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男子跑步減肥竟“跑斷”肌肉!到底做錯了什麼?

來自遼寧丹東的張先生身高1.8米, 體重卻達到220斤, 近期愛上了跑步, 打算通過它減肥、強身健體, 前幾日, 39歲的張先生在自家社區的地下車庫慢跑, 剛跑了一會, 小腿肚子突然感覺一松, 然後就僵硬了, 不敢動了。

於是, 趕緊慢慢挪回家休息, 可腿肚子越腫越高, 最嚴重時感覺皮要被脹開似的, 於是趕緊去了家附近的醫院。 醫生檢查後發現, 張先生的左側小腿腓腸肌自發性斷裂, 傷勢較為嚴重。

為什麼只是跑步, 小腿肚子上的肌肉竟突然能“跑斷”了。 接診的醫生分析:因為跑步時天氣寒冷, 身體又沒有充分的預熱, 熱身不足, 才導致突發性肌肉損傷。 對於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自發性肌肉損傷比較少, 而三四十歲的人群, 由於年齡逐漸增長, 身體逐漸僵硬, 不再那麼靈活柔韌, 因此做運動之前一定要充分熱身。

跑步, 到底哪裡錯了?

跑步本是好事, 但如果到了傷害身體的地步, 那一定是方法錯了。

很多人在跑步的時候, 為了節省時間, 不熱身就直接開始跑, 心血管系統和肺部都還沒有進入狀態, 體溫低, 肌肉的柔韌性不好, 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安全地健身要學會先熱身後冷身。 人體的機能從安靜狀態到工作狀態,

需要有個過程, 從運動狀態恢復到安靜狀態也需要過程, 這個過程也是逐漸的。 劇烈運動前, 必須做熱身運動, 又被稱為準備活動, 基本上是所有運動的前奏。

熱身除了要提高肌肉溫度, 讓肌肉更有彈性之外, 還有非常關鍵的一步是潤滑身體的各個關節。

所以我們先要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 使之潤滑再以很慢的速度慢跑, 整個過程需要10分鐘左右。

特別注意的是, 很多朋友想通過慢跑再逐漸提速的方法代替熱身, 雖然這樣做同樣可以提高身體的溫度, 讓身體預熱, 但是無法及時增加關節活動度, 避免拉傷和運動不足導致的活動受限;也無法啟動神經肌肉支配的功能, 避免動作變形的功能。

綜上所述, 熱身的用處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

●提高身體溫度, 增加肌肉彈性和延展性, 增加人體的代謝水準。

●克服內臟器官惰性, 使心肌、骨骼肌毛細血管擴張, 增加代謝水準。

●增加關節活動度, 啟動肌肉, 提升運動表現, 降低運動損傷的概率。

●減少岔氣現象, 岔氣的專業術語叫做“運動性短暫腹痛” 。

通常情況下, 準備運動5-8分鐘左右, 跑步吧推薦下面一組經典的熱身動作, 原地熱身跑每個動作20秒, 肌肉動態牽拉每個動作12次, 肌肉啟動每組15秒;上述每個動作做一組即可

跑前熱身動作

原地熱身跑之前後墊步

原地熱身跑之墊步高抬腿

原地熱身跑之左右墊步

大腿前側動態牽拉

大腿後側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肌肉啟動之弓箭步跳

肌肉啟動之開合蹲跳

而在劇烈運動結束後,跑友也不要立即停下來,要進行“軟著陸”,逐漸降低運動速度,繼續進行一些慢節奏的放鬆運動和按摩,可減少運動後的肌肉酸痛,使人體機能更好地恢復,建議堅持十分鐘左右。使身體從“熱”的狀態“冷卻”下來,以避免出現心慌、胸憋、頭暈、眼花等不適。(請查看之前推文 : 沒有“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跑步,都是耍流氓! )

寒冷天氣跑步4個危險信號

1、跑步過程中的心率不齊

同樣,季節的變化、氣候、溫度、濕度的差異會讓心率不齊的症狀放大。如果你在秋冬季節跑步過程中感到自己的心臟明顯跳動得時快時慢,那麼此時你要注意了!

