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嚴字當頭以穩為主 三細節透露資本市場監管新動向

進入2018年以來, 資本市場監管層密集發聲, 先是首個工作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進行工作調研, 接著證監會副主席姜洋、閻慶民、主席助理張慎峰分別就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維護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以及加快推進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資本市場等多個重要議題發表看法。

同時, 新股發審單周“18過3”、17%的IPO周過會率讓市場看到了監管層嚴把上市入口關的決心與定力, 連發數文全面梳理稽查執法工作以及單周公佈對20宗案件的行政處罰更是向市場重申了證監會將聚焦重點領域和市場關切,

嚴厲打擊各類證券期貨違法違規活動, 全面提升稽查執法綜合效能。

專家認為, 近一個月來監管層動作頻頻, 從稽查執法、新股發審再到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都出現了新變化, 透過這些細節不難看出新時代資本市場監管的新動向:證監會將大力堅持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的監管理念, “嚴字當頭, 以穩為主, 改革不停”將成為今後一長段時間的監管主線。

“嚴字當頭”塑造良好市場生態

第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 新年後的第一個工作日(1月2日),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進行工作調研時強調, 資本市場強國的一個重要標誌, 就是市場的法治化水準。 通過法治的手段實現市場透明、規範和有序,

需要稽查執法淨化市場環境, 塑造市場生態。 強有力的稽查執法是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的根本要求, 是資本市場改革開放的基本保證, 是建設資本市場強國的必由之路。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認為, 這說明證監會對於稽查工作的高度重視, 說明證券市場稽查監督是證監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18年證監會將繼續重視稽查監督工作, 做到“全面從嚴監管”。

回顧2017年, 證監會全年施行行政處罰決定224件、罰沒款金額74.79億元、市場禁入44人, 行政處罰決定數量、罰沒款金額、市場禁入人數均創歷史新高。

“在強監管壓力下, 2017年金融市場資金多層嵌套、盲目加杠杆等不規範行為有所收斂, 創新業務回歸理性。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 2018年金融監管和督導會持續加強, 年初證監會主席到證監會稽查局、稽查總隊調研的行為表明, 在新的一年裡證監會的金融監管不會鬆懈, 會繼續保持“嚴字當頭”, 金融反腐力度有所加強。

田利輝表示, 全面從嚴依法監管是2018年證監會工作的主旋律。 監管層的工作是監管, 監管鬆弛是工作不力, 基於法治的全面從嚴監管應該是證監會的常態。

具體實施舉措方面, 劉士餘指出, 要以查辦大案要案為重點, 全面落實整治金融亂象的工作要求, 精准打擊肆意妄為、逃避監管、影響惡劣的個人和機構。 要運用大資料、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現代資訊科技, 提升稽查執法的能力與效率。

要著力強化稽查執法規範化水準, 強化規則制定, 完善執法程式, 嚴格執法責任, 切實做到嚴格文明公正執法。 要進一步推進法制建設, 堅持問題導向, 推進法律與制度完善, 加大違法成本, 加重法律責任, 有效打擊和懲治市場違法違規。

“以穩為主”防範系統性風險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 薑洋1月15日在第十一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 要著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健運行。 沒有穩定的市場環境, 服務高品質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證監會將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要求, 繼續推進依法全面從嚴監管, 更好發揮交易所一線監管職能, 充分運用現代資訊技術提升監管智慧化科技化水準, 嚴厲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不斷淨化市場生態。

“2017年監管層對上市公司減持套現、金融機構資金嵌套、金融體系內流動性過剩和實體經濟融資難並存等問題進行了重點調控。 ”陳靂認為, 在此基礎上, 2018年監管層將更加注重資本市場由高速度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轉型, 關注新業務規模的理性擴張、資本的合理分層、競爭的公平有序等方面, 目的在於貫徹金融工作會議方針, 落實“以穩為主”, 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撐。

就在上周(1月22日至26日), 新股發審經歷“史上最嚴發審周”, 發審委審核首發申請18家, 通過3家, 通過率僅為16.67%, 引發市場關注。

陳靂表示, 進入新年以來, 一方面發審委的過會率降低, 一方面擬募集資金規模也由每週的六七十億元降至二十億元規模。 發審委通過新股審核嚴格把控資本市場入口,是對前述“資本市場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輾轉型”的進一步實踐——發審委通過控制上市資本品質,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品質水準。

“高品質的上市公司是我國證券市場能夠穩健發展、逐步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能夠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田利輝認為,證監會汲取了過往的一些教訓,認真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在“嚴字當頭”的同時開始注重“以穩為主”。全面嚴監管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監管的加強需要依序而行、逐步而進。

陳靂認為,縱覽發審委對未通過標的的回饋意見可以看出,回饋意見集中在對營業收入及利潤增長的合理性、技術來源及費用繳納的合法性等檔的補充說明上。要求上市資本收益的合理合法、有序增長,反映出發審委對擬上市資產品質的重視。低通過率會倒逼資本選擇合理的分層市場進行融資,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新股發審低通過率是資本市場有序發展、穩定市場預期的階段性現象。

“改革不停”建設資本市場強國

第三個細節是,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主席助理張慎峰分別就維護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以及加快推進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資本市場等多個重要議題發表看法。

閻慶民1月16日赴投資者教育基地調研時表示,保護好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所有改革和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

閻慶民強調,億萬中小投資者長期堅持不懈地支持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形成了我國市場的鮮明特色與制度優勢,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動能。如果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不好,就會損害他們對市場的信心和參與的積極性。我們所有改革發展舉措,就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加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市場環境,讓中小投資者能夠通過參與市場,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張慎峰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調研資本市場服務新經濟情況時表示,經過27年的改革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來看,還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大幅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改革顯得迫在眉睫。

