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看完《無問西東》我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哭著從電影院裡走出來

1

《無問西東》, 一個有關愛與堅守的故事。 四個不同時代的幾位主角在美好的年代遭受了最殘忍的考驗, 他們在時代洪流的沖刷下,

思索自己的立世之道, 堅守自己所思, 愛自己所愛。

吳嶺瀾面對的是考驗是前途飄渺。

他一開始曾不知自己要做什麼, 只是順應時代想要投身于實業, 好在老師的一句話點醒了他, 後來泰戈爾以及學校眾前輩在臺上那淡定從容的身姿又鐫刻在他心裡,

成了他心裡的燈塔。

後來戰爭的磨難, 沒有教室的艱苦, 時刻可能會被敵軍飛機轟炸而死的危機, 都不能讓他改變自己, 他依然是那樣, 泰山壓於頂亦能從容不迫, 而他的所作所為, 也影響著自己的學生沈光耀。

沈光耀面對的考驗是家國危難。

沈光耀是富家少爺, 他父母原是不希望他去當兵, 在他們看來, 當兵打仗是為了功名利祿, 而他們不想獨子還未知道自己要什麼, 就先失去性命。

他們錯了, 沈光耀從參加空軍選拔後, 就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追求的是什麼。

“這世間不缺完美的人, 缺少的是從心裡往外的真心、正義、無畏、同情。 ”這一句話, 讓光耀眼中的火苗燃燒了數十年。

見識過民風淳樸的小鎮被轟炸後的慘狀, 親眼目睹賣面的小孩子慘死之後, 他為了國家和同胞, 毅然決然退學參加戰爭, 訓練那樣艱苦, 他還省下自己的口糧和媽媽寄給自己補身體的蓮子羹, 給戰爭摧殘下的孩子們吃。

後來他雖以身殉國, 但他的愛和呵護, 讓一群孩子得到了救助和保護,

那其中, 就有陳鵬。

陳鵬和王敏佳面對的考驗是洶湧惡意。

陳鵬其人, 一定是比王敏佳和李想更成熟一點的。 在親眼目睹老師被師母打罵之後, 王敏佳和李想俱是義憤填膺, 而陳鵬會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師母也是可憐人, 做這些也有苦衷的。

可年輕氣盛的王敏佳和李想為了替老師出口氣,

選擇寫了控訴師母的信, 於是當氣急敗壞的師母找上門來時, 王敏佳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明明只要站出來就可以證明她的清白了, 李想卻因為一念之差, 為了夢想放棄了自己的好友。 王敏佳看著他, 眼睛裡的光芒一點點暗淡下去, 可她並沒有為了自己的清白供出李想, 而是自己抗下了所有的罪責。

於是敏佳的噩夢開始, 她的師母啊, 只是個窮苦又可憐的女人, 自己的丈夫是德高望重人人稱頌的好人, 可卻是造成她一生悲劇的開端, 寒窯苦讀時執手相望, 功成名就時卻想拋棄髮妻, 她不明白, 兩個人那麼美好的時光, 那麼珍重的誓言, 怎麼說變就變了?敏佳信中的幾個詞“渣滓洞”、“集中營”深深刺痛了這個可憐女人的神經。

雖然口口聲聲叫駡王敏佳是勾引自己丈夫的婊子,但在我看來,她何嘗不知道敏佳從未勾引過老師呢?她只是要給自己多年積壓的委屈和不甘找個宣洩口,這樣肆無忌憚的宣洩,讓她成了帶頭作惡的人,敏佳被暴民活活打死,這是她從未想過的。她失魂落魄的回到家裡,一切如舊,殺死無辜的少女,除了自己心中假想阻礙他們感情的人,她和丈夫就能冰釋前嫌,像最初一樣琴瑟和鳴、好好過日子了嗎?

沒有,他依然是冷冰冰的,對她不聞不問,這個可憐的女人終於頓悟,在無盡的悲涼和悔恨中了結自己的一生。

而另一邊的陳鵬突然心神不寧,請假趕來,卻只見愛人冰冷染血的屍體,她那樣好看的人,此刻卻頭髮淩亂渾身是血污的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陳鵬在大雨中悲憤痛苦的哭泣,本應死去的敏佳卻醒了過來,二人相對無言,只有淚千行。陳鵬對醒來的她來說,是光亮,也是救贖。

對於敏佳而言,死而復生並不是幸運,真正讓她向死而生的,是陳鵬溫暖的愛意和呵護,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落葉下的那幾盒雪花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嫉妒你,打壓你,傷害你,他們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是愛美的小姑娘,是鮮活漂亮如同花兒一樣的女孩啊。

