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神秘的遼代帝王玄宮,會是下一個定陵嗎,已發現陪葬墓和殿址

和佛賞花去/文

帝王玄宮不是普通人能見到的, 即便考古專家也只有極少數人流覽一二。 真正一次公開的帝王玄宮是1958年, 挖掘定陵萬曆皇帝地宮。

當年9月6日, 新華社向世界播發了這個消息: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已被打開。 陵墓是一座地下宮殿, 全部用大塊青白石砌成的拱券, 有兩層樓高、八十多米長。 在後殿裡放著三口一人多高的朱紅色棺材, 明朝第十三個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個皇后都躺在裡面。 屍體已腐爛, 骨架完好, 頭發軟而有光, 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

今天筆者要說的是下一個重大考古物件將會是遼帝王陵的玄宮。 遼帝王陵一直很神秘, 陌生。 遼代由契丹族建國, 政權傳九帝, 留下五處皇帝陵墓, 其中祖陵、懷陵和慶陵在內蒙古, 顯陵和乾陵在遼寧。 然而, 由於滅國時遼帝王陵遭金兵大肆毀壞, 今天已很難見到其身影, 因此, 確定遼帝王陵的具體位置就成了考古人員一個重要課題。

據推測, 遼代帝陵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地上、地下龐大建築群, 包括帝王玄宮;陵前建築群, 如祭祀的享堂等;宗室、重臣的陪葬墓;陵園大門;為保護陵園而設立的城池等。

遼帝王陵調查工作從2012年就開始了, 至今仍在進行。 醫巫閭山被確定為遼帝王陵所在地。 相傳在舜帝將天下分十二州時, 每州各封一座山為一州之鎮, 醫巫閭山就為幽州之鎮山。 周代為五嶽五鎮之一, 元、明、清帝王登基時, 都照例到北鎮廟遙祭。 遼帝選址是看中閭山風水。

發現帝王陵的過程很曲折。 醫巫閭山地區是國家級森林公園, 森林密佈, 林區是封閉的, 一年一年針葉林落葉越積越多, 腐植越來越厚。 想發現1000年前的遺跡實在太難。 最終採用飛機搭載最新的技術進行考古, 陸續在醫巫閭山附近150平方公里範圍內發現多處重要遺跡。

至今,遼帝王陵考古中,已經發現了陪葬墓和殿址。如位於錦州北鎮的新立遼代建築遺址上,發現很多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件,胎體細膩,堅硬結實。

目前已知遼代帝王陵墓群占地16平方公里,由顯陵和乾陵為主陵,另有13座附襯陵墓,是一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顯陵是遼太祖阿保機的皇太子耶律倍的陵墓。在顯陵附襯陵下葬的是遼第三代皇帝耶律阮及皇后。乾陵是遼世宗的長子景宗皇帝耶律賢的陵墓。

至今,遼帝王陵考古中,已經發現了陪葬墓和殿址。如位於錦州北鎮的新立遼代建築遺址上,發現很多建築構件,其中屋頂所用建築構件幾乎全為綠色琉璃件,胎體細膩,堅硬結實。

目前已知遼代帝王陵墓群占地16平方公里,由顯陵和乾陵為主陵,另有13座附襯陵墓,是一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顯陵是遼太祖阿保機的皇太子耶律倍的陵墓。在顯陵附襯陵下葬的是遼第三代皇帝耶律阮及皇后。乾陵是遼世宗的長子景宗皇帝耶律賢的陵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