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播答題”會比”吃雞”更火嗎?

2017.8.26, 世界第一款移動端”直播答題”軟體HQ Trivia在Appstore上線, 4個月後這款在Appstore上已突破百萬下載量的成功的手機應用, 被”複製和借鑒”到了國內。

這場看似簡單粗暴的”撒錢運動”對平臺們, 對用戶, 對行業都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以下為分析與設想:

目錄

capter 1 被透支的用戶價值capter 2 更多商業模式的設想capter 3 像”吃雞”一樣的開闢新大陸Capter 1 被透支的使用者價值

產品對於使用者來講的價值點在哪, 就是我所理解的用戶價值, 而”轉換率, 留存率, 活躍度”是衡量價值高低的標準。 在直播答題這塊領域裡,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使用者價值是被提前透支的, 不斷提高的獎金額度增加了用戶的預期閾值, 伴隨而來的題目難度增加, 成功闖關的幾率下降也削減了用戶留存的耐心, 如果產品定位始終不變, 勢必會變成一款現象級產品。

簡單粗暴的玩法, 也培養了用戶”簡單粗暴的需求”

當初沖頂大會橫空出世的時候,

辦公室裡一半的人每天中午都守著玩, 茶餘飯後的話題總是”答題和獎金”, 時間推移至今, 還堅持每天玩的同事已經沒有了, 只有幾個”三天打漁, 兩天曬網”的同事還苦苦堅持著, 在朋友圈子裡面, 有些”文化程度不高”(就事論事, 非歧視)的朋友, 基本上都是玩一盤就卸載App, 闖關失敗和知難而退的挫敗感, 遠大于”平分200萬”的新鮮感。

各大答題平臺的題目包羅萬象, 涉及面之廣, 簡單的可以是”六一兒童節是幾月幾日?”, 難的可以是”中國哪個朝代吃不到辣椒?”, 這也是答題平臺們, 為了讓更多用戶積極參與答題, 和避免獎金成本過高, 這兩者之間的平衡而做出的努力。 而這些題目, 除了那些”什麼都懂”的用戶以外,

其餘的用戶不可能有強烈的答題興趣(我不愛錢, 我愛答題?), 獎金肯定是99%的使用者高頻參與的目的。

無論每場比賽的獎金是5萬還是200萬, 在我觀察的幾十場比賽中, 最後平分的獎金幾乎都是個位數和十位數的金額, 獎金少, 參賽者就少, 獎金多, 參賽者就多, 成本總有辦法控制。 當一個”答題比賽”闖關成功的幾率, 變得讓用戶感覺和中彩票一樣時, 流量就很難繼續保持了。

不斷提高的期望上限, 不斷降低的耐心下限

“快點開始吧!主持人真XX囉嗦!主持人是XX!”, 這些內容幾乎是在使用者回饋中出現的最多的, 大部分用戶的強烈需求就是答題拿錢, 肯定不喜歡自己的時間, 被用戶認為無意義的事情佔用。

長此以往, 除了那些經常得獎的老玩家,

以及隨著”直播答題”造勢引流的紅利結束, 可能還真不會留下多少, 只為了掙那幾率不高的幾塊十幾塊錢, 而看主持人廢話20分鐘的用戶了。

為什麼主持人會囉嗦?當然是”插播廣告”以及培養用戶習慣, 讓用戶習慣在答題前, 看主持人BB十分鐘, 這也是提高留存率的手段, 但是拿捏不准, 也容易變成流量缺口。

又一個薅羊毛的處女地?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直播答題上線不到一周, 就出現了Ai答題, 答題微信群, 就連百度都蹭著熱度推出了”答題神器-簡單搜索”, 讓用戶的答題準確率提高。

普通的玩家用戶中, 開始衍生出了以薅羊毛為目的的”專家使用者”, 他們互相取暖, 互相幫助, 抱團出擊, 再加上語音辨識這類技術,

大大提高了一群人的得獎率, 並且這直接影響到了對於普通玩家闖關成功後的獎金分成, 人越多獎金越少, 不加以限制則會導致使用者的產品價值觀, 不斷偏移, 畸變惡化。 比如曾經還很流行的”一元雲購”, 本來商業模式是挺好的, 現在已經成為大眾眼裡的騙子平臺了。

Capter2 更多商業模式的設想全面商業化的”直播答題”

目前各直播答題平臺, 廣告的輸出方法, 主要是靠主持人的說辭, 在正式開始答題前, 主持人也許會綿綿不絕的說上10分鐘, 透支著用戶耐心, 承受著失去流量的風險打廣告。

如果把廣告內容植入題目呢?在每次答題前, 播放一段廣告視頻, 甚至是線下廣告的誘導, 向用戶傳達”要想答題成功, 就要仔細看廣告哦”類似的話術, 這樣對於傳播廣告內容和建立使用者認知很直接,畢竟用戶要理解題幹,思考正確結果。

以成都最近開業的武侯萬達廣場舉例,題目可以設置為:

武侯萬達廣場的開業時間是?武侯萬達廣場的地點是?地鐵9號線的哪個網站,出站後可以到達武侯萬達廣場?

