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中國是第一吃貨國?看了這個鍋你就明白了!

今天, 我們就和大家來聊一聊“中華第一鍋”的事兒。

司(後)母戊鼎

這個“鍋”大家應該很熟悉, 中學歷史課本上的司母戊鼎,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重要代表。

很多人都覺得它是祭祀用的禮器, 特別神聖不可侵犯。

但說白了, 鼎的原始功能, 其實就是個煮飯鍋。

不過這個“煮飯鍋”的故事可一點不普通, 堪稱傳奇。

那是1937年的一天, 天寒地凍中, 河南安陽武官村裡來了幾位穿著講究的客人。 這些人一進村就直奔村民吳培文家裡, 進門就給人家鞠了一躬, 然後說:“你好, 我們想挖你家祖墳。 ”

中央考古隊負責人, 考古學家梁思永。 建築學家梁思成和林徽因之子

這些人並不是強盜, 他們是中央研究院的考古隊員。 因為吳培文家祖墳這有一塊很重要的遺址。 所以才來徵求吳家人同意, 好正式進行發掘

顯然挖祖墳這件事情吳家是沒法同意的, 破壞了風水我們還要不要活了。 勸說無效後, 考古隊員只好暫時離開。

不過這個消息卻被吳培文的叔伯哥哥吳希增聽說了。 真是好笑, 那是我吳家的祖墳, 祖墳怎麼能讓別人挖, 當然要自己去挖。

於是, 他拿著洛陽鏟, 在墳地附近探測了一下。

哢!

洛陽鏟在地下幾米深處碰到了硬物,

拿上來一看, 鏟子都已經卷刃了, 上邊還粘著綠色的銅銹。

這地底下一定有寶物

於是, 吳家發動全家的力量, 經過一家老小上下三天的挖掘, 終於, 一座大鼎重見天日。

日本人聞風而動, 一些古董商人也紛紛前來打探

當時北平一位大古董商蕭寅卿聽說了這個大鼎,

要花20萬銀元買下來。 但是他有個要求, 為了不驚動日本人, 希望村民把鼎卸成小塊裝箱。 但村民們連鋸帶砸, 用了一兩天, 也只把大鼎的剩下的一隻鼎耳砸掉。

砸也砸不動, 大鼎弄壞又很可惜, 萬一蕭寅卿再不要, 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村民們一合計, 還是把大鼎藏起來好。 就這樣, 又是藏在馬廄, 又是找其他文物做偽裝, 才騙過日本憲兵的搜查。

抗日戰爭結束後, 當地官員把大鼎徵收上來, 在蔣介石六十大壽之日, 送給了他。 蔣介石收到這份禮物之後非常喜歡, 並在鼎前合影留念。

這張照片非常珍貴,鼎上的兩個耳朵還未修復,是個禿鼎,有點尷尬,還好站在前面的蔣介石也是禿頂,畫面就很和諧了。

解放戰爭結束前夕,蔣介石組織緊急打包了三次重要文物運往臺灣,但這樣一件巨大的鼎,卻被遺漏在大陸。

這成為了近代史上的一個謎團,會不會是沒有這麼大的起重機?還是包裝箱不夠大?還是為了運輸效率被迫放棄……這麼大個鼎,總不可能是忘記帶了。

直到2012年,一位大陸學者前往臺灣,專程拜訪當年參與文物運輸的高仁俊先生,這個謎團才解開,原來……

就是忘帶了。

第一次打包文物的時間充足,國民黨重點挑選了故宮的文物帶去臺灣,第二次和第三次運輸的時間非常緊急,已經沒有時間挑選、篩查,在囫圇運輸之中,就把這個大鼎遺漏了。

大鼎被遺忘之後,大陸這邊的考古學家繼續對它進行研究。當時在這個大鼎的內部,考古學家發現了三個銘文,“司母戊”。

先說這個“母戊”。要知道,商代人是沒有姨媽這個概念的,母親的姐姐叫“母”,母親的妹妹也叫“母”,母親全家姐妹都是“母”,只用廟號來給她們做區分。大姨媽就叫“母甲”,排行老五的就叫“母戊”,商代著名的將軍婦好,又叫“母辛”,就是排行老八的母。

