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夢參老法師:請法時開示自己認識自己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 整天在磨面, 只是不停的勞動、聞法、聽法壓根就沒他的份。 六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 是個在家的居士。 他為什麼能夠在賣柴的時候聽人家念金剛經, 在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他就開了悟了呢?這就是宿世因緣。 咱們看到的只是他的現生, 沒有看見他的前生。 我們每位道友, 這就是我們過去積累的善業還不夠多, 因緣還不成熟。 現在我們學戒, 大概大家都是從戒學開始學起的, 那你們是怎樣學的呢?吃飯、穿衣、排泄大小便、睡覺, 你們是都可以開悟的, 這都是在修行當中。

你們作這個觀想了嗎?咱們在吃飯的時候, 大家念念吃飯的偈子, 這裡有普賢菩薩、有文殊師利菩薩所教授我們的修行方法, 你真正去觀想了嗎?

我每天跟我們這些男眾弟子說, 佛菩薩給我們安排, 教授我們的方法, 隨時你都可以開悟的, 並不是要聽到很多;而是聽了要去做。

古來聞一句法都是很難的。 在我小的時候, 我看見哪個法師在講經, 就自己籌備聽經的糧食, 到常住講經的地方去, 把糧食交了, 還要交很多現金, 常住才掛你的單。 那時聽經真的是很難的, 在明朝三昧老和尚講經的時候, 見月律師從雲南到南京來聽三昧老和尚講經。 結果沒聽到, 老和尚上五臺山了。 他又從南京趕到五臺山, 可老和尚又回南京了。 他就來回的奔波, 就是想聽經, 但沒有聽到。 等他一遇到時, 一聽他就開悟了。 咱們現在是知道的很多, 而做的很少, 這怎能了生死?怎能斷煩惱呢?古時人每知道一句有益的話, 他就要把它做到。 咱們看看那些古大德們, 他們是積累起來的。 咱們現在沒有這個善根,
那咱們怎麼辦呢?咱們要從現在就開始積累, 積累到一定的時候, 你自然就了生死了。 咱們只是看見祖師開悟, 沒有看見祖師行持。 達摩祖師在少林, 就是現在的嵩山少林修行。 二祖慧可大師求見他, 求他開示。 二祖慧可大師學的是法子, 學得很深, 明白的道理相當多, 但是他請達摩祖師給他開示, 大家都知道立雪斷臂。 他跪在雪堆裡, 外頭下著大雪, 達摩祖師在裡頭坐著, 根本就不理他, 三天三夜。 達摩祖師說:你來幹什麼?慧可說:我向祖師求法。 達摩祖師就說, 你輕心慢心, 也就是說, 你是抱著一個輕心慢心來求法的。 慧可大師感覺很受觸動, 就拔出那個戒刀(那時和尚都帶戒刀, 帶著有刀, 一者防身, 二者為持戒), 就在雪地裡頭,
把他自己的膀臂給砍斷了。 你說砍個膀臂痛不痛?很痛, 痛得他心裡忍受不住, 他就求初祖給他安心。 他說:我心裡很不安, 請師父給我安心。 達摩祖師說:好!你把心拿來, 我給你安。 二祖大師到處找心找不到, 覓心了不可得, 我找不著我的心了。 達摩祖師就跟他說:我與汝安心已竟。 我給你安心已經安完了, 二祖當下就開悟了, 開了悟了就不痛了。 因為這個不是他, 開了悟這個身體就像是一個世界, 而他又是另外的一個世界, 二祖就是這樣成道的。 大家如果理解他們的所做, 就象我剛才說過的六祖參五祖, 二祖參初祖, 這都是不立文字的。 現在我們再講講立文字的這些大師, 玄奘法師他的門下, 鳩摩羅什法師他的門下,
都是以文字而入道的, 翻譯經卷時, 都是聞一而知十、聽一法就知道十法。 不論從學教、從禪宗, 我們諸位道友是怎麼認識的?能不能聞一而知十呢?今天我跟大家說這些, 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先認識自己。

