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如何正確泡溫泉?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鄭州人民醫院 余華 文 】

一場大雪的到來讓泡溫泉成為了冬天最“爽”、最舒服的雪中項目,

沒有什麼比邊看雪景邊感受暖透身心的泉水更讓人心曠神怡的!

如果你覺得溫泉可以隨便泡的話, 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溫泉真的不能瞎泡啊!

如何真正享受到這冬季的“福利”呢?

且聽鄭州人民醫院的專家們為您做正確的指導。

鄭州人民醫院婦科主任姚麗:三類女性不要泡溫泉

“一般真正的流動溫泉水並不會感染婦科疾病, 因為高溫的溫泉水是無菌的, 還可以起到舒緩壓力、殺菌的作用。 ”鄭州人民醫院婦科主任姚麗介紹, 但是如果不正規的溫泉場所, 水溫降到40℃以下, 就可能造成細菌滋長。

鄭州人民醫院婦科主任姚麗

姚麗建議三類女性不要泡溫泉:

1、女性生理期來時或前後, 都不要泡溫泉, 此時抵抗力減弱, 容易感染風寒等疾病;

2、備孕中的女性和孕婦都不要泡溫泉, 過高的水溫會影響到女性卵子的品質, 孕婦泡溫泉更是容易引起早產或其他意外;

3、接受婦科手術後不能泡溫泉, 因為這類手術人為地干擾了陰道內的平衡, 若泡溫泉可能誘發其他婦科疾病。

鄭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單中傑:“小蝌蚪”喜涼不喜熱

“高溫會對精子的品質產生一些不良影響, 經常蒸桑拿、泡溫泉等高溫環境會降低精子品質。 ”鄭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單中傑說, 在臨床上, 經常會遇見一些男性不育症的患者, 他們平時一直注意鍛煉身體、按時休息、不吸煙不飲酒,

但是精子品質卻不合格。 而這些患者往往有一個共同的愛好, 就是喜歡泡溫泉, 有些人至少每週會泡一兩次。

鄭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單中傑

單中傑說, 男性睾丸生成精子的最佳溫度在35℃左右, 當睾丸溫度超過37℃時, 則會抑制精子生成, 導致無精、少精、弱精等問題,

精子畸形率也會有所升高, 特別是生精過程會減慢, 導致生育力下降。

因此, 他提醒那些有計劃生育的男性, 泡溫泉不要太頻繁, 每月泡溫泉或洗桑拿的次數最好控制在一至兩次, 泡上十幾分鐘就要從溫泉裡出來休息一會兒。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玉成:皮膚病患者慎泡溫泉

“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他酸堿物質可以消炎殺菌, 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很有療效, 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使傷口惡化, 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玉成說, 對於部分患有濕疹或皮膚過於乾燥的人群, 是不宜泡溫泉的。 泡在熱水中過久, 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 破壞皮膚保護層, 容易導致症狀的加重。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玉成

黃玉成說,泡溫泉時,水溫不要太高,否則就算是一個皮膚健康的人也會刺激和損害皮膚的。如果溫泉水太熱,熱效應也會把皮膚表面的皮脂膜破壞掉,因此泡溫泉後,一定記得塗抹護膚霜。

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情況下方可泡溫泉

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選擇泡溫泉時有所顧慮,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說,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最好還是遠離溫泉。而對於病情不是很嚴重,且控制穩定的患者,在服藥的前提下是可以選擇溫度適當泡溫泉的。

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

趙友民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泡溫泉之前要補充適量水分,每隔15分鐘左右休息一下,這期間也要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現象。

而且,泡溫泉不要從水溫太燙的池開始,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循序漸進,38℃-40℃之間的水溫比較適合。過高的水溫會增加心臟負擔,易造成心悸、憋氣等不適。

另外, 出浴要緩慢,泡溫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應部位血管被擴張,如果由坐位立即變為站位,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特別是老年人,輕者可出現頭暈、頭疼,嚴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時應謹慎緩慢。

空腹或者飽餐後泡溫泉,都可能出現頭暈、噁心、疲倦等情況,建議少量進食後再泡溫泉為宜。

趙友民特別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應約伴一同浸泡,如有不適應立即上水靜養;患者應配一些急救藥物,自己用慣的藥要隨身攜帶。