這樣一點溫暖的愛意,竟支撐著他們走過了那麼長的一段難捱的歲月,可惜最後,他們仍被湍急的命運河流沖散,生命的燭火也搖搖欲墜,可我依然希望,那一點點溫暖星光,可以讓他們聊以度過餘生。

張果果面對的考驗是一念善惡。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對活著的人好一點。”在敏佳“死”後,李想跪在她墓前痛哭失聲,他太知道事情的真相了,那刺痛師母的幾句話,明明就是自己想出來的,他跪著求陳鵬打自己一頓,而陳鵬只是丟下這樣一句話便離開了。

在李想為了求助同伴而死後,他將這句話流傳給了同事夫婦,而他們的兒子——張果果,也因這句話和父母的支持,選擇面對真實的自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堅持從一而終的善良。

整個故事,都被一條無形的紐帶緊緊串聯,無論是偉人,還是平凡的人,每個人,都曾好好思考過,在這洶湧的人世間,在這大時代潮流下,渺小的自我要如何生存?

唯有做最真實的自己,堅守自己所思所感,行己所行,愛己所愛。

2

幾個主人公雖經歷不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歷盡千帆,都找到了自己的堅守,並用一生去踐行自己的信念。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印象最深的是沈光耀,那句“偌大的北平容不下一張課桌”總是讓人想起中國那最艱難的歲月,儘管艱難,卻是最輝煌的歲月。

據說沈光耀的原型是中國空軍飛行員沈崇誨。

沈崇誨1911年出生,1928年考入清華大學,從小愛好體育的他,畢業後考取了中央航校第三期。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不少記載裡提到,受令隨第二大隊轟炸日軍第三戰隊的沈崇誨,18日清晨,由於所駕飛機突然發生故障,他和同機的陳錫純選擇駕機猛撲日軍戰艦,最後和敵人同歸於盡。

影片中,沈光耀的求學背景,是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

因為物價上漲,所有教室只能用茅草做屋頂,暴雨時屋裡四處漏雨,講課的聲音都聽不見。卻有師生無懼風雨,一直在操場跑操。轟炸機經過,就得往防空洞裡躲。但即使在防空洞裡,依然有老師指著恐龍化石,一絲不苟地講解。片尾彩蛋時才發現,從那個大學走出多少大師,以至於鏡頭一掃,就是一位宗師級人物。

錢理群評論現代教育:我們的大學教育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高曉松說:現在的教育,只教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老師沒有風骨,學生不再求知!

人們感慨:大學還在,讀書人卻沒了。

西南聯大,誕生於滾滾硝煙之間。

1937年7月7日晚,盧溝橋事變。槍炮聲在雲裡翻滾著,從北京西南郊掠奪而入,盧溝橋處被日軍挑起衝突。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戰敗。次日清晨5時許,宛平城被炮轟。緊接著平津地區在作戰中陷落。中國抗日戰爭隨後全面爆發。

同年7月,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完成了在清華園的學習。就在盧溝橋事變那個夜晚,他和同學們清晰地聽到了敵人進攻的槍炮之聲。隨後,清華和北大、南開一起搬遷到了長沙組建臨時大學,只是仍然沒能躲過日寇的鐵蹄。南京武漢紛紛告急或陷落,中華大地平原已入危機之時。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長沙臨時大學的教學立刻搬遷至昆明。

這是一次教育的長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絕無僅有。莘莘學子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國土。他們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僅憑少年熱血與學子意氣,踏過無數漫長的日夜。在1938年4月28日,這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抵達昆明。

這一路的艱苦卓絕,後人無法感同身受。除了林家翹,還有更多中國的知識份子在這裡相聚。

“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在北平淪陷時正在讀高三。父親在送他逃出北平時叮囑道:“兒啊,你要學科學,學科學為國家。”後來,鄧稼先輾轉來到雲南昆明,考入了西南聯大物理系。

李政道,從淪陷區逃亡到昆明的路,讓不滿16歲的他經歷了九死一生。

“當時日本飛機每隔三四個鐘點來一次,茶館的人都要到城外防空洞去,我就跟老闆說我給你打掃茶館,你只管逃跑隱退,一切由我負責。我唯一的要求是人家吃剩的東西讓我吃。老闆聽了很高興,後來其它茶館也讓我去打掃,我的生活就是靠冒死為別人打掃茶館來維持。”

他花了三年時間,才到了雲南,師從吳大猷。

1937年,汪曾祺就讀的江陰南菁中學停課,那時他正上高二。為了繼續學業,他四處借讀,兩年後,他跨過了大半個南中國,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聞一多,楊振寧,陳寅恪,趙忠堯,林徽因,梁思成,費孝通……一個又一個中國近代史舉足輕重的名字,在西南聯大匯合。就像中華大地上散落的一顆顆星辰,最終在這裡聚攏,發光,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束光芒。