不要瞬間停止跑步動作,注意調整呼吸,將跑步減速為慢跑或快走,當心臟跳動頻率稍為平穩下來後改為步行;如果感覺自己不舒服,首先向身邊的其他跑友求助,並說明自己的心臟情況,必要的話應及時送醫。

2、跑步過程中的體溫下降

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體溫下降。由於秋冬季氣溫下降,戶外跑步前期會產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等症狀,加上秋冬跑步跑友為了保持輕便,往往會保暖不足。一旦出現體溫驟降的情況,無論你是何時跑步、在哪裡跑步,都一定要停下來,通過補充食物、引用熱水、添加衣物等方式做好保暖措施。

3、跑步過程中的胸悶和氣喘

由於秋冬季節室內外溫差大,室外路跑偶爾會出現呼吸道受阻的情況,產生跑步過程中的胸悶和氣喘。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需要跑友減慢跑步速度,及時調整呼吸,並補充飲用水和功能飲料。若症狀不能緩解,應該馬上求助。

4、跑步過程中的“眼花”

相信不少朋友都經歷過“眼花”的狀況。殊不知,跑步過程中的視線模糊、眼前有光斑、心跳劇烈被稱為“最危險的三個徵兆”。如果你在跑步過程中,出現視線模糊、眼前有光斑並伴隨心跳劇烈的情況,請及時減速,將跑步逐漸調整為走步,調整呼吸並保持順暢。並在此時注意腳下,避免摔倒。當身體狀況穩定後,根據“眼花”的程度決定是否就醫。

寒冷跑步小貼士

1、保護好四肢

當身體核心體溫低於35℃時,皮膚會收縮以限制熱量從身體流失,並且引導血液流向體核以及內部器官,這就是為什麼在你出門時,雙手、雙腳、耳垂以及鼻子——離體核最遠的地方——會最先被凍住。

因此,一定要戴帽子、連指或分指手套、圍脖、頭帶以及穿排汗的襪子。如果在積雪中跑步,要套輕便的鞋套以防止鞋子潮濕。不用去塗凡士林或其他潤滑劑——它們對抵禦寒冷沒有任何幫助。

2、分層著裝

穿幾層輕薄的衣物以便隨體溫增減。衣物層之間可以留住空氣,起到隔熱作用。裡層要穿輕便的滌綸或絲質的貼身衣物,便於排汗;中層為抓絨衣;外層為可以擋風、防潮的衣物。不要穿棉質衣物,因為它能吸收並保存皮膚上的水分。一旦開始出汗,身上便形成了一個小的潮濕環境,這會吸走身上的熱量。

3、不要穿得過多

出門時你應該感覺稍微有點冷。隨著熱身活動的進行和體溫的升高,你會感覺舒服些。要減少身體過熱、流汗過多的風險,否則會加劇寒冷的感覺並可能導致體溫過低。要穿帶拉鍊和開口的衣服,這樣汗液可以蒸發出去。如果穿的衣物不排汗,那你很快就會發冷。

4、迎風起跑

起跑時要迎著風,因此,回家時風會從後面吹來。這樣的話,當你已經疲勞並且出了很多汗之後,風會從背後吹來,這樣你會好受些。

5、儘快除寒

潮濕的衣物會增加熱量損耗。跑完步要儘快換上乾燥溫暖的抓絨衣、運動服等衣物。

原地熱身跑之墊步高抬腿

原地熱身跑之左右墊步

大腿前側動態牽拉

大腿後側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臀肌動態牽拉

肌肉啟動之弓箭步跳

肌肉啟動之開合蹲跳

而在劇烈運動結束後,跑友也不要立即停下來,要進行“軟著陸”,逐漸降低運動速度,繼續進行一些慢節奏的放鬆運動和按摩,可減少運動後的肌肉酸痛,使人體機能更好地恢復,建議堅持十分鐘左右。使身體從“熱”的狀態“冷卻”下來,以避免出現心慌、胸憋、頭暈、眼花等不適。(請查看之前推文 : 沒有“跑前熱身&跑後拉伸”的跑步,都是耍流氓! )

