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娃18年,老父親李彥宏終於舒了一口氣

美劇《紙牌屋》裡有句臺詞:成為獵人, 或者獵物。

互聯網成功者們大多是前者。 他們往往有著最敏銳的嗅覺、最兇狠的爆發力、最果斷的身手, 唯有如此, 才能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生存。

不過, 這些跡象在1999年的李彥宏身上還沒什麼蹤影, 彼時, 他還是一位元略帶文藝氣質的程式男。 年初, 他出版了章回體商業書籍《矽谷商戰》, 介紹上世紀末的美國互聯網風潮, 後來有人在豆瓣上評價他“寫法悶騷”。 10月, 他作為美國傑出青年專家, 應邀回國參加建國50周年國慶觀禮, 陪同人員有些鬱悶:別人的青年專家都愛談笑風生,

我攤上的怎麼這麼害羞?

霸氣未現, 嗅覺已有。

10月從天安門廣場回北大的公車上, 李彥宏注意到了車身上的網站廣告。 距離北大不遠的中關村裡, 到處活躍著對創業熱情洋溢的年輕面孔。 那年, 張朝陽登上胡潤富豪榜, 馬化騰的QICQ上線, 丁磊開發的電子郵件系統Coremail擁有了40萬用戶。 大洋彼岸, 新生的Google正在摩拳擦掌改變互聯網格局。

浪潮已至, 唯有縱身而躍。 於是, 1999年聖誕, 李彥宏飛回北京, 沒多久, 他就盤腿坐在了北大資源賓館的標間床上, 跟徐勇、劉建國等人開會了。

那是2000年1月, 北京天氣很糟糕, 一周內連下了兩場大雪, 交通癱瘓後, 很多人只能步行四五個小時回家。 北大資源賓館裡是暖的, 不過, 相比面朝大海背靠高山的矽谷,

這裡環境實在不咋樣——即使深更半夜, 狹窄過道也會有離開和入住的的嘈雜聲。

百度創始團隊隔壁的房間就住著晝伏夜出的姑娘們。 後者一度好奇:隔壁屋子和她們有著同樣作息習慣的那幫男人們到底是幹什麼的?

李彥宏最終花4個月時間, 搞定了向投資人承諾“6個月做出來”的搜尋引擎。 這位32歲的前高考狀元很少做沒把握的事情。 他是帶著120萬美元天使投資回來的, 得益于李彥宏的技術能力, 以及徐勇在美國拍攝《走進矽谷》時認識的大量VC, 百度找錢的過程很順利, 也由此有了個“含著金鑰匙”的開端。

圖:徐勇夫婦(左)與李彥宏夫婦(右)

幾個月後, 作為互聯網入口的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都用上了百度的資訊檢索技術, 到2000年年底, 它已經吃下80%的市場份額。 “Behind your e-success”, 這句當時寫在百度網站上的口號, 成為它在中國互聯網世界的第一張身份標籤。

新生兒都要經歷第一場發燒, 方能建立免疫系統。

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破碎就像一場肆虐全球的超級流感。 從美國到中國,

大量互聯網公司倒閉, 股價跌跌不休, 到年底時愈演愈烈。 方興東後來形容:短短一年內, 中國互聯網就從狂熱到劇冷, 從熱捧到抨擊, 從掌聲到唾駡, 從得意到失意, 走完了兩個極端之間的全部歷程。

門戶網站們的日子不好過, 提供技術的百度自然也受到了波及。 李彥巨集需要重新考慮生存和賺錢的事情。 他嘗試過一位元投資人建議的“內容分發網路系統”, 説明網站提速。 但一片肅殺之中, 這個投入大量人力的項目反響平平。

一個危險的信號是:2000年至2001年間, 與百度商業模式類似的Inktodi 公司, 股價從最高時的243美元跌到了不足1美元。

李彥宏為百度找到的“退燒藥“是廣告競價排名。 最初內部意見不一, 直到2001年8月李彥宏發了那場著名的火。

他贏了。 競價排名在1個月後推出, 沒多久, 面向C端的獨立搜尋引擎“百度“上線。 這場改變, 後來被曾任百度市場副總裁的梁冬形容為“紅軍長征中的遵義會議”。

度過危險期後, 百度進入順風順水的幾年。 2005年8月, 百度在美國上市, 創下中國公司在美IPO的最好成績。 面對“學霸兒子”的好表現, 當晚, 這位佛系老父親回酒店要了壺茉莉花茶——只有純正的中國茶才能讓他心情平復。