西南聯大八年的歷史與神話就此打開,即使在最開始,這所大學“下無寸土、上無片瓦”。教師們的工資,一個月連40斤豆腐都買不起,更別提學校的硬體設施如何提升。

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到西南聯大,受校長梅貽琦之邀為學校設計校舍。他們遞交的圖紙卻一次次被駁回。因為資金短缺,全校只有圖書館的屋頂可以用青瓦,教室、實驗室可以用鐵皮,其他的建築原材料,只能是茅草。林徽因一邊改圖紙,一邊流淚。就是在一幢幢茅草房鋪滿的校園,中國知識份子的風骨和情懷被刻畫,流傳至今。他們和這所學校一起,成了中國人的脊樑之一。

3

大師治校築自由精神

什麼是風骨?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說,骨即文意,風即文辭。而辭為膚根,志實骨髓。風骨二字一開始是形容書畫與文學評論,但後來,一個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負,皆可由風骨二字概括。

西南聯大的風骨,可以先從中國近代文壇的作家們開始領略。

汪曾祺報考西南聯大時,半個南中國的顛簸輾轉,讓他得了惡性瘧疾。那年他19歲,住進醫院時,高燒超過四十度,已經到了病危的程度。待剛剛能喝一碗蛋花湯,他就進了考場。汪曾祺是個自由瀟灑的人,這從他當時的一張照片就能看出。他站在中間,兩邊是李榮、朱德熙。三人均身著長衫,甚至還有點不修邊幅的意思。

汪曾祺的學生時代,似乎將一種文人的自由貫徹到極致。他上課隨心所欲,喜歡的課就上,不喜歡的課一概不去。他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和聞一多的課,從不缺席。

沈從文講課雖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很難聽懂,卻是一旦聽懂就能讓人受益匪淺的。沈從文曾說,寫作要“貼著人物來寫”,這句話對汪曾祺終身受用。

聞一多老師的課則讓汪曾祺感慨:“讓人感到一種美,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

汪曾祺上課自由,老師講課也自由。教授們講課不拘泥於形式,想怎樣講,就怎樣講。學生也可以隨意旁聽其他教授的課。文學系的學子,期末的作業交一篇有著獨創性見解的讀書報告即可。這樣的自由精神,給了像汪曾祺一樣的學子極大的成長空間。如同陳寅恪先生慨歎過的一般,“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汪曾祺也在後來回憶往事時說:“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屬於西南聯大的風骨。也是每個汪曾祺般的學子的風骨。

為什麼西南聯大能夠培養出這麼多人才?

這個問題,86歲高齡的西南聯大學子何兆武先生給出了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相同的答案:自由。

4

不只是自由,西南聯大的學子

還有著知識與精神的匯合

如同馮友蘭在西南聯大紀念碑上所書寫的那般:三校有不同之歷史,各異之學風,八年之久,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在特殊年代,西南聯大全體師生們的八音合奏,融合了更多的救亡精神與骨氣血性。

西南聯大人的良心和風骨,也體現在做學問上。

陳寅恪到了西南聯大,每次教課都恪守學術,十分認真。上課時,常常抱著一個黑布包袱,裡面是在上課時要引證的史料。他會早早進入教室,細心把主要的史料一字不漏地抄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學習。“有一份史料就講一分話,沒有史料就不能講,不能空說。”這是陳寅恪的治學之道。並且,陳寅恪身體力行,從不說空話,說大話。他對得起學問和良心。

當時,馮友蘭先生任聯大文學院長,他對陳寅恪非常欽佩。每當陳寅恪上《中國哲學史》課的時候,馮友蘭總是跟隨在他身後,目送陳寅恪走上講臺,然後才會在台下坐下,一絲不苟地聽講、做筆記。晚年的馮友蘭先生仍然稱,陳寅恪是讓自己心儀已久的曠世奇人。

陳寅恪來到昆明的時候,日軍正對著昆明狂轟濫炸。他住的樓房前挖了一個大土坑,蓋上木板以作防空之用。所有人都在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防備著。每次一有警報,大家都往大土坑裡跑。陳寅恪專門寫過一副對聯調侃:“見機而作,入土為安。”

那時的陳寅恪,身體十分衰弱。他右眼失明,步履艱難,視野恍惚,每一次跑向防空洞都是一次折磨。再加上他本身有睡早覺和午覺的習慣,對警報的反應更容易遲鈍。

一次空襲警報中,狂人劉文典都快跑到防空洞時,忽然想起陳寅恪身體不好,立刻帶著幾個學生回去找。向來秉性狷介的他,唯獨對知識、對學問敬畏。當找到在人群中亂摸的陳寅恪時,他們幾個人架起陳寅恪就往防空洞跑。直到看著他進了防空洞,才放下心來。

這是知識份子之間的相救相助,也是精神與人格的敬服庇護。西南聯大的獨立和自由,建立在了那個硝煙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敬”與“愛”上。

5

條件艱苦不忘初心

西南聯大的生活苦嗎?

