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華為和高通因“飛行模式”黑科技引爭議

多年以來, 我們坐上飛機就意味著進入全面“失聯”狀態, 與世隔絕的幾小時, 真是度日如年啊!

興奮之餘, 許多小夥伴擔心:飛機上玩手機安全嗎?其實,

國外航空公司允許手機開機已經非常普遍, 並且相關技術也很成熟, 目前卡達航空、阿聯酋這類土豪航空, 不僅提供了機上WiFi, 還支援衛星通話、收發短信的功能, 可以說走在了更前面, 美國也在5年前解禁了機上使用手機。 不過此番東航“解禁”, 是有條件的:用戶要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仍需設置為“飛行模式”, 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 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階段, 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等特殊情況下, 禁止使用。

飛機WiFi網速為什麼那麼慢?

我們聽到不少網友抱怨:“飛機網速超級慢!發出一條微信需要5分鐘, 還要提前搶上網名額!”這是因為, 與我們日常使用的WiFi不同, 空中WiFi是借助衛星網路實現的, 不僅機身設備要改造, 還要在地面建立對應基站, 這意味著空中WiFi的成本極高。 此外, 衛星容量也是空中WiFi面臨的瓶頸之一, 由於上網需要傳輸信號, 而目前的總容量頻寬主要為幾兆到幾十兆, 分配到每個乘客之後可能僅有幾百K, 100人同時連上WiFi, 飛機的承載能力顯然是不夠的,

這下你明白了吧!

那麼, 我國機載WiFi發展現狀是怎樣的呢?

1月16日, 民航局公佈《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 認為開放機上PED(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使用的條件已基本成熟。 小呱瞭解到, 包括三大通訊運營商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早已佈局機載WiFi產業,

比如:2014年中興通訊就基於4G地空寬頻技術, 在國航班機上部署機載WiFi首飛成功;2017年中國聯通與航美線上、海特高新強強攜手, 成立合資公司“聯通航美”, 共同發力我國機載WiFi市場。

更高的技術手段是什麼?

據報導, 按照現有技術手段, 空中WiFi的實現, 大多是通過機載衛星通信來進行互聯網接入。

全球高通量衛星和Ka衛星資源的快速發展, 正引領著全球機上互聯網升級進階。 2017年, 我國首顆高通量衛星“實踐十三號”成功發射。 這是我國首顆搭載Ka頻段多波束通信載荷的衛星, 通信總容量達20Gbps, 超過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 標誌著我國通信衛星已進入高通量時代。

“實踐十三號”衛星完成試驗驗證後, 轉入Ka頻段寬頻通信試驗業務, 納入“中星”衛星系列, 命名為中星十六號衛星, 使我國成為繼美、歐等少數發達國家後掌握Ka頻段寬頻通信這一先進技術的國家, 可為高鐵、船舶、飛機等移動載體上的使用者提供優良的寬頻服務。

東航“解禁”了, 海航“解禁”了, 緊接著, 深圳航空和春秋航空等也將陸續“解禁”。 未來我們將迎來大眾“空中上網”時代!

小呱最後問一句,你知道“飛行模式”的創造者是誰嗎?

日前,華為和高通各自亮出了自己的說法。高通稱自己在2000年2月就取得了飛行模式專利,而華為在2001年9月提出專利申請,2005年5月獲批。雖然高通只是強調自己擁有專利,但是沒拿出相關的證明。只是在此之前,高通曾經逼得諾基亞不准用“飛行模式”,諾基亞只好另闢蹊徑在手機上提供所謂“離線模式”。

目前還不好定論“飛行模式”專利到底屬於誰。一方面,由於專利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特點,高通和華為究竟在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申請了相關專利尚未可知;另一方面,飛行模式是一個大範疇,其中還包括飛行模式的監控管理器等多項專利,這些專利並不只是一家公司的。所以吃瓜群眾還是一邊吃瓜一邊看熱鬧吧!

小呱為大家奉上一份“解禁”時間表

萬萬沒想到吧,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背後竟然隱藏著辣麼多黑科技!

未來我們將迎來大眾“空中上網”時代!

小呱最後問一句,你知道“飛行模式”的創造者是誰嗎?

日前,華為和高通各自亮出了自己的說法。高通稱自己在2000年2月就取得了飛行模式專利,而華為在2001年9月提出專利申請,2005年5月獲批。雖然高通只是強調自己擁有專利,但是沒拿出相關的證明。只是在此之前,高通曾經逼得諾基亞不准用“飛行模式”,諾基亞只好另闢蹊徑在手機上提供所謂“離線模式”。

目前還不好定論“飛行模式”專利到底屬於誰。一方面,由於專利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特點,高通和華為究竟在世界上哪些國家和地區申請了相關專利尚未可知;另一方面,飛行模式是一個大範疇,其中還包括飛行模式的監控管理器等多項專利,這些專利並不只是一家公司的。所以吃瓜群眾還是一邊吃瓜一邊看熱鬧吧!

小呱為大家奉上一份“解禁”時間表

萬萬沒想到吧,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背後竟然隱藏著辣麼多黑科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