左,司(後)母戊鼎。右,司(後)母辛鼎

再看前面這個“司”字。甲骨文中的字,還保留著很多畫畫的痕跡,既可以正著寫,也可以反著寫,這個“司”要是左右對稱一下,就是一個“後”字。

甲骨文“司”與“後”

發現這三個字的時候,大家就討論這個字到底是“司”還是“後”。最後,郭沫若先生拍板,就叫“司母戊”。這樣一來,這三個字的意思就解釋為,“祭祀母戊的大鼎”。

聽著挺靠譜,但是漸漸人們發現,怎麼挖了這麼多大鼎,有那麼多司母戊、司母辛,沒有司爸的?也沒見過司武丁、司祖庚。難不成這商朝人,只祭祀媽媽,不祭祀爸爸?只祭祀王后,不祭祀國王?

我們剛才說過,甲骨文可以正著寫也可以反著寫,那如果這個字是反著寫的話,它應該是“後”,解釋成“王后”或“皇天后土”,表示尊敬母戊,一切就說得通了。

雖然到今天為止,到底是司母戊還是後母戊仍然存在爭議,但是最近幾年,主流學術界已經認可了“後母戊”的說法,今天大家去國家博物館看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大鼎下方的名牌上,寫的就是“後母戊”。

國博中的後母戊鼎。今天國家博物館已經修復了鼎耳,被砸掉的是重新粘上去的,另一個挖掘時就已遺失的是仿了補上去的。

我們再來細細的看一下這個後母戊鼎。

鼎耳的側面,是很多頭尾相接的小魚,這是青銅器上常見的魚紋。

鼎耳上的小魚

外側,畫著兩隻老虎,張著大嘴,兩個虎嘴中間是一個人頭。

鼎耳外側的虎食人

猛虎食人的題材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中也非常常見。目前收藏於日本的重要文物猛虎食人卣,更是把猛虎食人這個題材直接做成了一個立體的酒壺。

商代虎食人卣,日本泉屋博物館藏

但是這個虎食人的題材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至今也沒有定論。

有人說,這是用老虎吃人表現君王的權威,有人說這是表示用活人祭祀,也有很多人願意相信,虎口中的人是個巫師,以此來表現天人合一,通靈萬物的能力。

但無論哪種解釋,都讓這尊大鼎充滿了神秘和威嚴感。正是因為這種神秘和威嚴感,讓這個大鼎在它煮飯烹食的原始功能之外,還可以作為高高在上的祭祀禮器,敬天法祖,保佑王朝。

其實如果單拿鼎的兩項功能來看,煮飯和祭祀,一個低到日常的塵埃裡,一個高到遙不可及,怎麼看怎麼不搭

為什麼幾千年的商人不把這兩項事情分開,重新再造一樣東西專門行祭祀之禮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鼎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承諾。

現世的人以鼎煮食,承諾供奉天地。而天地享受供奉,護佑子民安康。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那句流傳了千百年之久的俗語,民以食為天。

你會發現,它說的不只是吃飯比天大這件事。它還包含著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同自然相處中總結出的一個非常樸素的真理:捨得。