苦!

教師和學生們的生活過得極其拮据,在那時,“一切為了救國”的口號就是所有人的精神食糧。幾乎所有教師都在變賣自己的家產:

法律研究所的費青,將家中全部藏書出售,只換了三千塊國幣;

校長梅貽琦,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為了組建學生服務社,好賺點外快補貼老師們的拮据生活,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有次上課時遲到了,他歉疚地解釋:“我剛才在街上給我內人的糕點攤守攤,她去進貨了,可她辦事不利,我告訴她八點我有課,她七點半還沒回來,我只好丟下攤,跑來了,不過,今天點心賣得特好,有錢掙啊!”同學們卻紛紛拭淚,他們知道校長為了辦學變賣了值錢的家當,連師母都得去街上賣早點。

電影《無問西東》首次曝光概念版海報和全陣容劇照,祖峰飾演梅貽琦

梅貽琦的一兒一女也在聯大讀書,按規定,聯大學生都能領取救濟,但梅貽琦不讓自己的孩子領取。後來梅貽琦,把兒女都送去參軍。

聞一多為了補貼家用,刻章賣錢。刻章廣告由其他教授操刀:“浠水聞一多教授,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原始,海內推崇……爰綴短言為引,公定薄潤於後。”落款署著梅貽琦、蔣夢麟、馮友蘭、唐蘭、朱自清、沈從文等十二位先生的名字。

周培源居住的山邑村與昆明城距離遙遠,沒有公路,不通汽車,他去上課,淩晨五點便起床。後來買了匹馬,騎馬上課,一次馬受了驚,幾乎將他拖死。

本來抽煙的幾位教授,最後因實在沒錢買,都把煙戒了或者吸土制煙。不僅如此,他們衣服也多是一年就穿一件。

朱自清在冬天裡,也只有一件趕馬人用的氈披風禦寒。學生們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原本還能勉強吃到有蛋有肉的伙食,因為通貨膨脹,到了1945年,幾乎所有人都只能果腹。學生們把混著砂石、粳殼子、稗子、耗子屎的飯稱為“八寶飯”。

當時,教育部次長顧毓琇訪問西南聯大,同學們在食堂門口貼上了一副“春聯”以用來迎接:

望穿秋水,不見貸金,滿腹窮愁度舊歲;

用盡心機,難繳飯費,百般無賴過新年。

橫批“天官賜粥”

生活雖然苦,卻沒有一個人為這樣的日子打敗。無論是做學問的熱情,還是做人的堅毅品格,都在聯大的校園裡展現。宿舍和教室,燈光十分昏暗,學生只能到圖書館看書。但圖書館座位有限,每日開門前一兩個小時,大門口就擠滿了年輕的學子。

圖書館正式開門沒一會兒,所有長凳都會擠滿學生。如果到了期末,實在沒有複習的空位,許多學生只能花上幾分錢去茶館買壺茶,認真複習直到打烊。

課本也是稀缺貨,幾乎沒人買得起原文課本。圖書館的書又有限,常常出現幾百人借幾本書的情況。經常有圖書館館員找過來,專門看書有沒有歸還、能不能再借到其他人手上。實在借不到,學生們只好用傳抄。但聯大學生畢業後都兩手空空,不會有課本保存下來。因為他們的書早就轉讓給下一屆學弟學妹,各個年級都流傳著好幾年前的手抄課本。

這樣的艱苦,沒能折損聯大人的骨氣。每個月,聯大都會舉行一次全校大會,全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無數名人來這裡演講,而合唱羅庸、馮友蘭創作歌詞的《西南聯大校歌》則是最群情激昂的時刻。連曲作者張清常先生都會親自走上台去指揮。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人的精氣神似乎都被扭成了一股堅韌的血脈。他們同仇敵愾,患難與共,用知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改變著祖國的命運。他們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6

聯大傲骨精神永存

西南聯大因不可複製的歷史產生,又悄悄隱匿,唯一證明它存在過的,除了歷史,大概就是它培育的那一代人物了。

當我們懷念西南聯大,到底在懷念什麼?