圖:2005年百度赴美上市

但成長的煩惱並不會因此停止造訪。

2008年成為李彥宏艱難的一年。他曾經希望在2007年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只需要管理CFOCTOCOO 這三個人。但現實卻是,他們都在2007年年底相繼離開。CTO創業去了,COO想退休,被稱為百度財神的CFO王湛生則因意外去世。

於是,李彥宏在2008年“養娃“的擔子更沉了。等到秋冬,又有風波驟至:央視陸續報導百度銷售員工幫客戶造假、競價排名導致虛假廣告等問題。百度股價在11月17日一夜蒸發掉14億美元,相當於當時新浪的總市值。

向下的通道永遠開放,學霸的世界亦是如此。

好在李彥宏的“補課“還算有效。那年央視牛年春晚,相聲演員姜昆口播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廣告,身穿白色西裝的李彥宏坐在觀眾席裡,被攝像機掃了8次。據說百度為此支付了4000萬。

更重要的是,鳳巢系統在第二年上線,被詬病的競價排名老系統就此退出江湖,飛揚前行的小男孩終於甩掉了舊日包袱。

迷茫是多數少年煩惱的根源。

2012年,12歲的百度邁入少年。迷茫成為它在前後幾年的關鍵字。移動互聯網浪潮來勢洶洶,BAT學霸陣營裡,騰訊有微信,阿裡有手機淘寶,唯獨百度還在守著PC時代。

有人嘗試過提醒李彥宏。2002年就有人告訴他要注重移動互聯網,但這位技術派老父親覺得“手機有什麼好重要的,這麼小的螢幕,那麼慢的速度,每個位元組都要為它付費,所以我們覺得我們不ready。”

到2011年4月,李彥宏拿下“福布斯內地首富”時,第三屆全球互聯網大會也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了,張朝陽、曹國偉悉數登場,百度只派出徐國洪參加了一場只有十幾人的小論壇。微信、LBS都是會場討論的熱詞,只是,這些熱鬧跟李彥宏似乎關係不大。

圖:2011年李彥宏拿下“福布斯內地首富”

某個冬日晚上8點,李彥宏突然發現百度大廈已經沒什麼人在加班了,而他此前參觀勞模雷軍創立的小米公司,晚上12點還是人山人海。同年11月,他在內網發出郵件呐喊:鼓勵狼性、淘汰小資,警示“抗拒市場的變化會很危險”。

隨之而來的是百度接近20個月的試錯期。與此同時,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超級學霸。李彥宏的大動作在2013年7月才甩出:百度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91無線,試圖抓住應用分發這個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這家13歲的公司,終於用真金白銀證明了自己的決心。

O2O被百度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隨後幾年,百度陸續投入200億在這些項目裡。

李彥宏事後形容那段時間:“我天天都在想這個問題,有兩年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在2013、2014年這兩年,我天天都在想,我是不是真的完蛋了,我是不是就被移動互聯網淘汰了”。

在“落後就要挨打“的焦慮裡,那位喜歡養花種菜的技術男,似乎已經變成有著溫和臉龐的獵人。在最迷茫的2013年、2014年,他做了幾件技術方面的事情: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挖來吳恩達張亞勤等技術大腕——如你所知,幾年之後,人工智慧的風口就來了。

16歲的百度迎來了青春期的煩惱。

一直以來,李彥宏“養娃“的法寶就是:技術和機制,這也是百度成長的驅動力。但商業永遠無法回避人性,尤其當一家公司體量足夠大的時候。一篇題為《互聯網黑市分析》的文章在2015年就提出,華爾街不少對沖基金認為,百度最大的風險在於信任危機什麼時候到。

2016年的危機顯然是一場嚴峻考驗。血友吧、魏則西事件……這些關鍵字激起的情緒一波一波湧向了李彥宏。

罵百度和李彥宏成為了互聯網圈裡的政治正確,有百度員工在知乎上感慨:出去吃飯時不敢說自己是百度員工,抬不起頭。這與他們往日的驕傲形成了鮮明對比。

習慣了“學霸”人設的老父親最開始也有點懵。等到2016年5月,他在公開信裡反思,承認“對短期KPI的追逐使公司與用戶漸行漸遠”。

局勢在2017年初始悄無聲息發生了改變:馬東敏和陸奇幾乎同期出現在百度大廈。接下來的一年裡,COO陸奇放大了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把此前過於繁雜的業務進行梳理,分為護城河和主幹道,與主業務不太相關又燒錢的業務被陸續放棄。