今日給予,明日收穫。

人生總是有舍才有得。

這張照片非常珍貴,鼎上的兩個耳朵還未修復,是個禿鼎,有點尷尬,還好站在前面的蔣介石也是禿頂,畫面就很和諧了。

解放戰爭結束前夕,蔣介石組織緊急打包了三次重要文物運往臺灣,但這樣一件巨大的鼎,卻被遺漏在大陸。

這成為了近代史上的一個謎團,會不會是沒有這麼大的起重機?還是包裝箱不夠大?還是為了運輸效率被迫放棄……這麼大個鼎,總不可能是忘記帶了。

直到2012年,一位大陸學者前往臺灣,專程拜訪當年參與文物運輸的高仁俊先生,這個謎團才解開,原來……

就是忘帶了。

第一次打包文物的時間充足,國民黨重點挑選了故宮的文物帶去臺灣,第二次和第三次運輸的時間非常緊急,已經沒有時間挑選、篩查,在囫圇運輸之中,就把這個大鼎遺漏了。

大鼎被遺忘之後,大陸這邊的考古學家繼續對它進行研究。當時在這個大鼎的內部,考古學家發現了三個銘文,“司母戊”。

先說這個“母戊”。要知道,商代人是沒有姨媽這個概念的,母親的姐姐叫“母”,母親的妹妹也叫“母”,母親全家姐妹都是“母”,只用廟號來給她們做區分。大姨媽就叫“母甲”,排行老五的就叫“母戊”,商代著名的將軍婦好,又叫“母辛”,就是排行老八的母。

左,司(後)母戊鼎。右,司(後)母辛鼎

再看前面這個“司”字。甲骨文中的字,還保留著很多畫畫的痕跡,既可以正著寫,也可以反著寫,這個“司”要是左右對稱一下,就是一個“後”字。

甲骨文“司”與“後”

發現這三個字的時候,大家就討論這個字到底是“司”還是“後”。最後,郭沫若先生拍板,就叫“司母戊”。這樣一來,這三個字的意思就解釋為,“祭祀母戊的大鼎”。

聽著挺靠譜,但是漸漸人們發現,怎麼挖了這麼多大鼎,有那麼多司母戊、司母辛,沒有司爸的?也沒見過司武丁、司祖庚。難不成這商朝人,只祭祀媽媽,不祭祀爸爸?只祭祀王后,不祭祀國王?

我們剛才說過,甲骨文可以正著寫也可以反著寫,那如果這個字是反著寫的話,它應該是“後”,解釋成“王后”或“皇天后土”,表示尊敬母戊,一切就說得通了。

雖然到今天為止,到底是司母戊還是後母戊仍然存在爭議,但是最近幾年,主流學術界已經認可了“後母戊”的說法,今天大家去國家博物館看的時候,會發現這個大鼎下方的名牌上,寫的就是“後母戊”。

國博中的後母戊鼎。今天國家博物館已經修復了鼎耳,被砸掉的是重新粘上去的,另一個挖掘時就已遺失的是仿了補上去的。

我們再來細細的看一下這個後母戊鼎。

鼎耳的側面,是很多頭尾相接的小魚,這是青銅器上常見的魚紋。

鼎耳上的小魚

外側,畫著兩隻老虎,張著大嘴,兩個虎嘴中間是一個人頭。

鼎耳外側的虎食人

猛虎食人的題材在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中也非常常見。目前收藏於日本的重要文物猛虎食人卣,更是把猛虎食人這個題材直接做成了一個立體的酒壺。

商代虎食人卣,日本泉屋博物館藏

但是這個虎食人的題材究竟想要表達什麼,至今也沒有定論。

有人說,這是用老虎吃人表現君王的權威,有人說這是表示用活人祭祀,也有很多人願意相信,虎口中的人是個巫師,以此來表現天人合一,通靈萬物的能力。

但無論哪種解釋,都讓這尊大鼎充滿了神秘和威嚴感。正是因為這種神秘和威嚴感,讓這個大鼎在它煮飯烹食的原始功能之外,還可以作為高高在上的祭祀禮器,敬天法祖,保佑王朝。

其實如果單拿鼎的兩項功能來看,煮飯和祭祀,一個低到日常的塵埃裡,一個高到遙不可及,怎麼看怎麼不搭

為什麼幾千年的商人不把這兩項事情分開,重新再造一樣東西專門行祭祀之禮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鼎還有一個含義,就是承諾。

現世的人以鼎煮食,承諾供奉天地。而天地享受供奉,護佑子民安康。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那句流傳了千百年之久的俗語,民以食為天。

你會發現,它說的不只是吃飯比天大這件事。它還包含著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同自然相處中總結出的一個非常樸素的真理:捨得。

今日給予,明日收穫。

人生總是有舍才有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