我們懷念自由獨立的學術精神;懷念所有人刻苦治學,從未放棄的堅韌意志;懷念在極其刻苦的條件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愛國精神。西南聯大不僅給學子與老師留下了精神上的寶藏,更給中國教育立起了一塊豐碑。

他們瀟灑自信,又踏實堅強。即使在戰亂年代,他們從未驚慌失措,四散逃開,而是用某種不可擊敗的精氣神,把每個人連在一起。

汪曾祺淡然地記錄著當時的動盪:“對於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得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的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何兆武在《上學記》裡也提到,在聯大的七年,是他最美好的七年。因為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所有西南聯大人,都“直覺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認為:戰爭一定會勝利,勝利以後一定會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過上非常美好的生活。”“雖然物質生活非常之困苦,可是又總覺得幸福並不遙遠,是可望而又可即的”。這種超然,也是這所學校給我們的啟迪。

教師在雪地中演奏

那個波瀾壯闊,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遠去。但大師精神,文人風貌,學術思想,依舊存留于這片中華大地上。先生教書育人,學子辛勤汲取。他們將知識薪火相傳,建成了照亮中國近代歷史的燈塔,以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的路。那樣的風骨並沒有消逝,而是等待著我們將它變成更有力的基石,向更偉大的某個方位,永不停歇地前進。

雖然口口聲聲叫駡王敏佳是勾引自己丈夫的婊子,但在我看來,她何嘗不知道敏佳從未勾引過老師呢?她只是要給自己多年積壓的委屈和不甘找個宣洩口,這樣肆無忌憚的宣洩,讓她成了帶頭作惡的人,敏佳被暴民活活打死,這是她從未想過的。她失魂落魄的回到家裡,一切如舊,殺死無辜的少女,除了自己心中假想阻礙他們感情的人,她和丈夫就能冰釋前嫌,像最初一樣琴瑟和鳴、好好過日子了嗎?

沒有,他依然是冷冰冰的,對她不聞不問,這個可憐的女人終於頓悟,在無盡的悲涼和悔恨中了結自己的一生。

而另一邊的陳鵬突然心神不寧,請假趕來,卻只見愛人冰冷染血的屍體,她那樣好看的人,此刻卻頭髮淩亂渾身是血污的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陳鵬在大雨中悲憤痛苦的哭泣,本應死去的敏佳卻醒了過來,二人相對無言,只有淚千行。陳鵬對醒來的她來說,是光亮,也是救贖。

對於敏佳而言,死而復生並不是幸運,真正讓她向死而生的,是陳鵬溫暖的愛意和呵護,最讓人動容的莫過於落葉下的那幾盒雪花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欺負你,侮辱你,嫉妒你,打壓你,傷害你,他們想把你變成最醜的樣子,可在我心裡,你永遠都是當年最美的模樣,是愛美的小姑娘,是鮮活漂亮如同花兒一樣的女孩啊。

這樣一點溫暖的愛意,竟支撐著他們走過了那麼長的一段難捱的歲月,可惜最後,他們仍被湍急的命運河流沖散,生命的燭火也搖搖欲墜,可我依然希望,那一點點溫暖星光,可以讓他們聊以度過餘生。

張果果面對的考驗是一念善惡。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對活著的人好一點。”在敏佳“死”後,李想跪在她墓前痛哭失聲,他太知道事情的真相了,那刺痛師母的幾句話,明明就是自己想出來的,他跪著求陳鵬打自己一頓,而陳鵬只是丟下這樣一句話便離開了。

在李想為了求助同伴而死後,他將這句話流傳給了同事夫婦,而他們的兒子——張果果,也因這句話和父母的支持,選擇面對真實的自我,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是堅持從一而終的善良。

整個故事,都被一條無形的紐帶緊緊串聯,無論是偉人,還是平凡的人,每個人,都曾好好思考過,在這洶湧的人世間,在這大時代潮流下,渺小的自我要如何生存?

唯有做最真實的自己,堅守自己所思所感,行己所行,愛己所愛。

2

幾個主人公雖經歷不同,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歷盡千帆,都找到了自己的堅守,並用一生去踐行自己的信念。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印象最深的是沈光耀,那句“偌大的北平容不下一張課桌”總是讓人想起中國那最艱難的歲月,儘管艱難,卻是最輝煌的歲月。

據說沈光耀的原型是中國空軍飛行員沈崇誨。

沈崇誨1911年出生,1928年考入清華大學,從小愛好體育的他,畢業後考取了中央航校第三期。1937年淞滬戰爭爆發,不少記載裡提到,受令隨第二大隊轟炸日軍第三戰隊的沈崇誨,18日清晨,由於所駕飛機突然發生故障,他和同機的陳錫純選擇駕機猛撲日軍戰艦,最後和敵人同歸於盡。

影片中,沈光耀的求學背景,是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合大學。

因為物價上漲,所有教室只能用茅草做屋頂,暴雨時屋裡四處漏雨,講課的聲音都聽不見。卻有師生無懼風雨,一直在操場跑操。轟炸機經過,就得往防空洞裡躲。但即使在防空洞裡,依然有老師指著恐龍化石,一絲不苟地講解。片尾彩蛋時才發現,從那個大學走出多少大師,以至於鏡頭一掃,就是一位宗師級人物。

錢理群評論現代教育:我們的大學教育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高曉松說:現在的教育,只教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老師沒有風骨,學生不再求知!