專家們最後提醒,雖然溫泉對身體健康有益,但仍要注意它並非能治百病,也要小心其危險性,不要過於頻繁,一般來說,兩次泡溫泉中間要隔5~7天,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少泡或不泡為宜。泡溫泉是冬季較好的放鬆方式,一定不要給身體造成壓力。

浴後提醒

1、泡完溫泉後,一般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如果是浸泡強酸或硫化氫溫泉,則最好沖洗,以免刺激皮膚,造成過敏。

2、泡溫泉後要注意保暖,迅速擦乾全身,特別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和四肢皮膚的皺褶處,及時塗抹滋潤乳液,鎖住皮膚水分。

3、泡溫泉後,人體水分大量蒸發,應多喝水補充。

泡溫泉的這些事,你必須瞭解

皮膚乾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

0-3歲是嬰幼兒過敏的高發年齡段。一般不建議家長帶著0-3歲的嬰幼兒去泡溫泉。3歲以上身體健康的孩子,可以去泡溫泉,但時間不宜過長。孩子每次的下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泡溫泉時,應該儘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達到釋放身心壓力。

泡完溫泉後,別馬上開車。因為泡溫泉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泡溫泉後一定要休息一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鄭州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黃玉成

黃玉成說,泡溫泉時,水溫不要太高,否則就算是一個皮膚健康的人也會刺激和損害皮膚的。如果溫泉水太熱,熱效應也會把皮膚表面的皮脂膜破壞掉,因此泡溫泉後,一定記得塗抹護膚霜。

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情況下方可泡溫泉

不少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選擇泡溫泉時有所顧慮,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說,病情不穩定的患者最好還是遠離溫泉。而對於病情不是很嚴重,且控制穩定的患者,在服藥的前提下是可以選擇溫度適當泡溫泉的。

鄭州人民醫院心內一病區主任趙友民

趙友民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泡溫泉之前要補充適量水分,每隔15分鐘左右休息一下,這期間也要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現象。

而且,泡溫泉不要從水溫太燙的池開始,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循序漸進,38℃-40℃之間的水溫比較適合。過高的水溫會增加心臟負擔,易造成心悸、憋氣等不適。

另外, 出浴要緩慢,泡溫泉主要是下半身泡在水中,相應部位血管被擴張,如果由坐位立即變為站位,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特別是老年人,輕者可出現頭暈、頭疼,嚴重者易摔倒,因此起身時應謹慎緩慢。

空腹或者飽餐後泡溫泉,都可能出現頭暈、噁心、疲倦等情況,建議少量進食後再泡溫泉為宜。

趙友民特別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應約伴一同浸泡,如有不適應立即上水靜養;患者應配一些急救藥物,自己用慣的藥要隨身攜帶。

專家們最後提醒,雖然溫泉對身體健康有益,但仍要注意它並非能治百病,也要小心其危險性,不要過於頻繁,一般來說,兩次泡溫泉中間要隔5~7天,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少泡或不泡為宜。泡溫泉是冬季較好的放鬆方式,一定不要給身體造成壓力。

浴後提醒

1、泡完溫泉後,一般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如果是浸泡強酸或硫化氫溫泉,則最好沖洗,以免刺激皮膚,造成過敏。

2、泡溫泉後要注意保暖,迅速擦乾全身,特別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和四肢皮膚的皺褶處,及時塗抹滋潤乳液,鎖住皮膚水分。

3、泡溫泉後,人體水分大量蒸發,應多喝水補充。

泡溫泉的這些事,你必須瞭解

皮膚乾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

0-3歲是嬰幼兒過敏的高發年齡段。一般不建議家長帶著0-3歲的嬰幼兒去泡溫泉。3歲以上身體健康的孩子,可以去泡溫泉,但時間不宜過長。孩子每次的下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泡溫泉時,應該儘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達到釋放身心壓力。

泡完溫泉後,別馬上開車。因為泡溫泉是一種中等強度的運動,在身心得到全面放鬆的同時,靈敏度和注意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泡溫泉後一定要休息一個小時以上才可開車。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