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新零售下的智慧終端機設備體驗設計

2017年被稱作是新零售的元年, 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提出的“新零售”概念, 提出通過大資料、互聯網重新構造“人、貨、場”場景, 數位化技術已被逐漸應用在傳統實體零售的每一個環節,

在2018年1月10日上海舉行的第二屆新零售峰會上, 阿裡巴巴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分享了零售通重構線下夫妻老婆店的路線圖, 在小店這塊家門口的新零售試驗田裡, 零售通打造從品牌商、供應商、經銷商、零售小店到最終的消費者的全鏈路數據化, 用資料驅動的方式完成小店業態的升級。

在小店業態中, 智慧終端機設備成為收集大資料的唯一通道, 被互聯網行業視為重中之重, 而在紛雜的POS市場中, 絕大部分都是沉重的桌面式收銀POS機器, 這時智慧移動POS機作為收銀POS機器的補充設備應運而生, 智慧移動POS機以移動便捷、功能齊全等優勢成為打通小店數位化的重要環節。

一、智慧移動POS機的體驗設計思考

智慧移動POS是一個全新的產品, 只有我們真正瞭解了小店店主的訴求, 解決了小店店主的痛點才能打入線下零售小店市場, 當我們確切的知道用戶想要從我們這裡得到什麼,我們就能越精確的滿足對方的需求, 所以使用者目標是設計產品過程中做出每一個決策的基礎。

移動POS產品設計能否擊中小店店主的目標, 對於智慧移動POS能否成功, 零售通能否獲取小店資料具有重大意義。 AlanCooper認為設計師要通過行為設計來實現使用者目標, 這種面向行為的設計旨在處理並滿足使用者的目標和動機,

稱之為“目標導向設計”。

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使用者的目標, 然後根據這些目標設計出合適的對話模式。 目標驅使人們展開某個活動、任務、動作或者操作, 只有對使用者目標進行分解後, 任務和行動才會在細節處理上起作用。

二、智慧移動POS設計實踐

在智慧移動POS的設計體驗中, 首先就要從使用者的視角出發,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目標和訴求。 建立使用者模型詳細的理解使用者的目標訴求, 提供更精准的交流方法。

對全鏈路角色路徑的梳理找到需要解決的痛點和設計的機會點, 找到產品定位。 針對產品涉及到的每個場景結合使用者的目標分別提出相應的體驗設計解決方案,

最後把設計的結果通過使用者的驗證方式進行反覆運算優化, 同時隨時調整體驗設計的思路和方式, 使產品真正的解決了使用者的目標和訴求。

下面主要講了目標導向的設計如何在智慧移動POS產品裡面運用。

1、理解問題-業務研究和用戶研究

任何新品設計的研究都應該從瞭解產品的業務環境和技術背景開始, 在多數情況下,產品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個或者多個商業目標。

設計師有責任在研發階段顧及這些目標,因此從一開始就理解設計背後的限制對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

在智慧移動POS產品設計中,我們通過訪問產品經理、用研、老闆、技術瞭解了智慧移動POS即將面對的用戶群體、商業價值,競品資訊以及主要的產品運營策略,瞭解這些當用戶需求和業務需求有衝突的時候,能夠做出共贏的決策,在評審的時候也有助於獲得團隊成員的更多支持。

產品的使用者是設計的主要關注點,他們是那些親自使用產品來達到某些目標的人。智慧移動POS的核心用戶是小店老闆或者雇員,瞭解他們使用產品的目標就非常重要,走出辦公室,去接觸你的使用者,瞭解他們需要什麼,好的想法來自和用戶共創。

首先,要刪選共創用戶。你和特別傳統的夫妻老婆店店主溝通,你會很失落,因為你會發現他們根本不想改變,他們甚至都不願意使用POS,他們是你的使用者,但是他們是需要被喚起的,等周圍人都用上智慧移動POS產生了效益,他們自然會使用。也不要去很完善的711或者全家,因為他們有強大的供應鏈,而且是公司強控,和我們情況不同。我們要找那些有改變欲望,但是現有條件下不能改變的,他們很有想法,他們甚至已經比你先構想好智慧移動POS應該長什麼樣子,好的想法來自你的用戶,他們是你最佳的共創夥伴。

其次,用心體驗用戶的工作,一直在旁觀察不如參與其中,當你幫他們補貨,你會發現每次手抄到本子上,然後去平臺搜索進貨是多麼費時費力,而我們的產品是可以説明他們,這個時候你會從你的用戶那邊得到信心。

再次,只瞭解用戶的痛點和期望,用戶說的解決方法不一定是最優解,需要經過分析後再行動。

當我們選准用戶就可以訪問了,主要圍繞以下問題進行:

