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那些不合時宜的老習俗,咱們曲靖會澤也這樣!

1、除夕不能回娘家

說起這個習俗, 就得從根兒上刨。 在過去, 中國女性地位低下, 女孩兒出嫁後, 就算是男方家的人了, 所以在除夕這種自家團圓的日子, 自然不方便一個外人的參與, 即使父母思念女兒也只能忍受這種規矩。 其實說到底, 這些陋習的根源都來自於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歧視, 在現代社會來看, 實在不可取。 這個影響極其深遠一直到現在, 尤其在雲南曲靖會澤等不少農村地區在婚嫁、生子等問題上體現的更是明顯。

2、破五以後才起事

為什麼叫“破五”呢, 那就要從long long ago說起了, 關於這個問題, 特意諮詢了村裡88歲高齡的奶奶。 根據奶奶含糊說的(她沒牙)我們家鄉的習俗結合網上的資料, 大致可以這麼理解:破五, 破的是“五窮”, “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老輩人封建的認為, 從三十兒到初五, 不能起事, 比如蓋房、開張等, 不能打掃衛生倒垃圾, 甚至不能走親戚,

起事會讓全年的運氣都壞掉, 倒垃圾會把運氣、財氣給倒出去, 而走親戚會把黴運帶去別人家。 各地的風俗也不同, 但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封建思想。 還有另一種說法我覺得倒是可以繼承和發揚的:“破五”還有“破吾”之說, 即破除自己的壞毛病, 反省自己的過失, 塑造一個新我。 大家以後不如就把這句話作為對“破五”的理解吧。

3、正月不許剪頭髮

這個我記憶比較深, 因為去年我奶奶還教訓我(怎麼又是我奶奶):你這孩子!你剪頭髮對你舅舅不好!為什麼是對舅舅不好?怎麼不是姑姑、姨姨、伯伯?這就要追溯到大清王朝去了。 大清的“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大家都知道, 是為了以此來作為對漢人及其他各族人民進行思想統治的一種手段。 對漢人來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你剃我頭那還不是要了老子的命, 讓老子背上不忠不孝之名嗎?!所以, 一場場保衛頭髮的局部戰爭在各地上演了起來, 額…結局你們知道的, 我大清好生強大, 剃的剃, 殺的殺, 由此, 大家對明室愈發思念,

一些“忠誠的有識之士”就以“正月不剃頭”的表達“思舊”之情, 由於此事不可張揚, 只能在地下進行傳播, 慢慢的, “思舊”就被誤傳成了“死舅舅”。 今年我得跟奶奶說:三百多年前的事兒了, 咱不較這個真兒了好不?

4、春節假日賭博忙

春節回家, 不少人都拿到了年終獎,

就算沒拿, 在春節進行一些娛樂活動也是必要的, 賭博, 儼然成了過年在家的保留節目, 農村地區尤為盛行。 每年回外婆家, 親戚們也都會聚在一起玩兒兩把, 我也偶爾參與一下, 玩的都不大, 輸贏始終保持在100塊以內。 所謂“小賭怡情大賭傷身”, 有些人在過年期間賭性大發, 居然想要靠賭博把年終獎翻一番, 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借此現象, 一些不法分子在較私密的場所開起賭局, 使得很多賭徒把過年的錢輸得血本無歸。 親戚朋友間小玩兩把我倒覺得是增加年味兒的事情, 但賭注過大就不可取了, 傷錢事小, 傷情就得不償失了。

5、爆竹震天孩童哭

此前,一張清潔工夫婦呼籲年輕人少放點鞭炮的圖片在朋友圈瘋轉,不少具有人文關懷的朋友都積極回應,後來形勢轉變,大家驚呼:賣炮大爺怎麼辦?兩個事兒都是好事兒,少了哪個都覺得不是滋味兒,辦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誰放炮誰掃地!可是對這個辦法的實施度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滿地的煙頭紙屑就是證明。此問題這裡不便展開討論,接著說過年放炮的事兒。炮,是一定要放的,在哪放?什麼時間放?放多久?怎麼放?問題的答案其實大家都知道,希望今年都能呼籲身邊的人注意這些問題,自己更要做到哦。最後,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我,我可是經歷過事兒的人啊……

