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華夏人民熱愛和平,可為什麼從秦到清,中國版圖好像是越來越大

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論證, 假如當年的中國人民不熱愛和平, 嗜血成性, 那麼現在的地盤最大可能性就是地跨亞非歐了。

實際上呢,

我們現在的國土不過960萬平方公里, 這與我們貫穿五千年的文明的歷史似乎並不相配。 須知, 人家沙俄起步很晚, 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不過五百多年, 短短三、四百年間, 就創建了地跨歐亞兩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帝國, 美國達到現在的領土規模從獨立開始算起, 甚至只用了幾十年。

為什麼我們的祖先開疆拓土的進度緩慢, 甚至一度停滯不前呢?

我們中華文明的核心就是農耕文明, 總體來講, 缺乏進攻性, 假如不得不擴張, 那麼擴張的目標一定是佔有更多的耕地。 恰與蒙古人佔據了漢家江山, 早先恨不能把所有莊稼全剷除, 讓它長草牧羊的心情很類似。

能耕地的國土, 就是優質好國土, 反之, 不能農耕的土地, 就是雞肋, 百無一用。 從黃河流域開始擴張, 周朝, 納入長江流域;秦朝, 收入珠江流域;漢朝, 西域和東北, 能在當時條件下長莊稼的地盤也圈了進來。

圈到最後, 東邊到了無法征服的大海, 南邊到了瘴癘流行的雨林, 西邊怎麼走都是鳥不拉屎的沙漠, 北邊則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 放眼四望, 再也沒有一畝適合耕種的土地了, 跟雨林小矮人或北方遊牧漁獵民族爭食, 會顯得很沒品。

所以才有我們近代仁人志士的惆悵,

到了工業和商業時代, 有些當年看不入眼的地面下, 卻蘊含著豐富的礦藏, 這個結果可就不是古人能夠預測得到了。

在可以預計的未來, 我們作為逐利的工商民族, 能不能再把思路開拓一下?答案交給後世揭曉吧。

我們熱愛和平,可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阻擋其他民族親近中華文明的腳步不是?

我們熱愛和平,可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阻擋其他民族親近中華文明的腳步不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