人們感慨:大學還在,讀書人卻沒了。

西南聯大,誕生於滾滾硝煙之間。

1937年7月7日晚,盧溝橋事變。槍炮聲在雲裡翻滾著,從北京西南郊掠奪而入,盧溝橋處被日軍挑起衝突。中國駐軍第二十九軍奮起抵抗,戰敗。次日清晨5時許,宛平城被炮轟。緊接著平津地區在作戰中陷落。中國抗日戰爭隨後全面爆發。

同年7月,應用數學大師林家翹完成了在清華園的學習。就在盧溝橋事變那個夜晚,他和同學們清晰地聽到了敵人進攻的槍炮之聲。隨後,清華和北大、南開一起搬遷到了長沙組建臨時大學,只是仍然沒能躲過日寇的鐵蹄。南京武漢紛紛告急或陷落,中華大地平原已入危機之時。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長沙臨時大學的教學立刻搬遷至昆明。

這是一次教育的長征,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絕無僅有。莘莘學子用腳步丈量著每一寸國土。他們遠離家鄉,遠離故土,僅憑少年熱血與學子意氣,踏過無數漫長的日夜。在1938年4月28日,這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終於抵達昆明。

這一路的艱苦卓絕,後人無法感同身受。除了林家翹,還有更多中國的知識份子在這裡相聚。

“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在北平淪陷時正在讀高三。父親在送他逃出北平時叮囑道:“兒啊,你要學科學,學科學為國家。”後來,鄧稼先輾轉來到雲南昆明,考入了西南聯大物理系。

李政道,從淪陷區逃亡到昆明的路,讓不滿16歲的他經歷了九死一生。

“當時日本飛機每隔三四個鐘點來一次,茶館的人都要到城外防空洞去,我就跟老闆說我給你打掃茶館,你只管逃跑隱退,一切由我負責。我唯一的要求是人家吃剩的東西讓我吃。老闆聽了很高興,後來其它茶館也讓我去打掃,我的生活就是靠冒死為別人打掃茶館來維持。”

他花了三年時間,才到了雲南,師從吳大猷。

1937年,汪曾祺就讀的江陰南菁中學停課,那時他正上高二。為了繼續學業,他四處借讀,兩年後,他跨過了大半個南中國,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

聞一多,楊振寧,陳寅恪,趙忠堯,林徽因,梁思成,費孝通……一個又一個中國近代史舉足輕重的名字,在西南聯大匯合。就像中華大地上散落的一顆顆星辰,最終在這裡聚攏,發光,成為了中國教育史上耀眼的一束光芒。

西南聯大八年的歷史與神話就此打開,即使在最開始,這所大學“下無寸土、上無片瓦”。教師們的工資,一個月連40斤豆腐都買不起,更別提學校的硬體設施如何提升。

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來到西南聯大,受校長梅貽琦之邀為學校設計校舍。他們遞交的圖紙卻一次次被駁回。因為資金短缺,全校只有圖書館的屋頂可以用青瓦,教室、實驗室可以用鐵皮,其他的建築原材料,只能是茅草。林徽因一邊改圖紙,一邊流淚。就是在一幢幢茅草房鋪滿的校園,中國知識份子的風骨和情懷被刻畫,流傳至今。他們和這所學校一起,成了中國人的脊樑之一。

3

大師治校築自由精神

什麼是風骨?

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篇》說,骨即文意,風即文辭。而辭為膚根,志實骨髓。風骨二字一開始是形容書畫與文學評論,但後來,一個人的志向,精神,人格以及抱負,皆可由風骨二字概括。

西南聯大的風骨,可以先從中國近代文壇的作家們開始領略。

汪曾祺報考西南聯大時,半個南中國的顛簸輾轉,讓他得了惡性瘧疾。那年他19歲,住進醫院時,高燒超過四十度,已經到了病危的程度。待剛剛能喝一碗蛋花湯,他就進了考場。汪曾祺是個自由瀟灑的人,這從他當時的一張照片就能看出。他站在中間,兩邊是李榮、朱德熙。三人均身著長衫,甚至還有點不修邊幅的意思。