圖:李彥宏和奇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

作為掌管投資、人力、財務等業務的董事長特別助理,馬東敏公開露面的時候不多。但從2017年百度幾乎未曾間斷的人事調整來看,她顯然很忙。

有了左膀右臂的李彥宏似乎輕鬆了許多。在百度內部,往常向他直接彙報的十幾個人縮減了一半,變成六七個。2017年7月,乘坐無人駕駛車駛上北京五環路時,“家有學霸”的驕傲表情又回到了他臉上。

2018年1月,北京已經連續90天無有效降水。18年前抱怨暴雪的人們,如今又在心心念盼著雪。

世界總在輪回。18歲的百度,似乎等來了人類在這個年紀該有的希望和朝氣。但與初生時的無畏不同,少年的朝氣裡多了積累和歷練,隨之也多了些力量。

AI概念之下,一切都在好轉,百度股價與口碑都在回升。畢竟,華爾街需要新概念,老百姓也喜歡新故事。而《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無疑成了百度最珍貴的18歲生日禮物之一。

圖:李彥宏登上時代週刊封面

老父親李彥宏應該很享受當下——他是登上封面的第一位互聯網從業者。而19年前,李彥宏就在那本《矽谷商戰》熱情洋溢介紹了馬克·安德森,後者24歲就登上《時代》封面,百度百寇里對他的介紹是“網際網路點火人”。

如今,他也做到了。

養娃18年,李彥宏給人的印象一直很溫和。高盛公司前總裁曾經在清華大學與他會面時說:“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說企業家很不一樣,因為你的性格很柔和,沒有那麼強硬。可是你做的也很成功啊,而且我相信你將來會更加成功”。

但18歲不代表操心的終止。

與“Behind your e-success”時代硬邦邦的搜尋引擎技術不同,從AI 技術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在討論機器能力的邊界、人性這些話題——這個世界再也不是18年前那樣,技術和人性可以涇渭分明各行其道了。

如何確保技術帶來的是更加美好、而非更加糟糕的世界?這是一個註定會伴隨百度和李彥宏很久的命題。如果答案不夠好,李彥宏兩年前在央視許下的那個心願恐怕就危險了:

“最好顛覆我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另一家公司”。

圖:2005年百度赴美上市

但成長的煩惱並不會因此停止造訪。

2008年成為李彥宏艱難的一年。他曾經希望在2007年達到理想的工作狀態:只需要管理CFOCTOCOO 這三個人。但現實卻是,他們都在2007年年底相繼離開。CTO創業去了,COO想退休,被稱為百度財神的CFO王湛生則因意外去世。

於是,李彥宏在2008年“養娃“的擔子更沉了。等到秋冬,又有風波驟至:央視陸續報導百度銷售員工幫客戶造假、競價排名導致虛假廣告等問題。百度股價在11月17日一夜蒸發掉14億美元,相當於當時新浪的總市值。

向下的通道永遠開放,學霸的世界亦是如此。

好在李彥宏的“補課“還算有效。那年央視牛年春晚,相聲演員姜昆口播了“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廣告,身穿白色西裝的李彥宏坐在觀眾席裡,被攝像機掃了8次。據說百度為此支付了4000萬。

更重要的是,鳳巢系統在第二年上線,被詬病的競價排名老系統就此退出江湖,飛揚前行的小男孩終於甩掉了舊日包袱。

迷茫是多數少年煩惱的根源。

2012年,12歲的百度邁入少年。迷茫成為它在前後幾年的關鍵字。移動互聯網浪潮來勢洶洶,BAT學霸陣營裡,騰訊有微信,阿裡有手機淘寶,唯獨百度還在守著PC時代。

有人嘗試過提醒李彥宏。2002年就有人告訴他要注重移動互聯網,但這位技術派老父親覺得“手機有什麼好重要的,這麼小的螢幕,那麼慢的速度,每個位元組都要為它付費,所以我們覺得我們不ready。”

到2011年4月,李彥宏拿下“福布斯內地首富”時,第三屆全球互聯網大會也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了,張朝陽、曹國偉悉數登場,百度只派出徐國洪參加了一場只有十幾人的小論壇。微信、LBS都是會場討論的熱詞,只是,這些熱鬧跟李彥宏似乎關係不大。

圖:2011年李彥宏拿下“福布斯內地首富”

某個冬日晚上8點,李彥宏突然發現百度大廈已經沒什麼人在加班了,而他此前參觀勞模雷軍創立的小米公司,晚上12點還是人山人海。同年11月,他在內網發出郵件呐喊:鼓勵狼性、淘汰小資,警示“抗拒市場的變化會很危險”。

