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看起來像小型車,結卻定位緊湊,軸距竟達中型,起亞套路你真不懂

還記得去年亮相的一台起亞緊湊SUV嗎?不是起亞智跑(NP), 不是搭載著1.6T+雙離合而來的KX5, 也不是曝光身份而來的KX4, 而是最終以進口身分進入到中國市場的起亞Niro(極睿),

這台車被國內媒體看作是起亞試探國內混動緊湊SUV市場的試金石, 但其最終取得成功是在北美, 國內不過百台的月銷量實在令人不忍直視。

在國內14.98萬起售的它其實在新能源市場上的確已足夠優惠, 就看國內與之定位最為相近的比亞迪元混動版,

其起售價格高達20.98萬元, 即便是在享受補貼後, 17萬的價格依舊註定了其只能當做雞肋的身份, 而且從車輛尺寸上來看, Niro的軸距已經達到了2700mm, 2710mm軸距的自由光已經貴為中型SUV, 這樣來看2535mm的元正是相形見絀。

不過, 要說起亞的套路有多深,

極睿真的能夠說明一切。 最能夠代表車輛內部乘坐空間的軸距方面, 極睿拿出的2.7m讓人汗顏的資料的確有些不太厚道。 其實, 去年的這台極睿看上去的確很像是一台小型車, 這是因為由於其混合動力車型的身份, 其引擎與整套驅動系統的佈局能夠為車輛預留更多架構的可塑空間, 這就讓其4.3m的長度之下, 視覺效果的確以小型車的印象呈現。

說到這裡, 我們就不得不說說這次又一次在2018 CES上亮相的新版本了。 起亞汽車再次攜旗下Niro亮相實際上是在表達Niro新的設計方向, 這次的版本是一台徹底跑開了傳統燃油動力的電動版。

相比於混合動力版本, 純電動極睿在車輛的引擎蓋、側身腰線以及尾部的處理上都再次向內收縮, 這讓車輛擁有了視覺上更窄的前臉格局, 而引擎蓋上的內收也使得這一部分被再次壓低, 這種設計方式透射出來的扁平化本意是提升車輛顏值, 卻不經意間讓Niro EV顯得有些另類。 另外, 封閉後的格柵區也更換為了帶有文字功能的外置顯示幕。

內飾方面,就目前來看雙幅方向盤、影視化內置後視鏡、無實體按鍵這三個部分是很可能在量產上被取消的,不過根據起亞設計總監的口風來推測,雙屏倒是一種不大不小的驚喜,至於HMI+AWS的車載雙系統在量產車上也會在功能性上被縮減。據悉,Niro EV搭載的電動機能夠達到高功率1.5T引擎的水準(150kW),而64kWh的鋰聚合物電池組者能夠支持其383km的最大續航里程。

內飾方面,就目前來看雙幅方向盤、影視化內置後視鏡、無實體按鍵這三個部分是很可能在量產上被取消的,不過根據起亞設計總監的口風來推測,雙屏倒是一種不大不小的驚喜,至於HMI+AWS的車載雙系統在量產車上也會在功能性上被縮減。據悉,Niro EV搭載的電動機能夠達到高功率1.5T引擎的水準(150kW),而64kWh的鋰聚合物電池組者能夠支持其383km的最大續航里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