 兒女雙全。 這個奮鬥成長的歷程, 也許是人生的財富, 也許是生命的包袱, 階層的上升反倒讓他累了倦了!

累了倦了就去自殺, 這可能自殺者的一種理智選擇。

對高智商的人來說, 只有自己才會說服自己。 他們的自殺不是一時衝動, 而是進行反復權衡利弊, 充分判斷和推理後作出的合乎自己意志的選擇。

3.他沒有給這個世界留下任何一句話, 卻留下了翻天的爭論與猜測。 當每一個人都在以他的名義在鞭撻導師、憤世嫉俗時, 也許楊寶德會輕蔑地一笑, 這個幼稚的社會怎麼還是如此紛亂嘈雜!

2017年12月26日, 西安灞河永寧壩西側發現一具溺亡屍體, 系西安交通大學90後博士生楊寶德, 警方排除了他殺的可能。

楊寶德自殺後, 他的女友在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質疑其男朋友的自殺與他的女博導有關係,

引發了一場輿論風波。 事實上, 對楊寶德導師的這種不滿, 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社會偏見集成。 導師與學生之間, 已然變成兩個階層、兩個群體的隔膜, 冰涼如霜, 冷淡似水, 在人性考驗和道德衝突面前脆弱不堪。 所以, 楊寶德的導師理所當然地承擔起天下導師的駡名, 成為集體情緒的發洩對象。 在這種偏執的輿論綁架之下, 楊寶德的死因反倒被掩蓋了。

對每一個自殺者來說, 都會給這個世界留下難以破解的謎團, 這也許是他們解脫之後最值得快慰的事情。 女友說, 從來沒發現楊寶德有心理問題, 他只是不願意把自己的情緒向別人吐露, 什麼事都悶在心裡, 自己扛。 甚至自殺之後, 楊寶德都沒有留下遺書。 顯然,不是問題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正面看,這種性格是堅強、堅韌;反過來看,這就是一種內向、自閉的性格缺陷。如此差異就在一念之間,生死之別。

除了把矛頭對準導師,還有一些細節仍值得分析。比如楊寶德科研上沒有成績,比如女友說他們還一起商量著出國、然後結婚,這些是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不能排除。科研的壓力、出國的壓力、結婚的壓力,自閉的楊寶德也不會給任何人講的。反過來說,他把與導師之間的矛盾衝突向師兄弟們、向女友或多或少都講過,反倒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釋放。

如果再回溯到楊寶德的成長過程,他從小就是一個留守兒童,家境貧寒為省錢而沒上重點中學,高考失利只考上三本,幾番努力考上西安交大研究生實現逆襲,這坎坷的人生之路,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支撐,可是內心強大不是無限度的。

作家六六在網上說了一些貌似過激的話,引來一片責難。實際上,六六說的沒錯,只不過她表達的對象錯了。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對死者進行追究、鞭撻和責難,不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事實確實如此,對自殺者的過多批判和攻擊,正是生者的妄自尊大。生者總以為“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個世界總歸是美好的,再多苦難和壓力都應該扛起來。可是自殺者會這麼想麼?他們決不接受別人意志主宰自己的頭腦。

4.程式師的天才稟賦與職業悲劇,都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原來這個現實的世界與那些成堆的代碼並不是一回事,程式思維解決不了現實社會衝突,看著你那無辜的雙眼,真的感覺命運有點不公和殘酷。

2017年9月7日淩晨,80後天才程式師蘇享茂從天臺跳下身亡。他留下的遺書稱,遭前妻威脅並索要1000萬元和房產賠償。蘇享茂能夠把控各種複雜的電腦程式,能夠創造以千萬計的財富,可是卻把握不了婚姻中的一個女人,在人生幸福的門檻上栽了跟頭。

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不太公平,高智商並沒有帶來生命的高品質。

莫言一篇小說裡專門講了自殺問題,農村一對17歲的雙胞胎姐妹,看完一場電影后居然雙雙喝了農藥相擁自殺。起因是看到電影裡的美好生活後,感到命運的不公,便一死百了。

還有什麼比拋棄生命更令人扼腕歎息的呢?