產品如何適應使用者生活和工作情境,什麼時候、為什麼以及如何使用產品使用者角度的知識領域,使用者完成工作需要知道的資訊當前任務與活動:包括現有產品需要完成和不能完成使用產品的動機和期望心理模型;使用者對於工作、活動的看法,以及對產品的期望2、使用者建模-建立使用者模型和目標

使用者的行為如何?他們是怎麼思考的?他們的預期目標是什麼?對於這些問題,人物模型可以給我們精確的思考和交流方法。

【用戶畫像】

我們跑了大量的店鋪,主要分為傳統的夫妻老婆店和有雇員的大店。其中傳統的夫妻老婆店,這些店主一般年紀比較大,夫妻兩人經營,沒有雇員,他們思維保守,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最大的目標是

降低經營成本,白馬湖超市的老闆甚至會因為一箱王老吉市場上比零售通進貨平臺上貴2塊錢,會專門去市場上進貨,所以他每天忙的像個陀螺,引流轉化,他們會給熟客優惠,會把店鋪作為社區的通道,會賣不怎麼賺錢的水果引流。弱提效需求,他們對於提效的需求很弱,他們認為學習一樣新東西很難,但是每天機械勞動很容易,他們有傳統POS,但是POS變成了電腦,完全沒有使用數位化管理。

這些用戶數量大,是我們的主要使用者,但是是需要被影響的,當他們看到周圍人都使用並產生實際利益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應用。

還有一批用戶是有雇員的大店,這些店老闆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和傳統夫妻老婆店的區別是,他們的目標是提效,因為人力成本很貴,只要能提高效率的,老闆都願意嘗試,而且他們有對人員的管理需求,收銀,整理貨架的事情他們都要交給雇員做,這些用戶是我們首次要推的用戶。所以智慧移動POS的設計如果偏離提效和管理這兩個目標,就不會有使用者能接受。

3、設立願景-場景和設計需求

我們通過討論如何收集關於使用者的定性資訊,如何利用資訊創建模型,我們創造了一幅清晰的畫面來呈現使用者及其各自的目標和使用者目前的狀況。接下來到了整個方法最關鍵的部分,如何利用對使用者的理解來制定設計方案,既能讓用戶滿意,對用戶有所激發,同時又能完成商業目標,突破技術上的限制。

我們通過對業務全鏈路全角色路徑地梳理,直擊痛點,找到設計的機會點。設計師通過設計賦能去最大化體驗設計的價值。

全鏈路體驗大圖,應該是不斷梳理和完善的過程,一開始肯定不會很完善,包括一開始的觸點都可能是要優化的,但是通過不斷優化,不斷和用戶接觸,會越來越清晰,你這個產品是長什麼樣子的,第一版本不要追求完美,可能只是簡單的功能,根本談不上體驗,但是一定要知道和產品溝通的時候哪些東西是可以讓步的,哪些要堅持的。

然後拿這些功能去和用戶驗證,慢慢的你會知道二期優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產品最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在你和使用者接觸,不斷思考,對這個產品理解的基礎上的。

【智慧移動POS產品定位】“供應鏈POS”定位,以提升門店貨品流轉和管理效率為核心客戶價值

4、產品設計-基於場景和目標開展設計

通過構建關鍵線路情境劇本來設計,通過對幾個關鍵場景的判斷與分析,理解用戶痛點與需求,結合前後文預期使用者的目標及意圖,通過設計提高操作效率,給用戶驚喜與感動,使用戶期待。

【補貨場景】

使用者目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業目標:通過零售通優惠透傳,提高小店在零售通的進貨量設計目標:通過小POS的補貨功能提高小店的工作效率,通過零售通app優惠的透傳為零售通app引流。

同一個補貨的需求對於不同的店主會有差異的,對於傳統夫妻老婆店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便宜的貨源,他們會將要補的商品記錄下來,然後去各個平臺上搜索,有便宜優惠的會在平臺上訂貨,剩下的會線上下批發市場上進貨,所以這個時候他們的訴求就有兩個提效和找到優惠,這個時候就需要把零售通上商品優惠透傳。

在這裡有兩個思考點,第一個,是掃一個貨就透傳優惠,讓用戶決定是否在零售通上進貨,還是用戶先把要補貨的商品加入到清單,然後在補貨清單上透傳優惠。補貨場景的目標是如何提效,前面一種方式類似掃一個商品讓用戶決策一次,人是有惰性的,喜歡傻瓜式的操作,統一決策肯定是最高效。理解使用者的目標有助於設計決策。

