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國癲癇兒童數量竟達數百萬?一文看懂兒童癲癇和用藥建議!

小兒癲癇現狀

癲癇俗稱羊癲瘋、羊角瘋, 因部分患者發作時會發出類似羊的叫聲而得名, 患者發作時多數表現為意識喪失, 吐白沫, 肌肉強直性收縮等。

兒童癲癇(Children epilepsy)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良性部分性癲癇, 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腦部慢性疾患, 患病率為0.3%-0.9%, 其特徵為腦部神經元群過度放電導致陣發性大腦功能紊亂, 具有反復的特點。

初步估計我國至少有900萬癲癇患者, 其中有600萬癲癇兒童。

為何癲癇易發于兒童?

由於兒童神經系統處於發育不成熟向發育成熟的特殊階段, 中樞神經系統不成熟、神經細胞本身不穩定、神經介質釋放不平衡及對刺激和驚厥易感, 兒童癲癇的局部定位征、擴散程度及病因都有年齡依耐性。 因此, 癲癇易發于兒童期。

1歲以內是發病率最高的年齡段, 由於嬰兒神經系統發育以及病因、誘發因素的特殊性, 使診斷和識別存在困難,

也使藥物的選擇以及治療監測有別于其他年齡段的癲癇患者。

小兒患病六大表現

>>> 易變性

有些小孩子的癲癇變幻無常, 在不同時期可有不同類型的發作。

>>> 多樣性

就是同一個小兒癲癇患者, 可有幾種不同類型的癲癇發作。

>>> 不典型性

兒童癲癇時常變化, 比如說週期性嘔吐, 狂笑, 異乎尋常的性格突然改變等, 都是為兒童癲癇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 不良因素容易誘發

兒童在不良因素(如發熱、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等)的影響下容易發作。

>>> 頓挫性

往往是不完全的發作, 也就是不表現發作的全過程, 而終止於發作的某一階段。

>>> 週期性

小兒癲癇如果不給予有規律的治療或發作頻繁(尤其是大發作或出現過持續狀態後)、長期不能控制者,

智慧和性格的改變比較明顯, 如表現為智慧低下、呆傻、遲鈍、幼稚、言語不清、沉默寡言、孤僻或暴躁等。

關於癲癇的五大誤區

>>>> 癲癇是不治之症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發作性疾病, 的確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

但隨著抗癲癇藥物的進一步研發、外科手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神經療法的不斷完善, 約80%癲癇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 甚至是可以徹底治癒的。

>>>> 癲癇具有遺傳性, 癲癇患者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 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

一般說來, 癲癇患者的子女只有5%會引發癲癇, 因此癲癇患者是可以生育的。 但從優生學的角度, 癲癇患者應儘量避免和癲癇患者結婚, 在確保基本控制發作的情況下再考慮生育。

>>>> 抽搐就是癲癇發作

人們常見的癲癇發作有抽搐的表現, 因而很多人默認抽搐就是癲癇病發。

但是, 抽搐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症狀, 其他疾病如破傷風、低鈣、癔病等均可引起抽搐。 因此, 人體抽搐的病因有很多, 切勿將癲癇和抽搐直接劃上等號。

>>>> 腦電圖正常, 就不能診斷癲癇病

據統計80%的癲癇病人腦電圖是顯示異常的, 而有5%-20%左右的癲癇病人在發作間隙期, 腦電圖卻檢查正常。

因此, 臨床上不能因腦電圖正常就排除癲癇病的診斷, 也不能因腦電圖異常就診斷癲癇。 醫生需要結合病史資料和症狀表現進行總額和分析, 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 癲癇發作時, 患者都會意識不清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有神志喪失。

但是癲癇病情複雜, 不能一概而論。 有些病人癲癇發作時, 他們的意識是清楚的, 如單純部分性發作。 因此, 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何幫助癲癇突發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人已經緊閉雙嘴則不要嘗試撬開。

不同年齡期抗癲癇用藥

(用藥建議來自于《兒童保健學》第五版)

各國臨床研究表明,新診斷的癲癇患者,如接受規範、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的患者發作可以完全控制,其中70%~80%的患者經3~5年的治療可停藥。

選擇藥物反應篩查

嬰兒期癲癇的治療需充分考慮其體格生長和臟器發育的特殊性。新生兒和小嬰兒的肝、腎功能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對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能力差,藥物在體內容易蓄積中毒,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和用藥劑量非常重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藥物反應篩查。

以癲癇常用藥苯妥英為例:

苯妥英進入體內後,主要經過Ⅰ相反應進行生物轉化後,由腎臟和肝臟排除體外,參與Ⅰ相反應的酶95%是肝臟細胞色素氧化酶P450超家族。

CYP2C9基因在苯妥英藥物代謝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因其活性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表現為遺傳多態性,影響苯妥英的藥物使用,當個體檢測

CYP2C9基因屬於中間代謝型時,需注意藥物把控,否則容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如長斑丘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BabyFirst-用藥涉及的癲癇用藥篩查還包括丙戊酸、布瓦西坦、地西泮、氯巴占、雙丙戊酸鈉等。對個體基因進行檢測,提供用藥參考方案。

個體檢測結果示例

參考文獻

[1]劉偉玲,尹娟鵡,譚玲芳.小兒癲癇的護理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兒童癲癇長程管理專家共識.

[3]醫學界兒科頻道系列文章

[4]《兒童保健學》第5版

(用藥建議來自于《兒童保健學》第五版)

各國臨床研究表明,新診斷的癲癇患者,如接受規範、合理的抗癲癇藥物治療,70%~80%的患者發作可以完全控制,其中70%~80%的患者經3~5年的治療可停藥。

選擇藥物反應篩查

嬰兒期癲癇的治療需充分考慮其體格生長和臟器發育的特殊性。新生兒和小嬰兒的肝、腎功能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對藥物的代謝和排泄能力差,藥物在體內容易蓄積中毒,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和用藥劑量非常重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藥物反應篩查。

以癲癇常用藥苯妥英為例:

苯妥英進入體內後,主要經過Ⅰ相反應進行生物轉化後,由腎臟和肝臟排除體外,參與Ⅰ相反應的酶95%是肝臟細胞色素氧化酶P450超家族。

CYP2C9基因在苯妥英藥物代謝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因其活性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表現為遺傳多態性,影響苯妥英的藥物使用,當個體檢測

CYP2C9基因屬於中間代謝型時,需注意藥物把控,否則容易引起藥物不良反應,如長斑丘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症狀,甚至危及生命健康。

BabyFirst-用藥涉及的癲癇用藥篩查還包括丙戊酸、布瓦西坦、地西泮、氯巴占、雙丙戊酸鈉等。對個體基因進行檢測,提供用藥參考方案。

個體檢測結果示例

參考文獻

[1]劉偉玲,尹娟鵡,譚玲芳.小兒癲癇的護理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

[2]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神經學組.兒童癲癇長程管理專家共識.

[3]醫學界兒科頻道系列文章

[4]《兒童保健學》第5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