在我們這裡頭出家的, 我知道有的已經一、二十年了, 我看見幾位老道友都是一、二十年的。你們每天吃飯穿衣都在幹什麼?敢說我在修道,念念不忘的在修道。如果不欺騙的話,能有幾位呢?又有哪位能夠說我在出家之後,我心裡頭就沒有離開過道?就沒有離開過自己受戒的時候所發的菩提心。我們每位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你受戒的時候,在你出家的時候,你的師父一定會教你發菩提心的。你自己可以回憶一下,你發完了菩提心之後,你都做了些什麼?你認識不認識自己發過的菩提心呢?恐怕十個就有十個是不認識的。在你受戒的時候,因為咱們中土和有些地方不同,一出家都是大乘根機,你一出家受戒,就是發菩提心了。你自己可能還不知道,你的師父已經教你發了菩提心了。但是你發了菩提心來學戒的,因此你不是一般的,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每天你自己檢查一遍,或者是在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你就想想自己出家這麼多年了,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乃至二十年也好。在你檢查當中,就想為什麼我的心還不能入道呢?這是有兩種原因的。一種現世的業,你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一種是過去的業障住了,障住了你的那個智慧,光明就顯現不出來了。當你這一檢查,你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哪些是不在道的,心裡頭離開了你發心時的願望,那麼這一天你會記的很牢,今天做得不好,自己就會很慚愧,明天我要開始好好的去做。我跟大家說的這個方法,是絕對的開智慧,就是要自己每天檢查。我今天在心裡做了哪些錯誤的事。檢查我的心有哪些念頭是不對的,又有哪些念頭是很好的,只要你聽師父的話,照著去修行就好了。因為師父的話是聽佛說的,咱們大家都是佛弟子,都要照佛教導我們的去做才行。

大家都要求開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經知道的很多了,我們每位的道友,你並不是無知,並不是非要聽老師講,聽他講才知道,而是你們已知道的很多了。缺乏什麼?是沒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麼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脫不了,你自己不去檢查自己。看見自己的過,不但不承認,還給自己的過打掩護,自己先原諒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麼能學聖人呢?就這樣過去了。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麼都遮了。現在還有句口頭禪,說什麼“我業障很重”。真的是這樣嗎?我剛才跟我們男眾弟子說,如果感覺你業障很重,那你一天從早到晚你就應該修行,你就要檢查檢查你在想些什麼?連自己都不敢去檢查自己。如果你真的從早晨到晚上沒有二念,沒離開過三寶,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是不會動念的,世間相你不會貪愛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認識自己。

你說我這個老和尚活了快九十五歲,自己還不太認識自己。如果你們說認識自己,那你是在說大話,當你所學的,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時,生死就了一半,臨命終時才斷定,現在是在認識的過程當中。假使你們的身體像我現在這個樣子,你們都會請假了,因為你們也知道支持不下去了,那種難過不只是肉體上,而是心理負擔。我現在已把這負擔減少了一半,我讓心裡不再有負擔,我把它劃分開,身體歸身體,心歸心。因為心是主,它就會支配你的身體;不能動,讓它動,不吃,讓它吃,吃飯吃不下,睡覺睡不著,行動不方便。這就是老了,現在我跟你們說,你們也不相信,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老,等你到老了就會知道的。我在我的老師跟前,那時候慈舟老法師才不到六十歲,我們都抱怨老和尚,唉呀!你怎麼老是說自己不行了、不行了。我現在才知道,真是不行了。可是愈到了不行的時候,事情就愈多。現在沒有人找你們,可找我的就太多了,不論在家的出家的。你問客堂,你要不見,人家起煩惱,我這麼老遠的來,就是想看看老和尚,你不見能行嗎?那就勉強的見。他說的你根本不愛聽,但你還得勉強的聽,被動的接受他的意見。每天都是如此,心很煩;但煩也不行。

