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法國人一重要制度自己不用,普魯士人用它打了三場戰爭,強勢崛起

自人類誕生的那刻起, 戰爭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話題, 戰爭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 但肯定是最有效的。 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曾說:“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 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 ”

根據2017年世界各國GDP資料, 在歐洲國家中, 德國:36518億美元, 法國:25748億美元, 英國:25650億美元, 世界排名分別是第四、五、六名。 如果僅從GDP來看, 德國是歐洲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相對于英法兩國而言, 德國統一的時間比較晚, 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後還能發展到如今的水準, 德國人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

在德國的歷史中, 19世紀的三次戰爭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因為正是這三次戰爭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在這三次戰爭中, 有一項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果沒有這一制度, 德國的統一不可能會如此順利。

1862年, 被稱為“鐵血宰相”的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他馬上策劃統一運動, 務求由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1864年2月1日, 普魯士與奧地利聯軍越境進入石勒蘇益格, 與丹麥交戰。 普丹戰爭最終以普奧聯軍的勝利而告終, 丹麥將石勒蘇益格交由普魯士管轄, 由奧地利管轄荷爾斯泰因。

1866年, 普魯士故意激怒奧地利, 兩方兵力相當, 本以為是一場曠世大戰, 結果奧地利軍對一觸即潰, 不到一個月時間奧地利便停止軍事行動, 普奧在布拉格簽訂和約, 戰爭結束。

1870年7月19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 最終的結果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投降, 普魯士軍隊圍困巴黎4個月後佔領巴黎。

1871年1月18日, 德意志諸邦王室和高級軍事將領聚集在凡爾賽宮鏡廳, 擁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正式誕生。

在德意志統一的三場戰爭中, 普魯士一項軍事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個制度就是總參謀部體制。

早在法國大革命時期, 法國已經出現了現代總參謀部的雛形, 拿破崙上臺後, 將“參謀長辦公室”和另一個被稱為“總參謀部”的機構組成統帥部,

但這個部門只能“嚴格遵守”拿破崙的命令, 所以還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總參謀部。 不久, 普魯士也成立了類似的機構。 1806年, 普魯士組織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戰敗, 普魯士進行軍事改革, “軍隊總參謀部”成立。

1858年, 赫爾姆特·馮·毛奇正式出任總參謀長, 總參謀部體制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在德意志統一的三次戰爭之前, 普魯士軍隊已經有半個世紀沒有打過大仗了。 開戰前毛奇和總參謀部進行了周密的準備, 制定了詳盡的戰爭計畫, 三場戰爭的走向總參謀部的預定方案。 總參謀部憑藉卓越的表現逐漸贏得了最高統帥(國王)的信任, 1866年6月2日, 威廉一世發佈命令, 明確規定了總參謀長與戰爭部長是“平級關係”並且在戰時“具有全權指揮權, 總參謀長與戰爭部長下達的指令具有同等效力”, 此後的總參謀部真正成為了戰爭的指揮者而不僅僅是最高統帥的軍事顧問。

參謀部體制和古代幕僚制度有很大的差別。 古代幕僚是受命于軍事統帥, 更多是計謀上的建議, 而參謀部制度建立的目標就是把左右戰爭的因素變成科學,軍事指揮問題變成數學問題,從神秘主義變成理性主義,用公式和圖表取代冥想和靈感。

而參謀部制度建立的目標就是把左右戰爭的因素變成科學,軍事指揮問題變成數學問題,從神秘主義變成理性主義,用公式和圖表取代冥想和靈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