張慎峰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與時俱進地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體系的制度包容性、市場承載力和國際競爭力。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儘快上市、讓融資者得到更快發展、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應當成為市場各方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標,為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注入滿滿正能量。

田利輝認為,我國監管層會密切關注市場發展和國際形勢,在國內資本市場穩定的前提下,依序逐步實現法治基礎之上的全面從嚴監管的目標。

“監管理念的變化和監管措施的推出就是改革,漸進式從嚴監管需要小步快走,不能停步,所以要改革不停。而且,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金融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落實需要監管層領航掌舵。”田利輝表示,為了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我國監管改革不能停歇,要在“嚴字當頭”的方向下和在“以穩為主”的前提下,勇往直前。

陳靂認為,2018年監管的覆蓋面將更加全面,創新業務規模會回歸理性,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行業層面,金融系統的競爭將出現明顯加劇,金融體系內部的腐敗違紀問題將得到遏制,人員結構會更加年輕化、專業化和合理化。業務層面,非標資產、通道業務、銀行委外業務規模降低,保本理財取消,股債分離,證券、保險業務進一步回歸本源。指標層面,金融杠杆率繼續下降,在此過程中部分高度依賴金融杠杆開展業務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可能出現規模縮小、風險爆發、業績下滑的現象,金融體系的集中度將出現明顯上升,從而實現金融風險的逐步消化。

田利輝認為,2018年的中國資本市場可能逐步加快國際化進程,借助滬倫通、債券南向通、證券期貨服務業的准入限制放開等舉措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開放需要公平和公正,需要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需要打造富有資金資本吸引力和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國資本市場。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資本市場就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無論是滬港通、深港通還是加入MSCI,亦或是正在研究中的滬倫通。”陳靂說,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雙向開放的推動,新一年必將在開放中成長得更好。

發審委通過新股審核嚴格把控資本市場入口,是對前述“資本市場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輾轉型”的進一步實踐——發審委通過控制上市資本品質,進一步提升資本市場的整體品質水準。

“高品質的上市公司是我國證券市場能夠穩健發展、逐步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能夠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礎。”田利輝認為,證監會汲取了過往的一些教訓,認真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在“嚴字當頭”的同時開始注重“以穩為主”。全面嚴監管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監管的加強需要依序而行、逐步而進。

陳靂認為,縱覽發審委對未通過標的的回饋意見可以看出,回饋意見集中在對營業收入及利潤增長的合理性、技術來源及費用繳納的合法性等檔的補充說明上。要求上市資本收益的合理合法、有序增長,反映出發審委對擬上市資產品質的重視。低通過率會倒逼資本選擇合理的分層市場進行融資,從這一層面上來說,新股發審低通過率是資本市場有序發展、穩定市場預期的階段性現象。

“改革不停”建設資本市場強國

第三個細節是,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主席助理張慎峰分別就維護好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以及加快推進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資本市場等多個重要議題發表看法。

閻慶民1月16日赴投資者教育基地調研時表示,保護好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是資本市場所有改革和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

閻慶民強調,億萬中小投資者長期堅持不懈地支持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形成了我國市場的鮮明特色與制度優勢,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動能。如果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護不好,就會損害他們對市場的信心和參與的積極性。我們所有改革發展舉措,就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加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市場環境,讓中小投資者能夠通過參與市場,分享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創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張慎峰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調研資本市場服務新經濟情況時表示,經過27年的改革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從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來看,還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大幅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改革顯得迫在眉睫。

張慎峰強調,要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轉變觀念,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時不我待的精神與時俱進地提升我國資本市場體系的制度包容性、市場承載力和國際競爭力。把好企業留在國內、讓好企業儘快上市、讓融資者得到更快發展、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應當成為市場各方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標,為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注入滿滿正能量。

田利輝認為,我國監管層會密切關注市場發展和國際形勢,在國內資本市場穩定的前提下,依序逐步實現法治基礎之上的全面從嚴監管的目標。

“監管理念的變化和監管措施的推出就是改革,漸進式從嚴監管需要小步快走,不能停步,所以要改革不停。而且,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金融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落實需要監管層領航掌舵。”田利輝表示,為了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我國監管改革不能停歇,要在“嚴字當頭”的方向下和在“以穩為主”的前提下,勇往直前。

陳靂認為,2018年監管的覆蓋面將更加全面,創新業務規模會回歸理性,市場競爭更加公平有序。行業層面,金融系統的競爭將出現明顯加劇,金融體系內部的腐敗違紀問題將得到遏制,人員結構會更加年輕化、專業化和合理化。業務層面,非標資產、通道業務、銀行委外業務規模降低,保本理財取消,股債分離,證券、保險業務進一步回歸本源。指標層面,金融杠杆率繼續下降,在此過程中部分高度依賴金融杠杆開展業務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可能出現規模縮小、風險爆發、業績下滑的現象,金融體系的集中度將出現明顯上升,從而實現金融風險的逐步消化。

田利輝認為,2018年的中國資本市場可能逐步加快國際化進程,借助滬倫通、債券南向通、證券期貨服務業的准入限制放開等舉措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開放需要公平和公正,需要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需要打造富有資金資本吸引力和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中國資本市場。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資本市場就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和壯大起來的,無論是滬港通、深港通還是加入MSCI,亦或是正在研究中的滬倫通。”陳靂說,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雙向開放的推動,新一年必將在開放中成長得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