設計細節:

【收貨-驗貨-入庫場景】

使用者目標:

解決多包裹分批次到貨造成收貨資訊認知混亂提高進貨量大時驗收、入庫貨品的效率

商業目標:通過提高小店在收貨、驗貨、入庫的體驗,增加用戶對零售通的粘性

設計目標:提高小店在收貨-驗貨-入庫的體驗,解決多包裹到貨的認知混亂問題,增加用戶對零售通的粘性

5、驗證反覆運算

在交互設計專案過程中,除了人物模型和驗證場景以外,還要在真實的用戶面前驗證、測試方案如何。在智慧移動POS的設計中,我們每開發完一個功能都會去使用者那邊驗證,以保證設計的有效性。

並且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小店實驗室”真實模擬小店經營的過程,將智慧移動POS在店內使用,每次功能驗證的時候就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設計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用戶完成具體任務,甚至可以測試能多大程度上説明使用者完成目標。

三、總結

智慧移動POS設計中採用目標導向的設計方法,通過理解使用者目標和商業目標為設計決策提供了依據,這樣能更容易地讓設計者和開發者、市場與管理員一道協同工作,還能確保正在考慮的設計不是憑空猜想,能説明大家識別產品的使用者,理解使用者及其目標,並將其轉化為有效且吸引人的方案。

作者:丹妮、東方

在多數情況下,產品設計是為了實現一個或者多個商業目標。

設計師有責任在研發階段顧及這些目標,因此從一開始就理解設計背後的限制對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

在智慧移動POS產品設計中,我們通過訪問產品經理、用研、老闆、技術瞭解了智慧移動POS即將面對的用戶群體、商業價值,競品資訊以及主要的產品運營策略,瞭解這些當用戶需求和業務需求有衝突的時候,能夠做出共贏的決策,在評審的時候也有助於獲得團隊成員的更多支持。

產品的使用者是設計的主要關注點,他們是那些親自使用產品來達到某些目標的人。智慧移動POS的核心用戶是小店老闆或者雇員,瞭解他們使用產品的目標就非常重要,走出辦公室,去接觸你的使用者,瞭解他們需要什麼,好的想法來自和用戶共創。

首先,要刪選共創用戶。你和特別傳統的夫妻老婆店店主溝通,你會很失落,因為你會發現他們根本不想改變,他們甚至都不願意使用POS,他們是你的使用者,但是他們是需要被喚起的,等周圍人都用上智慧移動POS產生了效益,他們自然會使用。也不要去很完善的711或者全家,因為他們有強大的供應鏈,而且是公司強控,和我們情況不同。我們要找那些有改變欲望,但是現有條件下不能改變的,他們很有想法,他們甚至已經比你先構想好智慧移動POS應該長什麼樣子,好的想法來自你的用戶,他們是你最佳的共創夥伴。

其次,用心體驗用戶的工作,一直在旁觀察不如參與其中,當你幫他們補貨,你會發現每次手抄到本子上,然後去平臺搜索進貨是多麼費時費力,而我們的產品是可以説明他們,這個時候你會從你的用戶那邊得到信心。

再次,只瞭解用戶的痛點和期望,用戶說的解決方法不一定是最優解,需要經過分析後再行動。

當我們選准用戶就可以訪問了,主要圍繞以下問題進行:

產品如何適應使用者生活和工作情境,什麼時候、為什麼以及如何使用產品使用者角度的知識領域,使用者完成工作需要知道的資訊當前任務與活動:包括現有產品需要完成和不能完成使用產品的動機和期望心理模型;使用者對於工作、活動的看法,以及對產品的期望2、使用者建模-建立使用者模型和目標

使用者的行為如何?他們是怎麼思考的?他們的預期目標是什麼?對於這些問題,人物模型可以給我們精確的思考和交流方法。

【用戶畫像】

我們跑了大量的店鋪,主要分為傳統的夫妻老婆店和有雇員的大店。其中傳統的夫妻老婆店,這些店主一般年紀比較大,夫妻兩人經營,沒有雇員,他們思維保守,不願意接受新的事物,最大的目標是

降低經營成本,白馬湖超市的老闆甚至會因為一箱王老吉市場上比零售通進貨平臺上貴2塊錢,會專門去市場上進貨,所以他每天忙的像個陀螺,引流轉化,他們會給熟客優惠,會把店鋪作為社區的通道,會賣不怎麼賺錢的水果引流。弱提效需求,他們對於提效的需求很弱,他們認為學習一樣新東西很難,但是每天機械勞動很容易,他們有傳統POS,但是POS變成了電腦,完全沒有使用數位化管理。

