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小人物自刎而亡為蜀漢盡忠,堪比傅肜傅僉父子,卻被歷史遺忘

三國時期, 蜀漢不同于魏國和吳國, 在當時是沒有史官的。 魏國有魚豢等史學家編寫的《魏略》等書籍, 吳國有韋曜等史學家編寫的《吳書》等書籍, 而蜀漢的事蹟大都只能從《三國志》中尋找, 因此難免會有許多的小人物或者小事蹟不被知曉。 所幸還有一些歷史文獻是專門為某個地方的人物或地理寫的, 比如《襄陽記》、《華陽國記》等等, 而三國時期的人物也可能會被記錄在書中。 本篇要說的這個小人物正是記錄在《襄陽記》中, 此人名叫習珍。

《襄陽記》的作者——史學家習鑿齒

習珍不像傅肜傅僉父子那樣幸運, 忠勇的事蹟被記錄在《三國志》中, 還能在現今的武侯祠中有一席之地。 不過這父子倆是實至名歸的。 傅肜為了力保主公劉備等離開, 率領軍隊殿后, 戰死於夷陵之戰;傅僉在鐘會鄧艾伐蜀之時, 死守蜀國的陽安關, 戰到最後一刻, 英勇死去。 那麼習珍的英勇事蹟是什麼呢?

當時, 關羽在前線打著襄樊之戰, 孫權在背後插刀, 派呂蒙“白衣渡江”拿下了南郡、公安等地, 關羽被迫無奈, 只能退走麥城, 之後被孫權手下將領殺死。 關羽一死, 屬於劉備的荊州三郡中很多的官員將士都投降了, 這個習珍卻沒有投降, 當時他任職零陵郡北部都尉, 管轄零陵郡北部的軍事, 官職不大。

潘浚

他先是聽取了弟弟習宏的意見, 假裝投降, 然後暗中約樊胄舉兵反抗東吳, 然而事情敗露。 可是這個習珍並沒有甘休, 他又聯合了七縣的民眾來反抗東吳, 自稱為邵陵太守, 和東吳相抗, 孫權派出剛投降的潘浚率軍征討習珍, 潘浚軍所到的地方都被平定, 習珍只能率領剩下的數百人登山自守。

潘浚勸他投降, 習珍卻說:“我寧可做漢室的鬼, 也不做東吳的官員。 ”說完, 發箭射向潘浚, 潘浚只好返還。 習珍在山上守了一個月多, 彈盡糧絕, 對部下說道:“我受蜀漢厚恩, 只能以死相報了, 你們各自安好吧。 ”說完, 習珍就把劍自殺了。 劉備聽說習珍敗亡, 立即為之“發喪”,

並追贈邵陵太守。

習珍和弟弟習宏

《襄陽耆舊記》記載:珍遂謂曰:“我必為漢鬼, 不為吳臣, 不可逼也。 ”

《三國志》記載:先主退軍, 斷後拒戰, 兵人死盡, 吳將語肜令降, 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回想下傅肜戰死前的一番話, 和習珍自刎前的一番話同樣震撼人心,

三國蜀漢竟還有這般忠臣, 可歎可敬。

參考文獻:《襄陽記》習鑿齒著;一說因習鑿齒和習珍同為東漢襄陽侯習鬱之後人, 可能有所誇大, 未必真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