汪曾祺的學生時代,似乎將一種文人的自由貫徹到極致。他上課隨心所欲,喜歡的課就上,不喜歡的課一概不去。他最喜歡的是沈從文和聞一多的課,從不缺席。

沈從文講課雖操著濃重的湘西口音,很難聽懂,卻是一旦聽懂就能讓人受益匪淺的。沈從文曾說,寫作要“貼著人物來寫”,這句話對汪曾祺終身受用。

聞一多老師的課則讓汪曾祺感慨:“讓人感到一種美,思想的美,邏輯的美,才華的美”。

汪曾祺上課自由,老師講課也自由。教授們講課不拘泥於形式,想怎樣講,就怎樣講。學生也可以隨意旁聽其他教授的課。文學系的學子,期末的作業交一篇有著獨創性見解的讀書報告即可。這樣的自由精神,給了像汪曾祺一樣的學子極大的成長空間。如同陳寅恪先生慨歎過的一般,“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於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揚。思想而不自由,毋寧死耳。”汪曾祺也在後來回憶往事時說:“我要不是讀了西南聯大,也許不會成為一個作家。至少不會成為一個像現在這樣的作家。”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屬於西南聯大的風骨。也是每個汪曾祺般的學子的風骨。

為什麼西南聯大能夠培養出這麼多人才?

這個問題,86歲高齡的西南聯大學子何兆武先生給出了和中國科學院院士鄒承魯相同的答案:自由。

4

不只是自由,西南聯大的學子

還有著知識與精神的匯合

如同馮友蘭在西南聯大紀念碑上所書寫的那般:三校有不同之歷史,各異之學風,八年之久,合作無間。同無妨異,異不害同;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在特殊年代,西南聯大全體師生們的八音合奏,融合了更多的救亡精神與骨氣血性。

西南聯大人的良心和風骨,也體現在做學問上。

陳寅恪到了西南聯大,每次教課都恪守學術,十分認真。上課時,常常抱著一個黑布包袱,裡面是在上課時要引證的史料。他會早早進入教室,細心把主要的史料一字不漏地抄寫在黑板上,供學生學習。“有一份史料就講一分話,沒有史料就不能講,不能空說。”這是陳寅恪的治學之道。並且,陳寅恪身體力行,從不說空話,說大話。他對得起學問和良心。

當時,馮友蘭先生任聯大文學院長,他對陳寅恪非常欽佩。每當陳寅恪上《中國哲學史》課的時候,馮友蘭總是跟隨在他身後,目送陳寅恪走上講臺,然後才會在台下坐下,一絲不苟地聽講、做筆記。晚年的馮友蘭先生仍然稱,陳寅恪是讓自己心儀已久的曠世奇人。

陳寅恪來到昆明的時候,日軍正對著昆明狂轟濫炸。他住的樓房前挖了一個大土坑,蓋上木板以作防空之用。所有人都在生活的每一個時刻防備著。每次一有警報,大家都往大土坑裡跑。陳寅恪專門寫過一副對聯調侃:“見機而作,入土為安。”

那時的陳寅恪,身體十分衰弱。他右眼失明,步履艱難,視野恍惚,每一次跑向防空洞都是一次折磨。再加上他本身有睡早覺和午覺的習慣,對警報的反應更容易遲鈍。

一次空襲警報中,狂人劉文典都快跑到防空洞時,忽然想起陳寅恪身體不好,立刻帶著幾個學生回去找。向來秉性狷介的他,唯獨對知識、對學問敬畏。當找到在人群中亂摸的陳寅恪時,他們幾個人架起陳寅恪就往防空洞跑。直到看著他進了防空洞,才放下心來。

這是知識份子之間的相救相助,也是精神與人格的敬服庇護。西南聯大的獨立和自由,建立在了那個硝煙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敬”與“愛”上。

5

條件艱苦不忘初心

西南聯大的生活苦嗎?

苦!

教師和學生們的生活過得極其拮据,在那時,“一切為了救國”的口號就是所有人的精神食糧。幾乎所有教師都在變賣自己的家產:

法律研究所的費青,將家中全部藏書出售,只換了三千塊國幣;

校長梅貽琦,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為了組建學生服務社,好賺點外快補貼老師們的拮据生活,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有次上課時遲到了,他歉疚地解釋:“我剛才在街上給我內人的糕點攤守攤,她去進貨了,可她辦事不利,我告訴她八點我有課,她七點半還沒回來,我只好丟下攤,跑來了,不過,今天點心賣得特好,有錢掙啊!”同學們卻紛紛拭淚,他們知道校長為了辦學變賣了值錢的家當,連師母都得去街上賣早點。