這些用戶數量大,是我們的主要使用者,但是是需要被影響的,當他們看到周圍人都使用並產生實際利益的時候,他們自然會應用。

還有一批用戶是有雇員的大店,這些店老闆越來越年輕化,他們和傳統夫妻老婆店的區別是,他們的目標是提效,因為人力成本很貴,只要能提高效率的,老闆都願意嘗試,而且他們有對人員的管理需求,收銀,整理貨架的事情他們都要交給雇員做,這些用戶是我們首次要推的用戶。所以智慧移動POS的設計如果偏離提效和管理這兩個目標,就不會有使用者能接受。

3、設立願景-場景和設計需求

我們通過討論如何收集關於使用者的定性資訊,如何利用資訊創建模型,我們創造了一幅清晰的畫面來呈現使用者及其各自的目標和使用者目前的狀況。接下來到了整個方法最關鍵的部分,如何利用對使用者的理解來制定設計方案,既能讓用戶滿意,對用戶有所激發,同時又能完成商業目標,突破技術上的限制。

我們通過對業務全鏈路全角色路徑地梳理,直擊痛點,找到設計的機會點。設計師通過設計賦能去最大化體驗設計的價值。

全鏈路體驗大圖,應該是不斷梳理和完善的過程,一開始肯定不會很完善,包括一開始的觸點都可能是要優化的,但是通過不斷優化,不斷和用戶接觸,會越來越清晰,你這個產品是長什麼樣子的,第一版本不要追求完美,可能只是簡單的功能,根本談不上體驗,但是一定要知道和產品溝通的時候哪些東西是可以讓步的,哪些要堅持的。

然後拿這些功能去和用戶驗證,慢慢的你會知道二期優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產品最終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在你和使用者接觸,不斷思考,對這個產品理解的基礎上的。

【智慧移動POS產品定位】“供應鏈POS”定位,以提升門店貨品流轉和管理效率為核心客戶價值

4、產品設計-基於場景和目標開展設計

通過構建關鍵線路情境劇本來設計,通過對幾個關鍵場景的判斷與分析,理解用戶痛點與需求,結合前後文預期使用者的目標及意圖,通過設計提高操作效率,給用戶驚喜與感動,使用戶期待。

【補貨場景】

使用者目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商業目標:通過零售通優惠透傳,提高小店在零售通的進貨量設計目標:通過小POS的補貨功能提高小店的工作效率,通過零售通app優惠的透傳為零售通app引流。

同一個補貨的需求對於不同的店主會有差異的,對於傳統夫妻老婆店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便宜的貨源,他們會將要補的商品記錄下來,然後去各個平臺上搜索,有便宜優惠的會在平臺上訂貨,剩下的會線上下批發市場上進貨,所以這個時候他們的訴求就有兩個提效和找到優惠,這個時候就需要把零售通上商品優惠透傳。

在這裡有兩個思考點,第一個,是掃一個貨就透傳優惠,讓用戶決定是否在零售通上進貨,還是用戶先把要補貨的商品加入到清單,然後在補貨清單上透傳優惠。補貨場景的目標是如何提效,前面一種方式類似掃一個商品讓用戶決策一次,人是有惰性的,喜歡傻瓜式的操作,統一決策肯定是最高效。理解使用者的目標有助於設計決策。

設計細節:

【收貨-驗貨-入庫場景】

使用者目標:

解決多包裹分批次到貨造成收貨資訊認知混亂提高進貨量大時驗收、入庫貨品的效率

商業目標:通過提高小店在收貨、驗貨、入庫的體驗,增加用戶對零售通的粘性

設計目標:提高小店在收貨-驗貨-入庫的體驗,解決多包裹到貨的認知混亂問題,增加用戶對零售通的粘性

5、驗證反覆運算

在交互設計專案過程中,除了人物模型和驗證場景以外,還要在真實的用戶面前驗證、測試方案如何。在智慧移動POS的設計中,我們每開發完一個功能都會去使用者那邊驗證,以保證設計的有效性。

並且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小店實驗室”真實模擬小店經營的過程,將智慧移動POS在店內使用,每次功能驗證的時候就能讓更多的人看到設計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幫助用戶完成具體任務,甚至可以測試能多大程度上説明使用者完成目標。

三、總結

智慧移動POS設計中採用目標導向的設計方法,通過理解使用者目標和商業目標為設計決策提供了依據,這樣能更容易地讓設計者和開發者、市場與管理員一道協同工作,還能確保正在考慮的設計不是憑空猜想,能説明大家識別產品的使用者,理解使用者及其目標,並將其轉化為有效且吸引人的方案。

作者:丹妮、東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