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殺豬宰雞紅火過大年 農村年味兒別樣濃

殺豬宰雞紅火過大年

記者常淇

自本報《體驗不同年味兒 說說您家過年的“新花樣”》徵集活動發佈後, 一些讀者分享了各自的過年方式, 以及其間所經歷的種種趣事。 市民劉帥告訴記者, 每年到農村的姑姑家過年是他最期盼的事, 不僅能與親人團聚, 更能感受那種濃厚的年味兒, 豐富的年俗文化令其樂趣多多。

如今, 農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和城裡比無太大差別, 然而, 他們的過年傳統卻不曾改變。 劉帥的姑姑家在黑山縣孫屯村, 村裡人口不多, 一共二十幾戶人家。 往日的鄉村寧靜祥和, 可每逢年節,

農家小院裡便呈現一片紅火熱鬧的景象。 喜慶的鞭炮接連炸響, 高高的大紅燈籠早早點亮, 門窗上倒貼的福字, 成為了家家戶戶的“標配”。

過年殺豬成了村中慣例, 少數沒養豬的, 也會被邀請到各家去嘗個新鮮。 姑姑告訴劉帥, 過年殺豬在民間被稱為殺年豬, 是咱們東北農村的傳統習俗, 也是喜迎春節最熱鬧的方式之一。 據其回憶, 每次家裡殺豬, 全家老少齊聚一堂, 圍在一起看殺年豬。 殺年豬也成為了寒冬臘月裡村子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家中力氣較大的男人們一起將豬抬到木凳子上, 有的抓豬耳朵, 有的按豬腿, 將豬固定在凳子上。 當然, 豬在凳子上拼命掙扎, 力氣之大險被掙脫。 姑父養了半輩子豬, 殺豬也是家中最有經驗的。

待豬被控制住後, 他便取出最得手的“兵器”, 一刀斃命。 大夥看到這兒, 都感到異常興奮, 因為這一刻起, 就預示著紅紅火火的春節到來了。 而膽小的孩子們卻不敢看, 紛紛轉過頭去, 有的還嚇得哇哇大哭。

豬掙扎幾下便不動了, 家中二哥用鐵盆在一旁接豬血, 每次都能接一大盆, 同時還大把地往裡面撒鹽。 二哥告訴他, 這是為了讓豬血更好地凝固。 接下來, 在全家人的通力協作下, 將燒好的開水澆到豬身上, 開始刮豬毛。 姑父一邊刮一邊開玩笑地對他說, 這下知道什麼叫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吧。 刮完毛後, 抬到屋內切塊。 肥嫩的豬肉, 新鮮的排骨看得人口水直流。 姑姑說, 家裡殺的豬都是喂糧食養肥的, 在城裡很難買到這種又香又健康的豬肉。

每年殺豬, 姑姑都會將肉分成多份, 除了留出過年吃的外, 剩下的全都分給大夥。

過年光吃豬肉肯定是不夠的, 家家院子裡都在養雞, 雞肉便也成了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 父親告訴他,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溜達雞”, 肉嫩可口。

在家人準備年夜飯期間, 劉帥和兄弟姐妹們在村子裡一邊散步一邊聊天。 行走在鄉村, 處處洋溢著年的“氣息”。 外出置辦年貨的人們匆匆趕回。 許多人家也在殺年豬, 有的人家殺完豬後還要放上一掛鞭炮, 熱熱鬧鬧迎接新春。

年夜飯正式登場, 一大桌豐盛的菜令人眼饞, 大人們一桌, 孩子們一桌。 咬上一口肥瘦相間的豬肉片, 香味在口中久久纏綿, 再蘸上一點蒜醬,

更是美味無窮。 大鍋饅頭同樣倍受青睞。 不管啤酒、白酒, 大人們都要喝上一口, 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飯後, 晚輩們聚在一起給長輩們拜年, 男孩磕頭、女孩行禮, 然後舉著壓歲錢跑向院外。

在當地, 包餃子還有一個習俗, 在包前三個餃子時, 分別包上一枚硬幣、一顆花生和一塊糖果, 硬幣代表著在新的一年裡財源廣進, 花生代表步步高升, 糖果則代表著甜甜蜜蜜。 誰能吃到這三個餃子, 便會得到相應的福氣, 不僅寓意好, 還增添了許多樂趣。

吃完餃子, 熱鬧的除夕夜雖然暫時停歇, 可過年的氣氛並沒有散去。 第二天, 依舊這麼熱鬧, 並持續到正月十五。

其實, 在劉帥看來, 濃濃的年味兒比任何形式都更令人難忘……

人們對節日的期盼不會變,

但過年的方式正在悄悄發生改變。 如何讓春節這個傳統節日增添更多的生活元素和魅力?如果您有更具創意、更有意義的過年想法, 歡迎與我們交流, 請撥打電話3705596或發至郵箱wbshehui@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