寒冷天氣跑步4個危險信號

1、跑步過程中的心率不齊

同樣,季節的變化、氣候、溫度、濕度的差異會讓心率不齊的症狀放大。如果你在秋冬季節跑步過程中感到自己的心臟明顯跳動得時快時慢,那麼此時你要注意了!

不要瞬間停止跑步動作,注意調整呼吸,將跑步減速為慢跑或快走,當心臟跳動頻率稍為平穩下來後改為步行;如果感覺自己不舒服,首先向身邊的其他跑友求助,並說明自己的心臟情況,必要的話應及時送醫。

2、跑步過程中的體溫下降

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體溫下降。由於秋冬季氣溫下降,戶外跑步前期會產生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等症狀,加上秋冬跑步跑友為了保持輕便,往往會保暖不足。一旦出現體溫驟降的情況,無論你是何時跑步、在哪裡跑步,都一定要停下來,通過補充食物、引用熱水、添加衣物等方式做好保暖措施。

3、跑步過程中的胸悶和氣喘

由於秋冬季節室內外溫差大,室外路跑偶爾會出現呼吸道受阻的情況,產生跑步過程中的胸悶和氣喘。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需要跑友減慢跑步速度,及時調整呼吸,並補充飲用水和功能飲料。若症狀不能緩解,應該馬上求助。

4、跑步過程中的“眼花”

相信不少朋友都經歷過“眼花”的狀況。殊不知,跑步過程中的視線模糊、眼前有光斑、心跳劇烈被稱為“最危險的三個徵兆”。如果你在跑步過程中,出現視線模糊、眼前有光斑並伴隨心跳劇烈的情況,請及時減速,將跑步逐漸調整為走步,調整呼吸並保持順暢。並在此時注意腳下,避免摔倒。當身體狀況穩定後,根據“眼花”的程度決定是否就醫。

寒冷跑步小貼士

1、保護好四肢

當身體核心體溫低於35℃時,皮膚會收縮以限制熱量從身體流失,並且引導血液流向體核以及內部器官,這就是為什麼在你出門時,雙手、雙腳、耳垂以及鼻子——離體核最遠的地方——會最先被凍住。

因此,一定要戴帽子、連指或分指手套、圍脖、頭帶以及穿排汗的襪子。如果在積雪中跑步,要套輕便的鞋套以防止鞋子潮濕。不用去塗凡士林或其他潤滑劑——它們對抵禦寒冷沒有任何幫助。

2、分層著裝

穿幾層輕薄的衣物以便隨體溫增減。衣物層之間可以留住空氣,起到隔熱作用。裡層要穿輕便的滌綸或絲質的貼身衣物,便於排汗;中層為抓絨衣;外層為可以擋風、防潮的衣物。不要穿棉質衣物,因為它能吸收並保存皮膚上的水分。一旦開始出汗,身上便形成了一個小的潮濕環境,這會吸走身上的熱量。

3、不要穿得過多

出門時你應該感覺稍微有點冷。隨著熱身活動的進行和體溫的升高,你會感覺舒服些。要減少身體過熱、流汗過多的風險,否則會加劇寒冷的感覺並可能導致體溫過低。要穿帶拉鍊和開口的衣服,這樣汗液可以蒸發出去。如果穿的衣物不排汗,那你很快就會發冷。

4、迎風起跑

起跑時要迎著風,因此,回家時風會從後面吹來。這樣的話,當你已經疲勞並且出了很多汗之後,風會從背後吹來,這樣你會好受些。

5、儘快除寒

潮濕的衣物會增加熱量損耗。跑完步要儘快換上乾燥溫暖的抓絨衣、運動服等衣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