隨之而來的是百度接近20個月的試錯期。與此同時,微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超級學霸。李彥宏的大動作在2013年7月才甩出:百度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91無線,試圖抓住應用分發這個移動互聯網重要入口——這家13歲的公司,終於用真金白銀證明了自己的決心。

O2O被百度視為彎道超車的機會。隨後幾年,百度陸續投入200億在這些項目裡。

李彥宏事後形容那段時間:“我天天都在想這個問題,有兩年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在2013、2014年這兩年,我天天都在想,我是不是真的完蛋了,我是不是就被移動互聯網淘汰了”。

在“落後就要挨打“的焦慮裡,那位喜歡養花種菜的技術男,似乎已經變成有著溫和臉龐的獵人。在最迷茫的2013年、2014年,他做了幾件技術方面的事情: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挖來吳恩達張亞勤等技術大腕——如你所知,幾年之後,人工智慧的風口就來了。

16歲的百度迎來了青春期的煩惱。

一直以來,李彥宏“養娃“的法寶就是:技術和機制,這也是百度成長的驅動力。但商業永遠無法回避人性,尤其當一家公司體量足夠大的時候。一篇題為《互聯網黑市分析》的文章在2015年就提出,華爾街不少對沖基金認為,百度最大的風險在於信任危機什麼時候到。

2016年的危機顯然是一場嚴峻考驗。血友吧、魏則西事件……這些關鍵字激起的情緒一波一波湧向了李彥宏。

罵百度和李彥宏成為了互聯網圈裡的政治正確,有百度員工在知乎上感慨:出去吃飯時不敢說自己是百度員工,抬不起頭。這與他們往日的驕傲形成了鮮明對比。

習慣了“學霸”人設的老父親最開始也有點懵。等到2016年5月,他在公開信裡反思,承認“對短期KPI的追逐使公司與用戶漸行漸遠”。

局勢在2017年初始悄無聲息發生了改變:馬東敏和陸奇幾乎同期出現在百度大廈。接下來的一年裡,COO陸奇放大了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優勢,把此前過於繁雜的業務進行梳理,分為護城河和主幹道,與主業務不太相關又燒錢的業務被陸續放棄。

圖:李彥宏和奇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

作為掌管投資、人力、財務等業務的董事長特別助理,馬東敏公開露面的時候不多。但從2017年百度幾乎未曾間斷的人事調整來看,她顯然很忙。

有了左膀右臂的李彥宏似乎輕鬆了許多。在百度內部,往常向他直接彙報的十幾個人縮減了一半,變成六七個。2017年7月,乘坐無人駕駛車駛上北京五環路時,“家有學霸”的驕傲表情又回到了他臉上。

2018年1月,北京已經連續90天無有效降水。18年前抱怨暴雪的人們,如今又在心心念盼著雪。

世界總在輪回。18歲的百度,似乎等來了人類在這個年紀該有的希望和朝氣。但與初生時的無畏不同,少年的朝氣裡多了積累和歷練,隨之也多了些力量。

AI概念之下,一切都在好轉,百度股價與口碑都在回升。畢竟,華爾街需要新概念,老百姓也喜歡新故事。而《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無疑成了百度最珍貴的18歲生日禮物之一。

圖:李彥宏登上時代週刊封面

老父親李彥宏應該很享受當下——他是登上封面的第一位互聯網從業者。而19年前,李彥宏就在那本《矽谷商戰》熱情洋溢介紹了馬克·安德森,後者24歲就登上《時代》封面,百度百寇里對他的介紹是“網際網路點火人”。

如今,他也做到了。

養娃18年,李彥宏給人的印象一直很溫和。高盛公司前總裁曾經在清華大學與他會面時說:“Robin,看你的性格和一般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或者說企業家很不一樣,因為你的性格很柔和,沒有那麼強硬。可是你做的也很成功啊,而且我相信你將來會更加成功”。

但18歲不代表操心的終止。

與“Behind your e-success”時代硬邦邦的搜尋引擎技術不同,從AI 技術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在討論機器能力的邊界、人性這些話題——這個世界再也不是18年前那樣,技術和人性可以涇渭分明各行其道了。

如何確保技術帶來的是更加美好、而非更加糟糕的世界?這是一個註定會伴隨百度和李彥宏很久的命題。如果答案不夠好,李彥宏兩年前在央視許下的那個心願恐怕就危險了:

“最好顛覆我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另一家公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