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朝一清官,幾十年沒積蓄,退休回家怕鄉親取笑,拉幾箱磚頭回家

在古代社會, 科舉考試是獲得權力與財富的重要途徑, 無數人擠破腦袋的要進入朝廷, 在“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的誘惑下, 想當一個清官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但凡事都有例外, 像清朝一位官員, 在朝堂上做了一輩子官, 幾經生死, 但兩袖清風, 十分貧寒, 告老還鄉之時為了避免被鄉親笑話, 親自裝了幾箱磚頭準備運回去。

康熙五十二年, 孫嘉淦殿試一舉中第, 高中一甲第四名, 按說這樣的名次, 在仕途上會有個不錯的起點可偏偏時運不濟, 翰林院作為士人群體, 要入宮列隊朝賀, 而孫嘉淦雖學富五車, 但長相確實有點對不起觀眾, 偏偏掌院學士又以貌取人, 認為孫嘉淦出現在佇列中有礙觀瞻, 於是就把孫嘉淦調降到了戶部。

康熙在位期間他幾乎沒啥功績可言。 等到雍正繼位, 孫嘉淦突然來精神了, 給新皇帝上書, 勸誡三件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 要知道這摺子送上去, 可是讓雍正十分火大, 要不是雍正的老師朱軾求情, 估計腦袋都搬家了。

雍正得知孫嘉淦為人很廉潔, 而雍正又是非常喜歡廉潔之人。 於是沒殺, 反而給他升官, 去戶部管錢糧, 因為戶部這個肥缺, 貪官污吏多, 而孫嘉淦不愛錢, 正好。 而這位到任戶部後, 不但不貪污, 反而將國庫管理的很好。 使得雍正時期, 國庫收入大增, 為此, 其被提拔為戶部侍郎。

雍正去世後, 乾隆即位, 孫嘉淦繼續在朝為官, 依舊敢說話, 能做事, 查貪官、平冤獄、修河道、調矛盾, 辦過許多出色的事。 後來, 孫嘉淦覺得自己老了,

幹不動了, 便向皇帝請辭回家養老。

孫嘉淦告老還鄉時, 從京城回興縣之前, 心想自己一輩子從不貪污, 沒有攢下幾個錢, 如今榮歸故里, 還是一副窮酸模樣, 遭鄉紳土財恥笑的同時, 也給朝廷丟臉。 思謀良久, 他讓僕人連夜買來十幾口厚重木箱,

並親自動手裝滿了磚頭, 第二天, 輜重浩蕩啟程回家。

由於孫嘉淦為官以正直著稱, 因此得罪的不少人, 於是便有人向乾隆皇帝打小報告, 稱孫嘉淦看似正直, 實際上貪贓枉法, 欺君罔上。 他回鄉的時候金銀財寶帶了好幾騾車, 正是帶著自己的贓款返回家鄉, 於是皇帝派人前去檢查,哪曾想到裡面竟然全是磚頭,皇帝聽說後十分汗顏,也十分感動,於是令地方官員以真金白銀換了老孫的磚頭,也算是對他一生的回報。

1753年12月,孫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諡號“文定”。史書說孫嘉淦是“陳善閉邪,一朝推名疏”,雍正皇帝也曾說“朕自從繼位以來,敢於直言進諫者,只有孫嘉淦一人”,時人讚美他頗有魏征“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的遺風。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要堅守幾十年的清廉作風,實屬不易。

於是皇帝派人前去檢查,哪曾想到裡面竟然全是磚頭,皇帝聽說後十分汗顏,也十分感動,於是令地方官員以真金白銀換了老孫的磚頭,也算是對他一生的回報。

1753年12月,孫嘉淦去世,享年七十一歲,諡號“文定”。史書說孫嘉淦是“陳善閉邪,一朝推名疏”,雍正皇帝也曾說“朕自從繼位以來,敢於直言進諫者,只有孫嘉淦一人”,時人讚美他頗有魏征“恥君不及堯舜,以諫諍為己任”的遺風。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下,要堅守幾十年的清廉作風,實屬不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