連主持人都省了,如果獎金是誘人的,那用戶被廣告傳播的動機將更強烈。

更細分的應用場景

目前各大直播答題平臺,對用戶產生的價值有哪些呢?我能想到的第一價值是金錢,其次是日漸下降的好奇心與答題快感。 我相信對於這些五花八門涉及面超廣的題目,是很難單純的建立用戶的答題興趣的。

以答題興趣為導向的,娛樂化App,通過興趣賽區、好友PK、打擂、周邊排行榜等功能,來幫助用戶建立答題興趣與粘性,通過低成本低門檻的方式滿足使用者的成就感,好勝心。以答題創收為導向的,有償答題,付費參與,眾籌的方式積累獎金池,”一元雲購”純粹拼運氣,那”付費知識答題”則是拼實力。以學習進步為導向的,如一些學英語的app也有如此功能,填單詞遊戲闖關,但是始終是單機遊戲,雖然可以分享給好友,朋友圈,但是”可以向別人證明,比他做的更好”肯定不如,一群人同時參與而產生的被認可感明顯。設想三:像”吃雞”一樣的開闢新大陸

去年大火的《H1Z1》和《PUBG》幾乎顛覆了PC端遊,獨特的“大逃殺”模式為傳統FPS射擊遊戲開闢了新的道路,隨後一大批模仿者,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steam上),都出現了一大批模仿者。

“線上直播答題”結合了直播與知識經濟,也行業裡也開闢了一片新大陸,但是在沒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出現之前,做成App可能會顯得有點重,如果僅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其短時間內帶來的流量以及口碑、傳播速度,可以和”微信春晚搖一搖、支付寶集五福、雙11″媲美了。

正如西瓜視頻和花椒直播那樣,線上直播答題是依託于現有產品的獨立欄目,而非獨立App,它更像一場運營活動,而不是一個功能,就算不考慮廣告,也能起到為App引流造勢的目的。

西瓜視頻在加入”百萬英雄”後,流量不斷攀升。

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全民參與”,以往傳統的電視節目中的短信投票抽獎、電臺通話點歌,以及互聯網的彈幕……都帶有這樣的含義,”因為自己的參與,可能讓節目對我產生回應”,基於這個原因會讓用戶變得專注和積極。

我不禁設想,如果把”直播答題”搬到今年的春晚上,那將是怎樣恐怖的效果? 電視機是題目的輸出設備,手機是使用者們的交互設備,頂尖的主持人在電視裡烘托氣氛,我們坐在家裡和父母姐妹一起討論著答案,與全國幾億人一起參與,享受腦力碰撞的盛宴,這樣的用戶體驗會比”搖一搖”差嗎? 而這麼一次全國流量的聚集,也是在題目中,宣傳國家宣傳党的好機會,同時國家對於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的行為是很支持的。

一旦一條道路被發現,也許就是通往一片新大陸的開始。

本文由 @Palowlto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於網路

這樣對於傳播廣告內容和建立使用者認知很直接,畢竟用戶要理解題幹,思考正確結果。

以成都最近開業的武侯萬達廣場舉例,題目可以設置為:

武侯萬達廣場的開業時間是?武侯萬達廣場的地點是?地鐵9號線的哪個網站,出站後可以到達武侯萬達廣場?

連主持人都省了,如果獎金是誘人的,那用戶被廣告傳播的動機將更強烈。

更細分的應用場景

目前各大直播答題平臺,對用戶產生的價值有哪些呢?我能想到的第一價值是金錢,其次是日漸下降的好奇心與答題快感。 我相信對於這些五花八門涉及面超廣的題目,是很難單純的建立用戶的答題興趣的。

以答題興趣為導向的,娛樂化App,通過興趣賽區、好友PK、打擂、周邊排行榜等功能,來幫助用戶建立答題興趣與粘性,通過低成本低門檻的方式滿足使用者的成就感,好勝心。以答題創收為導向的,有償答題,付費參與,眾籌的方式積累獎金池,”一元雲購”純粹拼運氣,那”付費知識答題”則是拼實力。以學習進步為導向的,如一些學英語的app也有如此功能,填單詞遊戲闖關,但是始終是單機遊戲,雖然可以分享給好友,朋友圈,但是”可以向別人證明,比他做的更好”肯定不如,一群人同時參與而產生的被認可感明顯。設想三:像”吃雞”一樣的開闢新大陸

去年大火的《H1Z1》和《PUBG》幾乎顛覆了PC端遊,獨特的“大逃殺”模式為傳統FPS射擊遊戲開闢了新的道路,隨後一大批模仿者,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steam上),都出現了一大批模仿者。

“線上直播答題”結合了直播與知識經濟,也行業裡也開闢了一片新大陸,但是在沒有成熟的商業&盈利模式出現之前,做成App可能會顯得有點重,如果僅從運營的角度來看,其短時間內帶來的流量以及口碑、傳播速度,可以和”微信春晚搖一搖、支付寶集五福、雙11″媲美了。

正如西瓜視頻和花椒直播那樣,線上直播答題是依託于現有產品的獨立欄目,而非獨立App,它更像一場運營活動,而不是一個功能,就算不考慮廣告,也能起到為App引流造勢的目的。

西瓜視頻在加入”百萬英雄”後,流量不斷攀升。

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全民參與”,以往傳統的電視節目中的短信投票抽獎、電臺通話點歌,以及互聯網的彈幕……都帶有這樣的含義,”因為自己的參與,可能讓節目對我產生回應”,基於這個原因會讓用戶變得專注和積極。

我不禁設想,如果把”直播答題”搬到今年的春晚上,那將是怎樣恐怖的效果? 電視機是題目的輸出設備,手機是使用者們的交互設備,頂尖的主持人在電視裡烘托氣氛,我們坐在家裡和父母姐妹一起討論著答案,與全國幾億人一起參與,享受腦力碰撞的盛宴,這樣的用戶體驗會比”搖一搖”差嗎? 而這麼一次全國流量的聚集,也是在題目中,宣傳國家宣傳党的好機會,同時國家對於傳播正能量,積極向上的行為是很支持的。

一旦一條道路被發現,也許就是通往一片新大陸的開始。

本文由 @Palowlto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