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美團外賣出漏洞?網約車還沒出,先賠永和豆漿15萬!

美團打車?先打官司!

2017年12月28日, 美團宣佈正式在全國7個城市的美團APP上線打車入口, 許多人對美團從送外賣到網約車的跨度表示驚訝, 但也非常歡迎能有新玩家能夠打破滴滴網約車壟斷現狀。

只不過, 美團打車還沒有全面鋪開, 美團就要先面對一起官司了。

1月16日, 永和豆漿稱在美團外賣平臺上, 有一家速食店擅自使用了“永和豆漿”商標。 要求這家速食店和美團外賣立即停止侵犯原告第9862735號商標的行為, 並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

永和豆漿認為, 在多年的經營中, 永和豆漿已經成為國內兩岸三地乃至國際市場的知名品牌。

“永和豆漿”字樣是原告商標體現呼叫功能的顯著部分, 被告地處繁華地帶, 未經原告許可, 在其門店招牌及美團平臺擅自使用“永和豆漿”字樣, 使消費者誤認為被告提供的餐飲服務于原告具有特定的關係, 混淆服務來源, 構成對原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目前, 北京海澱法院已經受理了此案, 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美團被告侵權並非首次

在永和豆漿的案件中, 美團餐廳並沒有直接侵權, 而是在店鋪的資質審核上出現了紕漏, 有連帶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 這已經不是美團第一次因為這樣的事情被告上法庭了。

2016年8月份, 綠茶餐廳所屬的杭州綠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指美團網接納多家“李鬼”餐廳進駐, 侵犯了商標權, 並構成不正當競爭, 故將美團網所屬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及“李鬼”餐廳訴至法院, 索賠50萬元。 後續, 雙方均表示同意調解。

可以看出, 美團外賣的監管機制的確出現了漏洞, 對於商家資質的監管不力讓“李鬼”有了可乘之機, 進而引發食品安全性漏洞。

從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的半年時間內, 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對美團進行5次行政處罰, 罰金額接近百萬。

按理說, 面對如此巨額的罰金, 美團理應調整策略, 對商家的資質和身份從嚴審核。 然而此次永和豆漿商標遭冒用, 美團的監管又再一次失效了。

永和豆漿至今已有近200個商標

永和豆漿此次之所以能理直氣壯的索賠, 與他們的商標保護意識是分不開的。

早在1993年, 永和食品就申請了“永和”商標, 核定使用在“豆漿”等商品上。 隨著永和食品的不斷的壯大, 目前永和名下的商標已經將近200個, 類別大多集中在餐飲、食品有關的商品或服務上。

餐飲界一直都是商標侵權的重災區, 許多百年老店都被山寨品牌取而代之。 但永和食品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品牌築起了一道防線, 才能讓自己的品牌從寶島臺灣開到大陸的大江南北, 不被山寨、模仿給擊倒。

永和豆漿作為一個品牌, 已逐漸超脫當初的街頭小店, 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食的代名詞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

希望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能夠重視品牌保護, 早日注冊商標。 也希望美團能在擴大業務, 跨界發展的同時, 重視好平臺監管的作用, 不要讓沒有商標的“李鬼”繼續存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