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是隋唐第二條好漢,卻敗給裴元慶,被李元霸秒殺,為何這樣尷尬

(一)

在隋唐好漢排名中, 天下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可謂是最尷尬的第二名。 若說打不過第一名李元霸屬於正常。 可他卻還被敗給了第三名裴元慶……

先說宇文成都和李元霸相遇, 當時隋煬帝來到太原, 認李世民當乾兒子, 封為秦王后, 又見了李淵其他幾個兒子。 李淵就問隋煬帝:“如今天下不太平, 老大你卻要去揚州, 我擔心你安危, 誰保護你啊?”

隋煬帝說:“怕啥, 無敵將軍宇文成都在手, 天下任我隨意巡遊。 ”這一句, 可笑壞了李元霸:“哪位是無敵將軍, 出來走兩步。 ”

宇文成都就出來了, 倆人互不服氣, 隋煬帝看熱鬧的不怕事大, 讓倆人比比。 李元霸伸出一條胳膊說:“你推得動, 扳得下, 就算你是無敵將軍。 ”

宇文成都氣瘋了, 真就來撼李元霸的那條胳膊, 哪裡搖得動, 反被李元霸隨手一揚胳膊, 竟扔了他一個跟頭……瞅瞅, 這第一和第二之間的差距, 是不是有點恐怖?當然後面的舉石頭獅子、下校場真刀真槍的比,

也都是這種結果。

但問題是, 李元霸跟第三名裴元慶也曾交過手, 兩人還對了三錘, 引得李元霸都替裴元慶叫好, 英雄相惜放裴元慶逃生。 從李元霸分別對陣宇文成都和裴元慶來看, 怎麼看怎麼像裴元慶應排在第二。

果然, 當宇文成都跟裴元慶交手時, 就敗給了裴元慶。

當時宇文成, 以一敵三, 力戰雄闊海、伍雲召和伍天錫, 這三位排在第四、第五、第六的好漢, 從辰時打到午後, 竟然戰敗了這三人, 一路追趕而來, 被裴元慶攔住, 裴元慶一錘砸來, 宇文成都竟“擋不住”, 掉頭就跑了……

當然, 其中有因宇文成都力敵三將, 打了那麼長時間, 體力已衰竭, 被裴元慶撿了個便宜的可能, 但問題是那時的宇文成都以一敵三得勝後, 正是氣勢大震之際, 卻被裴元慶一錘就打跑, 慘敗而逃, 這個怎麼解釋, 再怎樣也應在打幾下吧?

所以宇文成這天下第二條好漢, 可謂出盡了洋相, 尷尬異常, 幾乎成了英雄好漢中的丑角。 這是為何?

(二)

若要搞明白這個問題, 應先查下原型。 宇文成都的原型是誰?至今未有定論。 但從《說唐》中來看, 宇文成都在書中, 是隋煬帝的貼身保鏢——保駕隋煬帝。

而歷史上的隋煬帝, 的確有一隻保鏢隊伍, 這便是:驍果軍。 在驍果軍中也有一位校尉叫:令狐行達。 就是他最終動手, 勒死了隋煬帝。 (《資治通鑒》)

再看《說唐》,宇文成都逼宮殺君時的情景描述——(隋)煬帝聞變,逃於東閣,被校尉令狐行達扶出。帝見(宇文)成都道:“朕有何罪?”成都道:“你弑父酖兄,納娘圖嫂,又兼窮奢極欲,以致盜賊四起,何謂無罪?”遂進前欲殺煬帝。

煬帝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宇文)成都就把煬帝縊死,又將皇室宗親,盡皆殺戳,是日(宇文)化及登基,即皇帝位。

從《說唐》的這段描寫來看,宇文成都做出了,歷史上令狐行達所做的事——勒死了隋煬帝。而奇怪的是《說唐》中,令狐行達卻成了忠臣,因為是他扶著隋煬帝出來了,一個扶字,已經道出了,即便此刻令狐行達還是把隋煬帝當皇上的。

這裡讓人產生錯覺了——真正殺死隋煬帝的令狐行達,變成了忠臣,而虛構出來的宇文成都,則代替令狐行達,完成了這件弑君大罪!

