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歷史越南帝王深受華夷思想影響,要求周邊國家向其朝貢稱臣

節選自 葉少飛《越南古代“內帝外臣”政策與雙重國號的演變》

有“中夏”則當有“四夷”, 這個思想是中國儒家思想之一, 這一統治思想也深深影響者越南統治者。

宋朝中越邊界的部落首領儂存福叛亂時, 越南李太宗曾在詔書中就有體現。 詔書中有這樣的語句:“朕有天下以來, 將相諸臣, 靡虧大節, 異方殊域, 莫不來臣, 而諸儂世守封疆, 常供厥貢。 今存福妄自尊大, 竊號施令, 聚蜂蠆之眾, 毒邊鄙之民。 朕以之龔行天討。 ”

當時李太宗認為儂存福罪在不 貢, 又妄自尊大, 荼毒邊鄙, 當代天討伐, 遂遣軍斬存福等五人。

李太宗與大臣有一段 對話:“帝問左右曰:“先帝棄世, 於今已十六載矣。 而占城未有一介使來, 何也?意 朕之威德不加乎?抑彼自恃山川之阻險乎?”對曰:“臣等以為, 陛下之德雖加, 而威未廣故也。 何者?陛下即位以來, 彼逆命不庭, 惟布德施惠以懷之, 未嘗信威 耀武以征之,

非所以威遠人也。 臣恐海內異姓諸侯, 皆如占城, 奚啻占人哉。 ”李太宗於是決意伐占城。

李朝君臣在意朝廷的威德所至, 故而因占城不遣使而征伐。 《大越史記全書》多記 載“真臘來貢”, “占城來貢”, 對周邊的哀牢、盆蠻等亦稱為“貢”。 1119年李聖宗 發佈詔書討伐麻沙洞, 對安南主導的朝貢關係有清晰的理念表述: “詔曰:朕膺一祖二宗之業, 奄有蒼生, 是四海兆姓之民, 均如赤子, 致異域懷仁而欵附, 殊方慕義以來賓。 且麻沙洞丁生於吾之境土, 而麻沙洞長世作予之藩 臣。 蠢爾庸酋, 忽負先臣之約, 忘其歲貢, 乃缺古典之常。 朕每思之, 事非得已, 其以今日, 朕自將討之。 諮爾將師六軍, 各盡汝心, 鹹聽朕命。 ”

朝貢是屬國的義務, 如果缺貢, 越南即有權利征討。 越南歷代王朝的朝貢體系與征伐行為世代相承, 到黎聖宗時達到極致。 黎聖宗在位三十八年, 是後黎朝的全盛時期。 自成化六年(1470)征占城開始, 黎聖宗陸續發動了對占城、盆蠻、哀牢等朝貢國的戰爭, 並多次親征。 黎聖宗1470年征占城, 1479年六月征盆蠻、七月征哀牢,

分別發佈了 三道詔書, 引經據典, 諭內修外攘, 蠻夷猾夏, 聖天子躬行天討。 黎聖宗之後, 國力即衰, 經過莫朝和中興黎朝、鄭氏和阮氏皆南北對峙, 雖仍號稱中夏撫四夷, 但無能 無力, 只能在各自地域發展。 阮氏南進, 逐漸攻滅占城;鄭氏則徹底攻滅佔據高平的莫 氏殘餘力量。

在李、陳、黎朝的朝貢體系中, 占城均是最重要的一員, 但在安南歷代王朝持續不斷的進攻下, 占城在十七世紀最終被越南吞併, 而曾經向王朝朝貢的盆蠻、哀牢也同樣在歷史中消失。 向安南朝貢的真臘, 也被奪取了大量的土地。 儘管越南歷代帝王和大臣對其建立的周邊國家朝貢體系自豪, 並要求宗主國對朝貢國盡相應的義務, 但歷史發展進程證明越南構建的朝貢體系更多的是國家發展和擴張的戰略。

作者 :葉少飛, 雲南省紅河州紅河學院副教授, 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為越南史學思想與史學史。

原發表資訊:《形象史學研究》2016年第一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