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避免與李自成交戰,左良玉率明軍撤退,在武昌燒殺搶掠

左良玉是明朝歷史上一個富有爭議的人物, 南明弘光政權苟延殘喘, 只有短短一年, 後世多有人指責左良玉率軍“清君側”, 將南明從內部搞垮, 迫使馬士英等人不顧清軍入侵調遣江北四鎮防禦左軍, 後來阮大鋮等南明大臣投降清朝。 而在進入南明之前, 左良玉也曾多次對於崇禎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 在地方上胡作非為。

左良玉

明末農民起義愈演愈烈, 在崇禎末年崇禎皇帝已經漸漸失去了對朝政的控制, 明朝官員體系已瀕臨崩潰, 文官各懷鬼胎, 武將則不聽號令。 其中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將領左良玉則趁機擴大部隊, 擁兵自重, 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軍閥。 左良玉在河南、湖北等地與李自成多次交戰, 先勝後負, 最後甚至被打出了“恐李症”, 見到李自成就自動退避三舍。 然而在明朝的百姓面前, 左良玉又變得生龍活虎了, 他的軍隊不斷襲擾路過的大城市。

一次, 左良玉在敗退的過程中襲擾了武昌, 由於其帶兵不嚴, 無力約束, 導致重鎮武昌被搶劫和燒殺一空。

李自成劇照

親身經歷者馮生講述到, 當他坐船到蘭溪(今屬湖北黃岡)時, 見到很多從上游武昌逃命而來的人, 他們競相傳言, 說武昌城內部已經徹底失去秩序,

一片混亂, 百姓們都在慌張著逃難。 左良玉率數十萬大兵壓境而來, 正在向武昌襲來。 到達漢口後, 左良玉派兵搶船渡江, 這造成漢口居民逃散一空, 江上運行的船都沒有了。 十二月十八日, 親歷者乘坐著僥倖沒有被搶奪走的船, 在漆黑的夜晚, 趁著風大順利到達武昌, 船隻停留在金沙洲。

武昌黃鶴樓

當時已經是天明, 武昌城內逃難者多如螻蟻, 他們紛紛向南方逃去。 左良玉的士兵, 將小孩和婦女塞入船艙之中擄走, 逼迫男子在岸上做苦力或者充軍, 導致滿城老少啼哭嚎叫, 士兵一旦發現男人不聽話便立即砍掉腦袋。 姦淫擄掠更是司空見慣, 大多家庭被沖散截殺, 甚至有的家庭全部葬身河底或者死在兵丁的刀口之下。 絡繹不絕的逃難人群到處都是, 隨處可見。 左良玉的士兵到處燒殺搶奪, 行軍所過的地方, 雞犬不留。 最後武昌城裡, 居住的百姓一個都沒有, 什麼都不剩, 成為一座空城。 到了第二天, 左良玉的部隊又開始去搶劫金沙州了。

明軍劇照

殺戮永遠不是變強的理由, 左良玉雖然手握大軍, 也曾經與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軍殊死搏殺, 但是他無力約束手下兵丁的燒殺搶掠, 在明末造成的影響很壞, 導致明軍喪失了百姓的支持。 而進入南明後, 左良玉在“清君側”進犯南京的路途中重病死在軍中, 他兒子後來帶著剩下的部隊投降了清朝。這說明,左良玉根本不是能挽大廈將傾的能臣,只是一個霸佔地方的軍閥。當他無法左右命運埋下的伏筆,就只有被後世牢記其所帶兵丁犯下的罪惡。據歷史記載,他死的時候,已經對自己造成的惡果,懷有深深的歉意。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他兒子後來帶著剩下的部隊投降了清朝。這說明,左良玉根本不是能挽大廈將傾的能臣,只是一個霸佔地方的軍閥。當他無法左右命運埋下的伏筆,就只有被後世牢記其所帶兵丁犯下的罪惡。據歷史記載,他死的時候,已經對自己造成的惡果,懷有深深的歉意。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