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生活中應如何預防頸動脈狹窄?

【醫患家】系頭條問答簽約作者

頸動脈狹窄可導致腦卒中, 產生嚴重的後果, 必需引起重視, 做好預防工作。

腦卒中是中國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 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 其中缺血性卒中約占腦卒中的80%左右, 在我國腦卒中患者年輕化趨勢明顯, 40~64歲的人群占近50%,

約25%~30%的頸動脈狹窄與缺血性腦卒中有密切關係。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 約占90%以上, 其他原因包括慢性炎症性動脈炎, 纖維肌性發育不良, 頸動脈迂曲等。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累及頸動脈導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而引起腦缺血及卒中症狀, 是全身性動脈硬化在頸動脈的表現。

引起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危險因素

1、高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是引起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 與血壓正常者相比較, 有高血壓的人患腦卒中的危險要高4倍。

2、吸煙

吸煙和頸動脈狹窄的發生明顯相關,

可增加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危險。 頸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和吸煙量呈正相關, 大量吸煙者腦卒中的危險度是少量吸煙者的2倍, 其危險度在停止吸煙2年內明顯減少, 5年後回到不吸煙時的水準。

3、糖尿病

糖尿病不僅可以增加頸動脈狹窄和腦卒中的危險, 而且增加繼發於腦卒中的死亡率。

4、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與頸動脈狹窄相關, 經過他汀類藥物治療後對血管壁厚度、腔內面積和內-中膜厚度的進展都有控制作用。

頸動脈狹窄的預防

頸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就是動脈硬化, 要想預防和延緩頸動脈狹窄, 主要是控制動脈硬化發病的因素, 但目前相關危險因素的控制率在我國很低。

1、 嚴格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

2、 戒煙、限酒。

3、積極進行體育鍛煉, 控制體重。

4、定期進行頸動脈斑塊篩查。 美國心臟協會已建議在無症狀的成人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篩查時行頸動脈超聲檢查

5、對於頸動脈斑塊伴斑塊狹窄50%以下者, 如果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 根據斑塊的穩定性和用藥的風險效益比個體化考慮是否選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6、對於斑塊狹窄50%以上者, 無論血脂是否異常, 均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7、對於有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頸動脈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超過50%等情況, 可考慮介入或手術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