電影《無問西東》首次曝光概念版海報和全陣容劇照,祖峰飾演梅貽琦

梅貽琦的一兒一女也在聯大讀書,按規定,聯大學生都能領取救濟,但梅貽琦不讓自己的孩子領取。後來梅貽琦,把兒女都送去參軍。

聞一多為了補貼家用,刻章賣錢。刻章廣告由其他教授操刀:“浠水聞一多教授,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己;談風雅之原始,海內推崇……爰綴短言為引,公定薄潤於後。”落款署著梅貽琦、蔣夢麟、馮友蘭、唐蘭、朱自清、沈從文等十二位先生的名字。

周培源居住的山邑村與昆明城距離遙遠,沒有公路,不通汽車,他去上課,淩晨五點便起床。後來買了匹馬,騎馬上課,一次馬受了驚,幾乎將他拖死。

本來抽煙的幾位教授,最後因實在沒錢買,都把煙戒了或者吸土制煙。不僅如此,他們衣服也多是一年就穿一件。

朱自清在冬天裡,也只有一件趕馬人用的氈披風禦寒。學生們的生活也好不到哪裡去。原本還能勉強吃到有蛋有肉的伙食,因為通貨膨脹,到了1945年,幾乎所有人都只能果腹。學生們把混著砂石、粳殼子、稗子、耗子屎的飯稱為“八寶飯”。

當時,教育部次長顧毓琇訪問西南聯大,同學們在食堂門口貼上了一副“春聯”以用來迎接:

望穿秋水,不見貸金,滿腹窮愁度舊歲;

用盡心機,難繳飯費,百般無賴過新年。

橫批“天官賜粥”

生活雖然苦,卻沒有一個人為這樣的日子打敗。無論是做學問的熱情,還是做人的堅毅品格,都在聯大的校園裡展現。宿舍和教室,燈光十分昏暗,學生只能到圖書館看書。但圖書館座位有限,每日開門前一兩個小時,大門口就擠滿了年輕的學子。

圖書館正式開門沒一會兒,所有長凳都會擠滿學生。如果到了期末,實在沒有複習的空位,許多學生只能花上幾分錢去茶館買壺茶,認真複習直到打烊。

課本也是稀缺貨,幾乎沒人買得起原文課本。圖書館的書又有限,常常出現幾百人借幾本書的情況。經常有圖書館館員找過來,專門看書有沒有歸還、能不能再借到其他人手上。實在借不到,學生們只好用傳抄。但聯大學生畢業後都兩手空空,不會有課本保存下來。因為他們的書早就轉讓給下一屆學弟學妹,各個年級都流傳著好幾年前的手抄課本。

這樣的艱苦,沒能折損聯大人的骨氣。每個月,聯大都會舉行一次全校大會,全稱“國民精神總動員會”。無數名人來這裡演講,而合唱羅庸、馮友蘭創作歌詞的《西南聯大校歌》則是最群情激昂的時刻。連曲作者張清常先生都會親自走上台去指揮。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所有人的精氣神似乎都被扭成了一股堅韌的血脈。他們同仇敵愾,患難與共,用知識改變著自己的命運,也改變著祖國的命運。他們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6

聯大傲骨精神永存

西南聯大因不可複製的歷史產生,又悄悄隱匿,唯一證明它存在過的,除了歷史,大概就是它培育的那一代人物了。

當我們懷念西南聯大,到底在懷念什麼?

我們懷念自由獨立的學術精神;懷念所有人刻苦治學,從未放棄的堅韌意志;懷念在極其刻苦的條件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愛國精神。西南聯大不僅給學子與老師留下了精神上的寶藏,更給中國教育立起了一塊豐碑。

他們瀟灑自信,又踏實堅強。即使在戰亂年代,他們從未驚慌失措,四散逃開,而是用某種不可擊敗的精氣神,把每個人連在一起。

汪曾祺淡然地記錄著當時的動盪:“對於任何猝然而來的災難,都得用一種儒道互補的精神對待之。這種儒道互補的真髓,即不在乎。這種不在乎的精神,是永遠征不服的”。何兆武在《上學記》裡也提到,在聯大的七年,是他最美好的七年。因為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一天會比一天更好”。

所有西南聯大人,都“直覺地、模糊地,可是又非常肯定地認為:戰爭一定會勝利,勝利以後一定會是一個非常美好的世界,一定能過上非常美好的生活。”“雖然物質生活非常之困苦,可是又總覺得幸福並不遙遠,是可望而又可即的”。這種超然,也是這所學校給我們的啟迪。

教師在雪地中演奏

那個波瀾壯闊,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遠去。但大師精神,文人風貌,學術思想,依舊存留于這片中華大地上。先生教書育人,學子辛勤汲取。他們將知識薪火相傳,建成了照亮中國近代歷史的燈塔,以精神為火芒,點亮前進的路。那樣的風骨並沒有消逝,而是等待著我們將它變成更有力的基石,向更偉大的某個方位,永不停歇地前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