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同為納粹走狗下場差距驚人:一人被國葬,一人遭手下士兵驅逐

二戰中的德國可謂是罪行累累, 尤其是對猶太人採取的極端手段, 導致短短幾年內就有數百萬猶太人罹難。 不少人認為, 猶太人苦難的真正開端, 源於1941年1月的萬湖會議。 在那場會議上, 納粹高層做出了要“加快處理猶太人”的決定, 並當場討論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方法。 會後, 這些會議內容經過整理, 誕生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最終解決方案”。

萬湖會議別墅

“最終解決方案”給一大批狂熱的納粹分子以平步青雲的機會, 不少人踩著猶太人的鮮血登上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地位。 這其中有兩人十分突出, 他們都是“最終結局方案”的重要參與者, 最終下場卻天差地別。

第一個人名叫萊茵哈德·海德里希, 從他很小的時候, 其狂熱與殘酷就顯露無遺。 海德里希是公認的納粹德國最險惡的人之一, 他甚至被稱為“為納粹而生”。 元首上臺伊始, 德國傳統的貴族軍官們不願為獨裁者服務,

因此顯得貌合神離;海德里希卻公開表態支援元首, 因此受到青睞, 很快就得到提拔。 海德里希並沒有滿足於現狀, 他站得越高考慮的就越多;而他腦子裡唯一的事情, 就是如何更徹底地屠殺猶太人。

萊茵哈德·海德里希

1941年1月, 海德里希在萬湖會議上提交了一份報告, 其中提出了若干“加快處理進程”的建議。 這份報告在當時許多納粹高層聽來都非常瘋狂, 党衛軍頭目海因裡希·希姆萊卻為之側目, 並對海德里希刮目相看。 會後, 海德里希的建議被盡數採納, 可以說, 如果沒有海德里希, “最終解決方案”可能不會從歷史中出現, 或者說不會像歷史中存在的那樣殘暴無情。

不過客觀地講, 海德里希並非完全靠耍狠上位, 他還是有些實際能力的。 1941年9月29日, 海德里希被調往捷克斯洛伐克。 在布拉格, 他第一次試驗他的政治觀點:“想要真正地征服一個國家, 靠佔領甚至是殖民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從根本上摧毀這個國家的民族性。 ”上任伊始,

他就對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大中城市戒嚴, 秘密員警遍佈城市各個角落, 市民但凡說錯半句話就會被逮捕, 不死也得脫層皮。

二戰中的布拉格瓦茨拉夫廣場

海德里希的“政績”是可怕的:不到100天的時間內, 就有400餘名捷克斯洛伐克各級官員被捕, 有5000多人受到牽連。

英國在捷克斯洛伐克長期經營的間諜網幾乎被徹底摧毀, 在那段時間內完全喪失了運作能力。 英國情報機構一時間驚慌失措卻又對此毫無對策, 只能制定了除掉海德里希的刺殺計畫, 這便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類人猿行動”。

海德里希死後, 德國上下大為震驚。 元首親自下令國葬, 並將負責刺殺的兩名英國特工曾呆過的捷克斯洛伐克小城屠平, 男人被當場處決, 女性被關進集中營。 當中有一個叫做利迪策村的小村莊, 包括嬰兒在內的140餘人無一倖免, 這場慘劇也衍生出一個如今人人皆知的節日——國際兒童節。 海德里希的死是反法西斯戰爭的巨大勝利, 他死後, 德國的間諜系統水準再也沒有達到他負責的時期。

阿道夫·艾希曼

第二個人名叫阿道夫·艾希曼,同海德里希一樣,艾希曼也是典型的納粹分子,狂熱而又殘忍。早在達豪集中營任職時,艾希曼的殘酷手段就贏得了上層賞識,“最終解決方案”出臺後,他就被任命為負責人,具體負責執行。

艾希曼的瘋狂超過了海德里希,他居然還嫌“最終解決方案”效率不夠高,親赴前線試驗殺人手段:在明斯克,他目睹了德軍士兵在戰壕中槍決猶太人的場景後,發現這種常用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給士兵帶來心理負擔,在他的鑽研下,一批新的更高效的屠殺方式誕生了。一天可以屠殺1.5萬人的毒氣室,就是他的傑作。