好像你們看到老和尚不講課時,好象什麼也不幹,那你問問客堂就知道了。這個從臺灣來的,他就想看看老尚。那個從廣東來,也是想看看老和尚。我能說我身體不好,都不見嗎?那他口裡不說什麼,但他心裡會不會罵呢。也許不會罵了,因為他怕背因果,怕倒楣。那他來找你來幹什麼呢?或者是家裡出了一些不平的事,或者是孩子升學、是生意做不好,給你個條,你就得給他回向。如果他見了你求了你,你給他一回向,過段時間後,他有好轉了,他就會說這個老和尚很好。如果求你一回不靈,他就要罵你了。難道不是這樣子嗎?但是他靈一回,他又會來找第二回,還會介紹給他的親友,你去看看老和尚吧,你不順心的事找他,他給你一念就好了。這些都是一種麻煩。

剛才我問我們的弟子說,我是為你們活著呢,還是為我自己活著?也許你會這樣回答說,老和尚你發了菩提心,你就應該為眾生活著。但這不是一句話呀,是要用心去付出的,我想我們的道友都懂得這個道理。也有很多弟子問我要什麼東西?我會要什麼呢?我現在是什麼都不要的。可我愈不要,他們就愈要給你;可是你想要的人,他又偏偏不給。人就是這麼的怪,想要的他不給。不需要的他卻非要給你不可。諸法也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細心的一觀察就會發現!一切法都如是理。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切法無我,我不因為這些生煩惱,本來就沒有我,那還生什麼煩惱,因為人的活著,本來就是為別人的。我們每位道友都想求法、都想求知識、求深入、求證得、求解脫、求成佛。成了佛就能利益別人,修道就是為了利益別人而活著的,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有些時候說話,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著是很難的,我跟你們說的這些話是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的,我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做,我們一起來成就無上菩提道業。

如果你真的要修,那你就修一個觀,觀:一光驅除千年暗,等你把這個修開悟了,那你也就成就了。“千年暗室,一燈即破”,當下狂心頓歇,歇即是菩提。當下就是菩提了。狂心頓歇即菩提。

我看見幾位老道友都是一、二十年的。你們每天吃飯穿衣都在幹什麼?敢說我在修道,念念不忘的在修道。如果不欺騙的話,能有幾位呢?又有哪位能夠說我在出家之後,我心裡頭就沒有離開過道?就沒有離開過自己受戒的時候所發的菩提心。我們每位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在你受戒的時候,在你出家的時候,你的師父一定會教你發菩提心的。你自己可以回憶一下,你發完了菩提心之後,你都做了些什麼?你認識不認識自己發過的菩提心呢?恐怕十個就有十個是不認識的。在你受戒的時候,因為咱們中土和有些地方不同,一出家都是大乘根機,你一出家受戒,就是發菩提心了。你自己可能還不知道,你的師父已經教你發了菩提心了。但是你發了菩提心來學戒的,因此你不是一般的,如果你真的不知道,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每天你自己檢查一遍,或者是在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你就想想自己出家這麼多年了,不管三年也好、五年也好、十年乃至二十年也好。在你檢查當中,就想為什麼我的心還不能入道呢?這是有兩種原因的。一種現世的業,你今生造了很多的業。一種是過去的業障住了,障住了你的那個智慧,光明就顯現不出來了。當你這一檢查,你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哪些是不在道的,心裡頭離開了你發心時的願望,那麼這一天你會記的很牢,今天做得不好,自己就會很慚愧,明天我要開始好好的去做。我跟大家說的這個方法,是絕對的開智慧,就是要自己每天檢查。我今天在心裡做了哪些錯誤的事。檢查我的心有哪些念頭是不對的,又有哪些念頭是很好的,只要你聽師父的話,照著去修行就好了。因為師父的話是聽佛說的,咱們大家都是佛弟子,都要照佛教導我們的去做才行。