參看宇文成都在《說唐》中的定位和這件事,可以清楚的看出,宇文成都的原型便是驍果軍校尉:令狐行達!那麼為何又要將令狐行達,安排成了忠臣模樣?

這其實便反應出了《說唐》作者真實的歷史觀了,因為他認為,隋煬帝就是暴君加昏君,所以被殺的好,甚至有些欣賞令狐行達的行為。可無論怎樣,殺死隋煬帝,是件弑君大罪,絕對不被認可的行為,令狐行達終究難逃干係。

所以便虛構出一個宇文成都,安排給奸臣宇文化及當兒子,表達出對宇文化及的厭惡和否認。替令狐行達去完成弑君大罪的同時,又讓令狐行達忠臣模樣般,扶出隋煬帝來送死——等於告訴天下人,令狐行達不是真正的忠臣。因為真正的忠臣,是絕不會允許有人當著自己的面殺皇上的,他會先來送死。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能明白為何《說唐》中,宇文成都被第一名李元霸秒殺,最後的死法是被李元霸用手撕裂——表示,弑君大罪的應有下場(車裂分屍)。慘敗給第三名裴元慶,表示:別以為把你令狐行達寫成一個不純正的忠臣形象,就沒你事了,因為你終究是個尷尬的丑角,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再看《說唐》,宇文成都逼宮殺君時的情景描述——(隋)煬帝聞變,逃於東閣,被校尉令狐行達扶出。帝見(宇文)成都道:“朕有何罪?”成都道:“你弑父酖兄,納娘圖嫂,又兼窮奢極欲,以致盜賊四起,何謂無罪?”遂進前欲殺煬帝。

煬帝道:“天子死自有法,何得加以鋒刃?”(宇文)成都就把煬帝縊死,又將皇室宗親,盡皆殺戳,是日(宇文)化及登基,即皇帝位。

從《說唐》的這段描寫來看,宇文成都做出了,歷史上令狐行達所做的事——勒死了隋煬帝。而奇怪的是《說唐》中,令狐行達卻成了忠臣,因為是他扶著隋煬帝出來了,一個扶字,已經道出了,即便此刻令狐行達還是把隋煬帝當皇上的。

這裡讓人產生錯覺了——真正殺死隋煬帝的令狐行達,變成了忠臣,而虛構出來的宇文成都,則代替令狐行達,完成了這件弑君大罪!

參看宇文成都在《說唐》中的定位和這件事,可以清楚的看出,宇文成都的原型便是驍果軍校尉:令狐行達!那麼為何又要將令狐行達,安排成了忠臣模樣?

這其實便反應出了《說唐》作者真實的歷史觀了,因為他認為,隋煬帝就是暴君加昏君,所以被殺的好,甚至有些欣賞令狐行達的行為。可無論怎樣,殺死隋煬帝,是件弑君大罪,絕對不被認可的行為,令狐行達終究難逃干係。

所以便虛構出一個宇文成都,安排給奸臣宇文化及當兒子,表達出對宇文化及的厭惡和否認。替令狐行達去完成弑君大罪的同時,又讓令狐行達忠臣模樣般,扶出隋煬帝來送死——等於告訴天下人,令狐行達不是真正的忠臣。因為真正的忠臣,是絕不會允許有人當著自己的面殺皇上的,他會先來送死。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能明白為何《說唐》中,宇文成都被第一名李元霸秒殺,最後的死法是被李元霸用手撕裂——表示,弑君大罪的應有下場(車裂分屍)。慘敗給第三名裴元慶,表示:別以為把你令狐行達寫成一個不純正的忠臣形象,就沒你事了,因為你終究是個尷尬的丑角,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