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品新人如何用做產品的方法製作Axure元件庫

作為剛入職的產品新人, 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熟悉業務。 當然leader也佈置了任務, 其中頻率最高的就是製作元件庫。 我已經做了兩套元件庫, 一套用於PC端, 一套用於移動端。 作為一個在製作元件庫上已經非常“有經驗”的人,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產品新人如何用做產品的方法製作元件庫。

作為產品經理, 畫原型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最讓人頭大的莫過於需要畫一些複雜的介面原型, 有可能畫原型的頻率還非常高。 所以這個時候針對一個系統定制元件庫顯得非常重要。 如果將一個系統的元件庫做出來, 分享出來, 各個產品線的產品經理在畫原型時都能使用這個元件庫。 這樣的話, 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方便產品經理畫原型, 節省工作時間, 提高工作效率。

對產品新人來說, 元件庫就是自己做的第一個產品。 做元件庫的過程也是鍛煉自己做產品的過程。

那如何用做產品的方法製作元件庫呢?

一、確定產品規範, 明確產品目的

在製作元件庫之前, 首先要從設計那裡拿到頁面的規範。 頁面裡的每一個控制項的寬度、高度、顏色、字體都有規定。 我們在製作元件庫的時候就是依照設計給的規範來進行製作。

同時還有明確元件庫的目的是方便產品經理畫原型, 所以做的時候還需要思考他們的使用習慣, 適當地對元件庫進行拆分、組合, 讓產品經理在用起來時能夠更順手。

二、明確產品的使用場景和區別

不同的元件庫有不同的使用場景, 這會使得元件庫的形式會有一些區別。 就拿我做過的兩個元件庫舉例。

PC端系統的頁面會比較詳細、複雜, 但是PC端的頁面更新反覆運算頻率較低,

所以元件庫的樣式會是比較固定的。 在製作過程中只需要按照設計規範去做, 整個頁面的元件會比較多, 這樣產品經理在畫原型時直接拖拽使用整個頁面就很方便了;

而移動端的元件庫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 但是由於移動端頁面更新較快, 製作整個頁面的元件庫其實沒多大必要, 所以在做移動端元件庫的時候, 設計的要求是要拆分得足夠細緻。 整個元件庫更需要的是“按鈕”、“搜索框”、“輪播圖”這種偏基本的元件。 這樣產品經理在用的時候, 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自己組合整個頁面。

三, 產品開發—製作元件庫

1、首先在元件庫中心“創建元件庫”。

2、命名元件庫, 保存。

保存完之後, 元件庫會出現在元件庫中心, 但裡面沒有元件。

3、這時候關閉Axure, 點開保存在桌面的.rplib文件。

4、打開元件庫後, 就開始根據規範製作元件庫。

5、製作完成, 點擊保存。 關閉Axure後重新打開,點擊“載入元件庫”,把剛做好的元件庫載入到Axure元件庫中心。

6、元件庫製作完成。

四、產品測試

製作完元件庫後,為了保證元件庫的品質,還需要自己“測試”元件庫。

先要核對元件庫裡的元件是不是都符合規範。再嘗試自己導入元件庫,拖拽使用一下,看是否有比較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視的問題,由於大家的電腦型號不一樣,同一個元件庫有可能在自己電腦上顯示正常,但是在別人電腦上就可能會出現換行、頁面亂七八糟等問題。所以還需要在不同的電腦上進行“測試”,看看哪些元件出現了問題,將文字方塊的寬度拉長一些,以保證在其他的電腦上顯示的時候一切正常。

最後再將元件庫發給設計或者目標使用人,請他們看看元件庫是否符合實際使用習慣,還有哪些地方有問題,再進行修改。

五、收集用戶回饋,進行反覆運算

當一個產品發佈之後,任務並沒有結束,還需要後續的跟蹤和反覆運算。元件庫也一樣。

在各位產品經理使用元件庫後,還需要進行使用者調研,收集元件庫的使用情況。這些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當面詢問等方式來得到回饋。當然由於用戶都集中在一個公司,所以當面詢問是最有效的方法。收集到了使用者使用中的問題,還需要對元件庫進行修改,推出更好的版本。

當上述流程都做完了,一個元件庫才算真正地製作完成。

任何小的任務都可以當作產品來看待,都可以用做產品的方法來進行。如果每一次都懷著“產品雖小,流程俱全”的心態去完成任務,相信有一天在面對較大產品的時候,也可以穩妥地將工作流程推進下去。

本文由 @ 異彩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關閉Axure後重新打開,點擊“載入元件庫”,把剛做好的元件庫載入到Axure元件庫中心。

6、元件庫製作完成。

四、產品測試

製作完元件庫後,為了保證元件庫的品質,還需要自己“測試”元件庫。

先要核對元件庫裡的元件是不是都符合規範。再嘗試自己導入元件庫,拖拽使用一下,看是否有比較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視的問題,由於大家的電腦型號不一樣,同一個元件庫有可能在自己電腦上顯示正常,但是在別人電腦上就可能會出現換行、頁面亂七八糟等問題。所以還需要在不同的電腦上進行“測試”,看看哪些元件出現了問題,將文字方塊的寬度拉長一些,以保證在其他的電腦上顯示的時候一切正常。

最後再將元件庫發給設計或者目標使用人,請他們看看元件庫是否符合實際使用習慣,還有哪些地方有問題,再進行修改。

五、收集用戶回饋,進行反覆運算

當一個產品發佈之後,任務並沒有結束,還需要後續的跟蹤和反覆運算。元件庫也一樣。

在各位產品經理使用元件庫後,還需要進行使用者調研,收集元件庫的使用情況。這些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當面詢問等方式來得到回饋。當然由於用戶都集中在一個公司,所以當面詢問是最有效的方法。收集到了使用者使用中的問題,還需要對元件庫進行修改,推出更好的版本。

當上述流程都做完了,一個元件庫才算真正地製作完成。

任何小的任務都可以當作產品來看待,都可以用做產品的方法來進行。如果每一次都懷著“產品雖小,流程俱全”的心態去完成任務,相信有一天在面對較大產品的時候,也可以穩妥地將工作流程推進下去。

本文由 @ 異彩 原創發佈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