大家都要求開示,都想求知道。你已經知道的很多了,我們每位的道友,你並不是無知,並不是非要聽老師講,聽他講才知道,而是你們已知道的很多了。缺乏什麼?是沒有去做。光知道,不去做,你怎麼能得到呢?你得不到就解脫不了,你自己不去檢查自己。看見自己的過,不但不承認,還給自己的過打掩護,自己先原諒自己。唉呀!我是凡夫,我怎麼能學聖人呢?就這樣過去了。一句我是凡夫,就把什麼都遮了。現在還有句口頭禪,說什麼“我業障很重”。真的是這樣嗎?我剛才跟我們男眾弟子說,如果感覺你業障很重,那你一天從早到晚你就應該修行,你就要檢查檢查你在想些什麼?連自己都不敢去檢查自己。如果你真的從早晨到晚上沒有二念,沒離開過三寶,那你已了生死了,到你臨命終的時候,你是不會動念的,世間相你不會貪愛的。那才是真正的自己認識自己。

你說我這個老和尚活了快九十五歲,自己還不太認識自己。如果你們說認識自己,那你是在說大話,當你所學的,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時,生死就了一半,臨命終時才斷定,現在是在認識的過程當中。假使你們的身體像我現在這個樣子,你們都會請假了,因為你們也知道支持不下去了,那種難過不只是肉體上,而是心理負擔。我現在已把這負擔減少了一半,我讓心裡不再有負擔,我把它劃分開,身體歸身體,心歸心。因為心是主,它就會支配你的身體;不能動,讓它動,不吃,讓它吃,吃飯吃不下,睡覺睡不著,行動不方便。這就是老了,現在我跟你們說,你們也不相信,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老,等你到老了就會知道的。我在我的老師跟前,那時候慈舟老法師才不到六十歲,我們都抱怨老和尚,唉呀!你怎麼老是說自己不行了、不行了。我現在才知道,真是不行了。可是愈到了不行的時候,事情就愈多。現在沒有人找你們,可找我的就太多了,不論在家的出家的。你問客堂,你要不見,人家起煩惱,我這麼老遠的來,就是想看看老和尚,你不見能行嗎?那就勉強的見。他說的你根本不愛聽,但你還得勉強的聽,被動的接受他的意見。每天都是如此,心很煩;但煩也不行。

好像你們看到老和尚不講課時,好象什麼也不幹,那你問問客堂就知道了。這個從臺灣來的,他就想看看老尚。那個從廣東來,也是想看看老和尚。我能說我身體不好,都不見嗎?那他口裡不說什麼,但他心裡會不會罵呢。也許不會罵了,因為他怕背因果,怕倒楣。那他來找你來幹什麼呢?或者是家裡出了一些不平的事,或者是孩子升學、是生意做不好,給你個條,你就得給他回向。如果他見了你求了你,你給他一回向,過段時間後,他有好轉了,他就會說這個老和尚很好。如果求你一回不靈,他就要罵你了。難道不是這樣子嗎?但是他靈一回,他又會來找第二回,還會介紹給他的親友,你去看看老和尚吧,你不順心的事找他,他給你一念就好了。這些都是一種麻煩。

剛才我問我們的弟子說,我是為你們活著呢,還是為我自己活著?也許你會這樣回答說,老和尚你發了菩提心,你就應該為眾生活著。但這不是一句話呀,是要用心去付出的,我想我們的道友都懂得這個道理。也有很多弟子問我要什麼東西?我會要什麼呢?我現在是什麼都不要的。可我愈不要,他們就愈要給你;可是你想要的人,他又偏偏不給。人就是這麼的怪,想要的他不給。不需要的他卻非要給你不可。諸法也是這個樣子的,大家細心的一觀察就會發現!一切法都如是理。那我們該怎麼辦呢?一切法無我,我不因為這些生煩惱,本來就沒有我,那還生什麼煩惱,因為人的活著,本來就是為別人的。我們每位道友都想求法、都想求知識、求深入、求證得、求解脫、求成佛。成了佛就能利益別人,修道就是為了利益別人而活著的,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有些時候說話,是說起來容易但做著是很難的,我跟你們說的這些話是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做到的,我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做,我們一起來成就無上菩提道業。

如果你真的要修,那你就修一個觀,觀:一光驅除千年暗,等你把這個修開悟了,那你也就成就了。“千年暗室,一燈即破”,當下狂心頓歇,歇即是菩提。當下就是菩提了。狂心頓歇即菩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