奧斯維辛集中營毒氣室的電梯

雖然職位是“猶太移民局局長”,艾希曼所做的事卻是抓捕、殘害猶太人。在他的日記中多次提到,他此生的“使命”沒有別的,就是“把猶太人從地球表面徹底清除”。艾希曼決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方式營救任何一名猶太人,即便在德國投降前一天,他還快馬加鞭地處決了一批猶太人。1945年5月初,艾希曼帶著一隊士兵逃進阿爾卑斯山脈,本來打算拼死抵抗,當聽說德國無條件投降後,一向嚴格執行命令的德軍士兵卻紛紛放下槍,要求艾希曼離開。因為他們認為與這樣一名殺人惡魔一同被俘,比違抗命令還要恥辱。

艾希曼被手下驅逐後,過了一段躲躲藏藏生活。直到1960年,他的身份意外敗露,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以近乎綁架的手段弄到以色列。在審判時,艾希曼甚至還以“執行命令”為自己辯護,要求得到赦免;他的厚顏無恥也催生了哲學史上一個著名的名詞——“無端之惡”。1962年6月1日,艾希曼被處以絞刑,結束了罪惡滔天的一生。

法庭上的艾希曼,看上去毫無悔意

同為納粹走狗,海德里希不但贏得了納粹德國多數人的尊重,還獲得了國葬的待遇;艾希曼卻被所有人唾棄,甚至聯手下士兵都瞧不起,最終遭到處決。兩人的人生軌跡相似,人生結局卻天差地別。然而,兩人最終還是殊途同歸,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不得不讓人感歎歷史的耐人尋味。

阿道夫·艾希曼

第二個人名叫阿道夫·艾希曼,同海德里希一樣,艾希曼也是典型的納粹分子,狂熱而又殘忍。早在達豪集中營任職時,艾希曼的殘酷手段就贏得了上層賞識,“最終解決方案”出臺後,他就被任命為負責人,具體負責執行。

艾希曼的瘋狂超過了海德里希,他居然還嫌“最終解決方案”效率不夠高,親赴前線試驗殺人手段:在明斯克,他目睹了德軍士兵在戰壕中槍決猶太人的場景後,發現這種常用方式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給士兵帶來心理負擔,在他的鑽研下,一批新的更高效的屠殺方式誕生了。一天可以屠殺1.5萬人的毒氣室,就是他的傑作。

奧斯維辛集中營毒氣室的電梯

雖然職位是“猶太移民局局長”,艾希曼所做的事卻是抓捕、殘害猶太人。在他的日記中多次提到,他此生的“使命”沒有別的,就是“把猶太人從地球表面徹底清除”。艾希曼決不允許任何人用任何方式營救任何一名猶太人,即便在德國投降前一天,他還快馬加鞭地處決了一批猶太人。1945年5月初,艾希曼帶著一隊士兵逃進阿爾卑斯山脈,本來打算拼死抵抗,當聽說德國無條件投降後,一向嚴格執行命令的德軍士兵卻紛紛放下槍,要求艾希曼離開。因為他們認為與這樣一名殺人惡魔一同被俘,比違抗命令還要恥辱。

艾希曼被手下驅逐後,過了一段躲躲藏藏生活。直到1960年,他的身份意外敗露,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以近乎綁架的手段弄到以色列。在審判時,艾希曼甚至還以“執行命令”為自己辯護,要求得到赦免;他的厚顏無恥也催生了哲學史上一個著名的名詞——“無端之惡”。1962年6月1日,艾希曼被處以絞刑,結束了罪惡滔天的一生。

法庭上的艾希曼,看上去毫無悔意

同為納粹走狗,海德里希不但贏得了納粹德國多數人的尊重,還獲得了國葬的待遇;艾希曼卻被所有人唾棄,甚至聯手下士兵都瞧不起,最終遭到處決。兩人的人生軌跡相似,人生結局卻天差地別。然而,兩人最終還是殊途同歸,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不得不讓人感歎歷史的耐人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