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核動力航天器,美國最新跨出關鍵一步

來自路透社、科學科普(Popular Science)等媒體的最新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最近在內華達沙漠成功進行了一次核動力測試, 初次試驗令人滿意。

這意味著:作為未來航太推進主力之一的核動力航太, NASA完成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核動力應用再次領跑全球。

儘管早在1945年7月16日, 美國就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次核子試驗, 而且, 核裂變反應堆早已廣泛應用於發電、軍事, 核聚變反應堆也在努力尋求技術突破,

甚至, 距離提出核動力航天器這個概念, 也已有幾十年……

但對核動力航太推進技術, 不管是核脈衝推進、核動力火箭, 還是巴薩德衝壓發動機(以核聚變衝壓為原理), 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沒啥實質性突破, 更別說實際應用了。

直到最近這次核動力試驗成功,

才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這款核動力航太推進裝置, 英文名叫Kilopower, 其實是千瓦(kilowatt)與動能(power)的拼合, 意思很明顯, 就是要利用核反應裝置,

至少提供動力1千瓦。

更確切的目標就是:以鈾-235為燃料, Kilopower核動力原型機, 目標達到1~10千瓦的功率, 而且連續10年。

根據NASA測算, 1千瓦的核動力航太推進, 可以用於深空探測;10千瓦的動力輸出, 可以實現火星表面探測任務;40~50千瓦版本的, 可以實現載人航太的深空之旅。

相比之下,美國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用電量就有5千瓦,深空探測器之所以並不需要太多的動力,主要是不用考慮空氣阻力這個因素。

最新試驗的這款核動力裝置,還有一個特點:原型機體積並不大。

按照專案負責人解釋,核動力原型機越小,越容易控制。

需要成倍增加動力的話,可以多個原型機並行使用,這樣的話,更容易、更安全地操控核反應裝置。

事實上,每一個核反應爐裝置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小——只有illy意利咖啡罐那麼大。

另外,研發Kilopower核動力原型機的,並非只是NASA單打獨鬥,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等,也都是骨幹力量。

初次試驗令人滿意,不過是第一階段小目標,很快第二階段測試將在3月下旬啟動。到時候將會測試一套全功率裝置,而且連續測試28小時。

如果這個升級版能夠達標的話,距離造出一整套核動力航天器,就真的不遠了。樂觀估計,10年內就可以發射核動力火星探測器。

相比之下,美國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用電量就有5千瓦,深空探測器之所以並不需要太多的動力,主要是不用考慮空氣阻力這個因素。

最新試驗的這款核動力裝置,還有一個特點:原型機體積並不大。

按照專案負責人解釋,核動力原型機越小,越容易控制。

需要成倍增加動力的話,可以多個原型機並行使用,這樣的話,更容易、更安全地操控核反應裝置。

事實上,每一個核反應爐裝置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小——只有illy意利咖啡罐那麼大。

另外,研發Kilopower核動力原型機的,並非只是NASA單打獨鬥,美國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等,也都是骨幹力量。

初次試驗令人滿意,不過是第一階段小目標,很快第二階段測試將在3月下旬啟動。到時候將會測試一套全功率裝置,而且連續測試28小時。

如果這個升級版能夠達標的話,距離造出一整套核動力航天器,就真的不遠了。樂觀估計,10年內就可以發射核動力火星探測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