據統計,中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調查分析稱,自殺已成為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這個年齡階段,也正是對世界和生命探索認知最為活躍的時期。

每一個自殺者,既可以看成是對這個世界的逃避,也可以看成對這個世界的蔑視。因為,自殺本身就是對自己個體生命的強力處置和選擇。

親人的痛苦,旁觀者的憐憫,永遠喚不回自殺者的復活。所有的自殺事件,歸根結底都是“死者安息,生者糾結”。

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是我們可以治癒自己。

對於生者來說,可能更重要的還是思索如何保持生命的溫度,高品質地活在這個世界。

人類社會的成熟,在於具備完整的社會規則。然而,這些預設的規則有時候也成為限制人的框框,戕害人的陷阱,強加給人許多實際上並不需要或者並不重要的東西。

如果把所謂的高智商、高學歷,僅僅作為賺錢謀生的一種工具,那麼壓力、痛苦甚至自卑都是必然的。

也許,你正狂熱追求的,並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遷就了別人或社會;也許,你正為之苦惱,肝腸寸斷的,未必是你真正想愛或者該愛的,只是一時的不甘心。

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不需要太多的結果,重要的是在生命的過程中有沒有解放自己、告慰自己、快樂自己。

你的生活,應該有你自己的精彩!

顯然,不是問題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正面看,這種性格是堅強、堅韌;反過來看,這就是一種內向、自閉的性格缺陷。如此差異就在一念之間,生死之別。

除了把矛頭對準導師,還有一些細節仍值得分析。比如楊寶德科研上沒有成績,比如女友說他們還一起商量著出國、然後結婚,這些是不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不能排除。科研的壓力、出國的壓力、結婚的壓力,自閉的楊寶德也不會給任何人講的。反過來說,他把與導師之間的矛盾衝突向師兄弟們、向女友或多或少都講過,反倒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釋放。

如果再回溯到楊寶德的成長過程,他從小就是一個留守兒童,家境貧寒為省錢而沒上重點中學,高考失利只考上三本,幾番努力考上西安交大研究生實現逆襲,這坎坷的人生之路,需要一個強大的內心支撐,可是內心強大不是無限度的。

作家六六在網上說了一些貌似過激的話,引來一片責難。實際上,六六說的沒錯,只不過她表達的對象錯了。中國人講究死者為大,對死者進行追究、鞭撻和責難,不符合中國人的文化傳統。

事實確實如此,對自殺者的過多批判和攻擊,正是生者的妄自尊大。生者總以為“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個世界總歸是美好的,再多苦難和壓力都應該扛起來。可是自殺者會這麼想麼?他們決不接受別人意志主宰自己的頭腦。

4.程式師的天才稟賦與職業悲劇,都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原來這個現實的世界與那些成堆的代碼並不是一回事,程式思維解決不了現實社會衝突,看著你那無辜的雙眼,真的感覺命運有點不公和殘酷。

2017年9月7日淩晨,80後天才程式師蘇享茂從天臺跳下身亡。他留下的遺書稱,遭前妻威脅並索要1000萬元和房產賠償。蘇享茂能夠把控各種複雜的電腦程式,能夠創造以千萬計的財富,可是卻把握不了婚姻中的一個女人,在人生幸福的門檻上栽了跟頭。

這個世界有時候就是不太公平,高智商並沒有帶來生命的高品質。

莫言一篇小說裡專門講了自殺問題,農村一對17歲的雙胞胎姐妹,看完一場電影后居然雙雙喝了農藥相擁自殺。起因是看到電影裡的美好生活後,感到命運的不公,便一死百了。

還有什麼比拋棄生命更令人扼腕歎息的呢?

據統計,中國每年至少有25萬人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調查分析稱,自殺已成為15~34歲人群的首位死因。這個年齡階段,也正是對世界和生命探索認知最為活躍的時期。

每一個自殺者,既可以看成是對這個世界的逃避,也可以看成對這個世界的蔑視。因為,自殺本身就是對自己個體生命的強力處置和選擇。

親人的痛苦,旁觀者的憐憫,永遠喚不回自殺者的復活。所有的自殺事件,歸根結底都是“死者安息,生者糾結”。

這個世界雖然不完美,但是我們可以治癒自己。

對於生者來說,可能更重要的還是思索如何保持生命的溫度,高品質地活在這個世界。

人類社會的成熟,在於具備完整的社會規則。然而,這些預設的規則有時候也成為限制人的框框,戕害人的陷阱,強加給人許多實際上並不需要或者並不重要的東西。

如果把所謂的高智商、高學歷,僅僅作為賺錢謀生的一種工具,那麼壓力、痛苦甚至自卑都是必然的。

也許,你正狂熱追求的,並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遷就了別人或社會;也許,你正為之苦惱,肝腸寸斷的,未必是你真正想愛或者該愛的,只是一時的不甘心。

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不需要太多的結果,重要的是在生命的過程中有沒有解放自己、告慰自己、快樂自己。

你的生活,應該有你自己的精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