6、鋪張浪費不可取

過年啦,家家都會備足了年貨,大魚大肉的吃上他幾天,姑娘們對這點一定是深有體會的,原諒我說到你們痛處。辛苦一年了,多吃點那是必須的,親朋相聚也不免要整上一大桌子飯菜,根據我家的經驗,從初一開始,平均每兩天吃一次剩飯,餃子更是要吃到正月十五(整天就是包了吃,吃了接著包,北方習俗)。現在不比舊社會啊,物質如此豐富,超市都不放假,人家來串門也不是為了來大吃大喝一頓啊,何必如此“盛情款待”呢?更有甚者,一頓年夜飯竟然花費數萬,要我說,飯店黑了心,顧客殘了腦。

7、走樣變味壓歲錢

“祟”,在中國傳統中是個不好的東西,代表邪和惡,“壓歲(祟)錢”就是由此而來的用於驅邪辟惡的玩意兒。一般由長輩給晚輩,或晚輩孝敬長輩。隨著我們生活水準和物價水準的提高,壓歲錢的數目也是水漲船高,不少人自己都過得緊巴巴的,但為了面子,每年仍要拿出與他人相仿的壓歲錢來分給家中小輩兒,以示自己幹的不比別人差。當然也有其他情況,比如某個親戚家中困難,為了不讓TA難堪,便以壓歲錢的形式對其進行資助。還有些就比較令人厭惡了,如不法商人以壓歲錢的形式向某官員行賄。總之,壓歲錢裡頭藏著太多的中式智慧與“智慧”,體現了古老卻歷久不衰的哲學思想。如何讓壓歲錢成為我們溝通情感的工具,而不是走樣變味兒的手段,這是我們都需要好好思考和把握的。

5、爆竹震天孩童哭

此前,一張清潔工夫婦呼籲年輕人少放點鞭炮的圖片在朋友圈瘋轉,不少具有人文關懷的朋友都積極回應,後來形勢轉變,大家驚呼:賣炮大爺怎麼辦?兩個事兒都是好事兒,少了哪個都覺得不是滋味兒,辦法大家也都知道了,那就是:誰放炮誰掃地!可是對這個辦法的實施度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滿地的煙頭紙屑就是證明。此問題這裡不便展開討論,接著說過年放炮的事兒。炮,是一定要放的,在哪放?什麼時間放?放多久?怎麼放?問題的答案其實大家都知道,希望今年都能呼籲身邊的人注意這些問題,自己更要做到哦。最後,一定要注意安全,相信我,我可是經歷過事兒的人啊……

6、鋪張浪費不可取

過年啦,家家都會備足了年貨,大魚大肉的吃上他幾天,姑娘們對這點一定是深有體會的,原諒我說到你們痛處。辛苦一年了,多吃點那是必須的,親朋相聚也不免要整上一大桌子飯菜,根據我家的經驗,從初一開始,平均每兩天吃一次剩飯,餃子更是要吃到正月十五(整天就是包了吃,吃了接著包,北方習俗)。現在不比舊社會啊,物質如此豐富,超市都不放假,人家來串門也不是為了來大吃大喝一頓啊,何必如此“盛情款待”呢?更有甚者,一頓年夜飯竟然花費數萬,要我說,飯店黑了心,顧客殘了腦。

7、走樣變味壓歲錢

“祟”,在中國傳統中是個不好的東西,代表邪和惡,“壓歲(祟)錢”就是由此而來的用於驅邪辟惡的玩意兒。一般由長輩給晚輩,或晚輩孝敬長輩。隨著我們生活水準和物價水準的提高,壓歲錢的數目也是水漲船高,不少人自己都過得緊巴巴的,但為了面子,每年仍要拿出與他人相仿的壓歲錢來分給家中小輩兒,以示自己幹的不比別人差。當然也有其他情況,比如某個親戚家中困難,為了不讓TA難堪,便以壓歲錢的形式對其進行資助。還有些就比較令人厭惡了,如不法商人以壓歲錢的形式向某官員行賄。總之,壓歲錢裡頭藏著太多的中式智慧與“智慧”,體現了古老卻歷久不衰的哲學思想。如何讓壓歲錢成為我們溝通情感的工具,而不是走樣變味兒的手段,這是我們都需要好好思考和把握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